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8: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瑞文
研究生(外文):Jui-Wen Shu
論文名稱: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Materials Relating to Social Action Approach i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or 5th-6th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陳麗華陳麗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ua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0
中文關鍵詞: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社會參與內容分析社會教科書教科書分析
外文關鍵詞:the curriculum of social action approachMaterials Relating to Social Action Approachsocial participationcontent analysisSocial Studies Textbookstextbooks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10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8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內涵。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本研究的分析對象是通過審定的康軒版、翰林版及南一版的五、六年級社會教科書。
主要的探討重點有三:其一,瞭解高年級各版本各冊社會教科書中,在社會行動取向教材學習與覺知、探究與增能及公民行動三個層面上的分佈情形及內涵;其二,比較高年級不同版本的社會教科書,在學習與覺知、探究與增能及公民行動層面的分佈情形及內涵的異同;其三,將本研究以高年級社會教科書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與林淑華(2005)以中年級社會教科書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做比較。
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幾項結論及發現:
一、高年級三個版本社會教科書中的教材分布情形,皆以「含有社會行動教材」的百分比為最高,其次是「完全沒有社會行動教材」,最低的是「有可能發展成社會行動取向的教材」。
二、高年級三個版本社會教科書中的社會行動取向教材,均以學習與覺知層面的最多,其次是探究與增能層面、公民行動層面最少。學習與覺知層面的教材以康軒版最多;探究與增能層面以南一版最多;公民行動層面以康軒版最多。各版本整體的社會行動教材百分比高低順序為南一和翰林較高,康軒最少。
三、高年級三個版本社會教科書中的社會行動取向教材,在符合規準上皆以「教學活動」中的第一條「採取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究或行動最常被採用。由此可以看出教科書編輯者在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課程時,通常是採多樣化的方式來學習議題、探究議題或呈現多元觀點等方面著手。
四、高年級社會教科書在懸缺課程部分,只有「公民行動層面」的部份評鑑規準,在三個版本中完全未被採用,且未被採用的百分比高達60%。
五、中、高年級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分布順序一樣,均以學習與覺知層面的最多,其次是探究與增能層面、公民行動層面最少。
最後依據本研究的結論,針對各出版社、教育部、教科書審查單位及社會教科書教師提出建議,以供相關人員之參考。
This research aims at discuss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s relating to social action approach applied in th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or 5th-6t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by analyzing the following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Kang-Hsuan, Han-Lin, Nan-I.

The content of this thesis puts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surveying the applying conditions of social action approach in different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rom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and awareness, inquiry and empowerment, and social action. Secon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applying conditions of social action approach among different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from the aspects of learning and awareness, inquiry and empowerment, and social action. Third,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of applying conditions of social action approach both in 3rd-4th grade and 5th-6th gra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The conclusions and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three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mentioned above,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s“include social a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he middle one is“exclude social a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lowest is“quasi-social a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2. There is one thing in common of the three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mentioned above, the first thing they all focused on is the learning and awareness aspect. The second one is inquiry and empowerment, and then comes the third one, social action aspect. The Kang-Hsuan version has the most learning and awareness teaching material while the Nan-I version has the most inquiry and empowerment. However, it comes to Kang-Hsuan version when it talks about social action approach.


3. The three versions of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mentioned above all fit the criteria that variety of learning and lesson plans should meet each other. Th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editors do have leaning, inquiries, and multi-viewpoint in their minds when they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4. In the null curriculum of 5th-6th gra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sixty percent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social action aspect is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5. In both of the 3rd-4th grade and 5th-6th grade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the most emphasis is put on the learning and awareness aspect, then comes the inquiry aspects and empowerment aspect. The social action aspect has the lowest percentag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for reference to the following groups:social studies textbook editors and publishers, Staff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eachers of social studies, and textbooks censor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立論淵源‧‧‧‧‧‧‧‧‧‧‧‧ 12
第二節 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發展‧‧‧‧‧‧‧‧‧‧‧‧‧‧‧ 31
第三節 我國社會科課程沿革的歷程‧‧‧‧‧‧‧‧‧‧‧‧‧‧ 47
第四節 國內相關研究之概況‧‧‧‧‧‧‧‧‧‧‧‧‧‧‧‧‧ 5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6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6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量化分析‧‧‧‧‧‧‧‧‧‧‧‧‧ 85
第二節 研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質化分析‧‧‧‧‧‧‧‧‧‧‧‧ 110
第三節 與林淑華(2005)中年級研究之比較‧‧‧‧‧‧‧‧‧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58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63
英文部分‧‧‧‧‧‧‧‧‧‧‧‧‧‧‧‧‧‧‧‧‧‧‧‧‧166
附錄
附錄一‧‧‧‧‧‧‧‧‧‧‧‧‧‧‧‧‧‧‧‧‧‧‧‧‧‧167
附錄二‧‧‧‧‧‧‧‧‧‧‧‧‧‧‧‧‧‧‧‧‧‧‧‧‧‧176
中文部分

方德隆(譯)(2004)。A.C.OrnStein & F.P.Humkins著。課程基礎理論(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I,4thed.)。台北:高等教育。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一理論與實証。台北:幼獅文化。
王麗雲譯(2002)Michael W.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 刊,27,157-170。
林俐君(2004)。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教材評鑑規準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 論文,未出版。
林俐君、陳麗華(2005)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評鑑規準之初探。初等教育 學刊,21,46-69。
林淑華(2005)。中年級社會科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200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瑞榮(1988)。小學社會課程的發展趨勢及其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秦葆琦(1996)。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概說。台北:省國教研習會。
孫曉萍(2006)。他山之石---日本「安倍學校」打造中。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162-164。
馬康莊、陳信木譯(2003)。社會學理論(原作者:George Ritzer)。台北:巨流。張秀雄主編(2001)。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主編(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1991)。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2000)。國民申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許雅真(2001)。公民社會中的服務學習理念。社教雙月刊,2001年6月,21-25。
許芳菊(2006)。你的孩子該學什麼?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 ,22-27。
陳明印(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評鑑規準及權重之建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 文,未出版。
陳美芬(1994)。從社會變遷看國小社會科課程目標之演變,國教之聲,28(2),p6-9。
陳國彥(1998)。台灣的課程改革與社會科批判思考教學。文教新潮,3(5)。18-21。 陳國彥(2001)。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
陳麗華(1997)。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與實踐。國教月刊,43卷(7/8)期,44-53。
陳麗華(1998)。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評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85-99。
陳麗華(2002)。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教學策 略(P193-256)。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辨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發表於2005年11月22、23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研討會。未出版。
陳麗華、王鳳敏、彭增龍(2003)。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
為例。發表於2003年11月22、23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 會」。未出版。
陳麗華、王鳳敏譯(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陳麗華、周愫嫻、張益仁(1996)。健檢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初等教育學刊,5,175-204。
陳麗華、彭增龍(2002)。社會參與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施。載於台南師範學 院、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第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論文集。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5)。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台北:五南。第二版。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45輯,15-34。
單文經(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課程統整的省思。《文教新潮》(New Waves-Educational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1,6(1),7-13。
單文經(2004)。二項美國進步論社會領域課程改革史實的啟示。以專題 講演方式發表 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2004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8月13-14日。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單文經(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
單文經(2005)。美國中小學歷史課程標準爭議始末(1987-1996)。未出版
程繼隆主編(1995)。社會學大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黃光雄、簡茂發(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gla)。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1991b)。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教育資料集刊,16,219-233。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5)。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譯瑩(2000)。「開放」之後,九年一貫課程中教科書再建構: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 師大學報,45(2),17-36。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 科學研究法(Pp.809-831)。台北:東華。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周立勳、洪美齡(2003)。國小教師社會科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教 育研究資訊,11(4),25-56。 劉秀嫚(2003)。「公民養成方案」在社會學習領域教育的意義。公民訓育學報,第14 輯,55-77。
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
劉慧貞(2003)。國小社會科經濟領域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台北市國小四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1991)。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
歐用生、楊慧文(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鍾殷泉、張華主編(2002)。理解課程(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外文部分

Barr, Barth, and Shermis(1977)Defining 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Bloome, D. & Egan-Robertson, A.(1998)Introduction. In David Bloome & Ann Egan-Robertson(Eds.)Students as researcher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N. J. Cresskill, Hampton Press, INC., xi-xxi.Curry, T. & Bloome, D.(1998) Learning to write by writing ethnography, In David Bloome
& Ann Egan-Robertson(Eds.)Students as researcher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N. J.:Cresskill, Hampton Press, INC.,37-58.
Evans.R.W. (2004).The Social Study Wars:What should we teach the children ?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Georges S. Counts(1995) .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 London: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r, J.L.,Pinar,W. F. (1991).Curriculum as Social Psychoanalysis-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N.Y.:SUNY. Marian Saizman & Teresa Reisgies(Eds.).(1991).150 Ways Teens Can Make a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Press.
Pate.S.S.(1996).Social Studies : Applications for a New Century. N.Y.:Delmar Publisgers Inc.
Tolo.Kenneth W. (1998).An Assessment of We the people…Project Citizen:Promoting Citizenship in Classroom and Communities. Austin: Lyndon B. Johnso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Zevin.J.(2000).Social Stud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USA: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