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2005兩岸婚姻與家庭教育研討會【雲林訊】(2005年9月16日)。雲林縣政府新聞局。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2.yunlin.gov.tw/information/
bulletin/bul2_02.asp?bull_id=8942
卜正珉(2003)。公共關係—政府公共議題決策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大紀元(2004)。離島澎湖外籍新娘漸多,遊客出國感覺。2005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 b5/4/5/18/n5 42186.htm
于慧蓮(2005年10月31日)。北市政府教育局公布國中小學生父或母為外籍者之統計資料。中華日報。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cdns.com.tw/20051101/news/dfzh/733290002005103118292166.htm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臺北市:幼獅文化。
王光宗(2003)。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臺南縣東南亞外
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2006)。 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
王宏仁(2001)。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明輝(2004)。臺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320-334。王佩玲(2005)。幼兒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30-85。
王俊權(1998)。我國壓力團體與教育行政決策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超群、陳怡伶(2004年7月10日)。「不要生那麼多」周燦德發言惹反彈。中國時報。2006年4月21日,取自:http://220.130.161.21 /migrants/archives/cat_newspeper_clipping.php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立法院(2003a)。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2(45)。
立法院(2004a)。議事錄。立法院公報,93(34)。
立法院(2004b)。議事錄。立法院公報,93(40)。
立法院(2004c)。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3(42)。
立法院(2004d)。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3(43)。
立法院(2005a)。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14)。
立法院(2005b)。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17)。
立法院(2005c)。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22)。
立法院(2005d)。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26)。
立法院(2005e)。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40)。
立法院(2005f)。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45)。
立法院(2005g)。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48)。
立法院(2005h)。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52)。
立法院(2005i)。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71)。
立法院(2005j)。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4(73)。
立法院(2006)。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95(04)。
內政部(2006年6月1日)。九十五年第二十二週內政統計通報【最新訊息】。臺北市:內政部。2006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2005年2月3日)。九十四年第五週內政統計通報(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最新訊息】。臺北市:內政部。2005年10月26日,取自:http: //www.moi.gov.tw/stat/index.asp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市:巨流。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市:巨流。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66-89。外偶子女屆學齡 學者探討教養問題【雲林訊】(無日期)。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 2005/09/17/05D09163/index.html
外籍配偶子女納弱勢族群(無日期)。中央日報文教報。200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cdn.com. tw/live.htm
外籍配偶子女,優先讀公立幼稚園(2004)。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2005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3/new/ nov/10/today-o.htm
外籍配偶家庭親子互動暨兒權推動計劃(無日期)。兒童人權協會。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children-rights.org.tw/home/6 /200606.doc
外籍新娘與子女的教育問題(2003)。人間福報電子報。2005年1月7
日,取自:http://www.wfdn.com.tw/9210/031009 /01-08/100107 -3.htm
外籍新娘小孩 成績比較差【教育】(2005年9月22日)。國語日報,第13版。
台南市新移民學習中心揭牌,許市長與外偶代表林氏嬌鶯啟鑰打開學習之門(2005年5月8日)。台南市政府電子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tncg.gov.tw/18a.asp?ID=940508001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朱蓓蕾(2005)。外籍勞工與配偶管理問題之探討。2005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 094 /IA-R-094-003.htm
行政院(2006年2月21日)。立法院第6屆第3會期行政院蘇院長施政方針書面報告。2006年4月5日,取自:http://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62211451471.doc
行政院(2005年2月25日)。立法院第6屆第1會期行政院蘇院長施政方針書面報告。2006年4月5日,取自:http://www.ey.gov.tw/public/Attachment/20050225183757700.doc#_Toc96770091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04年7月28日)。行政院第2900次院會決議。2006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ey.gov.tw/ct.asp?xItem =21628&ctNode=24&mp=1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03年9月17日)。行政院第二八五七次院會決議。2006年5月15日,取自:http://www.ey.gov.tw/ct.asp?xItem =21585&ctNode=24&mp=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4)。全國教育發展會議。2005年
12月6日,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 show_book.php?path=2_007_002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無日期)。『疼惜咱的媳婦─關心新台灣之子』外籍與大陸配偶聯誼會。2005年12月6日,取自:http://www5.www.gov.tw/ACTIVE/view.php3?id=27153&sub=9&main=05_LEISU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伍啟元(1991)。公共政策(上、下冊)。臺北市:商務。
吳定(1885)。我國政策制定之缺失及其改進之道。載於銓敘部主編: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一輯。臺北市:編者。
吳定(1990)。公共政策。臺北市:華視文化教學部。
吳定(2002)。公共政策辭典。臺北市:五南。
吳定(2003)。公共政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吳芝儀、劉秀燕(2004)。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7-148。吳政達(2003)。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6-12。
吳舒靜(2003)。台灣外籍新娘分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車達(2003)。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沈伶鎂(無日期)。新台灣之子集中教養親師不同調。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 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4/ 11/17/ 04A11161/index.html
李正傑(2006年4月4日)。移盟赴立院抗議,要求懲處廖本煙。中華日報。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news01.cdns.com.tw /20060405/news/zyxw/733270002006040421272225.htm
李順德、黃雅詩(2004年8月9日)。游揆指示外籍配偶入籍要受義務教育。聯合報,第6版。
李淑容(2004年12月)。婚姻移民女性: 現況、問題與對策。婚姻移民—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
周仁尹(2004)。「新臺灣之子」代溝現象對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之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31,62-80。
林天祐、虞志長、張志毓、余瑞陽、邱春堂、楊士賢(1996)。教育政策形成及制定過程之分析。初等教育學刊,5,1-40。
林文達(1988)。教育計畫。臺北市:三民。
林水波、張世賢(2001)。公共政策(3版)。臺北市:五南。
林玉華(2002)。從五輕個案分析公共政策的過程。臺北市:瑞興。
林志成(2004年7月10日)。九月起外籍新娘子女優先就讀公幼。
中時電子報。2006年4月8日,取自: http://ccms.ntu.edu.tw/
~psc/pop_news9307/930716003.htm
林秀美(2004年3月20日)。新臺灣之子篇,教養混血兒難度更高。民生報,第1版。
林照真(2004年1月27日)。「新臺灣之子的心聲」。中國時報,第11版。
林閔政(1996)。論「民眾參與」在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以師資培育法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邱方晞(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家庭問題與協助需求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1,176-181。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范姜泰基(2006年4月5日)。丁守中推出婦幼新政策。中國時報,第2版。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段鴻裕(2005年5月17日)。雲林小一生1/4新臺灣之子。聯合報,第7版。
出生率創新低外籍配偶小孩占七分之一(無日期)。臺灣立報。2006年4月5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Gender/2005/12 /28/05K12272/index.html
杜正勝:學習落差不應貼標籤並可個別輔導(2005年9月12日
)。中國時報。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news.chinatimes. com.tw/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107+112005091200949,00.html
孟祥傑(2004年7月13日)。「新台灣之子」讀小一,下學年破萬人,教部明年編九千萬預算因應。聯合報,第3版。
徐易男(2006)。外籍配偶相關教育措施之現況與未來—以高雄縣推動之實務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43,172-180。高有智(2006年4月5日)。越娘餘毒說引發抗議婦團抨擊廖本煙歧視 台聯道歉。中國時報,第12版。
高有智(2006年4月5日)。形象大損性別平權憲章淪為空談。中國時報,第12版。
梁秀瓊(2004年1月16日)。屏縣/民代關心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籲規劃課後輔導。東森新聞報。2006年4月19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 2004/01/16/124-1574385.htm
《新台灣之子關懷系列》之一:疼惜新台灣之子,培育完整下一代世代(2004)。人間福報電子報。2005年1月7日,取自:
http:// www.wfdn.com.tw/9306/040613/01-08/061308-1.htm
新移民與移工,我們生活在這裡(2004)。中時新聞資料庫。2005年10月25日,取自:http://www.tol.com.tw/CT_NS/CTContent.aspx?
張芳全(1988)。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0)。教育問題與教育改革—理論與實際(3版)。臺北市:商鼎。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市:心理。
張芳全(2004年11月7日)。誰來關心外籍配偶與新臺灣之子。中央日報,第9版。
張世賢(1988)。公共政策析論。臺北市:五南。
張世賢、林水波(1990)。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張志杰(2005年9月12日)。大專生輔導國中生課業試辦計畫。自立晚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idn.com.tw/article _content.php?catid=4&catsid=1&catdid=0&artid=20050912dd002
張明貴(1998)。政策分析。臺北市:五南。
張明貴(譯)(2005)。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與原則(原著者:Larry N. Gerston)。臺北市:五南。
張建成(1999)。教育政策。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鈿富(198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鈿富(1996)。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張錦弘(2006年1月15日)。沒錢吃午餐 國中小增至12萬人。聯合新聞網。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 /life/udn/20060115/index-20060115033944037938.html
張錦華、黃浩榮(2001)。監督媒體DIY—抗爭媒體的六大實例。臺北:法蘭克福工作室。
國小附設安親班,將全面開放公辦民營(2002年9月11日)。臺北縣兒童保護協會。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cnat.pckids.com.tw/page/pagedis/page02.asp
國中小下學期教學生認識東南亞(無日期)。親子交流台。2006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100t.com.tw/2001100ti/family/detail. asp?ID=698
國教司(2005年5月6日)。認識東南亞多元文化,為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奠基礎。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 /940506/940506f.htm
教育部(2004a)。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教育部業務概況報告。臺北市:教育部。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E0001/EDUIO N001/ menu01/sub04/930223.htm
教育部(2004b)。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臺北市:教育部。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4/930526.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無日期)。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實施計畫。2005年10月23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SECRETARY/EDU8354001/2003/discuss/805.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無日期)。總結報告:黃部長榮村。2005年10
月23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 SECRET ARY /EDU8354001/2003/discuss/1104.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6)。94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分析。2006年10月12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report/son_of_foreign/son_of_foreign_94.doc?open
教育部電子報(2006)。教育部發展新移民文化計畫。2006年10月
13日,取自:http://epaper.edu.tw/211/main03.html
教育政策白皮書(無日期)。教育政策白皮書。2005年12月7日,
取自:http://www.cyut.edu.tw/~rtchang/93policy.doc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
社會發展季刊,105,150-158。
高雄市警察局全球資訊網(2005)。外籍配偶由來。2005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kmph.gov.tw/CmsLink.aspx?ID =3088&LI nkType= 2&C_ID=1340
翁翠萍(2006年3月18日)。教育部強調加強照顧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中央社。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gov.tw /news/cna/culture/news/200403/ 200403180285.html
翁翠萍(2004年2月22日)。教育部:國教面對少子化等人口結構變動挑戰。中央社。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gov.tw /news/can/culture/news/200403/200403180285.html
翁翠萍(2004年1月26日)。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 政府推出多項方案。中央社。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 /b5/4/1/26/n454411p.htm
韋宜青(2000)。國民小學教育選擇權政策規劃規準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郁淑華(2004年5月24日)。澎湖縣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之探討與展望。2005年12月13日,取自:
http://www.penghu.gov.tw/report/report_06_001_06.asp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10-21。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配偶」現象。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孫蓉華(2005年3月23日)。外籍配偶子女未來3年成長3倍。聯合報,第7版。
曹俊漢(1989)。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許俊偉(2006年3月24日)。新住民「籍」遇坎坷問題大。中國時報,第2版。
許朝信(2001)。我國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探討—以教育基本法為例。教育政策論壇,4(1),167-194。許學政(2003)。我的媽媽是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親職協助與輔導,師友,434,74-78。
華夏經緯網(無日期)。台灣外籍新娘遭遇困境。2005年12月13日,取自:http://big5.huaxia.com/2003627/00018769.html
弱勢中的弱勢:老幼弱殘加外籍配偶家庭【中央社電】(無日期)。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 /Aborigines/2005/05/03/05J05033/index.html
陳文玉(1997)。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加再(2002)。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臺北縣開放教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泱澤(2004)。跨國婚姻父母教育態度對子女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陳怡君(無日期)。教育優先成了問題兒標籤。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4/07 /13/04K07121/index.html
陳昭玲(2005年7月28日)。外籍配偶子女,人際關係不佳。國語日報,第2版。
陳清溪(2004)。從全國教育發展會議談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研習資訊,1,45-54。陳曼玲(無日期)。外籍新娘子女入學教部優先輔導。中央日報文教報。2006年3月28日,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2002/09 /06/text/ 910906e4.htm
陳恆光(2004年7月13)。教部次長發言失當不要生那麼多掀波,新移民抗議歧視,周燦德道歉。中央日報,第5版。
陳恆鈞、蔣麗君(譯)(2001)。政策分析:概念與實踐(原著者:David L. Weimer & Aodan R. Vining)。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恆鈞、王崇斌、李珊瑩譯(2001)。最新政策制定的過程(原著者:Charles E. Lindblom & Edward Woodhouse)。臺北市:韋伯文化。
陳佩足、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
教育,35,68-75。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幼兒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陳源湖(2003)。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探析。載於教育部社教司(編),九十二年全國外籍新娘成人教育研討會手冊(頁75-85)。臺北市:教育部。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瑞娟(2003年10月9日)。外籍配偶子女 四成課業適應不良。人間福報電子報。2005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wfdn.com.tw/9210/031009/01-08/100107-3.htm
陳鈞凱(2004年7月12日)。移盟強調教育應有教無類。中央社。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220.130.161.21/migrants/archives /cat_newspeper_clipping.php
陳榮裕(2002年8年22日)。教育部:請班導師提供外籍新娘子女第一線協助。2005年12月16日,取自:http://bat.tkblind.tku.edu.tw/cgi-bin/bbsanc?path=/Chinatimes/chinatimes.old/91/9108/910822/ONLINE/NATIONAL/C91822J0.TXT
葉郁菁(2006)。從英國「安穩起步」(Sure Start)計畫談外籍配偶子女的語言發展與輔導。教育資料與研究,69,285-292 。葉郁菁(2005)。文化理解與國際教育課程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實施。教師之友,46,38-43。尊重與理解 避免孤立新移民【教育】(2005年10月6日),國語日報,第13版。
曾美惠(無日期)。扭轉新住民劣勢 親子共讀添希望。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Education/2005 /11/04/05 A11031/index.html。
曾美惠(2005年9月23日)。學者:新臺灣之子應加強學前教育。國語日報,第2版。
溫貴香(2006年3月15日)。 蘇揆:照顧外籍配偶須讓他們感受台灣善意。中央社。2006年4月1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315/43/2xwex.html
楊艾俐(2003)。臺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5-99。楊昭瑾(2005年10月6日)。臺灣之子去標籤化,教育新課題。國語日報,第13版。
楊昭瑾(2005年10月6日)。協助新移民 社會一起來。國語日報,第13版。
楊昭瑾(2005年11月1日)。教局將專案輔導新移民子女。國語日報,第15版。
楊幸怜(2003)。正視「新臺灣之子」。2005年11月6日,取自:
http://www.ccf.org.tw/index/9210-127/03tbch/02.htm
楊泰順(1994)。利益團體政治。臺北市:民主文教基金會。
楊淑朱(2005)。外籍配偶來自國家數及外籍配偶子女人數現況。2006年3月21日,取自:http://epaper.edu.tw/154/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2004)。探討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幼教簡訊,25,2-3。
楊淑朱(無日期)。我們都是一家人—關懷新臺灣之子的教育。2006年5月16日,取自:http://aecer.org/modules/news/ article.php?storyid=188
楊雅民(無日期)。3000台越混血兒流落越南。大紀元。2006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2/7/n806575 p.htm
楊聰玲(2004)。臺灣寶寶—外籍媽咪優生面面觀。2005年11月6
日,取自:http://www.mama123.com/e/eg/eg0307/eg03070401.php3
跨國婚姻,子女教養及文化認同 【文教新聞】(2005年7月2日)。國語日報,第2版。
黃乃輝先生的堅持與毅力~「我用20年讓腦性麻痺正常化,也要用若干年讓外籍新娘正常化!」(2005年1月28日)。外籍新娘成長及關懷協會。2006年4月19日,取自:http://gsh.taiwans choolnet.org /gsh2005/3950/chinese/society4.html
黃乃熒(無日期)。教育政策分析了解的可信度。2005年12月13日,取自:http://www.epa.ncnu.edu.tw/web91/y/hwang.html
黃秀慧(無日期)。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方式研討會。2006年4月19日,取自:http://aaawww.tolaku.com /akaunews/Show Article.asp? ArticleID=5808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湯絢章(1993)。公共政策。臺北市:華泰。
劉力仁(2003)。外籍配偶子女,將納教育弱勢族群。2005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sep/15/ today-life2.htm
劉金山(2004)。淺談外籍配偶教育學習體系政策之規劃。2005年12月16日,取自:
http://fcu.org.tw/~cblee/foreignpartner/ article/ jsliu.html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春榮、陳俐吟(2005)。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3,86-136。
劉振仁(2003)。公共政策。臺北市:考用。
劉開元(2004年4月8日)。新台灣之子遲緩易受排擠。蜂報。2006
年5月29日,取自: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
/003305.html
劉嘉韻(2004年11月29日)。馬英九:少用弱勢字眼 可避免外籍配偶污名化。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11/29/n732263p.htm
鄭緯武(2003)。外籍配偶孩子發展遲緩多。2005年11月7日,取自:http://cc.chiinatimes.co/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蔡榮貴、楊淑朱、賴翠媛、黃月純、余坤煌、周立勳(2004)。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學習表現與學校輔導措施現況調查。國立嘉義大學,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8-239。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25-31。薛曉華(1995)。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分析。臺北市:前衛。
薛承泰、林慧芬(2003)。臺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2005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 B-092-019.htm
濟助外偶家庭 讓台灣囡仔在台灣長大(無日期)。臺灣立報。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Gender/2005/06/23/ 05K06222/index.html
關於我們(無日期)。賽珍珠基金會。2005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psbf.org.tw/index.htm
關懷外籍配偶公益系列活動(無日期)。賽珍珠簡訊。2006年4月9日,取自:http://www.psbf.org.tw/news/news04.htm
簡竹書(2004年2月4日)。為弱勢學生課輔 教育部補助鐘點費。2005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mlt.org.tw/modules/news /index. php?storytopic=0&start=385
謝卓君(2002)。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謝卓君(2004)。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描繪:以我國教育基本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2(5),3-32。謝惠如(2005)。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謝蕙蓮(2005年8月26日)。外籍配偶國中小子女2年增2倍。聯合報。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times.hinet.net/news/20050826 / headline/64b56b5511d2.htm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校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鍾重發(2003)。支援協助涉入外籍新娘家庭子女學齡前之兒童發展。
兒童福利期刊,4,251-257。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刊,23,231-257。顏國樑(2002)。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的過程、影響因素及其啟示-以「師資培育法」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5,1-36。顏國樑(2003)。影響我國教育政策合法化過程的因素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1-36。顏國梁(2003b)。我國地方教育政策立法過程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學報,15,289-328。魏鏞(1996)。行政研究與政策的結合。行政管理文選輯,1,473-503。
翰羽(2004)。公共政策:理論實務與分析。臺北市:高點文化事業。
羅瑞玉(2005)。多元文化觀點談外籍配偶的親職教育。屏縣教育季刊,22,4-7。羅隆錚(2003)。誰來送她們康乃馨?2005年11月6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may/11/today-o7.htm
蘇清朝(無日期)。外籍與大陸配偶之照顧輔導。2005年12月20日,
取自:www.cares.org.tw/Workshop/Immigration/Treatise/回應稿-外
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蘇清朝.doc
蘇麗美(2002)。不利學生的認識與輔導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
通訊,13(3),135-142。
寶貝臺灣囝子(無日期)。寶貝咱的臺灣囝仔 攜手扶持新住民家庭。 2006年4月11日,取自:http://blog.eden.org.tw/blog/eca/04cee /2005/10/17/ecca_a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J. E. (1990). Public policy-making. New York: CBS College.
Anderson, J. E. (1994).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London, UK: Routledge.
Berry, J. M. (1997).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bb, R. W., & Elder, C. D.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 of agenda-building. Boston: Allyn & Bacon.
Codd, J. A. (1988). The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3(3), 235-247.
Cochran, K. F., & DeRuiter, J. A., & King, R. 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4(4), 263-272.
Dallmyar, F. R. (1986). Critical theory and public policy. In W. N. Dunn (Ed.), Policy analysis: Perspectives, concepts, and methods (pp. 41-67). Greenwich, CO: JAI.
Dery, D. (1984). Problem definition in policy analysis. Lawrence, K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Dunn, W. A.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aynor, A. K. (1997). Analyzing problems in school and school system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Boston: Boston University Press.
Guba, E. G. (1984). The effect of definition of policy on the nature and outcomes of policy analysi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2(2), 63-70.
Healey, P. (1990). Policy process in planning. Policy and Politics, 18(1), 91-103.
Howlett, M., & Ramesh, M. (1995).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ill, M., & Glen, B. (1986). Analyzing social policy. Great Britain, UK: Harvester/Wheatsheaf.
Ishii, Y. (1996). Forward to a better life: 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in the 1990s. In G. Battistella & A. Pagannon(Eds.),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pp.147-167). Quezon City: 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Jones, C. 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 3rd ed.). Monterey, CA: Brooks/Cole.
Kingdon, J. W. (1995).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Lasswell, H. (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Lindblom, C. E., & Woodhouse, E. J. (1993).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New York: Prentice-Hall.
MacRac, D. J., & Wilde, J. A. (1979). Policy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orth Scituate, MA: Duxbury.
Palumbo, D. J. (1988). Public policy in American: Government action.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avanovich.
Patton, C. V., & Sawicki, D. S. (1993).Basic method of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Quade, E. S. (1975). 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s.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Ranney, A. (1968).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Chicago: Markham.
Rushefsky, M. E. (1990). Public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Pacific Grove, CA: Books/Cole.
Smith, D. G. (1964). Pragmatism and the group theor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8, 607-610.
Sharkansky, I. (1972).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Chicago: Markham.
Starling, F. (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Chicago: The Dorsey Press.
Stokey, E., & Zeckhauser, R. (1978). 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Walton, R. E. (1969). Interpersonal peacemaking: Confrontations and
third- party consultation,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