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秀玲(2004)。台北市國中生網路沉浸經驗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煥琛、柯華葳(2004)。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麗文出版社。。
朱美慧(2000)。國內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李茂興、余伯泉譯(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Robin M. Akert著,1994)(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李逢堅(2001)。青少年網路聊天室使用文化之研究。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家五、熊欣華、黃國隆(2006)。認同對決策嵌陷行為的影響:個體與群體層次的分析。台灣管理學刊,6(1),157-180。
林家屏(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卓美玲(2001)。中小學生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網路與社會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洪華檜(2006)。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網路行為、管理認同態度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毓蓮(2002)。台北都會區國中生網路行為、態度、素養之統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侯蓉蘭(2002)。角色扮演的網路遊戲對少年自我認同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高希均、林祖嘉、李誠、周行一(2004)。經濟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袁薏晴(2001)。E-Learning by Myself。網路社會學通訊電子期刊,第18期,第18篇。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8/18-18.htm
梁德馨、蔡正偉、黃巧慧、楊樹勳、廖秀紋、陳琬珊(2006)。九十五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網路資訊中心。
梁朝雲、周韻采、黃明輝、劉守信、王怡茗、蔡學峰(2001)。在學青少年使用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梁朝雲、劉守信(2001)。青少年網路行為與輔導策略-以新竹市青少年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55,72-91。陳玉玫(2000)。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怡璇(2000)。溢出常軌之後:中輟生的生涯與自我認同議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陳俊欽(1999)。現代人上網成疾。電腦與通訊,27,56-60。
陳增穎(2000)。開啟或關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俞霖(2003)。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出版社。張嘉亨(2000)。青少年的網路文化與網路教育。載於高強華(主編),理解青少年問題 (95-127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高雄:復文出版社。
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光雄、卯靜儒、李勤儒、林麗菊、洪志成、曾玉村、蔡清田(2004)。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高雄:麗文出版社。
黃俊豪、連廷嘉合譯(2005)。自我概念,統合,與性別。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65-106。黃嘉如(2006)。國中學生及其家長電腦網路使用情形、態度關聯性之研究-以宜蘭縣壯圍國中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宜蘭縣。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資策會FIND(2006)。資策會FIND╱經濟部技術處「創新資訊應用研究計畫」。
溫錦真(1995)。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楊期泰(2002)。高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需求滿足與疏離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趙旭東、方 文譯(Anthony Giddens著,1998)(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蕙如(2004)。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廣梅芳譯(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
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蕃薯藤(2006)。蕃薯藤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5/chart/index.php。
薛 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其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貳、英文部分
Ackerman, L. D. (2000). Identity is Destiny: Leadership and the Roots of Value Creation. CA: Berrett-Koehler.
Berzonsky, M. D., Rice, K. G.., & Neimeyer, G. J. (1990).Identity Status and Self-Construct System: Process and Structure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3, 251-263.
Cheek, J. M.(1989).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M.Buss & N. Canter (Eds.) ,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pp. 275-285). NewYork: Springer-Verlag.
Kacerguis, M. A. and Adams, G. R. (1980).Erikson Stage Resol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Intimac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9, 117-126.
Lupton, Deborah (1995).The Embodied Computer/User, in Cyberspace/Cyberbodies/ Cyberpunk : Cultures of Technological Embodiment. Featherstone, M. and R. Burrow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97-112.
McQuail, D., Blumler, J. G., & Brown, J. R.(1972). The Television Audience: Arevised perspective. In Daniei McQuail (Eds.),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Penguin Book, Ltd. 136-165.
Pipher, M.(1996).The Shelter of Each Other: Rebuilding Our Families. NewYork: Grosset /Putnam Book.
UCLA Center for Communication Policy.(2001). The UCLA Internet report 2001: 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 from http://ccp.ucla.edu/pages/internet-report.asp.ac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