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2.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10 13: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雯琇
研究生(外文):Wen-Hsiu Chuang
論文名稱: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Coverage” of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指導教授:胡宜仁胡宜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風險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共同海損條款雙方過失碰撞條款
外文關鍵詞:Institute Cargo ClausesRisks CoveredGeneral Average ClauseBoth to Blame Collision Clau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6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臺灣為海島型國家,國際貿易為發展經濟之主脈,為了發展經濟,國際貿易有推展之必要。海上貨物保險為海洋貨物運輸重要之一環,特別在英國倫敦保險人協會於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起配合新式海上保險單所使用之「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更對全球海上貨物保險市場引起了重大影響。

雖然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已為各國海上保險人廣泛採用,其承保危險與除外責任之內容應為大多數人所熟悉,但由於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立場與條款內容解讀認知有所不同,故當貨物發生毀損與滅失時,保險人與被保險人常有許多理賠糾紛接踵而來。

因此為探究貨物運輸保險條款之承保危險,本研究遂以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為主,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為輔,細部探討貨物保險條款關於承保危險之規定,並佐以案例說明。最後分別以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角度出發,對於實務上運用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關於承保危險可能發生之問題,提供若干建議,希望除能減少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雙方之爭議外,更能作為國內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實務發展之參考。
Taiwan is the island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main focus of developing economic. In order to develop economy, it is necessity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trade. Marine cargo insurance for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trade is very important, especially in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ICC, 1982) with new Mar Form, and has a huge effect on global marine cargo insurance market.

Though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has broadly adopted by insurers, and most people acquaintance with the risk covered and exclusions. Because the insurers’ and insured’s cognitions are different, therefore loss or damage of cargo occur, the claim dispute will come.

In order to know the risk covered of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this study’s the first part is ICC, and the second part is AICC, which discusses detail about the risk covered of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and instantiates. Finally the insurers and insured have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provide many suggestions for practical problems of operation. Except for reducing the dispute of the insurers and insured, and could be one standard of domestic cargo insuranc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研究動機-1-
第二項 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3-
第一項 研究範圍-3-
第二項 研究內容-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一項 研究方法-5-
第二項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英國協會貨物保險之沿革與概論-7-
第一節 貨物保險單之歷史沿革-7-
第一項 舊式勞依茲S.G.保險單-7-
第二項 聯合國貿發會關於海上保險的報告-9-
第三項 新式海上保險單-10-
第二節 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概論-12-
第一項 舊式勞依茲S.G.保險單所承保之貨物險-12-
第二項 一九六三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14-
第三項 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16-
第三節 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演變-20-
第一項 舊式勞依茲S.G.保險單之承保危險-20-
第二項 一九六三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承保危險-22-
第三項 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承保危險-23-
第四項 新舊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比較-24-

第三章 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分析-29-
第一節 承保危險之規範-29-
第一項 承保危險之類型-29-
第二項 除外責任之功能-30-
第二節 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承保危險-32-
第一項 英國協會貨物保險(A)條款之承保危險-32-
第二項 英國協會貨物保險(B)與(C)條款之承保危險-42-
第三節 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除外責任-54-
第一項 一般除外不保之危險事故-54-
第二項 不適航不適運-63-
第三項 戰爭危險-64-
第四項 罷工、暴動或民眾騷擾等行為-67-

第四章 英美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比較-69-
第一節 二○○四年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特點-69-
第一項 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發展背景-69-
第二項 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特點-70-
第二節 二○○四年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承保危險-73-
第一項 美國協會貨物全險條款-73-
第二項 美國協會貨物單獨海損賠償險條款-75-
第三項 美國協會貨物單獨海損不賠險條款-美國條件-80-
第四項 美國協會貨物單獨海損不賠險條款-英國條件-82-
第五項 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附加承保範圍-85-
第三節 英美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比較-91-
第一項 「全險」(All Risks)-91-
第二項 「單獨海損賠償險」(With Average)-94-
第三項 「單獨海損不賠險」(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結論-98-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102-


<<圖表>>

圖1-1:研究流程圖-6-

表2-1:一九八二年協會貨物保險條款分類對照-18-
表2-2:一九六三年與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承保危險之比較-27-

表3-1:一九八二年英國協會貨物保險(B)與(C)條款承保危險之對照-53-

表4-1:二○○四年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對照-71-
表4-2:ICC(A)條款與AICC(A.R.)承保危險之對照-92-
表4-3:ICC(B)條款與AICC(W.A.)承保危險之對照-94-
表4-4:ICC(C)條款與AICC(F.P.A.A.C.)、(F.P.A.E.C.)承保危險之對照-96-


<<案例>>

案例一:Salem(1983)-33-
案例二:Gaunt v. British & Foreign Marine Insurance Co., Ltd.(1921)-34-
案例三:Brown v. Fleming(1902)-35-
案例四:Cf Berk(F.W.)& Co. Ltd. v. Style(1955)-35-, -57-
案例五:Bijela(1994)-38-
案例六:Knight of St. Michael(1898)-44-
案例七:Bryant & May v. London Assurance Corporation(1886)-46-
案例八:The Stranna(1938)-46-
案例九:Crooks v. Allan(1880)-49-
案例十:Montoya v. London Assurance Co.(1851)-51-
案例十一:Cf Berk(F.W.)& Co. Ltd. v. Style(1955)-57-
案例十二:Gee & Garnham Ltd. v. Whitall(1955)-58-
案例十三:Soya G. m. b. H. v. White(1982)-58-
案例十四:Taylor v. Dunbar(1869)-59-
案例十五:Pink v. Fleming(1890)-59-
案例十六:日本小山海運-60-
案例十七:Butler v. Wildman(1820)-61-
案例十八:Symington & Co. v. Union Insuraance Society of Canton(1928)-61-
案例十九:The Eurysthenes(1976)-64-
案例二十:蘇伊士運河封鎖事件-66-
一、中文部份
臺灣地區
(一)書籍
1.王衛恥,海上保險的理論與實務,文笙書局出版,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再版。
2.周治正,海上貨物保險人之危險承擔責任,聯經出事業公司印行,民國七十年三月初版。
3.周詠棠,貿易貨物保險,三民書局,民國九十四年修訂四版。
4.姚玉麟,海上保險研討會講義,台北市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印行,民國七十二年。
5.姚玉麟,貨物運輸保險的理論與實務,三民書局總經銷,民國七十七年二月三版。
6.胡宜仁,保險實務,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七年一月。
7.徐當仁,初學者海上保險基礎理論與實務,高皇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8.黃正斌總編輯,保險英漢辭典,台北,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民國九十二年。
9.梁宇賢,海商法論,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六年十月再修訂初版。
10.雲大楠,海上保險學,茂昌圖書出版發行,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初版。
11.曾國雄、徐當仁,海商法(下)海上危險與保險,作者自行出版,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初版。
12.劉宗榮,海上運送與貨物保險論文選集,大雅叢刊,三民書局印行,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出版。
13.應世昌,海上保險學,五南圖書,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初版。
14.羅漢文,海上貨物船舶保險條款釋論,三民書局經銷,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初版。

(二)期刊
1.尹章華,海運貨物運送實務與保險理賠之探討,保險專刊第四十八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2.林椿東,英國協會一九八二年貨物保險新條款之分析研究,保險專刊,第三輯,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3.胡宜仁,海事保險詐欺事件-Salem油輪案例簡介,保險資訊,第一五六期,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4.胡宜仁,戰爭危險及其保險-蘇伊士運河封鎖事件,保險資訊,第一五八期,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5.胡宜仁,ICC新舊之間-日本小山海運倒閉事件,航貿週刊,第二○○一二七期,民國九十年七月。
6.胡宜仁,海上保險所承保之共同海損-原理及其未來,航貿週刊,第二○○三三五期,民國九十二年九月。
7.張國聖,論悉二○○四年美國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保險實務與制度,第五卷第二期,民國九十五年。
8.劉宗榮,論英國倫敦保險人協會貨物保險基本條款之保險範圍:以一九八二年協會貨物保險基本條款(A)(B)(C)式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十七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七年。
9.饒瑞正,適航性於海上保險法之應用暨其可能之最新發展─以英國為中心,保險專刊第五十七輯,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三)碩士論文
1.李旻玲,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保險期間之研究,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2.周治正,海上貨物保險人危險承擔責任之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五年。
3.林秀圓,聯合國海上貨物保險標準條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4.張佩瑜,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之研究-以英國法制為中心,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
5.張國聖,協會貨物保險條款之研究-英國與美國之比較,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
6.蔡淑美,海上保險有關「全險」(All Risks)概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7.顏妙芳,海上保險契約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
8.羅俊瑋,協會新貨物保險條款之研究-比較法之觀察,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二年。

大陸地區
1.司玉琢、胡正良、傅廷忠、李海、朱清、汪鵬南等編著,海商法詳論,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第二刷。
2.司玉琢,國際海事立法趨勢及對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二○○二年八月。
3.汪鵬南,海上保險合同法詳論,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第一版一刷。
4.周學業、王秀芬譯,國際海上運輸貨物保險實務,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刷。
5.楊良宜、汪鵬南,英國海上保險條款詳論,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第二刷。
6.郭國汀等譯,OMAY海上保險:法律與保險單,北京,法律出版社,二○○二年十月。
7.魏潤泉、陳欣,海上保險的理論與實務,中國金融出版社,二○○一年一月第一版。


二、英文部份
1.Buglass, Leslie J., Marine Insurance and General A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an Average Adjuster’s Viewpoint, Cambridge, Maryland:Cornell Maritime Press, Inc., 1973.
2.Carole Murray, Schmitthoff’s:Export Trade, 11th Edition, Sweet & Maxwell(UK), 1986.
3.Donald O’may, Marine Insurance:Law and Policy, London:Sweet&Maxwell, 1993.
4.E R Hardy Ivamy, Chalmers’ Marine Insurance Act 1906, 10th Edition, London:Butterworths, 1993.
5.N. Geoffery Hudson, The Institute Clauses, 2nd Edition, London:Lloyd''s of London Press, 1995.
6.R. H. Brown, Analysis of Marine Insurance Clauses Book Ι—the Institute Cargo Clauses 1982, London:Witherby & Co. Ltd., 1985.
7.Schoenbaum, Thomas J., Key diverg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American Law of Marine Insurance, Centreville, MD:Cornell Maritime Press, 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