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文集
1.文衍正,美國法上營業秘密民事保護之案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第二卷第一期。2.王銘勇,日本營業秘密保護法制之研究,公平交易季刊第二卷第一期。3.立法院第二屆第五期經濟、司法兩委員會審查「營業秘密法草案」第一次聯席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第八十四卷第二期。
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簽訂競業禁止參考手冊(二) 。
5.吳景源,營業秘密法關於營業秘密之保護,萬國法律第107期,1999年10月。
6.李木貴,滿足的假處分之再認識,月旦法學雜誌2003年6月。7.林更盛,離職後競業禁止約款的審查:民法第二四七條之一—評台北地方法院九一年勞訴字第一二九號判決,萬國法律第131期2003年10月。8.涂榆政、經雯貴,淺釋美國商業間諜法與台灣營業秘密保護之刑罰規定,萬國法律第98期。
9.許士宦,日本有關營業秘密之保護 (下),植根雜誌第11卷第5期,1995年5月。10.張芬芬,公平交易法有關「營業秘密」之規範及案例,公平交易季刊第2卷第1期,1994年1月。11.張瑜鳳,競業禁止義務與不公平競爭行為,法律評論第60卷第3、4期合刊。12.陳家駿,資訊時代下營業秘密之保護,植根雜誌第14卷第1期。13.湯明輝,談美國營業秘密之構成要件,公平交易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4.馮博生,營業秘密法與營業秘密侵害之救濟,智慧財產權季刊第九期,1996年4月。
15.馮震宇,從永豐案判決論美國經濟間諜法案之適用,萬國法律第107期,1999年10月。16.馮震宇,論營業秘密法與競爭法之關係--兼論公平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五款之適用,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3期,1996年7月。17.馮震宇,從公平會處理案件論公平法對營業秘密的保護,月旦法學雜誌1997年8月。18.黃書苑,專利事件侵害禁止請求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審理,法令月刊第53卷第7期。19.董浩雲,美國經濟間諜法執行上的幾個問題-從永豐案的觀察,科技法律透析1999年5月。20.董雲馨,「風險管理系統建構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六月。21.蔡明誠,公平交易法對營業秘密之保護,政大法學評論第44期,1991年12月。22.謝銘洋,營業秘密侵害之類型觀察與責任分析,資訊法務透析,1992年8月。23.顏雅倫,如何因應惡性挖角與員工跳槽?管理雜誌2003年3月。24.羅怡德,美國營業秘密法之介紹與分析,輔仁法學第十二期,1993年6月。25.高民杰 袁興林合著,企業危機預警,讀品文化出版,2004年,第73頁。
26.孫本初,《危機管理策略之探討》,人事月刊,第22卷第6期,1996,第17~29頁。27.曠文琪,「安捷倫特殊面試流程管理」,管理小品,商業周刊,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五日。
28.駱志豪,TRIPS對營業秘密之保護,公平交易季刊第4卷第3期,1996年7月。(二)專書
1.王澤鑑,侵權行為法(1)-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自版,1998年9月
2.王澤鑑,債之發生,自版,1993年11月8版。
3.文衍正,營業秘密法導讀,自版,1996年5月初版。
4.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德國公平交易法相關法規彙編,1996年6月。
5.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認識公平交易法增訂九版,2002年9月。
6.洪崇仁,論離職員工競業禁止條款之效力,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
7.徐玉玲,營業秘密的保護,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11月。8.徐火明,公平交易法論—不正競爭防止法,三民書局,1997年11月初版。
9.徐遵慈,論營業祕密保護之立法及其與不正競爭之關係,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10.黃三榮、林發立、郭雨嵐、張韶文著,營業秘密—企業權益之保護,萬國法律基金會,2002年3月初版。
11.黃俊英,綠色管理:企業因應環保壓力的對策,中國行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及企業管理教育中心印行,1994。12.黃俊英,環境保護與企業經營,中國論壇,15卷2期,1982年10月,47-48,60頁。13.馮震宇,了解營業秘密法—營業秘密法的理論與實務,永然出版社,1997年7月初版。
14.曹永遊,論專門技術在我國營業秘密法之保護,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15.葉茂林、蘇宏文、李旦,營業秘密保護戰術—實務及契約範例應用,永然出版社,1995年5月。
16.張瑋玲,契約後競業禁止與營業秘密保護之關係,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7月。17.鄭穎,營業秘密侵害在刑事法上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7月。18.賴文智,智慧財產權與民法的互動—以專利授權契約為主,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19.謝銘洋、古清華、丁中原、張凱娜,營業秘密法解讀,月旦出版社(現為元照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
20.顏雅倫、蔡淑娟,知識經濟下之勞僱關係與企業競爭力,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2002年11月初版。
29.羅昌發,WTO架構下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之關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1997年合作研究計劃。
(三)報紙
1.中國時報
2.自由時報
3.聯合報
4.蘋果日報
二、英文部份
(一)專書
1.Alexander, Kent B. and Wood, Kristen L.,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Setting the Stage for a New Commercial Code of Conduct, 15 Ga. St. U.L. Rev. 907, at 911-912.
2.Baumbach/Herfermehl, Wettbewerbsrecht, 19.Aufl.1996, §18Rdn1.
3.Beier, Friedrich-Karl and Schricker, Gerhard (eds.), From GATT to TRIPS-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Foreign and International Patent, Copyright and Competition Law, Munich, at 233.
4.Correa, Charlos Maria, Public Health and International Law: Unfair Competition Under the TRIPS Agreement: Protection of Data Submitted for the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3 Chi. J. Int’l L., 2002, at 70.
5.Desmet, Thierry Olivier,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 1996: Are We Finally taking Corporate Spies Seriously? , 22 Hous. Int’l l 93, 1999, at 105-106.
6.Dessemontet, Francois, Protection of Trade Secrets and Confidential ,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TRIPS Agreement , edited by Charlos M. Correa and Abdulqawi A. Yusuf , kluwer law , 1998 , at 247.
7.Fischer, James M., A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 1996, 25 Seton Hall Legis. J. 239, 2001, at 248-249.
8.Gervais , Daniel J., The TRIPS agreement : drafting history and analysis, London , Sweet & Maxwell , 1998.
9.Lane, Ford Motor Co. V., “Intellect Property: D, Trade Secret: 1. Publication: a. Preliminary Injuction ”, 16 Berkeley Tech. L.J. 271.
10.Köhler, Helmut / Piper, Henning, Gesetz gegen den unlauteren Wettbewerb mit Zugabeverordnung, Rabattgesetz, und Preisangabenverordung, 1995, §17Rdn10.
11.Mangassarian, Elina, Technological Trends and the Changing Face of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11 Int’l Legal Persp.125, 2001,at 142.
12.Moohr, Geraldine Szott, The Problematic Role of Criminal Law in Regulation Use of Information: The Case of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80 N.C.L. Rev. 853, 2002, at 875-876.
13.日本産業構造審議会、知的財産政策部会、不正競争防止小委員会,不正競争防止法の見直しの方向性について,2002年2月。
(二)期刊
1. Ryan, Robin D., The Criminalization of Trade Secret Theft Under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 of 1996: An Evaluation of United States v. Hsu, 40 F. Supp.2d 623 (E.D. Pa. 1999), 25 Dayton Law Review, Winter 2000, p255-258.
2. Tom Ridge, Homeland Security, building a strong foundation,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VOL LXVIII, p.546.
(三)網際網路
1.Trade Secrets Case Law Database, http://www.asksam.com/halligan
2.http://www.business.org
3.http://courtdomino2.courts.go.jp/schanrei.nsf
4.http://www.cdc.gov.tw/index.asp
5.http://ehs-wps.service.agilent.com/
6.European Generic medicines Association, EGA POSITION PAPER, http://www.egagenerics.com/facts_figures/intellectual_property/data_exclusivity.htm
7.http://www.expresspharmapulse.com/20031127/beyond13.shtml
8.http://formosa.twn.agilent.com/
9.http://www.meti.go.jp/feedback/downloadfiles/i21220fj.pdf
10.http://security.agilent.com/Programs/Travel/AvianFlu/Default.htm
14.WIPO Dispute settlement, 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dispu_e/dispu_e.htm
11.許智誠,台灣對營業秘密之保護,http://ipofinal.twipr.com/secret/secret_discription/secret_discription_3.asp#3, 2006/3/24 visited
12.章忠信,經濟間諜法案簡介,http://www.copyrightnote.org, 2006/3/21 visited
13.章忠信,營業秘密法與公平交易法,http://www.copyrightnote.org/ts/ts007.html, 2006/3/21 visited
14.章忠信,競業禁止約定之相關爭議,http://www.copyrightnote.org/ts/ts020.html, 2006/3/21 visited
15.劉博文,美國經濟間諜法簡介,http://ipofinal.twipr.com/secret/secret_discription/secret_discription_9.asp,2006/3/21 visited
16.謝銘洋,營業秘密之保護與管理,http://ipofinal.twipr.com/secret/secret_discription/secret_discription_2.asp,2003/3/21 vis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