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王雅萍(民9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保進(民91)。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佳煌等譯(民91)。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王碧朗(民90)。依附理論─探索人類情感的發展。教育研究資訊,9 (3),68-86。吳堃豪(民92)。國小高年級學童與主要照顧者依附品質、依附特質與情緒適應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雯智(民85)。國小五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李丹(民78)。兒童發展。台北:五南。
李昭玲(民74)。學前兒童利社會行為的觀察研究—一個幼稚園大班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卓紋君、蔡瑞峰譯。遊戲在家庭治療中的應用。台北:心理。
周麗玉(民85)。親子互動與青少年的離合需求。諮商與輔導,132,173-187。林清湫(民88)。性別、年級、道德推理、同理心與國小學童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維芬(民80)。年級與學習策略對國小兒童利社會行為及利社會道德推理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涂妙如(民83)。幼兒與母親以及與教師間的依附關係對幼兒社會與學習行為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編譯館(民89)。教育大辭書。台北:編譯館。
陳瑩珊(民89)。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郭玉燕(民94)。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風格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民83)。發展心理學。台北:揚智。
曾郅潔(民94)。不同依附關係之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知覺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所碩士論文。
黃秀惠(民93)。國小兒童父母依附關係、社會興趣、人格特質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黃嬿穎(民91)。國小教科書「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以國語及生活領域為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凱倫(民80)。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惠玲(民84)。兒童依附行為量表與成人依附行為量表之編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4- 2413- H037- 004。
黃惠玲(民78)。一歲至三歲的依附行為模式(第一年報告)。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心理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楊芳彰(民86)。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會計量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宗慈(民76)。父母紀律方式、利他傾向與兒童利社會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賴敏慧(民92)。國中童軍利社會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賴怡君(民9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戴美雲(民92)。情緒智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屏東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羅瑞玉(民86)。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博士論文。蘇蕙芳(民94)。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蘇建文等譯(民93)。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蘇建文(民86)。對父母及對友伴的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蘇建文、黃迺毓(民82)。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6,23-51。蘇建文等人(民80)。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建文、丁心平、許錦雲(民79)。陌生情境中嬰兒行為及其依附類型研究初探。教育心理學報,23,49-70。蘇清守(民78)。國中學生的助人行為及其在道德教育上的涵義。教育心理學報,23,99-118。龔美娟(民83)。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Ainsworth, M.D.S., Blehar, M.C.,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t: Observations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Hilladale, NJ: Erlbaum.
Bornstein, M. H. & Lamb, M. E. (1999). (ed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 advanced textbook(4th ed.) Mahwah, NJ: LEA.
Bartholomew, K., & Horoe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61(2), 226-244.
Belsky, J., & Rovine, M.J. (1988). Nonmaternal care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nd the security of infant-parent attach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157-167.
Barglow, P., Vaugh, B.E., & Molitor, N. (1987). Effects of maternal absence due to employment on the quality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a low-risk sample. Child Development,58, 945-954.
Bretherton, I. (1985). Attachment theor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I. Bretherton & E. Waters. (Eds.) Growing point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pp.3-38). Monograg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 Serial No. 209).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London: Hogarth Press.
Cassidy, J. (1988). Child-Mother Attachment and the Self in Six-Year-Olds. Child Development, 59, 121-134.
Bretherton, I., Ridgeway, D., & Cassidy, J. (1990).Assessing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 attachment story completion task for 3-year-olds. In Greenberg, M. T., Cicchetti, D., & Cummings, E. M. (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Jacobsen,T,& Hoffman,V(1994).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representationa of attachment in childhood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Development Psychology,30,pp112-124.
Main, M., & Cassidy, J. (1988). Categories of response to reunion with the parent at age 6: predictable from infant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s and stable over a 1 mouth perio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4 (3), 415-426.
Main, M., & Solomon, J. (1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 / 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Greenberg, M. T., Cicchetti, D., & Cummings, E. M. (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olomon,J.& George, C.(1999). The measurement of 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In J. Cassidy & P. Shaver (Eds.),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pp 287-316). New York:Guilford Press.
Weir, K., Stevenson, J., & Graham, P. (1980). Behavioral deviance and teacher ratings of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 19, 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