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9: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昱升
論文名稱:當代卑南族神話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浦忠成浦忠成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3
中文關鍵詞:卑南族神話神話行動卑南族傳統祭儀卑南族生活藝術卑南族兩主系神話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45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神話可以視為文化系統中的重要環節,當作是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依據,然而若文化是動態的發展過程,那神話的呈現,是否也是一種動態的行為模式,因此,當我們從神話的內在與外向去探討之後,發現到:神話早期利用口耳相傳的傳播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將先祖們的知識經驗流傳下來,其中某些重要的核心情節難以改變,而其它看似微不足道之處,往往卻能隨著現實生活環境稍加修飾,或是進而附會,這種神話改變的外顯性質,其實已經無形中證明了神話的「動態發展」模式。而文化若是動態的發展過程,其研究的方法就亦須跳脫原先的框架,本論文的題目訂定為《當代卑南族「神話行動」之研究》,提出了一個較為新穎的名詞:「神話行動」,筆者所認為的「神話行動」,乃因神話在其口傳與聽取之過程中,其族群成員皆藉此延續其內部必須傳承的文化知識與觀念。所以每一個民族之神話發展,都可以視為一種動態的「行動模式」來看待,因此所謂的「神話行動」,就是族群中「神話的接受、運用與再現」之意涵。其「接受」,就是不同時期所流傳下來的神話,內容或有不同,所包容的意涵也大不相同,然而人類該如何去看待它;「運用」則是無論早期或是現代的人類,對於神話的使用或利用過程。而「再現」即是人類在「接受」、「運用」了神話之後,又怎麼「詮釋」與「表現」那個自己所認同的神話。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1
一 研究動機………………………………………………………………………….1
二 研究範圍………………………………………………………………………….4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章節安排………………………………………………….……9

第一章 神話概論與卑南族神話產生之背景………………………..11

第一節 一般神話概論與分類依據………………………………………………..11
一、困惑與恐懼的心理……………………………………………………………..12
二、宗教與神話的社會性…………………………………………………………..14
三、口傳文學的模式………………………………………………………………..16

第二節 神話行動之觀念………………………………………………………...20
一、神話語言的重現行動…………………………………………………………..22
二、神話功能的運用行動…………………………………………………………..25
三、神話形式的再現行動…………………………………………………………..32
四、神話行動之意義………………………………………………………………..42

第三節 卑南族群的區隔與歷史…………………………………………………..43
一 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43
二 卑南族社會組織…………………………………………………………………54

第二章 卑南族神話分析與「神話行動」…………………………..60
第一節 卑南族神話文本的內涵………………………………………………….60
一、兩系神話在基礎上的差異…………………………………………………….62
二、神話衍生之後的變革………………………………………………………….80
三、神話於形式上的重複………………………………………………………….89

第二節 卑南族神話的敘述特質………………………………………………..94
一、神話的內外詮釋過程………………………………………………………….94
二、文學功能的實現過程…………………………………………………………100

第三節 神話運用與神話行動……………………………………………………111
一、神聖符碼的轉換………………………………………………………………111
二、現當代卑南族神話文學之形式美感…………………………………………112

第三章 卑南族祭儀與神話之關係…………………………………..115

第一節 十二月年祭及其神話行動………………………………………………..115
一、十二月年祭之儀式過程………………………………………………………116
二、十二月年祭之相關神話………………………………………………………125

第二節 七月收穫祭及其神話行動………………………………………………138
一、卑南族普遍的小米收穫祭(venarasah)及相關禁忌………………………139
二、南王社的海祭(mulaliyaban)………………………………………………145

第三節 卑南族祭儀之「神話行動」分析………………………………………156
一、神話對宗教的詮釋……………………………………………………………156
二、神話的動態表現………………………………………………………………162

第四章 生活藝術與神話行動………………………………………171
第一節 雕刻、紋飾與神話………………………………………………………172
一 、 原始菱形格圖案……………………………………………………………172
二 、 生活裝飾、圖紋……………………………………………………………174
三 、 現代雕刻……………………………………………………………………177

第二節 音樂、文化展演與神話…………………………………………………181
一 、 傳統歌謠……………………………………………………………………182
二 、 現代歌謠……………………………………………………………………187
三 、現代卑南族文化展演………………………………………………………..198
結論……………………………………………………………………203
第一節 卑南族「神話行動」之根據……………………………………………203
第二節 卑南族「神話行動」之過程……………………………………………205
一、認同與發展:神話接受與神話運用………………………………………….205
二、老酒與新瓶:傳統的神話與重現的神話…………………………………….206

田野調查表…………………………………………………………………………207

參考書目……………………………………………………………………………213
(一)總論
《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孫大川,聯合文學,2000
《中華民國山胞研究中文圖書目錄》,花蓮:花蓮師院山胞教育研究中心,1993。
《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王學新(譯),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台東縣史地理篇》,林玉茹,台東縣政府,1999
《台東縣史‧卑南族篇》陳文德,台東縣政府,2001
《台東縣史‧開拓篇》孟祥翰,台東縣政府,1997
《台東縣志》,卷六,文教志。吳敦善,1964
《台灣的原住民》宮本延人/魏桂邦 ,晨星,1992
《台灣的原住民----卑南族》達西烏拉彎.畢馬,臺原出版社 2002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李壬癸,台北:常民文化,1997。
《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比較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編,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2001
《台灣原住民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6》宋龍生,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潘英 ,臺原,1998
《台灣高砂族所屬系統研究》移川子之藏等,台北帝國大學,1935
《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小川尚義,台北帝國大學言語研究室調查,1935
《生番傳說集》佐山融吉、大西吉壽,余萬居譯,1923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孫大川,聯合文學,2000
《卑南族史篇》宋龍生,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二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河野喜六,1913中研院民族所出版,2000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謝世忠 ,自立晚報社,1987。

(二)神話理論專書


《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坎伯,朱侃如譯,立緒出版,1997
《中國的神話世界— 各民族的創世神話與信仰》,王孝廉,時報文化,1987
《中國神話傳說》袁柯,里仁出版,2000
《台東卑南族口傳文學之整理與研究》金榮華,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1987
《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尹建中,內政部出版 1994
《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著 常民文化1999
《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陳千武譯,臺原出版社 1999
《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胡萬川,清華大學出版 ,2004
《老人的話知本卑南族發展史中的傳說》(上),Alton Quack編; 洪淑玲譯,1998
《西方神話學文論選》,阿蘭‧漢蒂斯,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4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林豪勳、陳光榮,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4
《宗教與神話論集》立緒文化,1998
《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原出版社 1999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一)》林道生,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1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二)》林道生,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
《祖靈的腳步》,曾建次,晨星出版,1998
《神秘的月型石柱》林志興,新自然主義出版,2002
《神話的智慧》,坎伯(Joseph Campebell)李子寧譯,桂冠出版社,1996
《神話學》,羅蘭‧巴特,桂冠出版社,2004
《從神話到鬼話》李福清(B.Riftin)著,晨星出版社 1999
《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浦忠成,里仁出版,2000

(三)社會與文化、藝術、音樂、舞蹈

《文化人類學》,基辛(R.Keesing)(陳其南校定、張恭啟、于嘉雲合譯)巨流,1989
《台灣土著文化研究》,陳奇祿,聯經,1992。
《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李亦園,聯經,1982。
《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聯經,1986。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劉斌雄、胡台麗,中研院民族所。
《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田哲益,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001
《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馬林諾夫斯基(李安宅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謝世忠、李莎莉,行政院內政部,1995
《知本卑南族的宗教變遷—以收穫節為例》林惠芬,中興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1993
《初鹿村風俗習慣》林秀玉,1996(未出版)
《美學導論》張法,五南出版,2004
《當代台灣原住民藝術生態與風格》盧梅芬,成大藝術所碩士論文,1999
《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古野清人、葉婉奇 ,原民文化,2000。 
《臺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王嵩山 ,聯經,2001。
《儀式的理解與詮釋—以南王卑南族之「大獵祭」為例》林徐達,台大人類學系碩士論文,1994
《頭目哈古》,趙剛,桂冠出版2005

(四)相關期刊

小泉鐵〈卑南社祭典紀錄〉中研院民族所藏,余萬居譯文,1986
王瑞宜〈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80
石磊〈建和村卑南族的社會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76
石磊〈個人、儀式與社會—卑南族消除儀式的個案研究〉,《政大民族社會學報》1978
宋龍生<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考古人類學刊》,1965
辛金順〈從中國神話的內涵:論神話中的原型回歸與變形的特質〉《文明探索叢刊》8期1997
林志興〈刺猴打獵過新年〉《原住民月刊》2002年 12月號
林志興〈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台東文獻》復刊,第二期 1997
金榮華〈卑南族民間故事研究〉《大陸雜誌》,1989年
施翠峰〈卑南族南王村巫俗調查記實〉,《台灣文獻》,1974
洪秀桂〈南王卑南人的豐年祭〉《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8
孫大川〈神聖祭儀的回歸〉「戲話粉墨—2005戲曲藝術國際研討會」2005
孫秀女、孫瑞納〈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1999
浦忠成〈神話的變形〉《花蓮師院學報》5期1995
陳文德〈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89
陳文德〈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9
陳器文〈台灣原住民文學之神話思維與美學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6
鹿憶鹿〈南方民族的竹子神話傳說與信仰〉《東吳中文學報》1期 1995
喬健〈人類學家與原住民研究〉,《田野工作與文化自覺》1998
喬健〈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72
曾建次〈卑南族之本部落口傳歷史及神話傳說(下)〉《山海文化雙月刊》1994.
曾建次〈卑南族之本部落口傳歷史及神話傳說(上)〉《山海文化雙月刊》1993.
黃玉翎〈光復後有關卑南族研究的中文文獻探討〉,《國立台東師院社會科學教育學刊》1994
黃師樵〈卑南王的故事〉《台北文獻》25,1973
趙川明〈建和卑南族的祖靈屋與祖先廟〉,《後山代誌(三)》1996
謝世忠〈傳統與新傳統的現身:當代原住民工藝體現〉《宜蘭文獻》44期,2000

(五)相關書目

《大港口的阿美族》阮昌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
《台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余光弘、董森永,省文獻會,1998。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黃應貴,中研院民族所,1992。
《阿里山鄒族的社會與宗教生活》王嵩山,稻鄉,1995。
《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李亦園,中研院民族所,1963。
《排灣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許功明、柯惠譯,稻鄉,1994。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賽夏族》,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研院民族所,1998。
《稗海記遊》郁永河,成文出版,影印本,1983
《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潘英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熱蘭遮城日記》江樹生譯註,台南市政府,2000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許功明,稻鄉出版,199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