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1: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文信
研究生(外文):Wen-Hsin Huang
論文名稱:大眾銀行內部員工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Internal Employees’ Service Quality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of Ta Chong Commercial Bank
指導教授:黃志文黃志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銀行服務品質大眾銀行滿意度內部員工
外文關鍵詞:Service quality of BankTa Chong Commercial Ban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在金融機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單靠傳統的調整存放款利率,
改善價格競爭的條件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提升非價格的競爭能力,特別是服務品質方面,才是創造競爭優勢的因應之道。本研究主旨在探討銀行員工對銀行期望的服務品質和對服務品質的感受程度,評估銀行服務品質管理現況與服務水準。本研究是以大眾銀行台北市區總行與分行的內部員工(區分主管及一般員工)為抽樣對象,採便利抽樣,有效問卷有294份。

研究結果發現:1. 依Parasuraman 等學者提出的決定服務品質項
五因素,結果顯示內部員工最重視「反應性」及「可靠性」二構面。2. 員工最滿意的是「有形性」及「可靠性」二構面。3. 大眾銀行員工對於各項服務屬性的重視程度與滿意程度大多數均具有顯著差異。4. 依據重要程度—績效分析來看,員工在八個服務項目評價具有競爭優勢,有四項需要積極改善的,列為次要改善的有八項,資源錯置有六項。主管在十一個服務項目評價具有競爭優勢,有三需項要積極改善的,列為次要改善的有十項,資源錯置有二項。
Upo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Taiwan financial market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adjust the loan interest rate is insufficient. Upgrading the non-price competition, especially the service quality is the best way to maintain the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feeling, and expectation to Ta Chong Commercial Bank from all bank employees.

By using convenience sample method a total 0f 294 questionnaires are collected from the employees of Ta Chong Commercial Bank in Taipei Headquarter and branche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Based on Parasuramn’s five factor of decisive service quality, the internal employees are emphasized on the “Responsiveness” factor and “reliability” factor,
2. The employees are satisfied on “Reliability” and “Tangibility” dimensions.
3. All Ta Chong Commercial Bank’s employe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various service attributes and satisfactions.
4. From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re are eight items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ur items need to urgently improvement, eight items need to minor improvement, six items are listed as resource distortion. From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re are eleven items are highly competitive, three items need to improvement, and two items are resource distortion.
目 次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服務品質的概念 5
第二節 服務品質的觀念性模式 12
第三節 服務品質的衡量模式 17
第四節 銀行服務品質之文獻探討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6
第二節 問卷設計 27
第三節 抽樣設計 29
第四節 分析方法與分析性架構 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37
第一節 個案銀行背景簡介 37
第二節 服務品質之重視度分析 38
第三節 服務品質之滿意度分析 44
第四節 服務品質重要性及滿意度之差異分析 50
第五節 重要性─績效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8
第一節 結論 58
第二節 建議 60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1
第四節 後續研究建議 62
參考文獻 63
一、中文部份 63
二、英文部份 65
附錄:問卷 67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 4
圖2-1 服務品質的觀念模式 14
圖2-2 服務品質的評估 15
圖2-3 認知服務品質連續帶 16
圖2-4 重要程度—績效水準 18
圖3-1 研究架構 26
圖3-2 分析性架構 36
圖4-1 大眾銀行員工服務品質屬性重要性 40
圖4-2 大眾銀行主管服務品質屬性重要性 43
圖4-3 大眾銀行員工服務品質屬性滿意度 46
圖4-4 大眾銀行主管服務品質屬性滿意度 49
圖4-5 大眾銀行員工重視度及滿意度之均數差分析 51
圖4-6 大眾銀行主管重視度及滿意度之均數差分析 53
圖4-7 服務品質重要性與滿意度之座標圖 54
圖4-8 服務品質重要性與滿意度之座標圖 56

表 次

表3-1 銀行的服務品質構面及組成問項 27
表3-2 有效樣本之性別分佈表 30
表3-3 有效樣本之婚姻分佈表 30
表3-4 有效樣本之年齡分佈表 30
表3-5 有效樣本之家庭成員分佈表 31
表3-6 有效樣本之教育程度分佈表 31
表3-7 有效樣本之每月家庭平均收入分佈表 31
表3-8 有效樣本之性別分佈表 32
表3-9 有效樣本之婚姻分佈表 32
表3-10 有效樣本之年齡分佈表 32
表3-11 有效樣本之家庭成員分佈表 33
表3-12 有效樣本之教育程度分佈表 33
表3-13 有效樣本之每月家庭平均收入分佈表 34
表4-1 大眾銀行員工服務品質屬性重要性 38
表4-2 大眾銀行主管服務品質屬性重要性 40
表4-3 大眾銀行員工服務品質屬性滿意度 44
表4-4 大眾銀行主管服務品質屬性滿意度 46
表4-5 大眾銀行員工服務品質之T檢定結果 50
表4-6 大眾銀行主管服務品質之T檢定結果 52
一、中文部份
1.王苓勤 (1992),「銀行服務與服務價值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石川馨 (1982),品質管理,東京:日本科學技術聯盟出版社。鍾朝嵩譯, 日本式品質管制,中壢:先鋒。
3.朱敏慎 (1995),「公民營銀行對一般民眾的服務品質之探討與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呂俊民 (1994),「我國一般銀行顧客滿意來源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林山豐 (1989),「服務業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台北市之本國銀行、外來速食與百貨公司三種產業為例」,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克憲 (1997),「銀行服務品質之比較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企業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7.洪碧霞 (1992),「銀行經營績效與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為例」,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翁崇雄 (1996),「消費者對銀行認知服務之研究」,基層金融,32期, 89-115。
9.陳晏如 (1988),「銀行業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陳錦村著 (1982),「台北市銀行客戶意見調查報告」,台北市銀月刊,1-26。
11.陳順宇 (2000),「多變量分析」,第二版,華泰書局,民國八十九年。
12.黃興治 (1994),「銀行業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大台南地區為研究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黃玟瑜 (2000),「銀行業服務品質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中正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塚原次郎 (1986),盧淵源譯,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15.謝祥孟 (1997),「顧客滿意度模式之實證研究-以台北市本國商業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Buell, V. P. (1984), "Marketing Management: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 NY:Mc Graw-Hill.
2.Berry, L. L., Zeitham, V. A. and Parasuraman, A. (1985), "Quality Counts in Services, Too," Business Horizons, 28 (May-Tune), p.47.
3.Colletti, P. M. (1987), Agenesis of the right lobe of the liver Radiology 164, 639-642.
4.Crosby, P. B. (1979), "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 " New York: McGraw Hill.
5.Deming, W. E. (1971), "Some Statistical Logic in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All India Conference on Quality Control, New Delhi, 17 March.
6.Deutsch, H. and Metviner, N. J. (1987), "Quality in Banking: The Competitive Edge, " Bank Administration, April, 50-54.
7.Dodds, W. B. and Monroe, K. B. (1984), "The Effect of Brand and Price Information on Subjective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7, p.6.
8.Garvin, D. A. (1984), "What Does Produce Quality Really Mean?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5-43.
9.Gronross, C.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6(4), 38-48.
10.Holbrook, M. B. and Corfman, K. P. (1985), "Quality and Value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Phaedrus Rides Again In Perceived Quality, " MA: Lexington Books, 31-57.
11.Holmlund, M. and Kock, S. (1996), "Relationship Marketing: The Importance of Banking Custom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in Retail Banking",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6(2), July, 287-304.
12.Juran, J. M. (1974),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 Hill.
13.Kotler, P. (1987), Principle of Marketing, Prentice-Hall Ltd.1987.
14.Marr, J. W., "Letting the Consumer Be the judge of Quality", Quality Progress, Oct.1986, 46-49.
15.Martilla, A. and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22, 77-79.
16.Olshavsky, R. W. (1985), "Perceived quality i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Jacoby, J., Olson, J. (Eds), Perceived Quality, MA: Lexington Books.
17.Kotler, P.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J: Prentice-Hall.
18.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Fall), 1985, p.48.
19.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and Berry, L.L. (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4(1), 12-40.
20.Sasser, W. E., Olsen, R. P. and Wyckoff, D. D. (1978), "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 Text and Cases, Boston: Allyn&Bacon, 19-72.
21.Smith, A. M, (1989), "Service Qu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nks and Their Small Business Cl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7(5), 28-35.
22.Stafford, M. R. (1994), "How Customers Perceive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 Banking, .16(2), Summer, 29-37.
23.Stafford, M. R. (1996), "Demographic Discriminators of Service Quality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The 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 10(4), 6-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湧清(1993),〈警察績效考核之理論與實際〉,《警學叢刊》,第24卷,第2期,頁34~38。
2. 呂育誠(2005),〈現行我國人事行政制度整合績效管理的問題與展望〉,發表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聯合主辦,《行政機關績效管理暨績效獎金制度學術研討及觀摩會》,民國94年6月24日,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3. 呂玉娟(1999),〈中美和三階段、雙向溝通的績效管理〉,《能力雜誌》,第519期,頁54-57。
4. 呂昌明 1994 影響大學生婚前性行為因素的性別差異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7:78-85
5. 吳安妮(1999a),〈談成本管理系統之整合,對企業競爭之提升〉,《會計研究月刊》,165期,頁16~19。
6. 余致力(2002),〈激勵士氣?打擊士氣?行政機關實施績效獎金制度之評估〉,《人事月刊》,第35卷,第5期,頁1-21。
7. 王碧霞(1999),〈IBM創造高績效文化的考績制度〉,《能力雜誌》,第519期,頁40-43。
8. 林文燦(2002),〈行政機關推動績效獎金制度的策略與作法〉,《人事月刊》,第35卷,2期,頁11-25。
9.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 1996 男性與女性少年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犯罪學期刊2:1-14
10. 林琦翔 1997 臺灣企業中管理階層的階級意識分析,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李再長、李俊杰、曾雅芬 2005 大型企業組織生涯管理、個人生涯規劃、個人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之關聯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五卷第一期:53-76
12. 洪國平(1999),〈我國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人事行政》,第127期,頁69。
13. 馬心韻(1998),〈我國警察組織績效觀念檢討改革芻議〉,《警專學報》,第2卷,第5期,警察專科學校,頁331~344。
14. 高永光(2004),〈政府彈性用人制度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季刋,春季號,頁1-8。
15. 張火燦(1997),〈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人力發展》,第43期,頁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