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7: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詩隆
研究生(外文):Shih-Lung Chen
論文名稱:高中生就讀科技大學先修課程規畫之研究-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Pre-School Curricular Planning for Non-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 Example Adopted From NTUT
指導教授:張仁家張仁家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姚立德孟繼洛
口試日期:2007-06-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5
中文關鍵詞:高中生科技大學課程規畫先修課桯
外文關鍵詞: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urricular planningpre-school cours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高中生就讀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先修課程實施之情形,以個案分析加以深入了解及探討先修課程之規畫與實施之教師的期望及學生學習滿意度,期能提出適合先修課程之架構,以作為科技大學未來先修課程規畫或修訂之參考。
本研究採文獻探討、教師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並依據研究分析統合彙整後,擬修訂先修課程之初步架構,再邀集專家進行專家座談,藉由專家座談方式進行討論及確認先修課程之架構。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有:一、學校規畫先修課程除了考量學生選讀意願外,同時還需兼顧學生的背景與需求。二、大多數教師贊成以跨院系整合或合開暑期先修課程。三、大部分的教師上暑期先修課程意願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師利用暑假期間做研究,較無多餘時間上暑期先修課程。四、開設暑期先修課程可先行讓學生適應學習環境並具心理安定作用,亦可以達成學校招生宣導作用。五、學生對暑期先修課程總和學習滿意度均達「滿意」的程度。六、未選修暑期先修課程主要的因素,大多數學生是以「暑期打工」、「開課時段無法配合」及「路途遙遠」為主因。七、暑期先修課程在規畫課程時之考量,應以基礎專業科目、實習(實驗)為主。八、在實際面的考量下,暑期先修課程開課重要性之高低,以94學年度及95學年度曾經開過的課程排序普遍較高。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the pre-school programs for non-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been being performed at NTUT. With the approach of case-by-case study, They manage to understand and explore both what the teachers expect from and whether the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program—as scheduled in the pre-school curricular courses, in the hope that They might be able to present a better-designed framework for future reference or further revision.
This study was done in the following methods: Researcher carefully examines academic documents in question, Researcher interview the teachers and do questionnaire work. With the consequence of data analysis and 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Researcher try to revise the original framework for the pre-school curricular planning; furthermore, Researcher hold a symposium for expert discussion to justify an appropriat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Some of the main conclusions include:
1. The school authorities ne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the willingness of the students to take courses, their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academic demands;
2. A majority of the teachers favor offering integrated courses across departments and colleges in summer;
3. A large number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not highly motivated in teaching during the summer breaks, which are mainly regarded as a precious time span for research doing, leaving little extra time for summer courses;
4. Psychologically, students are likely to get accustomed to the new academic environment more easily with pace of the pre-school courses. Besides, the ad-hoc program also helps in recruiting potential new-comers;
5. All the students are at least “satisfied” with the courses available in general;
6. Among those that distract students from taking the pro-school courses are the following three factors: They “have to work part time”, they don’t have “unfavorable time schedule” or they “stay too far away from school”;
7. A lot on Fundamental courses of profession as well as Lab (Experimental) courses as described in each of the individual departments are supposed to t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chool courses;
8. With real situations being considered, the priority of course offering should be arranged as those having been done in the school years of 2005 and 2006.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目錄…………………………………………………………………………………ix
圖目錄…………………………………………………………………………………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壹、高中生邁向科技大學菁英培育計劃………………………………… 4
貳、建構跨領域整合性專業課程………………………………………… 5
參、建立系科本位課程發展機制…………………………………………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壹、 研究目的……………………………………………………………… 7
貳、待答問題………………………………………………………………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壹、研究範圍……………………………………………………………… 7
貳、研究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壹、先修課程……………………………………………………………… 8
貳、課程規畫……………………………………………………………… 9
參、學習滿意度……………………………………………………………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大學課程規畫與決定的基本概念……………………………………11
壹、課程的意義……………………………………………………………11
貳、 課程規畫………………………………………………………………12
參、 課程決定………………………………………………………………20
第二節 系科本位課程發展……………………………………………………22
壹、系科本位課程的意義…………………………………………………22
貳、系科本位課程之發展…………………………………………………23
參、技職課程的特性與發展原則…………………………………………27
肆、學程化課程的規畫理念………………………………………………28
第三節 技職校院課程的銜接現況……………………………………………29
第四節  先修課程現況之探討…………………………………………………35
壹、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開設先修課程之目的……………………………37
貳、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師資結構概述……………………………………37
參、各院、系課程結構分析………………………………………………39
肆、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系科課程發展方向………………………………40
第五節  先修課程實施方式……………………………………………………43
第六節  學習滿意度之理論相關研究…………………………………………44
壹、學習滿意度的意義……………………………………………………44
貳、學習滿意度的功能……………………………………………………45
參、學習滿意度之理論……………………………………………………47
肆、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4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54
壹、 文獻探討………………………………………………………………54
貳、 教師訪談………………………………………………………………54
參、 問卷調查………………………………………………………………55
肆、 專家座談………………………………………………………………55
第三節  研究步驟………………………………………………………………55
壹、 擬定研究計劃…………………………………………………………56
貳、蒐集相關文獻…………………………………………………………56
參、選定研究對象…………………………………………………………57
肆、設計問卷與訪談大綱…………………………………………………57
伍、進行正式問卷及進行教師訪談………………………………………57
陸、資料處理分析…………………………………………………………57
柒、專家座談………………………………………………………………57
捌、撰寫研究報告…………………………………………………………57
第四節  研究對象………………………………………………………………58
第五節  研究工具………………………………………………………………59
壹、教師訪談………………………………………………………………59
貳、問卷設計及實施………………………………………………………60
參、專家座談………………………………………………………………65
第六節 資料處理分析與統計…………………………………………………65
壹、問卷調查分析…………………………………………………………65
貳、訪談資料處理…………………………………………………………66
參、卡方考驗………………………………………………………………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7
第一節 先修課程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分析……………………………………67
壹、學生背景變項之統計分析……………………………………………67
貳、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習滿意度整體得分之分析………………………69
參、先修課程學生學習滿意度各層面得分之分析………………………7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71
壹、不同性別學生對於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71
貳、不同入學年度學生對整體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71
參、不同院別學生對整體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72
肆、各層面題項學習滿意度之分析………………………………………73
伍、不同學院對各層面學習滿意度之分析………………………………75
第三節 先修課程未修讀因素之探討……………………………………………78
第四節 訪談結果與討論 ………………………………………………………80
壹、訪談摘要與分析………………………………………………………80
貳、 綜合討論………………………………………………………………90
第五節 暑期先修課程規畫之研擬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壹、課程實施與配合措施 ………………………………………………95
貳、學生學習滿意度方面 ………………………………………………96
參、暑期先修課程之架構圖 ……………………………………………98
第二節 建議 ……………………………………………………………… 100
壹、對學校方面 ……………………………………………………… 100
貳、對未來研究方面 ………………………………………………… 100
參考文獻 ……………………………………………………………………………103
壹、中文部份……………………………………………………………103
貳、英文部份……………………………………………………………108
附 錄………………………………………………………………………………111
附錄一 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專家審查意見處理表………………………113
附錄二 教師訪談大綱-專家審查意見處理表………………………………115
附錄三 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預試)……………………………………117
附錄四 學習滿意度調查問卷………………………………………………121
附錄五 教師訪談表…………………………………………………………125
附錄六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九十三學年度第2學期教務會議紀錄(摘錄)…127
附錄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課程修訂準則 …………………………………131
附錄八 教師訪談名單………………………………………………………133
附錄九 教師訪談實錄………………………………………………………135
附錄十 專家座談會學者專家名單…………………………………………149
附錄十一專家座談會議紀錄…………………………………………………151
附錄十二教師訪談之意見歸納暑期先修課程各院系之初步課程架構彙整表…155




表目次

表1-2-1 94、95學年度高中生申請入學開設先修課程一覽表…………………4
表2-1-4 課程發展的一般程序 …………………………………………………18
表2-3-1 技職教育三大任務 ……………………………………………………30
表2-3-2 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參考程序表 ………………34
表2-4-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開設先修課程之各系教師人數一覽表 …………38
表2-4-2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各院系四年制課程學分結構表 …………………40
表2-5-1 先修課程實施較具完整之學校一覽表 ………………………………44
表2-6-1 學習滿意度相關研究之構面摘要表 …………………………………52
表3-4-1 本研究教師訪談名單 …………………………………………………58
表3-4-2 本研究問卷之問卷調查人數一覽表 …………………………………59
表3-5-1 本研究之教師訪談大網 ………………………………………………60
表3-5-2 學習滿意度預試問卷項目及信度分析表 ……………………………63
表4-1-1 不同背景變項人數統計表 ……………………………………………68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對學習滿意度整體得分之分析 ………………………70
表4-1-3 先修課程學生學習滿意度各層面整體得分之分析 …………………70
表4-2-1 不同性別學生對學習滿意度之t考驗分析表…………………………71
表4-2-2 不同入學年度學生對學習滿意度之t考驗分析表……………………72
表4-2-3 不同院別學生對整體學習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2
表4-2-4 對課程內容層面之學習滿意度分析 …………………………………73
表4-2-5 對教師教學層面之學習滿意度分析 …………………………………74
表4-2-6 對行政服務層面之學習滿意度分析 …………………………………74
表4-2-7 對人際關係層面之學習滿意度分析 …………………………………75
表4-2-8 對學習成果層面之學習滿意度分析 …………………………………75
表4-2-9 不同學院對各層面學習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77
表4-3-1 不同性別先修課程學生未修原因彙整表 ……………………………79
表4-3-2 不同入學年度先修課程學生未修原因彙整表 ………………………79
表4-3-3 不同院別先修課程未修原因學生彙整表 ……………………………80
表4-4-1 第一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1
表4-4-2 第二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1
表4-4-3 第三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2
表4-4-4 第四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3
表4-4-5 第五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4
表4-4-6 第六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4
表4-4-7 第七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5
表4-4-8 第八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6
表4-4-9 第九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 …………………………………………87
表4-4-10 第十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87
表4-4-11 第十一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88
表4-4-12 第十二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89
表4-4-13 第十三題教師訪談摘要彙整表………………………………………90
表4-5-1 學者專家審查認為應開設暑期先修課程科目分析表……………… 94

圖目次

圖2-2-1 推動技專校院建立系科本位課程發展機制參考流程圖 ………… 26
圖2-3-1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 33
圖3-1-1 研究架構圖 ………………………………………………………… 53
圖3-3-1 研究步驟 …………………………………………………………… 56
圖4-5-1 適合開設暑期先修課程各院系之初步課程架構……………………92
圖5-1-1 適合開設暑期先修課程各院系之課程架構…………………………9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0)。課程理論。臺北:五南。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司 琦(1999)。課程導論。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銘輝(2001)。台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大偉(1995)。技職教育測量與評鑑。台北:三民。
李子建、黃顯華(2000)。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永吟、邱上真、科華崴、杜正治、林本喬、陳慶福、洪榮照、韓楷聖和董力華(1995)。學習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隆盛(1998a)。忠實與創制:綜合高中的課程規畫與設計。國立編譯館通訊,11(3),8-13。
李隆盛(1998b)。美、日、臺綜合高中職業學程之比較。職教園地,24,16-17。
李隆盛(2001)。美國能力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37-41,2001年5月。
李隆盛(2002)。技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育品質。師友月刊,431,11-15。
李煥(1987)。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開幕辭。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編印。
李遠哲(1999)。大學應提供更好學程。中央日報,4版。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虹君(2003)。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出版。
周珮儀(2002)。後現代課程取向的萬花筒。教育研究月刊,102,40-53。
林仁昭(2003)。提昇公訓機構轉型及發展。提昇公訓機構轉型及發展研討會。
林俊彥等(2000)。技職校院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之規畫。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專題研究計劃。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家弘(2000)。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塗生(1996)。提高國小教育品質。教師天地,84,58-59。
林騰蛟、張紹勳(1998)。高等技術與職業教育政策發展之實證研究。技術學刊, 13(4),539-548。
金耀基(1983)。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文化。
柯淑屏(2002)。桃園地區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哲生(1996)。技術職業教育體系內行銷管理類課程規畫之研究。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Vol.5.(NSC 84-2511-S224-003)
徐世瑜(2002)。教師進行課程規畫之歷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4,117-120。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強華(2002)。開放教育中的課程統整與課程革新。學校組織課程革新,高強華主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印行,7-27。
康自立(2000)。技職校院課程基礎之規畫。摘錄自教育部技職司編印之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樀要,教育部技職司,15-27。
張天津(1999)。科技教育之現代化、國際化與未來化。載於李宗薇(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55-60)。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張佳雄(2001)。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規畫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為例。
張添洲、劉永水(2002)。台灣教育願景--海峽兩岸冀台中等教育研討心得。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8,15-17。
張瑞德(1987)。科際整合與科際整合教育。中華民國科際整合研討會論文集,523-540。
張夢凡(2004)。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對繼續進修意願之研究-以空中大學高雄地區學生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6)。大學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編印。
教育部(2007)。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網要。台北:教育部中等教育司。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6)。網站:http://www.edu.tw/index.htm。
教育部技職司(2002)。技專校院學校本位系科課程發展,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06)。網站:http://www.ntut.edu.tw/chinese/。
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本土實踐之評析。教育研究月刊,102,27-37。
許士軍(1990)。轉型中的我國大學及管理教育。台北市:地球出版社。
陳伯璋(1993)。社會變遷、課程發展與潛在課程。臺灣省教師精神修養專輯,第二十一輯,118-152。
陳昆仁(2001)。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容蕊(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教改通訊,II卷,41-42。
陳新轉(2002)。腦相容之課程觀。教育研究月刊,102,116-124。
黃乃熒(2003)。析論九年一貫課程領導的途逕及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00,70-85。
黃永和(2002)。後現代思潮與課程改革-一種後現代科學的觀照角度。教育研究月刊,102,55-65。
黃玉湘(2002)。我國社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雄(1993)。學校課程設計的重要趨勢。臺灣省教師精神修養專輯,第二十一輯,93-117。
黃旭鈞(200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發展的趨勢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04,121-135。
黃廷合、湯誌龍、溫瑞烘(2000)。技專校院為配合高科技產業人力培育所需建構學程化課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1,1-15。
黃廷合、溫瑞烘、湯誌龍(2000)。大專校院實施跨領域學程化課程之現況分析。第十五居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233-242。
黃政傑(1994)。合作學習教學法及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院。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炳煌(1997)。課程理諭之基礎。台北:文景書局,9-55。
黃炳煌、羅文基(1999)。各類技職課程發展中心功能之檢討與改進。台北: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專題研究。
楊國樞(1994)。兒童發展。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527-529。
葉重新(2000)。心理學。台北:心理。
詹惠雪(2005)。我國大學課程自主的沿革與發展—以共同課程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8(4),131-142。
廖志昇(2004)。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師院在職進修碩士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出版。
蓋浙生(1979)。教育經濟學研究。台北:教育部計劃小組。
劉安倫(2000)。國中學生對職業試探與輔導活動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清田(1999)。專科學校改制應有的體認。載於李宗薇(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167-169)。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劉貴傑 議(1989)。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發行,38-44。
劉顯達(1999)。跨世紀技職教育改革。載於李宗薇(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117-122)。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
歐用生(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邁向課程新紀元(二),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8-16。
毆用生(1999)。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書局。
蕭錫錡(2001)。培養技術學院學生實務能力之課程規畫與實驗研究。國科會專題計劃。NSC89-2511-S-346-001。
蕭錫錡(2002)。技職學校科系與課程興革。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台灣師大國際會議廳,27-28。2002年6月11日。
蕭錫錡、胡武誌、范端芳、吳培基(2001)。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畢業生之實務能力分析研究。發表於技職教育新意涵國際學術研討會,401-412。台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蕭錫錡、張仁家、陳甦彰(2006)。在技專校院系科課程發展參考架構之研究-職場需求導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9(1),229-250。
戴文雄、張錫輝(1999)。技職教育體系課程之革新。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4期,9~13頁。
韓春屏(2000)。國中補習學校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饒達欽、曾淑惠(1999)。技職校院課程問題檢討與改進。台北: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專題研究。

貳、英文部份
Argyris, C. (1964). Integratio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Bachmanh, G.J., et al.(1977). Self-esteem in young me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of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P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 365-379.
Binner, P. M.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televised cours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7(1), 62-73.
Binner, P. M., Dean, R. S., & Millinger, A. E. (1994). 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 learner satisfaction with televised college- level cour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1), 60-71.
Boshier, R. (1971).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 Adult Education, 21(2),3-26.
Brookfield, S.(1986), Understand and facilitating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ervero, M. R. & Wilson, L. A. (1994). Planning Responsibly for Adult Education:A Guide to Negotiating Power and Interests. New York: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Darkenwald, G.. G., & Merriam, S.B. (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Harper & Row.
Deighton, B. & Co. Laurillard, D. (1979). The processes of student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8, 395-409.
Derek, R. (1981) 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London: Harper & Row.
Domer, D. E., Carswell, J. W.,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2 600)
Drake, S. M.(1998). Creating intergration curri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Eisner, E. W. (1933). Invit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dden consequences of a national curriculum. Educational Researcher.22(7), 38-39.
Finch, C. R. & Crunkilton, J. R. (199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 Planning,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3rd ed) 9-10..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Gagne R. M., Briggs, L.J., Wagger, W.W.(1992) Principl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Harcourt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Orlando, FL.
Giroux, H. A. (1994). Teacher. Public life, and curriculum reform.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69(3), .35-47.
Houle, C. O. (1972). The Inquiring Mind.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ynes, G. E. (1990).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type and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of faculty on adult learner satisfac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aint Louis.
Kerwin, M. A. (1981). Student involvement as a dimension of the student perceived teaching behavior of post secondary educators. Adult Education, 31(2),85-92.
Knowles, M. S. (1980). Handbook of adult education.Washington, D. C.: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Lam, Y. L., & Wong, Andrew. (1974). Attendance regularity of adult learners: An examination of content and structural factors. Adult Education, 14(2),130-142.
Langston, L. C. (1989). Self-directed learning,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Long, H. B. (1983). Adult Learning: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The adult education company.
Mangana, J. & Corrado, T. (1979).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80 56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cVatta, R. (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affect, satisfactu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Research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03 962).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 2001). 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Environment: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 Training, MIS Quarterly, Vol.25, No.4, 401-426, December.
Pinar, W. F. (1992). Dream into existence by other: curriculum theory and school reform. Theory into practice.31(3), 228-235.
Popham, W. J., & Baker, E. T. (1970) Establishing instructional gola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Posner, G. J. (1992). Analyzing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McGraw-Hill.
Saylor, T.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lattery, p.(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Sork, T. J. (1990).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l program planning.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the Health Professions, 10 (1), 73-83.
Tough, A.(1982) .The Adult learning Projects , 2, Ontario: The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Urdan, T. C. (1997).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Past results, future directions. In M. L. Maehr & P. R. Pintrich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Vol. 10, pp. 99-14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Westbury, I., & Steimer, W. (1971) A discipline in research of its problems. School Review, 79, 243-267.
Wolcott. H. F. (1987). 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G. D. Spindder (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pp.27-52) Prospect Heights, IL: Wavland.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本土實踐之評析。教育研究月刊,102,27-37。
2. 張添洲、劉永水(2002)。台灣教育願景--海峽兩岸冀台中等教育研討心得。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8,15-17。
3. 徐世瑜(2002)。教師進行課程規畫之歷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4,117-120。
4. 林騰蛟、張紹勳(1998)。高等技術與職業教育政策發展之實證研究。技術學刊, 13(4),539-548。
5. 林塗生(1996)。提高國小教育品質。教師天地,84,58-59。
6. 周珮儀(2002)。後現代課程取向的萬花筒。教育研究月刊,102,40-53。
7. 李隆盛(2002)。技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育品質。師友月刊,431,11-15。
8. 李隆盛(2001)。美國能力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37-41,2001年5月。
9. 陳新轉(2002)。腦相容之課程觀。教育研究月刊,102,116-124。
10. 黃乃熒(2003)。析論九年一貫課程領導的途逕及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00,70-85。
11. 黃永和(2002)。後現代思潮與課程改革-一種後現代科學的觀照角度。教育研究月刊,102,55-65。
12. 黃旭鈞(2002)。國小校長課程領導發展的趨勢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04,121-135。
13. 黃廷合、湯誌龍、溫瑞烘(2000)。技專校院為配合高科技產業人力培育所需建構學程化課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1,1-15。
14. 詹惠雪(2005)。我國大學課程自主的沿革與發展—以共同課程為例。課程與教學季刊,8(4),131-142。
15. 蕭錫錡、張仁家、陳甦彰(2006)。在技專校院系科課程發展參考架構之研究-職場需求導向。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學報,39(1),22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