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德隆(譯)(2004)。A.C.OrnStein & F.P.Humkins著。課程基礎理論(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I,4thed.)。台北:高等教育。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一理論與實証。台北:幼獅文化。
王麗雲譯(2002)Michael W.Apple著。意識型態與課程。台北:桂冠。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教育資料集 刊,27,157-170。
林俐君(2004)。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教材評鑑規準之建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 論文,未出版。
林俐君、陳麗華(2005)社會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的評鑑規準之初探。初等教育 學刊,21,46-69。
林淑華(2005)。中年級社會科教科書中社會行動取向教材之分析研究。台北市立師範 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林清山(200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瑞榮(1988)。小學社會課程的發展趨勢及其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秦葆琦(1996)。國民小學社會科新課程概說。台北:省國教研習會。
孫曉萍(2006)。他山之石---日本「安倍學校」打造中。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162-164。
馬康莊、陳信木譯(2003)。社會學理論(原作者:George Ritzer)。台北:巨流。張秀雄主編(2001)。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主編(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1991)。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2000)。國民申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許雅真(2001)。公民社會中的服務學習理念。社教雙月刊,2001年6月,21-25。
許芳菊(2006)。你的孩子該學什麼?全球化下的關鍵能力。天下雜誌,2006教育專刊 ,22-27。
陳明印(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評鑑規準及權重之建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 文,未出版。陳美芬(1994)。從社會變遷看國小社會科課程目標之演變,國教之聲,28(2),p6-9。陳國彥(1998)。台灣的課程改革與社會科批判思考教學。文教新潮,3(5)。18-21。 陳國彥(2001)。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課程研究。高雄:復文。陳麗華(1997)。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與實踐。國教月刊,43卷(7/8)期,44-53。陳麗華(1998)。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評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9,85-99。
陳麗華(2002)。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教學策 略(P193-256)。台北:師大書苑。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辨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發表於2005年11月22、23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研討會。未出版。
陳麗華、王鳳敏、彭增龍(2003)。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
為例。發表於2003年11月22、23日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 會」。未出版。
陳麗華、王鳳敏譯(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陳麗華、周愫嫻、張益仁(1996)。健檢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標準。初等教育學刊,5,175-204。
陳麗華、彭增龍(2002)。社會參與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施。載於台南師範學 院、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第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論文集。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5)。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台北:五南。第二版。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45輯,15-34。單文經(2001)。國民中小學實施課程統整的省思。《文教新潮》(New Waves-Educational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1,6(1),7-13。單文經(2004)。二項美國進步論社會領域課程改革史實的啟示。以專題 講演方式發表 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辦「2004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8月13-14日。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單文經(2004)。論革新課程實驗之難成。教育研究集刊,50(1),1-32。單文經(2005)。美國中小學歷史課程標準爭議始末(1987-1996)。未出版
程繼隆主編(1995)。社會學大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黃光雄、簡茂發(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gla)。課程設計。臺北:東華。
黃政傑(1991b)。社會科課程設計的基礎。教育資料集刊,16,219-233。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5)。鄉土教育。台北:漢文。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譯瑩(2000)。「開放」之後,九年一貫課程中教科書再建構: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 師大學報,45(2),17-36。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 科學研究法(Pp.809-831)。台北:東華。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周立勳、洪美齡(2003)。國小教師社會科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教 育研究資訊,11(4),25-56。 劉秀嫚(2003)。「公民養成方案」在社會學習領域教育的意義。公民訓育學報,第14 輯,55-77。劉慶仁(2000)。服務學習與教育改革。教師天地,104,16-21。劉慧貞(2003)。國小社會科經濟領域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台北市國小四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1991)。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的再建構。高雄: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
歐用生、楊慧文(1998)。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台北:五南。
鍾殷泉、張華主編(2002)。理解課程(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3)。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外文部分
Barr, Barth, and Shermis(1977)Defining 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DC: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Bloome, D. & Egan-Robertson, A.(1998)Introduction. In David Bloome & Ann Egan-Robertson(Eds.)Students as researcher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N. J. Cresskill, Hampton Press, INC., xi-xxi.Curry, T. & Bloome, D.(1998) Learning to write by writing ethnography, In David Bloome
& Ann Egan-Robertson(Eds.)Students as researcher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N. J.:Cresskill, Hampton Press, INC.,37-58.
Evans.R.W. (2004).The Social Study Wars:What should we teach the children ?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Georges S. Counts(1995) .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 London: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r, J.L.,Pinar,W. F. (1991).Curriculum as Social Psychoanalysis-The Significance of Place.N.Y.:SUNY. Marian Saizman & Teresa Reisgies(Eds.).(1991).150 Ways Teens Can Make a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Press.
Pate.S.S.(1996).Social Studies : Applications for a New Century. N.Y.:Delmar Publisgers Inc.
Tolo.Kenneth W. (1998).An Assessment of We the people…Project Citizen:Promoting Citizenship in Classroom and Communities. Austin: Lyndon B. Johnson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Zevin.J.(2000).Social Stud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USA: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