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0.143.3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01: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懿琴
研究生(外文):Yi Chin Kao
論文名稱: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s of the 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make on the astronomical science attitude of the fifth-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高翠霞高翠霞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學校本位課程協同教學科學態度
外文關鍵詞:School-based CurriculumTeam Teachingscientific atti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4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摘 要

國小「自然與科學」領域的教學中,有關天象觀察與天文概念的探討,是教師教學最感困難的部分。本研究主要探究A國小協同教學方式的學校本位天文科學活動,如何發展與實施;同時探討天文科學活動是否可提升國小五年學生,學習天文的科學態度。本研究採用歷史研究法與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北市士林區兩所國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A校為實驗組,除一般自然科教學之外,還接受協同教學方式的天文科學活動;B校為控制組,接受一般天文教學。教學前、後,於實驗組與控制組中,各隨機抽選三個班級,以研究者自編的「天文科學態度量表」進行測驗。前、後測完成後,先個別計算實驗組與控制組答題表現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再以兩組學生前後測的成績,進行 t考驗分析,並輔以焦點晤談方式,分析探究學生學習態度。
研究結果與發現如下:
一、教師從發掘天文教學的困境,到運用社區資源,彼此展開對話,共同學 習,提昇教師專業能力;並以協同合作的方式,發展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進而落實課程的實踐,符合學校本位的課程精神。
二、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有效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對「學習天文學」所持的態度。
三、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有效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對「參與天文學探討活動」的興趣。
四、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有效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對「天文學家及科學相關的生涯」之期待。
五、學校本位的天文科學活動,有效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對整體「天文學習之科學態度」。

關鍵詞: 學校本位課程、協同教學、科學態度。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Nature and Sc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most teachers consider the observations and discussions of astronomical phenomena and concept a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eam teaching,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in A elementary school. Meanwhile, it aims to examine whether or not the fifth-graders’ scientific attitude toward learning astronomy would be changed. This research use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quasi-experiment method, and the subjects are the fifth-graders in two elementary schools in Shi-Lin district, Taipei City. Subjects from school A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regular teaching of “Nature and Science”, they further participated in astronomy-science activities in Team Teaching. On the contrary, the control group, whose informants were from school B, merely received regular teaching of astronomy. On the stage of pre- and post- teaching, three classes were randomly chosen in each group and tested by the “Table of th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stronomy” designed by researcher. After the tests, the averag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est results of both groups were separately calculated. Next, a t-test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both groups. Moreover, a focus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the following:
1.Having the difficulty teaching astronomy, the teachers started to use the 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negotiated, learned together, and improved their professions. In addition, they adopted team teaching to develop 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and conducted school-based curricula with the spirit of Nine-year-joint curriculum.
2.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made students have stronger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s astronomy.
3.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made students have more interests in participating in astronomy-research activities.
4.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made students have higher expectation on being an astronomer or other kinds of scientist.
5.School-based astronomical science activities make students have stronger general scientific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stronomy.

Key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m Teaching, scientific attitude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定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界限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與實施 7
第二節 協同教學的起源與發展 10
第三節 教師協同模式的理論論述 18
第四節 國小天文教學相關研究 25
第五節 科學態度的內涵與定義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0
第四章 A國小學校本位天文課程的發展與實施 63
第一節 社區天文資源利用 63
第二節 協同教學的歷程與方法 66
第三節 學校本位天文課程的發展與結果 70
第五章 學習天文的科學態度之研究結果與分析 81
第一節 對學生「學習天文學之態度」影響的結果分析 82
第二節 對「參與天文學探討活動之態度」影響的結果分析 85
第三節 對「天文學家及科學相關生涯之態度」影響的結果分析 88
第四節 對整體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 91
第五節 學生參與天文科學活動的質性結果分析 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4
中文部分 114
網路部分 119
英文部分 119
附錄
附件一:夜間觀星活動計畫 123
附件二:夜間觀星循環教學地圖(一) 124
附件三:夜間觀星循環教學地圖(二) 125
附件四:天文夜間活動過關卡 126
附件五:五年級天文走廊--太陽系系列 127
附件六:六年級天文走廊--天文學家系列 132
附件七:天文知識鬥牛搶答比賽題庫 136
附件八:天文檔案製作說明 141
附件九:天天文學習科學態度量表問卷 142
附件十:天文科學態度訪談逐字稿(一) 145
附件十一:天文科學態度訪談逐字稿(二) 149
附件十二:天文科學態度訪談逐字稿(三) 153


表 次
表 2- 1 美國協同教學的發展 13
表 2- 2 我國協同教學的發展 16
表 2- 3 九年一貫課程之天文教材內容及要項 26
表 2- 4 A校「南一」版教科書天文內容概要 28
表 2- 5 B校「牛頓」版教科書天文內容概要 30
表 3- 1 五年級自然與科技領域教科書能力指標比較 50
表 3- 2 天文教學活動課程實施時程 54
表 3- 3 天文學習態度量表 54
表 3- 4 天文學習態度量表修正過程 56
表 3- 5 國小五年級學生天文學習態度量表之信度係數 59
表 4- 1 有效能團隊的特徵 69
表 4- 2 A國小天文校本課程發展階段表 70
表 4- 3 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習要項 71
表 4- 4 上學期A版計畫活動設計 74
表 4- 5 上學期B版計畫活動設計 75
表 4- 6 下學期夜間觀星計畫活動設計 76
表 4- 7 班際天文鬥牛實施方式 78
表 5- 1 兩組學生在第一分量表各題之前後測分析結果 82
表 5- 2 兩組學生在第一分量表之態度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 83
表 5- 3 實驗組在對學習天文學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表 83
表 5- 4 控制組對學習天文學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表 84
表 5- 5 對學習天文學所持的態度後測 t考驗摘要表 84
表 5- 6 兩組學生在第一分量表各題之前後測分析結果 85
表 5- 7 兩組學生在第一分量表之態度的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 86
表 5- 8 實驗組對參與天文學探討活動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表 87
表 5- 9 控制組對參與天文學探討活動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表 87
表 5-10 對參與天文學探討活動所持的態度後測 t考驗摘要表 87
表 5-11 兩組學生在第三分量表各題之前後測分析結果 88
表 5-12 兩組學生再第三分量表之態度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 89
表 5-13 實驗組對天文學家及科學相關生涯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表 90
表 5-14 控制組對天文學家及科學相關生涯所持的態度 t考驗摘要 90
表 5-15 對天文學家及科學相關生涯所持的態度後測 t考驗摘要表 90
表 5-16 兩組學生對整體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前後測平均數與標準差 92
表 5-17 實驗組學生對整體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的 t考驗摘要表 92
表 5-18 控制組學生對整體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的 t考驗摘要表 92
表 5-19 兩組學生對整體學習天文之科學態度的後測 t考驗摘要表 92
表 6- 1 國小五年級學生對學習天文的科學態度量表分析 107

圖 次
圖3- 1 研究架構 46
圖3- 2 天文概念之專家概念圖 52
圖3- 3 A國小協同教學天文課程架構 53
圖3- 4 研究流程 62
一、中文部分

于瑞珍(1998)。科技新知親身體驗--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學月刊,2 9(7), 5 4 6-5 5 0 。
于瑞珍(2002)。科學博物館輔助學校科技教育教學資源之探討— 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6(6),4-1 7。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家祥譯(1994)。與孩子分享自然。臺北市:張老師。
王敏秀(2002)。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實施協同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維梅 譯;Danilov,Victor J.原著(1987):博物館是未來教育的新工具。博物館學季刊,1(1),31-38。
王澄霞、劉奕昇(1994)。臭氧層破洞STS單元活動:師資培育。中華民國第十屆科學教育研討會論文彙編,1-35。
王寶貫(1997)。天與地。臺北市:牛頓。
王鑫(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75, 2 - 1 1 。
毛松霖、歐用生、晏涵文、李鍌、秦葆琦、蘇琇敏(1994)。國民小學新課程。國立編譯館通訊,7(3),2-3 7。
毛松霖、張菊秀(1997)。「探究式教學法」與「講述式教學法」對於國中學生地球科學「氣象」單元學習成效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5(4),461-497。
方炳林(1969)。普通教學法。臺北市:三民。
台北師專兒童發展中心(1965)。我國協同教學之實驗。教育文摘,10 (3),26-27。
立法院(1992年10月14日)。立法院公報,81卷第64期,18。
李元(1995)。序。載於羅永筠(著),恆星世界(序Ⅲ-序Ⅴ頁)。臺北縣:銀禾。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3)。掌握統整精神擅用協同教學。載於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著)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臺北市:遠流。
李宗薇(1998)。教學媒體與教育工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智令(2002)。高雄市國小啟智班實施協同教學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園會(1999)。協同教學法。臺北市:心理。
李麗芳(1997)。博物館學習與學校教育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1(3),3-9。
吳文賢(2002)。國小推行班群協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南市勝利國小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正雄(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天文實作活動學習成效之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英豪(2000)。國小學生對養動物與種植物之科學態度調查研究。國立
台中師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林天祐(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26,83。
吳清山、林天祐(1999)。學校本位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28-74。
吳燦陽(1975)。協同教學法的教學設計。台灣教育,289,30-37。
林世娟(2001)。國小學童「科學態度」及「對科學的態度」之研究 ~以植物的生長教學活動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志忠(2001)。國民小學協同教學模式之分析。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01-317。
林雅萍(2004)。語文領域協同教學之型態研究--以高雄縣實施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智慧(2001)。台中地區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在校園中實施自然科戶外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耀源譯(1989)。大自然的教室: 戶外教學手冊。環境教育,5,32-43。
周談輝、洪榮昭(1993)。環境教育之困擾因素與對策之研究摘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八十一年度。台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施能木(1992)。超媒體教學系統之初探。視聽教育雙月刊,33(6),50-53。
施惠(主編)(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五上教學指引。臺北市:南一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
施惠(主編)(2006)。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五下教學指引。臺北市:南一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
柯啟瑤(2000)。協同教學初探—理論篇。翰林文教雜誌,15,8-35。
姜滿(1997)。國小學童地球運動之想法與概念改變歷程。台南師院學報,3 0, 217-243 。
范賢娟(2002)。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與教師社群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 16(1),63-67 。
范賢娟、范賢媛(2003)。如何善用博物館資源「規劃校外教學—以天文館為例」。台北星空,19,10-15 。
徐世瑜(校閱主編),徐愛婷、頼寶蓮、陳淑茗、許育健、陳怡君、陳怡君、徐麗棻、宋秋美(譯)(2002)。統整課程發展—協同合作取向(原作者Dorothy M. Campbell&Linda S. Harri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1)
徐南號(1985)。教學原理。臺北市:宏大。
徐麗棻(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課程統整與教學,155-181。
高博銓(2003)。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施。中等教育,54(5),124-139
孫維新(2004)。導讀--接觸宇宙的心靈。載於丘宏義、呂克華(譯)宇宙˙宇宙(17-20頁)。臺北市:遠流出版。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縣:精華。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7)。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介。臺中市:作者。
張世忠(2001)。協同教學模式之出探。教育研究資訊,9(4),66-82。
張哲豪(2002)。協同教學模式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添州(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臺北市:五南。
張清濱(2001)。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張譽騰(1993)。科學博物館在社區的教育角色初探。博物館學季刊,7 (2),25-29。
許民陽、王郁軒、梁添水、鄭紹龍(2001)。國小運用STS 教學模式—天象與時空概念教學模組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9(1),79-100 。
許育齡(1999)。國小學童鄉土意識的內涵已年齡及環境刺激因素之相關研究----以芝山岩地區學童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夢虹(主編)(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五上教學指引。臺北市:牛頓開發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
許榮富(1986):科學過程技能與科學態度及創造思考力相關性分析研究。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度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231-259。
許榮富、趙金祁、吳永吉.(1986).國中學生科學態度成就分析.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度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185-219。
陳正鵬(2005):臺灣地區民間天文社團—臺北天文協會。臺北星空,30,10-11。
陳金春(2002)。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明溥(1992):CAI之發展趨勢: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28,5-11。
陳英豪、葉懋坤、李坤崇、李明淑、邱美華(民80):國小學生科學態度量
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8, 125-136。
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2003)。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臺北市:遠流。
陳彩虹(2003)。以電腦動畫融入教學的「晝夜與四季」單元網頁教材之製作。國立高學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銘偉(2003)。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慕迪(2002)。國小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教育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合作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慧淑(2000)。協同教學之組織型態與運作。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成果研討會會議手冊。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臺北市:教育部。
連啟瑞、盧玉玲(1996)。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對自然科學、環境與技學興趣類別分析研究--城鄉之比較。台北師院學報,9,517-544。
黃秀山(2004)。以數位星象儀多媒體掩飾系統進行星象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1985)。我國教育部課程行政的檢討與改進。教育行政比較研究,19-38。
黃政傑(1989)。課程改革(二版)。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2000)。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球(1962)。協同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灣教育輔導月刊,12(9),18-21。
黃堂溟(1992)。多媒體最新發展趨勢。資訊與電腦,161 ,32-35。
黃惠珍(1998)。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達三(1995)。國小自然科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探討。國立編譯館通訊,8(1),
19-21
黃萬居(1996)。培育能教導國小學生具有解決問題之能力與提高對科學的興趣之教師研究(I)。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
程健教(1972)。論協同教學在今日教學上的地位。台中師專學報,2,99-118。
曾國鴻(1981)。協同教學在工業教育中的應用。中學工藝教育月刊,14 (12 ),
5-9。
隋夢真(2002)。國小教師對協同教學認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葉李華(2002)。科普書的啟示。科學月刊,33(8)698-699。
楊榮祥(1985)。生物科教學模式研究。臺北市:高立。
楊馥華(2004)。台北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天文相關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元照。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綠川(2004)。綠色校園有助自然與人文的陶冶。家長聯報,26,18-19。
臺北市士林區雨農國民小學(2003)。雨農模式校本課程發展。臺北市:教育局。
臺北市士林區陽明國民中學(1975)。生物科協同教學實驗報告。臺北市:教育局。
熊召弟(1995)。對國小自然科新課程教材之建議。國立編譯館通訊,26,19-21。
廖智倩、闕月清(2001)。淺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協同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4(4),113-128。
鄭玉卿(2002)。協同教學理念的發展與教師專業社群的建立—從課程史的角度談起。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主編),教育論叢(147-154
頁)。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鄭湧涇、周美雪(1990)。職前生物科教師科學態度的研究。師大學報,
35,249-270。
鄭湧涇、楊坤原(1995)。對生物學的態度量表之發展與效化。科學教育月刊,3(2),189-212。
鄭博真(2001)。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學校實施協同教學之調查研究。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課程革新與教學創新論文集(253-286頁)。
鄭博真(2002)。國民小學實施協同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幸真(1997)。學校到博物館參觀教學之探討----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星象教學談起。博物館學季刊,11(3),39-49 。
劉德勝、黃釗俊、王明仁、李念魯、陳輝樺(1996)。國小四、五、六年
級天文知識背景調查。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月刊,14,30-45。
劉德明(1999)。小學自然的科學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83-119 。
蔡清田(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設計。屏縣教育季刊,3,15-21。
賴美娟(2003)。協同教學專業成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艷琴(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協同教學現況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錢濤(1974)。協同教學法研究。台灣教育輔導月刊,24(8),18-23。
謝文和(2000):博物館與學校的教育夥伴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4(2),15-21。
蕭福生(1999)。生動活潑的學習型態-協同教學。教師天地,102,52-57。
蕭福生(1999)。由協同教學組織看教學研究會之功能與運作。教師天地,114,53-57。
蕭福生(2001)。國民小學協同教學實施之分析研究-以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福生(2002)。學校發展本位課程-談課程統整與協同教學策略。載於張煌
熙(主編),國民中小學校長與視導人員:國小實務篇研習手冊(23-47頁)。
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鍾聖校(1995)。國小自然科課程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顏嘉億、盧怡秀(2000)。使用電腦模擬軟體來進行星座教學之簡介。資訊與教育,77,65-72。
蘇育任、陳素琴(1998):將STS理念融入國小自然科課程的嘗試。中華民國八十七學年度師院教育學術研討會。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
蘇建洲(2003)。提升國小協同教學成效策略之研究:以團隊管理觀點。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蘇懿生.(1994).高雄市高中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網路資料

天文協會通俗講座(無日期)。2005年11月26日,取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http://www.tam.gov.tw/frame/activity_frame.htm
天文館市民營活動(無日期)。2005年11月26日,取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http://www.tam.gov.tw/frame/activity_frame.htm
天文館梅峰營活動(無日期)。2005年12月26日,取自: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http://www.tam.gov.tw/frame/activity_frame.htm
吳清基(2005)。局長的話。2005年12月18日,取自:臺北市社區大學聯網:
http://www.ccwt.tp.edu.tw/Chief.asp
林清江(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規劃專案報告。2005年12月20日,取自: http://www.lsps.tyc.edu.tw/teacher/9class.htm
星空程式Stullarum(無日期)。2005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stullarum.org/
國科會2004展望系列演講(無日期)。2005年12月18日,取自:國科會科教處網頁http://www.nsc.gov.tw/sci/hotnews/2004speech.htm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2005秋季展望系列演講(無日期)。2005年10月31日,取自: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網頁:http://www.astro.ncu.edu.tw/bottom.phtml?page=home.phtml
黃武雄(1997)。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劃通案。2005年12月29日,取自:永和社區大學網頁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
臺北市中小學教師戶外觀星活動(無日期)。2005年12月29日,取自:南湖數位天文館網頁:http://astroweb.nhps.tp.edu.tw:8080/index2.php

三、英文部份

Aiken, R. L. & Aiken, D. R.(1969) . Recent research on attitudes concerning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53,295-305.
Bair, M. & Woodward, R. G.(1964). Team teaching in acti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losser,P.E.1984.Attitude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ERIC Clearinghouse of Science, Ma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Cnter,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Ohio.
Buckley, Francis. J.(2000). Team teaching:What, why ,and how?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Combs, A. W.( 1973) . Affective education -Or none at all. In R. B. Sund &
R. W. Bybee,( Eds. ), Becoming a Better Elementary Teacher, pp.41-50.
Conelli, A. C.(1999). Teacher collaboration: Two teachers developing and teach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high school course. The New York University. Ph.D. AAC9917161.
Davis-Wiley,Patricia. &George,Marshall A(2000). Team Teaching a Graduate Course. College Teaching 48(2)6-75
Diderich, P. B.(1967) . Components of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The Science
Teacher,34( 2) ,23-24.
Eastman,Carol.M.(1983). Language planning: an introducion. San Francisco:Chandler Sharp Publishers,INC.
Eggleston, J.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 : RKP.136
Ernest. K. F(1991).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eaching organization o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in selected middle schools. The University of Idaho. Ph.D. ACC9135950.
Fraser, B.J.(1978).Development of a test of Science Related Attitudes. Science Education,62,509-515.
Friend, M., Reising, M., & Cook, L.(1993). Co-teaching:An overview of the past, a glimpse at the present,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future.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 37(4), 6-10.
Gabel, D.(1981).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er of undergraduates according to major and number of science courses taken and effect of two courses. School Science & Math, 81(1), 70-76.Graw, E. E.(1980).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eam teaching o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self concept. EDD. AAC8103098.
Gardner,P.L.(1975).Attitudes to scienc:A review.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2,1-41.
Gauld,C.F. & Hukids,A.A.(1980), science attitude and science education:A review. The Australian Tscience Teacher Journal,21,(2). 23-40.
Haladyna, T., Olsen, R., & Shaughnessy, J.(1982).Relation of student, teacher,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to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66(5),671-687.
Haney, R. E.(1964) .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ttitudes. The Science
Teacher,31(12) ,33-35.
Heath, P. A. (1992). 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1)
Howe, A. C. & Jones,L.(1993). Engaging children in science. Merrill.Jarolimek, J. & Foster, C.(1993). The teaching & learn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5E MacMillan, New York.
Katz, L. G. & Chard, S. C.(1989). Engaging children’s minds:The process
approach. Norwood, NJ: Ablex.
Klopfer,L.E.(1976).Astructure for the affective domain in relation to science education. Scien Education,60(3),299-312
Koshland, D. E.(1985) . Scientific literacy. Science,230,4724.
Krathwohl,D.,Bloom,B.S.,& Masia,B.(1964) A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HandbookⅡ Affectived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ey. Laforgia, J.(1988). The affective domain related to science education and its evaluation. Science Education, 72(4), pp.407-421.
MacMillan.Warwick,D.(1971).Team Teaching.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Martin, R., Sexton, C., Wanger, K. & Gerlovich, J(. 1994). Teaching science 121 foe all children. Allyn and Bacon, Boston.
McIntire, R. G., & Fessenden, J. F. (1994). The self-directed school: Empowering the stakeholders. New York: Scholastic.
Moore,W. R. & Sutman, F. Y.(1970).The developmant, field tes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ventory of scientific attitud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7,85-94.
Munby,H.(1983).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s in scienceeducation. SMEAC Information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37 347
Nacino-Brown,R.,F.E.Oke and D.P.Brown.(1989).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in teaching.
In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pp.166-198). Hong Kong:MacMillan Pub. Ltd.
Ramsey, G., & Howe R, (1969).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instructional procedures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The Science teacher, 36(3), 68-86.
Rillo ,T.J(1985).Outdooreduca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walls. Bllomington,IN:Phid Delta Kappa.
Oliver, J. S. & Simpson, R. D.(1988) . Influences of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achievement,motivation,and science self concept on achievement
in sci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Science education,72( 2) ,143-155.
Saylor,J.G.,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4th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hibeci, R.A.,& RileyⅡ., J.P.(1986).Influence of students’background and perceptions on science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 JRST,23(3),177-187.
Singer, I. J.(1964). What team teaching really is. In D.W. Beggs,Ⅲ(Ed.), Team
teaching:Bold new venture(pp.13-22).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omas, I. D. (1978). A decision framework for school-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24(2), 63-8.
Victor, E. & Kellough, R.(1993). Science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7E.
Wenger, M. S., & Hornyak, M. J.(1999). Team Teaching for Higher Level Learning: A Framework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3(3), 311.
White, R. T. & Tisher, R. P. (1986) . Research on natural science. In M.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Yager, R. E. & Penick, J. E.(1984) . What student says about science teaching and science teachers.Science education,68( 2) , 143-152.
Yager, R .E. (1992).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model: a must for STS classrooms. ICASE Yearbook, 14-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顏嘉億、盧怡秀(2000)。使用電腦模擬軟體來進行星座教學之簡介。資訊與教育,77,65-72。
2. 蕭福生(1999)。由協同教學組織看教學研究會之功能與運作。教師天地,114,53-57。
3. 蕭福生(1999)。生動活潑的學習型態-協同教學。教師天地,102,52-57。
4. 謝文和(2000):博物館與學校的教育夥伴關係。博物館學季刊,14(2),15-21。
5. 蔡清田(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設計。屏縣教育季刊,3,15-21。
6. 劉德明(1999)。小學自然的科學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83-119 。
7. 劉幸真(1997)。學校到博物館參觀教學之探討----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星象教學談起。博物館學季刊,11(3),39-49 。
8. 鄭湧涇、周美雪(1990)。職前生物科教師科學態度的研究。師大學報,
9. 廖智倩、闕月清(2001)。淺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協同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4(4),113-128。
10. 甄曉蘭(2001)。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5,42-53。
11. 葉李華(2002)。科普書的啟示。科學月刊,33(8)698-699。
12. 陳明溥(1992):CAI之發展趨勢: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資訊與教育,28,5-11。
13. 許民陽、王郁軒、梁添水、鄭紹龍(2001)。國小運用STS 教學模式—天象與時空概念教學模組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9(1),79-100 。
14. 張譽騰(1993)。科學博物館在社區的教育角色初探。博物館學季刊,7 (2),25-29。
15. 張世忠(2001)。協同教學模式之出探。教育研究資訊,9(4),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