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17: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燕燕
研究生(外文):Liao,Yen-Yen
論文名稱:臺北市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for Motivation and Constraints of Taipei City Elementary Schools Athletes’ Participation in Diabolo Team
指導教授:陳顯宗陳顯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扯鈴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阻礙因素
外文關鍵詞:Diabolo teamMotivationConstrai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7
  • 點閱點閱:19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本研究旨在了解臺北市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選手之間的差異情形。研究以自編之「臺北市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294份,回收率92.74%。經統計分析討論後發現:
一、在比較參與動機的差異情形時,發現年級的比較,以「團隊訓練」、「運動發展」、「運動樂趣」、「競爭挑戰」、「環境影響」等五個因素上均達顯著差異;不同參加時間的比較,以「運動發展」、「運動樂趣」二個因素達顯著差異;不同訓練時間的比較,以「環境影響」因素達顯著差異;不同比賽項目的比較,以「團隊訓練」、「運動發展」二個因素達顯著差異。
二、在比較阻礙因素的差異情形時,發現性別的比較以「勝任能力」因素構面達顯著差異;不同參加時間的比較,以「團隊支持」、「外在結構」二個因素達顯著差異;不同比賽項目的比較,以「團隊支持」因素達顯著差異。
三、國小扯鈴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達顯著負相關。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tives and constraints of participation, a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under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Diabolo Team athletes.
A self-develop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as the instrument. 29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and the valid recovering rate is 92.74%.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erived:
1. In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motives of participa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 by grade groups: Team Training, Sport Development, Leisure of Sport,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Sport Development and the Leisure of Sport by comparing different time of join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Environment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time of training, and were found on the Team Training and the Sport Development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events.
2. In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constrai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Capability by gender groups, and on Team Support, Outside Structure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time of train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on the Team Support factor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events.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otives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nstraint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s’ Diabolo team athletes.
目次.....................................................ⅰ
表次.................................................... ⅲ
圖次.....................................................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扯鈴運動...................................... 6
第二節 參與動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8
第三節 休閒運動阻礙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步驟..................................... 2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研究調查實施................................. 35
第五節 資料分析..................................... 37
第四章 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38
第一節 樣本背景結構特性分析......................... 38
第二節 選手參與動機之分析........................... 40
第三節 選手阻礙因素之分析........................... 43
第四節 選手參與動機之差異比較....................... 45
第五節 選手阻礙因素之差異比較....................... 52
第六節 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相關分析.............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8
第一節 結論......................................... 58
第二節 建議......................................... 60
參考文獻................................................ 63
中文部分............................................ 63
英文部分............................................ 69
附錄.................................................... 72
附錄一.............................................. 72
附錄二.............................................. 75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2002)。民俗體育規則。臺北市:中華
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王保進(2003)。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王美芬(1992)。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學系碩士論文。
王武昌(1980)。台北市青年、學生、運動員參與運動動機調查。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禎祥(2004)。臺北市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薰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
礙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江宣縈(2002)。教練領導行為對選手的影響。大專體育,61,45-51。
何燕娟(2000)。嘉義技術學院體育運動舞蹈課參與動機之研究。中
華體育,13(4),51-60。
何福田、蔡培村(1990)。青少年生活適應與休閒活動規劃之研究。
行政院青輔會。
沈易利 (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易利 (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
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319-370。
余枝源(1987)。私立新埔工專學生「運動參與動機」之因素分析。亞
洲體育,36,18-19。
李枝樺(2004)。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
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李旭旻(2004)。台北縣文山區公立國民小學田徑選手參與田徑運動動
機之研究。2004運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25。
李旭旻(2005)。臺北縣立國小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論文。
李坤展(2002)。扯鈴在台灣的文化傳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和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
(1),43-68。
林仁義(2001)。原住民甲組成棒選手參與棒球運動動機之研究。私立
中國文化大學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
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10,53-65。
呂銀益(1997)。青年橄欖球員參與動機及學習阻礙因素分析與研究。
台北市:華泰書局。
吳佳鴻(2004)。台灣韻律體操發展概況與中小學韻律體操選手參與動
機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萬福(2003)。新運動心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華駿(2005)。放空鐘~扯鈴。屏師體育,9,204-211。
周若男(1993)。參加第二專長訓練學員動機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
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紹忠、岑漢康(2000)。體育心理學。臺北市:亞太。
紀明德(1999)。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活動之分析與研
究。台北:華泰書局。
洪輝宗(2004)。國小學童國術運動參與動機因素之差異性研究。台南
師範學院體育科教學碩士班論文。
胡信吉(2002)。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梁澤芳(2005) 。慢速壘球運動員慢壘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以雲林縣地區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
陳雨霖(2002)。教學時間分配對國小學童游泳能力之影響。台北市立
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
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2),109-122。
陳文銓(1993)。大仁藥專體育課興趣選項分組教學選修籃球運動之
動機因素調查分析。台北:藝軒。
陳德海(1996)。南區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台灣
體育,87,52-58。
陳麗華(2001)。台北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參與狀況之研究。國立體
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弘(1998)。奧林匹克路跑參與者生活型態與動機之調查研究。國
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安(2000)。休閒活動的知覺自由與阻礙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
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碩士論文。
陳藝文(2000)。休閒阻礙量表之建構-以北部大學生為例。國立體育
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豪(2000)。南投縣國小學童休閒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
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顯宗(1992)。大專學生參與合球運動之動機因素調查研究。亞洲體
育季刊,57,37-53。
陳顯宗(1998)。合球運動員參與合球運動之動機與滿意度調查研究。
台中: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許天路(1993)。私立南亞工專男女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調查分析。
南亞學報,13,173-211。
許素琴(1998)。修習羽球課程大學生參與運動動機之研究。台北:文
景。
許惠英(2004)。高中羽球運動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台北
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義雄(199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行
政院青輔會。
張至滿(1986)。體育測量與評價。台北:水牛出版社。
張志銘(1997)。中學階段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競賽動機之研究-以中華
民國台灣省彰化縣為例。體育學報,2,375-386。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
我統合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林清山(199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豐盛(2004)。台南市國小民俗體育團隊學童參與動機之研究。國立
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體育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張伯謙(2005)。臺北市國小學校運動代表隊學童之參與動機之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論文。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無聊
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
文。
張坤鄉(2001)。國中教師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台灣省教師精神
修養專輯,20,106-113。
教育部(2002)。教育政策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1995)。青少年休閒生活調查。教育部訓委會。
陸光(1987)。我國青年休閒活動及其輔導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輔
會。
曾嘉珍(未出版)。臺北市運動舞蹈消費者參與動機、滿意度及阻礙
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碩士論文。
黃文真(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幸(1995)。家庭主婦參與非正規成人教育的動機與成效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恩(1996)。我國大專柔道選手的柔道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大專
體育,26,193-199。
黃泰盛(1998)。大專學生參與足球運動動機之研究。屏東:睿煜。
黃瓊妙(2000)。台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
休閒阻礙對其心理社會幸福感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顯(1997)。目標管理理念應用於運動訓練之可行性初探。體育學
報,24,37-47。
楊瑞蓮(1976)。大專院校學生休閒時間與休閒活動現狀。大專體育
總會六十五年度體育學術專刊,195-244。
廖欽清(1987)。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之分析與討論。輔大
體苑,63,5-11;輔大體苑,64,2-12。
蔡政杰(2002)。扯鈴運動簡介。國民教育,42(6),88-95。
賴家馨(2001)。休閒阻礙量表之編製-以台北市大學生為例。國立體
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美姿(1992)。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曜輝(1999)。我國學校體育發展與策略。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謝鴻隆(2003)。臺北市國小學童課後運動之參與動機、知覺運動障
礙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碩士班論文。
歐陽金樹(1997)。國立聯合工商專校學生,對體育課興趣選項保齡球
運動滿意度之調查。大專體育,31,35-41。
歐陽教(1974)。教育哲學導論。台北:文景。
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賴森林、吳兆欣(1999)。台灣地區民眾體能活動市場區隔參與動機及
其參與行為之研究。大仁學報,17,489-508。
戴遐齡(1997)。台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509-532。
謝榮豐(1999)。田徑選手參與動機與生活型態之研究。台北:華泰。
蘇振祥(2001)。正心中學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因素研究。國立台灣體育
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lsen, P.E., Harrison, J.M., & Vance, B.(1993). Fitness for life:
an individualized approach. Dubuque, IA: Wm. C. Brown.
Berry, D. (1971). A multi-aphasic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22(1), 48-56.
Boshier, R.W. (1971).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nts; A factor analytic exploration of Houle’s typology.
Adult Education, 21(2), 3-26.
Boothby, J., Tungatt, M. F., & Townsend, A. R. (1981) .Ceasing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y :reported reas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1-14.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ry & L.
K.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v.
NY:Macmillan.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 119-12.
Crawford, D. W., Jackson, E. L., & Godbey, G. (1991).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Sciences, 13, 309-320.
Deci, E.L. & Ryan, R.M.(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eci, E.L., & Ryan, R.M.(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8,
237-288.
Doston, C. O., & Stanley, W. J. (1972). Values of physical activity
perceived by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 Quarterly, 43(2),
148-156.
Ellis, G. D., & Rademacher, C. (1987). Development of a typology of
common adolescent free time activies: A va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Kleiber, Larson, and Csikszentmihalyi.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4), 284-292.
Gill, D.L., Gross, J.B., & Huddleston, S. (1983).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n youth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4, 1-14.
Gould, D., Feltz, D. & Weiss, M.(1985). Motive for Participation in
competitive youth swim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inters, 16, 126-140.
Gould, D. & Horn, T. (1984). Participation motives in young athlete. In
J.M. Silva & R. S. Weinberg (Eds.),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sport, 359-370.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ould, D., & Petlichkoff, L. (1988).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and attrition
in young athletes. In F. Smoll, R. Magill, & M. Ash (Eds.),
Children in sport (3rd ed., 161-178).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arter, S. (1978). Effectance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Human
Development, 21, 34-64.
Hurlock, E. (1978).Child development.(5th ed).New York:Mcgram-Hill.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203-215.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 203-215.
Longhurst, K.&Spink, K. S. (1987).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Australian children involved in organized sport. 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12, 24-30.
Martens, R. (1996).Turning kids on to physical activity for a lifetime.
Quest, 48, 303-310.
Maslow,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ay, J. R., (1994).Understanding children’s motives for sports
articipation. Sports-Medicine-Digest, 16(2), 5.
McGuire, F. A (1984).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leisure constraints in
advanced adulthood. Leisure Sciences, 6, 313-326.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m. & Jamieson, L.M.(1997).
Recreation Sport Management(3thed).IL: Human Kinetics.
Murry, J. F. (1983). Effects of along and audience on motor performance
for males and fema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4, 92-97.
Nicholls, J.G.(198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choic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328-346.
Roberts, G. C., Kleiber, D. A., & Duda, J. L. (1981). An analysis of
motivation in children’s sport: The ro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 206-216.
Scanlan& Simons, (1992).The construct of sport enjoyment.In G. Smith,
R. E., (1986). Toward a cognitive-a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36-50.
Slick, P. (1981). Lernplanung and unterrichtsagestaltung in
sportunterricht. Donauworth:Ludwig Aur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