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04:1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萬煒
研究生(外文):Wan-Wei Wang
論文名稱:液晶顯示器面板檢測技術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Light source to the inspection of LCD Display Panel
指導教授:陳隆建陳隆建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許晉源何文章
口試日期:2007-07-0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光電與平面顯示器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液晶顯示器瑕疵檢測單光儀金相顯微鏡迴歸分析
外文關鍵詞: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MonochromatorOptical MicroscopicRegression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液晶顯示器面板的檢測需要光源。對於CCD感測器或人眼而言,適當波長的光源可以減少視覺疲勞,提高檢出率。雖然人眼對於白光感覺最舒適,但是黃綠光有較佳的瑕疵識別性。
本研究先以單光儀及金相顯微鏡實驗得光譜響應,再以統計分析之原理,取用迴歸分析,透過迴歸方程式之建立,取得最佳之檢測光源。
「Well prepare the tools prior to finish your job」
The critical component to the inspection of LCD Display Panel is the optical light source. An optimum wavelength of the light source, from the CCD or human eye point of view, can improve the astheropia and even result in the upgrade of inspection power. The incandescent light is fit for human eye, however, the yellowish green light is bette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blemish and flaw.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spectrum that measured via Monochromator and Optical Microscopic.We try to pursue the most optimum light sourc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gression equations.
目 錄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1
1.1 節 研究背景……………………………….…………..……………………1
1.2 節 市場現況與展望…………………………….………..…………………1
1.3 節 TFT-LCD 原理及製程流程………………………….…..……………..2
1.4 節 研究目的………………………………….……………………………..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2.1 節 LCD瑕疵檢測……………………...……………….…………………..10
2.2 節 色度理論……………………...……………………..………………….11
第三章 實驗步驟與設備介紹……………..…………………………………………13
3.1 節 實驗方法與步驟……………..…………………………………………13
3.2 節 研究工具………………………..………………………………………13
3.3 節 分析方法………………………………………..………………………18
3.4 節 瑕疵的種類與檢測方式………………………..………………………1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光源對瑕疵之光特性的影響………..……………………………...21
4.1 節 光譜響應……………………………………………..………………....21
4.2 節 金相顯微鏡觀察……………………………………..………………....22
4.3 節 單色光檢查……………………………………..………………............23
第五章 結論………………………………..……………………………………...…..25
參考文獻…………………………………………………………………………….....26
附錄A-統計分析…………………………………………………………..……… 27-62

附錄B-參考照片…………….…………………….………………………………63-70


表 目 錄

表 1.1 2006-2011年全球大尺寸TFT LCD產值………………………………...……1

圖 目 錄

圖 1.1 2004-2009年全球大尺寸TFT LCD各應用市場出貨規模及比重分佈………2
圖 1.2 TFT LCD 結構…………………………..…………………...…………………4
圖 1.3 TFT LCD 製造流程…………………………………………….………………5
圖 1.4 TFT LCD Array 製程………………………………………………...…………6
圖 1.5 TFT LCD Cell 製程………………………………………………….…………7
圖 1.6 TFT LCD Module 製程………………………………………………….…..…8
圖 2.1 CIE 1931(R,G,B)系統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1]…………….……...11
圖 2.2 CIE 1931(X,Y, Z)系統標準色度觀察者光譜三刺激值[2]………….………..12
圖 3.1反射式光柵……………………………………………….……………………13
圖 3.2光柵單光儀…………………………………………….………………………15
圖 3.3 光譜…………………………………………………….…………...…………17
圖 3.4 LCD檢測…………………………………………………….…………………20
4.1圖 (a)粉塵,(b)指觸,(c)刮傷的光譜響應圖……….……………….……………21
4.2圖 在不同光色照射下的粉塵……….………………………….…………………22
4.3圖 在不同光色照射下的指觸……….………………………….…………………23
4.4圖 在不同光色照射下的刮傷……….………………………….…………………24
參考文獻

1.米田賢治,表面檢查裝置,中華民國專利D076204(2000)。
2.曾秀芬,半導體業黃光區作業人員視覺疲勞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2001。
3.馮文陽,照明因子對視覺績效與視覺疲勞之影響,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2001。
4.沈駿緯,TFT-LCD廠點燈檢測作業與視覺機能影響評估,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2002。
5.莊樹達,一維機器視覺技術於複雜結構之TFT-LCD面板表面瑕疵檢測,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2005。
6.張信宏,TFT-LCD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發展現況與趨勢,機械工業雜誌,265期,pp.218 (2004)。
7.張鈞傑、黃俊堯、鄭晃忠,缺陷檢測技術在液晶顯示器製造之應用,科儀新知,25卷2期,pp.23 (2003)。
8.劉美君分析師,2006年全球TFT LCD面板產業觀察,暨2007年廠商動向工研院IEK-ITIS計畫。
9.羅梅君,印刷色度學,印刷科技出版社,1991。
10.曾彥馨,應用機器視覺於TFT面板之表面瑕疵檢測與分類,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2003。
11.錢志豪,建構液晶顯示器(LCD)色彩偏差瑕疵之自動化視覺檢測系統之探討,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2002。
12.Nakashima, K., “Hybrid inspection system for LCD color filter panels,” T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mamatsu, 1994, pp.689-692。
13.Katayama, M., 1999, “TFT-LCD technology,” Thin Solid Films, Vol. 341, pp. 140-147.
14.Makoto, S., I. Akira, and N. Toshio, 2004, “Defection of foreign included in LCD pa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51, pp. 480-490.
15.Roehrig, H., E. A. Krupinski, A. S. Chawla, J. Fan, K.Gandh, T. Furukawa, and M. Ohashii, 2003, “Noise of LCD display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Vol. 1256, pp. 162-168.
16.Roehrig, H., E. A. Krupinski, J. Fan, and K.Gandhi, 2004, “Physical and psychophysical evaluation of LCD nois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Vol. 1268, pp. 341-346.
17.Shimizu, M., A. Ishii, T. Nishimura, 2000, “Dete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cluded in LCD panels,” 2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Vol. 2, pp.22-28.
18.Zhu, X., W. K. Choi and S. T. Wu, 2002, “A simple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cell gap of a Reflective twisted nematic LCD,” IEEE Transa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11, pp.1863-186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十五) 洪秀芬,股東會股份數及表決權數之計算,月旦法學教室,第42期,民國95年3月,頁30以下。
2. (三) 曾宛如,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 第95期,民國92年4月,頁110以下。
3. (廿五) 余雪明,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下),萬國法律,第124期,民國91年8月,頁80以下。
4. (廿四) 林進富,公司併購之現行法令規範,月旦法學,第68期,民國90年1月,頁84以下。
5. (廿三) 方嘉麟,關係企業專章管制控制力濫用之法律問題(一)—自我國傳統監控模式論專章設計之架構與缺憾,政大法學評論,第63期,民國89年6月,頁271以下。
6. (廿一) 方嘉麟,我國公司法制衡監控模式—其種類及與民法模式之關聯,政大法學評論,第41期,民國79年6月,頁185以下。
7. (十九) 林國全,股份轉讓之方法—評最高法院八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二三00號判決,月旦法學,第66期,民國89年11月,頁183以下。
8. (十八) 柯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之違法行為制止權(二),法令月刊,第25卷第9期,民國63年9月1日,頁249以下。
9. (十七) 柯菊,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之違法行為制止權(一),法令月刊,第25卷第8期,民國63年8月1日,頁223以下。
10. (十六) 張心悌,公開發行公司高階經理人報酬決定與監督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8期,民國95年6月,頁1以下。
11. (十四) 王文宇,股東會與董事會共享之權利,月旦法學教室,第44期,民國95年5月,頁24以下。
12. (十一) 馮震宇,從博達案看我國公司治理的未來與問題,月旦法學,第113期,民國93年10月,頁215以下。
13. (十) 劉連煜,股東提案制度與公司社會責任—以美國法制實踐為借鏡,中興法學,第39期,民國84年7月,頁135以下。
14. (四) 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以定暫時狀態之假處分如何衡平保障兩造當事人之利益為中心,月旦法學,第109期,民國93年6月,頁52以下。
15. (一) 易明秋,美國聯邦委託書規則逐條說明,集保月刊,第56期,民國87年7月15日,頁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