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扮演著美化市容、防災避難及舒解壓力的角色。像是「都市中的都會公園」,或是「社區中的鄰里公園」,都是以此為出發點而設立。而依法規設置之鄰里公園中,大多數公園的使用率尚可,但其中部分的鄰里公園,卻有著使用效益不彰的現象,例如流浪漢聚集、攤販擺設、垃圾堆放、雜草叢生、無人使用…等等,此類情形在都市中的公園裡隨處可見,似乎在法規以及設施之外,仍有其他環境之影響因子存在。
而在目前現有的相關研究中,大多是以公園本身之設施品質以及其所處之環境區位角度切入,或是公園之用後評估檢討,並未探討出真正影響公園使用率的原因。因此,本研究嘗試從公園周圍的「外在環境」(例如:鄰房型式、視覺感受)以及「內部環境」(例如:公園內部植栽、公園內部配置)等來檢討鄰里公園使用率低下之原因,並利用實地現象觀察,在案例之取樣分析中進行整合比較與檢討,再配合實地問卷調查與訪談,以提出對於公園使用率以及使用品質之環境影響因子,以作為未來後續研究或是地方鄰里公園設置時之參考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