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7: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世佩
研究生(外文):Shihpei Yen
論文名稱:歷史書寫的政治:二二八事件真相的爭奪戰
指導教授:黃金麟黃金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lin H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中文關鍵詞:後現代主義歷史二二八事件口述歷史自傳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
外文關鍵詞:Post-modernism、HistoryThe February 28 Incident、oral history、autobiographyThe 228 Memorial Peace Par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0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二二八事件可以成為當下的輿論,是80年代後期的歷史產物,在這之前它僅能以沉默方式和口耳相傳存在於私領域社會 。那麼,作者想問的是:這段原來被國府定位為受日本奴化教育等因素所引發的歷史為什麼會在80年代的台灣社會重新被提出來討論?其次,在近20年,攸關它的論述是置放在台灣本土意識高漲的氛圍中被生產,其再現又如何呈現眾聲喧嘩的現象,並與當下的政治發展和國族認同議題產生不可分的關係?有關80年代重現的二二八歷史書寫問題將是本論文亟欲解析的課題。
本論文嘗試以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推行的平反運動、90年代掀起的二二八口述歷史,以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作為分析對象,藉此說明80年代中期崛起的平反運動如何對學術界和日常生活所再現歷史產生影響?從這些討論,本文欲思考解嚴後各界對這段歷史的詮釋,是否存在一種可能:論述生產的邏輯與政治權力的結合,依然處在二元對立的思考上;進行的是對「異己」論述的排除?各論述是否處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上詮釋歷史,並使其形成爭戰交鋒現象?如此,對種各論述如何對事件進行書寫和再現,更須謹慎省思。
第一章 緒論 1

壹、「解言」後的二二八歷史預設 2
貳、理論與文獻回顧 3
参、超越悲情:重看二二八歷史的弔詭 11

第二章 二二八「問題化」的時代 14

第一節 「反威權」與「台灣」論述的生成 16
第二節 二二八歷史的重返 19
第三節 二二八真相歷史書寫的擴散 38
第四節 結論 47

第三章 分歧的二二八口述歷史書寫 49

第一節 歷史書寫理論 51
第二節 追求中立的歷史真相 55
第三節 重建台灣主體性的歷史書寫 65
第四節 流亡者的二二八歷史 76
第五節 結論 85

第四章 日常生活的二二八歷史書寫 87

第一節 二二八紀念碑與紀念館 87
第二節 自傳裡的二二八歷史書寫 96
第三節 結論 126

第五章 結論 130

參考文獻 136
一、中文專書與報紙期刊

Alberto Manguel
2002,《意象地圖 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薛詢譯,台北:商務。

Benedict Anderson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台北:時報。

Georg G. Iggers
2003,《二十世紀的史學》,楊豫譯,台北:昭明。

John Johnson
1990,<脈絡>,《電影欣賞》李尚仁譯,第8卷,第2期,頁21。

Nicholas Mirzoeff
2004,《視覺文化導論》,陳芸芸譯,台北:韋伯文化。

Pierre Vidal-Naquet等作
2002,《丹:歷史學家的責任》,吳志中, 劉順一譯,臺北市:信鴿法國書店。

Gayatri C. Spivak著
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張君玫譯,台北:學群。

Roland Barthes
1991,《寫作的零度》,李幼蒸譯,台北:桂冠。
1997,《神話學》,許蔷薔,許綺玲譯,台北:桂冠。
1997,《明室攝影札記》,許綺玲譯,台北:北星。

Walter Benjamin,Hannah Arendt編
1998,《啟迪》,張旭東、王斑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1991,《走出二二八的陰影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運動實錄(1987-1990)》,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王振寰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晴桂
2002,《台灣史學50年》,台北:麥田。

王德威
2004,《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

王德威、黃錦樹編
2004,《原鄉人 族群的故事》,台北:麥田。

王志弘
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121-186。
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臺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93期,頁9-51。

王明珂
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47-183。

方孝謙
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 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

中研院近史所
1993,《口述歷史》,第四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1992,《口述歷史》,第三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世界報》(Le Monde)
2000,<一個世紀裡的饒恕>,華昌明譯,《當代》,第158期,頁62-79。

朱崇儀
1997,<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304期,頁133-134

艾琳達
1988,《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
1992,《「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

池煥徳
1997,《「台灣」:一個符號鬥爭的場域--以台灣結/中國結論戰為例》,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鏞
1994,《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城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記憶在空間的迷宮中尋找出路-二二八紀念碑的歷史建構>,《空間》,第68期,頁75-79。

吳三連基金會
1993,<台灣民眾史的建立與台灣研究的民間角色>,《台灣史料研究》,創刊號,頁123-138。

吳克泰
2002,《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

吳介民
1990,《政體轉型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小真編選
2003,《福柯集》,上海遠東出版社。

何華欽
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的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秀蓮
1991,《重審美麗島》,台北:自立晚報。

呂芳上
2002,<口述歷史在臺灣的發展--背景、演變和檢討:以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為例的討論>,《近代中國》,第149期,頁28-37。

李有成
1990,<論自傳(上)>,《當代》,第55期,頁20-29。

李鑑慧
2003,<知者無罪:海登懷特的歷史哲學>,《台灣社會研究》,第52期,頁1-55。

李靜芳
2005,<跨越傳統認知的界面-從博物館的整體性探究其教育的新面向>,《藝術教育研究》,第10期,頁62-64。

沈秀華、張文義採訪紀錄
1992,《噶瑪蘭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1997,《查某人的二二八》,台北:玉山。

沈義人口述,林美莉編
1996,《二二八和平使者:沈義人先生回憶錄》,台南:臺南縣228公義和平救世會。

宋澤萊
1998a,<戰後第二波鄉土文學(1980-1988)介紹-試介鍾逸人、李喬的二二八長篇小說>,《台灣新文藝》,第11期,頁230-270。
1998b,<戰後第二波鄉土文學(1988-1998介紹)試介鄭炯明、李敏勇、李魁賢詩的多階段、面貌>,《台灣新文藝》,第11期,頁271-303。

邱貴芬
1997,《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
1998,<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第27卷,第1期,頁9-17。

周敏煌、鄒品為、陳惠芳
2004,《中國時報》,A6版。

林瑞明、林玲玲
2001a,<從鄉土文學到臺灣文學(上)-葉石濤與台灣文學的建構(1965-2000)>,《台灣文學》(第37期,頁155-201。
2001b,<從鄉土文學到臺灣文學(下)-葉石濤與台灣文學的建構(1965-2000)>,《台灣文學》(第38期,頁286-322。

林宗義、蘇南洲、林淑芬
1999,《邁向公義和平之路-弱者的苦難與策略》,台北:林茂生愛鄉文化基金會。

林柏年編
1994,《二二八紀念碑設計作品專輯》,台北:二二八建碑委員會。

保爾.湯普遜(Paul Richard Thompson)
2000,《過去的聲音 口述史》,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
1988,《中日會診台灣》,廖兆陽譯,台北:故鄉。

洪三雄
1993,《烽火杜鵑城 七0年代臺大學生運動》,台北:自立。

南方朔
1989,《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台北:四季。

施敏輝編
1988,《台灣意識論文選集》,台北:前衛。

美麗島出版社
1979,《美麗島》,第1卷,第1、2、3、4期,台北:美麗島出版社。

郭紀舟
1995,《一九七O年台灣左翼啟蒙運動--《夏潮》雜誌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善豪、薛化元、李福鐘、潘光哲編選
2003,《自由中國選集4 言論自由》,台北:稻香。

夏珍
1998,《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台北:天下遠見。

秦鳳英
1991,《知識菁英對威權體制民主化之影響研究-臺灣「大學雜誌」個案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海登‧懷特(Hayden White)
1999,《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劉世安譯,台北:麥田。

許雪姬
1991,<行政院二二八工作小組的分工與資料蒐集>,《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2期,頁80-85。
2002,<近年來臺灣口述史的評估與反省>,《近代中國》,第149期,頁38-45。

許雪姬,方惠芳,吳美慧
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 上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 中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1995,《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 下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張茂桂
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張炎憲
1994,<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台灣史料研究》,第3期,頁3-8。
1994,《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1994,《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
1995,《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1995,《諸羅山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1995,《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基金會。

張炎憲主持、李筱峰協同主持、黎中光等研究助理
1997,《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主題展示內容及史料文物徵集規劃期末研究報告書》,台北:台北市民政局。

陳宏昌
2002,《二二八平反運動》,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
1988,《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1991,《台灣戰後史資料選-二二八事件專輯-》,台北:二二八和平促進。
1996,<台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歷史月刊》,第105期,頁41-54。
2003,<鄉土文學運動的覺醒與再出發>,《聯合文學》,第221期,頁138-159。

陳映真
1988,《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台北:人間。

曹欽榮
1997,<行經歷史幽谷,邁向寬容未來 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素描>,《空間》,第90期,頁49-52。
1999,<歷史.政治.展示--我看228紀念館>,《空間》,第115期,頁81-96。

《笠詩刊》創刊號
1964,《笠詩刊》,台北:笠詩刊社。

彭瑞金
1979,<從鄉土文學到三民主義文學>,《台灣文藝》,第62期,頁5-14。

尉天驄編
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78。

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
1991,《黃紀男泣血夢迴錄》,台北:獨家出版社。

黃金島,潘彥蓉、周維朋整理
2005,《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台北:前衛。

傅柯(Michel Foucault)
1993,《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

喬伊絲.艾坡比、琳.亨特、瑪格麗特.傑考 (Joyce Appleby, Lynn Hunt, Margaret Jacob)
1996,《歷史的真相》,薛絢譯,台北:中正書局。
楊大春
1995,《德希達》,台北:生智。

楊英風
1993,<光明的希望 論「二二八紀念碑」的前瞻性>,《建築師》,頁78-79。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
1999,《珍藏美麗島-台灣民主歷程真紀錄 第三冊》,台北:時報。

詹京斯(Keith Jenkins)
1997,《歷史的再思考》賈士蘅譯,台北:麥田。
1999,《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逖與懷特》,江政寬譯,台北:麥田。

蔡佳甫
1999,<從文本到《文字書寫》:德希達對書寫的解構理論研究(一)>,《文明探索叢刊》,第19卷,頁78-95。

樊嘉傑
1991,《中國時報》,綜合新聞版。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2004,《書寫與差異》張寧譯,台北:城邦。

蕭阿勤
2000,<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0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頁77-138。
2003,<認同、敘事、與行動:臺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研究》,第5期,頁205。

薛化元
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香。

藍博洲
1991,《沈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1991。

蘇新
1993,《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







二、英文書籍

Foucault, Michel
1977, in Bouchard(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by Colin Gordon, et al (trans), Colin Gordon (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 and Other Writing 1972-1977,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Hall, Stuart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William, Patrick, and Crisman(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pp, 392-403.

Scott, Joan W.
1992, ‘Experience’ in Butler, J and J.Scott(eds). Feminist Theorize the Political, London: Routledge ,pp.22-40。

Sontag, Susan
1977,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Spivak, Gayatri C.
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ary Nelson and Larry Grossberg (eds), Marxism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p, 271-313.

White, Hayden
1987,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H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三、參考網站

鄭斐文
2001,<歷史創傷、再現與回憶:從德國的猶太浩劫紀念館到台灣二二八紀念碑>,《文化研究月報》,第6期,http://140.112.191.178/csa/journal/07/journal_park31.ht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