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4: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增華
研究生(外文):Tseng-Hua Liao
論文名稱: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Behavior and Self Identit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蔡銘修蔡銘修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廖昭文林輝亮
口試日期:2007-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9
中文關鍵詞:網路使用行為自我認同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BehaviorSelf Ident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5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的目的係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探究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差異,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學生「自我認同」的差別情形,最後,再分析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之間的關係。問卷調查的抽樣對象是台灣地區二十三縣市(含金門縣、台北市及高雄市)高職日間部二年級學生,抽樣有效樣本人數計有818人,依據上述研究目的經統計分析樣本資料,本研究所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高職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差異情形
(一)一般而言,男生偏向比女生更常使用「人際互動性」、「休閒娛樂性」以及「情感支持性」的網路行為。
(二)每天上網時數愈多的高職學生在「人際互動性」、「休閒娛樂性」以及「情感支持性」的網路行為也愈多。
(三)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所抱持的態度較為適中的學生,其在使用「休閒娛樂性」網路行為的頻率會比家長態度較為嚴格者高。
(四)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的態度較放任的學生,其在使用「情感支持性」網路行為的頻率會明顯高於家長態度較嚴格的。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高職學生自我認同的差異情形
(一)現階段高職男、女學生的自我認同都是朝向正向發展,而其中男生的自我認同又高於女生。
(二)每天不同上網時數、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的不同態度、公立或私立高職學校以及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對高職學生自我認同發展上並無顯著的影響。
三、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之相關性
(一)整體來說,在「人際互動性」與「情感支持性」的網路使用行為兩個部分與自我認同是呈現顯著相關且為正相關。
(二)男生在「人際互動性」與「情感支持性」的網路行為兩個部分與自我認同也是呈現顯著相關且為正相關。
(三)女生不論使用哪一種網路行為,其自我認同都不會受到影響。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s probed into the difference about Internet behaviors and Self Identit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Finally, it was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behavior and Self Identity of vocational high students. The sampling vocational high student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ere 23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including Kinmen county,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 We have got 81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through the sample material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purpose, th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institute obtains was as follows:
1. The difference about Internet behavior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1) Generally speaking, male students use more than female student in three kinds of Internet behaviors mentioned above.
(2) The more hours of different Internet surfing every day the more Internet behaviors in three kinds of Internet behaviors.
(3) The students that parents’ attitude are satisfied with using Internet would have higher frequency of the recreational Internet behaviors than that parents’ attitude are strict.
(4) The students that parents’ attitude are open would have higher frequency of the emotion supporting Internet behaviors than that parents’ attitude are strict.
2. The difference about Self Identit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1)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Identity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positive, and the Self Identity of the male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the female students.
(2)The difference time-length of net surfing every day, parents’ attitudes of the Internet using, the property of school and parents’ education degree would not have influence of Self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behaviors and Self Identity.
(1) It ha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behaviors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emotion supporting vs. Self Identity.
(2) It ha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behaviors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the emotion supporting vs. Self Identity for th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le students.
(3) Female students used, no matter which kind of Internet behaviors, their Self Identity wasn’t be influenced.
目 錄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假設 4
第五節 研究之重要性 6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七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網路使用行為之探討 11
第二節 自我認同理論之探討 16
第三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9
第五節 研究流程 37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1
第一節 抽樣樣本資料描述 4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高職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 44
第三節 自我認同的差異情形 54
第四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之相關性 5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 論 63
第二節 建 議 64
參考文獻 67
附 錄 73
一、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預試問卷 73
二、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問卷 76
三、作者簡介 79
表 次
表2-1 網路使用行為種類型彙整分析 14
表2-2 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階段 18
表2-3 「青少年心理社會發展量表」題目數分配 20
表2-4 網路使用行為相關研究彙整 23
表3-1 問卷調查抽樣學校及人數 28
表3-2 問卷專家審查名單 30
表3-3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項目分摘要表 31
表3-4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第一次信度分析摘要表 32
表3-5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第二次信度分析摘要表 33
表3-6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類型題及題號對應表 33
表3-7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各類型內部一致性摘要表 34
表3-8 高職學生自我認同項目分析摘要表 35
表3-9 高職學生自我認同第一次信度分析摘要表 36
表3-10 高職學生自我認同第二次信度分析摘要表 37
表4-1 樣本基本資料次數分配統計表 43
表4-2 性別對網路使用行為差異表 44
表4-3 每天不同上網時數對「人際互動性」網路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46
表4-4 每天不同上網時數對「休閒娛樂性」網路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47
表4-5 不同上網時數對「情感支持性」網路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47
表4-6 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態度對「人際互動性」網路行為差異摘要表 48
表4-7 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態度對「休閒娛樂性」網路行為差異摘要表 49
表4-8 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態度對「情感支持性」網路行為差異摘要表 50
表4-9 學校屬性對網路使用行為差異摘要表 51
表4-10 父親教育程度對「人際互動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2
表4-11 父親教育程度對「休閒娛樂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2
表4-12 父親教育程度對「情感支持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3
表4-13 母親教育程度對「人際互動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3
表4-14 母親教育程度對「休閒娛樂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3
表4-15 母親教育程度對「情感支持性」網路使用行為差異分析摘要表 54
表4-16 性別對自我認同差異分析摘要表 55
表4-17 每天不同上網時數對自我認同差異分析摘要表 56
表4-18 家長對學生使用網路態度不同對自我認同差異分析摘要表 57
表4-19 學校屬性對自我認同差異表 57
表4-20 父親教育程度對「自我認同」差異分析摘要表 58
表4-21 母親教育程度對「自我認同」差異分析摘要表 58
表4-22 整體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60
表4-23 男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61
表4-24 女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相關性分析摘要表 61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6
圖 3-2 研究流程圖 39
附 錄
附錄一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預試問卷 73
附錄二 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問卷 76
附錄三 作者簡介 7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秀玲(2004)。台北市國中生網路沉浸經驗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煥琛、柯華葳(2004)。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麗文出版社。。
朱美慧(2000)。國內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李茂興、余伯泉譯(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著,1994)(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李逢堅(2001)。青少年網路聊天室使用文化之研究。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策嵌陷行為的影響:個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台灣管理學刊,6(1),157-180。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卓美玲(2001)。中小學生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洪華檜(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網路行為、管理認同態度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毓蓮(2002)。台北都會區國中生網路行為、態度、素養之統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蓉蘭(2002)。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2004)。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袁薏晴(2001)。E-Learning by Myself。網路社會學通訊電子期刊,第18期,第18篇。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8/18-18.htm
梁德馨、蔡正偉、黃巧慧、楊樹勳、廖秀紋、陳琬珊(2006)。九十五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網路資訊中心。
梁朝雲、周韻采、黃明輝、劉守信、王怡茗、蔡學峰(2001)。在學青少年使用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梁朝雲、劉守信(2001)。青少年網路行為與輔導策略-以新竹市青少年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55,72-91。
陳玉玫(2000)。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怡璇(2000)。溢出常軌之後:中輟生的生涯與自我認同議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俊欽(1999)。現代人上網成疾。電腦與通訊,27,56-60。
陳增穎(2000)。開啟或關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出版社。
張嘉亨(2000)。青少年的網路文化與網路教育。載於高強華(主編),理解青少年問題 (95-127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高雄:復文出版社。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光雄、卯靜儒、李勤儒、林麗菊、洪志成、曾玉村、蔡清田(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高雄:麗文出版社。
黃俊豪、連廷嘉合譯(2005)。自我概念,統合,與性別。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65-106。
黃嘉如(2006)。國中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使用情形、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宜蘭縣壯圍國中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資策會FIND(2006)。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
溫錦真(1995)。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期泰(2002)。高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旭東、方 文譯(Anthony Giddens著,1998)(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廣梅芳譯(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
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蕃薯藤(2006)。蕃薯藤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chart/index.php。
薛 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其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貳、英文部分
Ackerman, L. D. (2000). Identity is Destiny: Leadership and the Roots of Value Creation. CA: Berrett-Koehler.
Berzonsky, M. D., Rice, K. G.., & Neimeyer, G. J. (1990).Identity Status and Self-Construct System: Process and Structure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3, 251-263.
Cheek, J. M.(1989).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M.Buss & N. Canter (Eds.) ,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pp. 275-285). NewYork: Springer-Verlag.
Kacerguis, M. A. and Adams, G. R. (1980).Erikson Stage Res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Intimac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9, 117-126.
Lupton, Deborah (1995).The Embodied Computer/User, in Cyberspace/Cyberbodies/ Cyberpunk : Cultures of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Featherstone, M. and R. Burrow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97-112.
McQuail, D., Blumler, J. G., & Brown, J. R.(1972).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revised perspective. In Daniei McQuail (Eds.),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Penguin Book, Ltd. 136-165.
Pipher, M.(1996).The Shelter of Each Other: Rebuilding Our Families. NewYork: Grosset /Putnam Book.
UCLA 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Policy.(2001). The UCLA Internet report 2001: 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 from http://ccp.ucla.edu/pages/internet-report.asp.accessed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