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03: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志宏
研究生(外文):Jr-Hung Liau
論文名稱:日本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以豐田汽車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Globalization Strategy of Japanese Corporation:A Case Study of TOYOTA
指導教授:任燿廷任燿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日本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全球化比較利益多國籍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現地生產
外文關鍵詞:globaliz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ocal produ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1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如GATT以及WTO等國際組織經由貿易協商方式的努力之下,已將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璧逐漸打破。近幾十年來,國際貿易以及海外直接投資都有巨幅的成長。在日益開放且競爭的經濟環境之下,企業如何將產品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生產,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客戶的手中,已成為在國際市場競爭致勝的要素。企業在進行全球化佈局時,除了在本國從事其擅長的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的經濟活動之外,一方面透過比較利益法則,在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進行生產,一方面則為了更貼近市場而在海外進行行銷,此時多國籍企業以及海外直接投資也就應運而生。
以汽車這項具有製造業代表性的產品來說,其兼具了幾個特色,1)同時是世界型的產品,也是當地型的產品。例如在美國生產的LEXUS汽車,可同時銷售到美國,日本,以及台灣市場,但同時由於各地消費者嗜好的不同,也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例如在美國便是以大型休旅車為其銷售主力,在台灣以及日本則是以房車轎車為其主力。2)有高度的產業以及經濟影響力。汽車由於構成的零件眾多,其生產往往需要許多的協力廠商配合,因此也被認為是產業以及經濟的火車頭。也因此,許多國家往往會以政策的手段去干預,無論是美日的貿易摩擦,進而使日本自行縮減輸出;台灣早年對國產裕隆汽車的產業保護政策;以及1994年中國大陸提出的21世紀新汽車政策中的「三大三小二微」,限制進入汽車市場的競爭者數量,都是屬於一種高度政策干預的手段。
豐田汽車的國際化沿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個方向:其一,是對貿易自由化的先進工業國外銷策略。其二是對開發中國家汽車國產化政策的現地生產策略,針對不同比較利益的國家,配合其政策,去進行企業的全球化佈局。
多國籍企業在持續擴張海外市場,以及海外現地生產之時,需針對不同的比較利益條件的國家,去作生產以及行銷,甚至是品牌以及產品的配置,使各地的據點得以發揮綜效,進而對公司整體營運產生正面的幫助,而非只是雜亂無章的追求規模的擴大,並據此建構起更綿密的企業內國際分工網路。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rough trade consultation of GATT and WTO, trade bonds between country and country have been broken gradually. In the past decad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oversea direct investment have the huge growth. Under the violen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how does the enterprise carry on the production by the lowest cost , and deliver to customer in the shortest time decides who’s the winner, has become the essential factor which send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Automobile is the representative produc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concurrently has ha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1) simultaneously, it is the world product, also the local product. 2) With high industry and economical influence. Because the automobile is assembled by multitudinous components, and needs many coordinating manufacturers, usually considered as motive power of economies.
Toyota’s globalization strategy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directions: First, is the sale abroad strategy for advance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Second is to develop local production following domesticall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polic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is expanding the overseas market continually, and developing overseas local production must depend on differ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make the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even the brand strategy, to enable each place the foothold to display the synthesis effect but not chaotic pursue scale expansion, then has the positive help to the overall enterprise.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3
 第三節:研究範圍及方法................................4
第二章:先行研究........................................6
第一節:國際經營理論....................................6
一 多國籍企業...........................................6
二 國際化之動機與聯盟策略...............................9
三 海外經營之組織與結構.................................15
第二節:共識型的國際分工理論............................22
一 生產的特化及國際分工.................................22
二 順貿易志向與逆貿易志向的海外投資.....................25
第三章:豐田汽車在美國市場之投資與經營策略..............27
 第一節:豐田汽車對美國之投資背景......................27
第二節:豐田式生產之導入................................30
第三節:LEXUS品牌的建立.................................38
第四章:豐田汽車在台灣及中國東南亞市場之投資與經營策略..44
 第一節:豐田汽車在台灣之經營..........................44
第二節:豐田汽車在東南亞之經營..........................55
 第三節: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之經營......................61
第四節:豐田汽車在北美與東亞投資之比較..................71
第五章:豐田汽車的全球化經營戰略........................75
第一節:豐田汽車之國際分工體系..........................75
第二節:世界戰略車(IMV)策略...........................91
第六章:結論及建議......................................97
第一節:結論............. ..............................97
第二節:建議............................................100
参考文献................................................102

圖表目次
圖次
圖1-1 多國籍企業的國際經營體系..........................5
圖2-1 企業經營的環境要素.................................8
圖2-2 多國組織的模型.....................................15
圖2-3 國際性組織的模型..................................16
圖2-4 全球組織的模型....................................17
圖2-5 跨國組織的整合網路................................17
圖2-6 豐田汽車亞洲生產據點間主要零組件互補關係...........18
圖2-7 各國組織的一般性角色...............................19
圖2-8 國瑞汽車企業組織圖................................20
圖2-9 和泰汽車公司組織圖...............................20
圖2-10國瑞汽車關係企業圖................................21
圖2-11高轉化的過程.......................................23
圖3-1 世界各主要市場汽車販賣台數,1986-2005...............27
圖3-2美國市場汽車販賣台數,1984-2003......................28
圖 3-3 汽車製造的歷史...................................30
圖3-4 逆貿易志向轉換...................................43
圖4-1 台灣小客車進口稅率變化............................47
圖4-2 U字型多能工生產方式...............................49
圖4-3 台灣市場規模以及豐田汽車生產台數..................50
圖4-4 新興亞洲汽車市場對台灣之影響......................53
圖5-1 豐田汽車研究開發體制 .............................86
圖5-2 豐田汽車生產IMV的世界佈局 .......................91
圖5-3 豐田汽車世界戰略車車型 ...........................92

表次
表1-1 豐田汽車日本國內與海外生產汽車台數..................2
表1-2 1998年到2005年世界主要汽車製造商販賣數字...........4
表2-1 產業需求和企業能力..................................7
表2-2 國際化的被動回應動機...............................10表2-3 國際化的主動利用動機...............................11表2-4 從經營職能看企業國際化的動機/好處..................12
表3-1 1996年 汽車製造業的國際比較........................31
表3-2 日本、德國、美國公司治理的特徵.....................32
表3-3 生產的集聚要素.....................................35
表3-4 生產的分散要素.....................................36
表3-5對歐洲、美國、及日本豪華車的印象(1980年代)........38
表3-6 各豪華車款的購買理由及捨棄其他競爭車款的理由(1980年代)...............39
表3-7 LEXUS性能上的堅持.................................40
表 3-8 LEXUS與BENZ、BMW性能之比較.......................40
表3-9 豐田汽車北美生產汽車台數之變化1995-2005............42
表3-10 豐田汽車北美市場銷售數字之變化....................42
表4-1 台灣扶植汽車工業之相關政策.........................44
表4-2台灣進入WTO之後之汽車進口配額.......................47
表4-3 常見之貿易相關規定.................................48
表4-4 國瑞汽車歷史沿革...................................48
表4-5 Camry車種全球銷售數字..............................51
表4-6 國瑞汽車與天津豐田汽車之合作.......................52
表4-7 和泰汽車在中國之投資...............................52
表4-8 歷年泰國政府之汽車產業政策及輔導措施...............55
表4-9 豐田汽車在東南亞之生產據點.........................57
表4-10 AZCO、BBC、CEPT等計畫概要及比較................. 58
表4-11 2005年日本車海外生產台數統計....................60
表4-12 豐田汽車在中國之發展 .............................61
表4-13 三大三小二微汽車廠 ..............................64
表4-14 Toyota在大陸之投資 ...............................64
表4-15 Toyota協力廠商在大陸之投資....................... 67
表4-16 豐田汽車在美國、台灣、東南亞、中國投資動機之比較..71
表4-17 2002年主要國家汽車輸入關稅稅率....................72
表4-18 美國、台灣、東南亞、中國汽車產業經營要素比較.....72
表5-1 豐田汽車海外生產據點.................... ......... 76
表5-2 2001~2005 豐田汽車各地區生產據點 汽車生產台數統計 80
表5-3 豐田海外主要統合製造總部...........................81
表5-4 2001~2005 豐田汽車各地區銷售數字...................82
表5-5 2003~2005 豐田汽車前十大市場 .....................83
表5-6 2001~2005 豐田汽車從日本輸出之地區以及台數統計 ....84
表5-7 2005年豐田汽車海外品牌別銷售數字 ..................85
表5-8 豐田汽車研究開發據點 ..............................86
表5-9 各國組織的一般性角色.............................. 89
表5-10 豐田汽車世界戰略車銷售目標市場................... 93
表5-11 2003~2005世界戰略車產地自日本輸入台數與當地銷售之變化 .......95
壹、中文參考文獻 ( 依筆畫順序排列 )
1、大野耐一(1985)《豐田式生產管理》,初版,台南市:信宏出版社
2、片山修(2001)《TOYOTA豐田的經營方式》,初版,台北市:林鬱文化事業公司
3、巴利德&戈夏樂 (1990)《無國界管理,全球化競爭下的新管理處方》,李宛蓉譯,初版,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4、李蘭甫(1994)《國際企業論》,初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5、林彩梅(1986)《多國籍企業》,四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邱文福(1995)《大車拼:台灣車壇贏的策略》,初版,台北縣:卓越文化出版
7、俞清宇(2001)《挑戰全球化市場:價值與速度》,初版,台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
8、麥可波特(1990)《國家競爭優勢》,李明軒、邱如美譯、初版,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9、麥可波特等(2001)《全球化競爭優勢》,初版,台北市:商周出版。
10、傑弗瑞.萊克(2004)《豐田模式 精實標竿企業的14大管理原則》,李芳齡 譯,初版,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11、豐田英二 ( 1987 ) 《決斷-豐田決策者的心路歷程》,黃淵源譯,初版,台北市:卓越文化出版公司。
12、劉仁傑(2001)《日系企業在台灣》,初版,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13、鹽澤茂 (1989)《松下與本田的跨國經營策略》,游枝 譯,初版,台北市: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

貳、日文參考文獻 ( 依あいうえお順序排列 )
1、伊藤元重<1998>『ゼミナール国際経済入門』、第2版、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
2、池本清<1981>『日本企業の多国籍的展開:海外直接投資の進展』初版、東京:有斐閣
3、入江猪太郎<1979>『多国籍企業論』、初版、東京:丸善株式会社
4、小島清<2004>『雁行型経済発展論 第2巻』、初版、東京:文真堂
5、竹田志郎<<1992>『国際戦略提携』、初版、東京:同文館
6、村上元英<1976>『國際經營比較:国際経営学研究の基礎』、初版、東京:泉文堂
7、八木紀一郎・宇仁宏幸 <2003>『図解雑学・資本主義のしくみ』、初版、東京 : ナツメ社
参、英文參考文獻(依abc順序排列)
1、 Endel Kolde(1973)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terprises,Prentice-Hall,2nd edition
2.、Michael Porter&Michael Fuller(1986)Coalitions and Global Strategy, in Michael Porter,Competition in Global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 Phedon Nicolaides(1991)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Corporations:Investment in Europe,Business Economics,
4、 Vernon and Wells(1991),The Manager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Prentice-Hall,6th edition
5.、William A. Dymsza (1984)Global Strategic Planning : A Model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Fall


肆、網路資料
1、中華工商科技經貿發展委員會:http://www.icet.org.tw/discussion_3_2.htm
2、中國自動車產業:http://www.jcipo.org/shiryou/che.html
3、日本自動車工業會:http://www.jama.or.jp/index.html
4、日本豐田汽車:http://www.toyota.co.jp
5、台灣區車輛同業公會:http://www.ttvma.org.tw/cht/index.php
6、和泰汽車:http://www.hotaimotor.com.tw/default.asp
7、國瑞汽車:http://www.kuozui.com.tw/index_c.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