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18:35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慈��
研究生(外文):
Tsz-Heng Chang
論文名稱:
台日韓TFT-LCD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以友達、夏普、三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FT-LCD Industry among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A Research of AUO, Sharp and Samsung
指導教授:
任燿廷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
日本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TFT-LCD
、
競爭力
、
策略聯盟
、
競合關係
外文關鍵詞:
TFT-LCD
、
competition
、
strategic alliance
、
relationship of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326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台灣雖然較晚踏進TFT-LCD產業,但憑著台灣先天條件的優勢,資金充足與政府的優惠政策加持等條件之下,使得台灣的TFT-LCD產業在21世紀初快速的發展。韓國在TFT-LCD產業發展上採集團式經營的方式,善用集團內子公司關鍵零組件的資源,使得成本控制得易,競爭力也自然較他國強勢。日本是TFT-LCD產業的技術發源地,國內產業結構較他國完整,但經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過後,日本經濟嚴重受挫,因此錯過了4、5代的擴廠時機。
台日韓為亞洲TFT-LCD產業中競爭力最強的三個國家,但台灣要如何在這競爭環境下生存呢?本研究發現:
(1).台灣擁有產能最強的5、6代生產線,且多與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因此台灣在面板產業扮演重要的代工角色,但反觀日韓,上中下游產業結構明顯比台灣完整,若台灣政府能扮演輔助上下游產業結構發展關鍵的角色,再加上台灣廠商大量的面板產能實力,相信更能突顯台灣在TFT-LCD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2).韓國的三星與SONY成立的S-LCD,確實給台灣的廠商在品牌與代工的議題上帶來相當大的衝擊,以台灣現有的代工實力,如果台灣廠商能試著找尋日本廠商做為品牌與製造的合作對象,相信會成為台日的策略聯盟的一大創舉。
(3).日後台日的策略聯盟的合作關係必定會成為日後對抗韓國的重要策略,除了增進台日的合作關係之外,必須要克服許多潛在的問題,例如:台灣國內產業稅制優惠期限的問題、產業過度保護及台日企業文化的差異等問題,若能克服以上問題點,相信會使台日兩國日後合作更加無阻礙,達到台日合作「雙贏」的可能性。
Although Taiwan stepped into the industry comparatively later than the others, with its innate advantages of sufficient capital and government policy, Taiwan’s TFT-LCD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beginning of 21st century.Korea developed the industry by “group-operating,” and they make use of key spare parts’ resources from subsidiary companies in the group, thus it’s easier to control cost, and the country’s competitiveness can be more powerful than others.The TFT-LCD industry technique originated from Japan, so it’s not hard to obtain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here. However, after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Japan met an economic setback, and lost the chance to go forward to fourth and fifth generations.
In Asia, Japan, Taiwan and Korea are the top three in the TFT-LCD industry among the other countries, what should Taiwan do to surviv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followings are the points I want to state in this study:
First, Taiw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OEM in the panel industry because it is presently in the production line of fifth and sixth generation, which holds a powerful output, and most of its’ cooperation companion are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Brand. If Taiwan government c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is industry, with Taiwanese companies’ outstanding output,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 highlighted. Secondly, the S-LCD of Samsung/Sony cooperation has indeed brought impact to Taiwanese manufacturers on the issue of brands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aiwan now has a certain of OEM ability, if it can try to search for Japanese company to work with for brand and manufacturing, it should be a pioneering action of Japan-Taiwan strategic alliance. Third, The relationship of Japan-Taiwan strategic alliance will certainly be a momentous strategy to compete Korea. Besides for further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the strategic alliance has to overcome many latent problems such as "tax preferential for industries in Taiwan," "over protection towards industri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ese and Japanese industrial culture." If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 and Taiwan will surely be smoother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分析 10
第一節 企業競爭優勢 10
第二節 TFT-LCD產業相關文獻回顧 15
第三節 小結 19
第三章 TFT-LCD產業介紹 21
第一節 TFT-LCD簡介 21
第二節 TFT-LCD產業介紹與分析 27
第三節 TFT-LCD產業關鍵零組件介紹 40
第四節 TFT-LCD替代技術介紹 54
第四章 台、日、韓TFT-LCD產業發展及競爭力分析 55
第一節 台灣TFT-LCD產業發展與競爭力分析 56
第二節 日本TFT-LCD產業發展與競爭力分析 66
第三節 韓國TFT-LCD產業發展與競爭力分析 74
第四節 小結 79
第五章 個案分析 88
第一節 友達光電 88
第二節 夏普電子 98
第三節 三星電子 106
第四節 小結 113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116
第一節 結論 116
第二節 給今後研究者的研究方向與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1
圖 次
圖1-1 大尺寸面板用途比重 4
圖2-1 五力分析產業結構分析圖 13
圖3-1 液晶顯示器(LCD)技術分類 22
圖3-2 TFT-LCD製程 23
圖3-3 Array製程步驟 24
圖3-4 Cell製程步驟 25
圖3-5 Module製程步驟 25
圖3-6 2004~2006年LCD TV季出貨量預測 31
圖3-7 2003~2005年台灣液晶電視面板各尺寸別出貨量比重 32
圖3-8 2004∼2009年監視器用面板需求發展趨勢 33
圖3-9 2004∼2009年全球筆記型電腦面板需求發展趨勢 34
圖3-10 2004~2008年全球手機發展趨勢 35
圖3-11 2002~2006年掌上型遊戲機市場出貨分析 37
圖3-12 2004-2008年全球大型TFT-LCD產值 39
圖3-13 2004-2008年全球中小型TFT-LCD產值 39
圖3-14 TFT-LCD產業鏈 40
圖3-15 TFT-LCD結構圖 41
圖3-16 2006年全球玻璃基板主要廠商市占率 43
圖3-17 2005~2009年彩色濾光片產值 44
圖3-18 2005年全球外售型CF廠商市佔分析 46
圖3-19 全球彩色濾光片內製外售比例分析 46
圖3-20 2004~2008年全球背光模組產值趨勢與預估 51
圖3-21 全球背光模組產量分析 51
圖3-22 全世界大尺寸與中小尺寸背光模組產量市場分析 52
圖4-1 2005年第四季全球大尺寸TFT-LCD產值市占分佈 57
圖4-2 台灣TFT-LCD產業結構圖 59
圖4-3 2005年台灣大型TFT-LCD面板產品組合產值比重 60
圖4-4 2005年台灣大型TFT-LCD各銷貨地區產值比重 61
圖4-5 2004~2008年台灣中小型TFT-LCD產值 62
圖4-6 2005年台灣中小型TFT-LCD面板應用市場銷售值比率 62
圖4-7 台日韓產業發展政策 82
圖4-8 台日韓顯像顯產業的重點整理 83
圖4-9 大型TFT-LCD產業中各廠商策略聯盟關連圖 85
圖5-1 友達2005年液晶產品營收分析 90
圖5-2 普夏1999-2005年設備設資金額 103
圖5-3 三星電子2005年液晶產品出貨比重 108
圖5-4 SONY與Samsung合資成立S-LCD公司 109
表 次
表1-1 全球TFT-LCD廠商液晶面板各廠商4.5代以上廠房 1
表1-2 2004~2008年台灣平面顯示器面板產值統計 1
表1-3 2004~2008年台灣平面顯示器關鍵零組件產值統計 3
表1-4 台、日、韓設備支出佔全球支出總金額比率 5
表2-1 SWOT分析 11
表2-2 SWOT分析考量面向表 12
表3-1 液晶顯示器應用面及尺寸發展 22
表3-2 廠房與可切割玻璃基板片數的關係 26
表3-3 TFT-LCD產業發展過程 27
表3-4 2003-2008年不同顯示技術應用於手機主面板佔有率預測 35
表3-5 NDS與PSP規格比較 36
表3-6 TFT-LCD成本結構表 36
表3-7 各世代線與玻璃基板對照 43
表3-8 驅動IC封裝技術優缺點比較 47
表3-9 全球偏光板廠商 49
表3-10 面板廠掌握偏光板狀況 50
表3-11 全球主要背光模組廠大尺寸產能預估 53
表3-12 TFT-LCD替代技術分析 54
表4-1 2005年全球主要大型TFT-LCD產品生產國家及廠商動態 55
表4-2 2005年全球主要中小型TFT-LCD產品生產國家及廠商動態 55
表4-3 台灣TFT-LCD面板五虎2005年與2006年資本支出規模 56
表4-4 台灣液晶面板各廠商擁有廠房世代數量 57
表4-5 台灣TFT-LCD廠商掌握上游零組件情況 59
表4-6 台灣政府對TFT-LCD產業的優惠政策 63
表4-7 台灣TFT-LCD產業SWOT分析 65
表4-8 日本TFT-LCD產業結構-上游 67
表4-9 日本TFT-LCD產業結構-中游 68
表4-10 日本TFT-LCD產業結構-下游 68
表4-11 Sharp 8代廠佈局表 69
表4-12 日本近年來的整併事件 70
表4-13 日本液晶顯示器廠商合作夥伴之評估 71
表4-14 日本TFT-LCD產業SWOT分析 73
表4-15 日韓8代廠規劃比較 75
表4-16 韓國三星電子與LPL關鍵零組件的佈局 76
表4-17 2003年韓國TFT-LCD關鍵零組件內製率 76
表4-18 韓國中游面板製商及下游系統廠商 76
表4-19 韓國TFT-LCD產業SWOT分析 78
表4-20 台日韓TFT-LCD產業SWOT理論優劣勢整合分析 80
表4-21 台日韓TFT-LCD產業SWOT理論機會與威脅整合比較 81
表4-22 科學園區內廠商優惠權益相關法規整理一覽 85
表4-23 台灣與日本廠商策略聯盟型態關連分析表 86
表5-1 友達大事紀 88
表5-2 友達光電廠房介紹(合併廣輝後) 89
表5-3 LCD TV使用之CCFL數量 92
表5-4 友達在上游零組件佈局 93
表5-5 2005年第4季新友達、Samsung及LPL出貨佔全球比重 95
表5-6 友達、廣輝產能規劃 96
表5-7 Samsung/LPL產能規劃 97
表5-8 夏普大事紀 98
表5-9 夏普次世代線規劃 99
表5-10 夏普TFT-LCD生產線規劃 99
表5-11 2003-2005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廠銷售量前五名 100
表5-12 2003-2005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廠銷售金額前五名 100
表5-13 2006Q1全球LCD TV市佔率排名 103
表5-14 夏普與SONY自有品牌比較 104
表5-15 三星電子大事紀 106
表5-16 三星電子TFT-LCD業務合作夥伴 107
表5-17 三星電子產能規劃 108
表5-18 三星與SONY合作成立S-LCD事件歷程 111
表5-19 2005Q1-2006Q2全球前五名液晶電視品牌出貨趨勢 112
表5-20 26”至42”LCD TV前四大品牌及其面板供應商 113
中文參考文獻
1.吳思華(1995)<國內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統治類型之研究>,《政大學報》,第六十九期,頁165-192。
2.吳建德(2005)<台灣TFT-LCD面板廠商垂直整合與競爭優勢比較之研究-以奇美、友達為例->,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3.李復聖(2005)<由TFT-LCD產業關鍵零組件發展看TFT-LCD產業經營策略>,中華大學碩士論文,頁53-56。
4.劉美君(2006)<全球彩色濾光片發展動向>,《工研院IEK》。
5.張文珊(2005)<2005年偏光板產業群雄並起>,《工研院IEK》。
6.張文珊(2006)<全球背光模組產業回顧與展望>,《工研院IEK》。
7.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2006年面板市場新布局曁新興技術的竄起>,《拓墣產業研究所》。
8.經濟部技術處(2005)<2006光電工業年鑑>,《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頁4-32。
9.王心婷(2005) <從NEDD研發計畫看日本在次世代平面顯示器技術發展方向>,《工研院》,頁1-11。
10.黃朝義(2000)<韓國TFT-LCD產業分析>,《光電產業與技術情報》,第25期,頁1-3。
11.黃凱威(2002)<台灣地區TFT-LCD業者投資興建第五代廠之投資評價與決策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頁18。
12.金美敬(2005)<韓國利用專利地圖分析,作為FPD產業技術政策新指標>《工業院IT IS計劃》。
13.麥可•波特(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分析》,(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14.麥可•波特等著,陳美岑譯(2003)《全球化競爭優勢》,(台北,商周出版)。
15.麥可•波特著,李明軒、邱美如譯(1996)《國家競爭優勢》,(台北,天下文化)。
16.浦漢婷(2004)<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向後整合策略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17.孫松增(2003)<台灣TFT-LCD產業生產力與效率分析>,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18.童秉正(2004)<台灣面板產業發展與競爭策略之探討>,元智大學碩士論文,頁46-57。
19.黃俊其(2004)<光電產業的垂直整合分析>,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20.柯意玫(2005)<日本與台灣TFT-LCD產業競爭優勢與國際策略聯盟之研究>,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21.王心婷《全球監視器用面板市場發展趨勢》,(新竹:工研院,2005)頁1-5。
22.廖顯杰<全球手機面板發展現況與趨勢>,(新竹:工研院,2005,頁1-5。
23.亞格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05)<化合物半導體與光電技術>,2005年8月號,1-5頁。
24.吳青松(1996)《國際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文化出版。
25.吳青松(1992)<產業策略聯盟之國際發展型態與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台灣經濟研究院。
26.趙志遠(2001)<台灣TFT LCD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吳國梅(2004)《顯示器材料與原件簡介》,(台北:經濟部工業局九十三年度影像顯示產業人才培訓計畫講義,自強工業基金會)。
28.金美敬(2004)<2M世代日韓TFT-LCD發展策略分析>,光電科技,第58期,2004年5月。
29.經濟部技術資訊服務推廣計畫(1998)《液晶顯示器產業專業報告》,經濟部出版。
30.廖聰賢(2003)<中小型液晶顯示板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台灣夏普光電公司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日文參考文獻
1.松本正一(1996)『液晶の基礎と應用』、国立編譯館
2.元村有希子(2004)「日本の先端技術キーワードは小、薄と優しさ」『エコノミスト』2004年5月25日號、每日新聞社、p.25
3.沼上幹(2004)「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技術革新史:行為連鎖システムとしての技術」一橋大学
4.富士キメラ総研(2003)『液晶関連市場の現状と将来展望2003上巻』、富士キメラ総研
5.富士キメラ総研(2003)『液晶関連市場の現状と将来展望2003下巻』、富士キメラ総研
中文網站資料
1.「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http://www.itis.org.tw/
2.「天下網站」:http://www.cw.com.tw/index.htm
3.「台經院產經資料」:http://tie.tier.org.tw
4.「台灣經濟研究院」:http://www.tier.org.tw/
5.「拓墣產業研究所」:http://www.topology.com.tw
6.「經濟部工業局影像顯示產業推動辦公室」:http://www.display.org.tw
7.「友達光電」:http://www.auo.com.tw
8.「瑞儀光電」:http://www.radiant.com.tw/
9.「中華映管」:http://www.cptt.com.tw
10.「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http://www.iek.itri.org.tw
11.「三星電子」:http://www.samsung.com.tw
日文網站參考文獻
1.「NIKKEI NET」:http://it.nikkei.co.jp
2.「アジア経済研究所」:http://www.ide.go.jp
3.「富士通」:http://jp.fujitsu.com/
4.「シャープ」:http://www.sharp.co.jp
5.「総合研究開発機構(NIRA)」:http://www.nira.go.jp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TFT-LCD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
2.
台灣TFT-LCD產業生產力與效率分析
3.
台灣TFT-LCD面板廠商垂直整合與競爭優勢比較之研究-以奇美、友達為例
4.
日本與台灣TFTLCD產業競爭優勢與國際策略聯盟之研究
5.
台灣面板產業發展與競爭策略之探討
6.
台灣地區TFT-LCD業者投資興建第五代廠之投資評價與決策分析
7.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向後整合策略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
8.
中小型液晶顯示板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以台灣夏普光電公司為例
9.
由TFT-LCD產業關鍵零組件發展看TFT-LCD產業經營策略
10.
台灣網路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
11.
我國電信產業競爭力之探討
12.
國道客運應用策略聯盟之研究
13.
資料包絡法運用於垂直供應鏈整合以台灣TFT-LCD產業為例
14.
台商以國際策略聯盟方式提升競爭力之探討-以焊材業為例
15.
台商大陸經營策略、全球佈局策略、策略聯盟對企業競爭力影響之研究
1.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雙月刊,72,2-9。
2.
崔夢萍(2001)。國小教師電腦融入教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169-194。
3.
徐新逸、吳琬瑩、陳人慧 (2004)。資訊融入國小社會領域教學設計:以議題式STS課程為例。研習資訊,21(3),1-14。
4.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5.
顏永進、何榮桂(2001)。資訊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7。
6.
呂玉琴(1991)。國小學生的分數概念:1/2 vs.2/4。國民教育,31,10-15。
7.
朱湘吉(1992)。新觀念、新挑戰—建構主義的教學系統。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0。
8.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9.
25.吳青松(1992)<產業策略聯盟之國際發展型態與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台灣經濟研究院。
10.
蔡錫濤、楊美雪(1996)。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0,48-53。
11.
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
12.
趙美聲(1992)。教學科技的理論基礎:學習理論篇。教學科技與媒體,2,3-8。
13.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
1.
建立全球運籌中心—物流業所扮演的角色
2.
人口統計與購買經驗變數影響液晶電視購買決策之探討-以台北市消費者為例
3.
日間車輛計數系統之實作---利用高速公路攝影機的影片
4.
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共同基金之銷售
5.
理財顧問工作績效表現與個人屬性構面之關係探討-以S銀行為例
6.
活性粉多孔隙混凝土應用於道路面層之工程性質研究
7.
電腦模擬系統中具相關性之作業參數影響評估模式
8.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實施建教合作教育可行性之研究
9.
我國信用保證對智慧財產權融資之研究
10.
多媒體教材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學生注音教學之行動研究
11.
歐洲聯盟消費者政策發展之研究-以商品安全為例
12.
台灣海峽軍事危機根源之研究─以1995-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為例
13.
臺灣冷氣機消費者選購評估因素之研究---以三大區域消費者為例
14.
太陽能電力電源管理系統測試環境建立與系統驗證
15.
保險代理人壽險簽單保費收入及壽險市場占有率預測模型建構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