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裔新住民: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18,3-23。
王宏仁、田晶瑩(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
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3-36。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6,
177-221。
王麗容(1997)〈台灣婦女就業影響因素分析〉,《理論與政策》,11(3),86-98。王麗容、詹火生、洪榮昭(1994)《婦女二度就業需求與策略之研究》,行政院
勞工委員會職訓局委託研究,台北市。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2007)〈九十六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95年底我國戶
籍登記人口結構分析)〉,內政統計處。
內政部戶政司(2006),《內政統計年報》,
http://www.ris.gov.tw/cHelen/static/st10-0.html 。
內政部戶政司(2007),《戶籍人口統計月報》,
http://www.ris.gov.tw/cHelen/static/st1-0.html 。
內政部戶政司(2007)〈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適摘要報告〉,內
政部戶政司統計調查資料,
http://www.ris.gov.tw/docs/f4a.html,accessed on 2007.3.8。
中時電子報(2007)〈破外籍女賣淫集團逮13人〉,中時新聞資料庫。
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中時電子報(2007)〈府城查獲情色「越南店」 7越娘白天持家 夜間坐檯賺
外快〉,中時新聞資料庫,
http://www.tol.com.tw/CT_NS/CTSearchList.aspx 。
王宏仁(2006)〈雙薪家庭中男性工作壓力與家庭衝突對生活滿意度之影響〉《網
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
http://society.nhu.edu.tw/e-j/53/index.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3),《內政統計通報》,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835&ctNode=3259 。
行政院主計處(2007)〈大陸與外籍配偶人數統計〉,行政院主計處人口靜態統
計,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
成之約(2003)〈青少年就業促進措施〉,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台北市。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B-092-008.htm
自由電子報(2007)〈人口販子,暴力控制外籍新住民賣淫〉,自由電子報新聞查
詢。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IServicEma/search.php。
自由電子報(2007)〈蛇頭民代,強逼越女賣淫〉,自由電子報新聞查詢。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8/today-so1.htm
朱蓓蕾(2005)〈外籍勞工與配偶管理問題之探討〉,《國改研究報告》,財團法
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4/IA-R-094-003.htm 。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住民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嘉義市。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妥協〉,
《台灣社會學》,1,149-182。
沈慶宏(2003)〈從保護令聲請經驗思考大陸配偶婚姻暴力上的處境〉,《社區
發展季刊》,105,309-317。
李大正、楊靜利(2004)〈台灣婦女勞動參與類型與歷程之變遷〉《人口學刊》,28,109-134。
李俊豪(2005)〈戰後臺灣農村勞動遷徙現象:以小龍村為例〉,《人口學刊》,31,69-103.
李建忠(2006)〈雲林縣新移民女性就業困境分析〉,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裔新住民」:「尊嚴」vs.「靈
魂之債」〉,《臺灣東南亞學刊》,3(1),37-62。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
《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8。
呂靜妮、黃玉珠(2006)〈探討越南籍配偶之產後經歷歷程〉,《志為護理》,5(2)84-95。
呂美紅(2000)〈外籍新住民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
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
北市。
吳錦勳(2005)〈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商業周刊》,917。
吳亦偉(2005)〈原應嘆息百年孤寂看見「她」或我?以台灣外籍新住民之婚姻配
過程與婚姻關係為例試論主體意識之自我建制〉,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
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論文,2005/4/28.29: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中心。
吳佑珍、唐文慧(2005)〈新移民女性的母職實踐與社會政策制定〉,「社會暨
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
討會,2005/5/6高雄醫學大學。
邱琡雯(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新住民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 ? 還是多元文
化?〉,《社會教育學刊》,29,197-219。
林淑慧(2004)〈全球化弱勢婦女就業的另一扇窗口--婦女微型企業的崛起〉,
2004第一屆關係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大葉大學,2004/12/9,
115-129。
胡愈寧、張菁芬(2003)〈促進婦女就業之研究〉《育達研究叢刊》,5(6),15-26。徐雅玲(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探討影響外籍新住民教育子女的因素及
因應之道〉,《北縣教育》,51,45-48。
徐美(2002)〈失業者特性之研究與勵志工作者效果(Added Worker Effect)
之初探〉,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北市。
高長(2000)〈中國大陸城鎮勞動力就業問題之探討〉,《遠景季刊》,1(4),59-90。
夏曉鵑(2001)〈外籍新住民」現象的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移民女性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女性電子報》,157期,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 。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住民》,左岸文化。
莊慧玲、魏上凌(1994)〈大專畢業生失業搜尋與在職搜尋之比較〉《經濟論文
叢刊》,24(2),425-449。
張于純(2007)〈來台之外籍專技人員跨國移動與就業歷程探討〉,中正大學勞
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
之居家服務員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黃幸美(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
刊》,5,133-163。
黃台心、林志明(2001)〈我國勞工在工作狀態間之流動分析〉《經濟論文叢
刊》,29(4),511-546。
陳庭芸(2003) 〈澎湖地區國際婚姻發展之狀況與調查研究〉,《�矇B石季刊》,
32,42-70。
陳怡君(2006)〈從北歐的家庭福利政策談起-反觀我國家庭福利政策〉,52。
http://soc.nhu.edu.tw/e-j/52/52-49.htm
駐越南代表處(1994)<越南勞動相關法規>
http://www.teco.org.vn/labourlaw.htm,accessed on 2007/3/14 。
經濟部(2007) 〈工業區用地開發統計分析〉,《工業區統計資訊》,
http://idbpark.moeaidb.gov.tw/全國工業區/Statistics/UP1.htm。
潘淑滿(2004)〈婚姻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
學刊》,8(1),85-131。
謝宗林(1999)〈越南經濟面臨的挑戰〉,東南亞經貿報導,
http://www.moea.gov.tw/~ecobook/southasia/88/e6index.htm,
accessed on 2007/3/14。
劉貴珍(2000)〈外籍新住民跨文化適應與對現行管理制度態度之探討〉,大葉大
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住民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
市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市。
鄭文惠(2005)〈影響女性外籍配偶就業決定之因素探討~以高雄縣越南籍外籍
配偶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蕭台生(2003)《自願與非自願離職者的特徵及其求職結果比較研究─台灣求職者
的實證分析》,中山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釋自淳、夏曉鵑( 2003) 〈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住民識字班」為例〉,《台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2),41-84。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Bridget (2001) “Different Roots in Common Ground:
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in London,”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27(4), 673-683.
Lyon, D. (2006) “The Organization of Care Work in Italy: Gender and
Migrant Labor in the New Economy,”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13(1), 207-224.
Madison, Greg (2006) “Existential Migration,” Existential Analysis,
17(2), 238-260.
Imamura, A. E. (1990)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3), 171-191.
Wisensale, Steven K. (1999)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in a Changing
Vietnam,”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5), 602-616.
McHugh, E. Kevin (2000) “Inside, Outside, Upside Down, Backward, Forward, Round and Round: A Case for Ethnographic Studies in Migra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4(1), 71-89.
Parren�龍, Salazar Rhacel (2001) “Transgressing the Nation-State: The
Partial Citizenship and〝Imagined (Global) Community〞of Migrant
Filipina Domestic Workers,” Journal of Woma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26(4), 113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