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6: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丁昶文
研究生(外文):Ting Chen-Wen
論文名稱:低傳真
論文名稱(外文):LOW-Fi
指導教授:陳建北陳建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en-P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低傳真失真模糊影像裝置藝術氛圍
外文關鍵詞:Low-FiInstallation ar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5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之目的旨在回溯筆者個人自2003迄今創作之歷程,企望藉由文字的闡述,試圖再次釐清創作觀念之萌發乃至具體實行上之種種,並重新思考關於作者與作品呈現之間複雜的相對應關係;除卻了此個人的創作動機與行為之外,筆者希望能進一步探討在 “觀看”的過程中如何互為影響。創作如同一不可逆過程,文字的論述僅是將此創作的歷程拋向解構、再解構的一端以及嘗試著再次經歷之可能性,我在這個一再解構的過程中,試圖讓創作保持著一種失真、游離的狀態,並希望藉此游離之狀態,期能更貼近亦或是以一旁觀者的姿態去探討自身藝術創作所面臨之問題,讓原本縈繞於自我創作之思維顯現出多義的可能;在此游離的狀態之中,嘗試著找尋能相對應的思考邏輯與文字,重新描繪這無以名狀之創作樣態。筆者希望能經由此游離之姿,一如聲音高、低傳真之手法差異,再次探討關於自身創作之可能,並試圖讓這個可能突顯出彼此的距離,以文字論述的方式,期待以多重角度思考的方式,雖遠猶近,使創作能更趨近於藝術本身,同時,也期望藉此回溯個人創作之歷程。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低傳真」在科技時代的吶喊.............................1
第二節 敘事者、影像與日常生活.................................2
第貳章 影像所揭示的故事......................................5
第一節 關於《記憶的路徑》‧家庭相簿............................5
第二節 關於《消逝的風景》‧消逝的地方感........................9
第三節 窺視與影像‧關於《工地》...............................12
第四節 小結.................................................15
第叁章 一切均在敘事者的腦中發生...............................22
第一節 關於《消像》‧敘事者的渙散與覺醒........................22
第二節 模糊以辨明晰‧關於《有霧的樓梯》、《吐煙圈的斜坡..........24
第三節 《邊坡》•關於一種邊境的描述............................28
第四節 小結.................................................30
第肆章 日常性的框架測量.......................................42
第一節 生活在他方............................................42
第二節 關於《際遇之歌》、《Soundscape》........................44
第三節 關於《不可逆過程》......................................48
第四節 小結..................................................51
第伍章 結語..................................................64
參考書目......................................................67
Paul Virilio(保羅‧維希留) 著,楊凱麟 譯,《消失的美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1年。
Ben Highmore 著,周群英 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1995年。
Arthur C. Danto(亞瑟‧丹托) 著,林雅琪、鄭慧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
方珊,《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楊大春,《感性的詩學:梅洛‧龐蒂與法國哲學主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Kaprow, Allan(卡布羅) 著,Jeff Kelley 編、徐梓寧 譯,《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卡布羅論文集》,台北:遠流圖書。1996年。
司有侖 主編,《當代西方美學新範疇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一版二刷。
Jean Baudrillard(尚‧布希亞) 著,洪凌 譯,《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文化。1998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887年3月平版二刷。
余秋雨,《觀眾心理學》,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第一版。
Susanne. K. Langer(蘇珊•朗格) 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 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Robert Sokolowski(羅伯•索科羅斯基) 著,李維倫 譯,《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
John Berger(約翰•柏格)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99年初版七刷。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 著,龔卓軍、王靜慧 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03年初版。
Michel Foucault(米歇爾•福柯)著,佘碧平 譯,《主体解釋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初版。
廖炳惠 編著,《關鍵詞200 : 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初版。
Susan Sontag(蘇珊•桑塔格) 著,陳耀成 譯,《旁觀他人之痛苦》,臺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年初版。
Husserl, Edmund(埃德蒙特•胡塞爾) 著,楊富斌 譯,《內在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年一版。
Arthur C. Danto(亞瑟•丹托) 著,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年初版。
Martin Heidegger(馬丁•海德格) 著,王慶節、陳嘉映 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年初版三刷。
Gilles Deleuze(德勒茲) 著,黃建宏 譯,《電影II:影像—時間》,台北市:遠流圖書。2003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