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7: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伯欣
研究生(外文):Po-Hsin Lin
論文名稱:「解結」-以痛為核心探討先秦兩漢中醫學之內涵
論文名稱(外文):Conceptions of Pai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arly China
指導教授:林昭庚林昭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中國醫藥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醫學研究所
學門:醫藥衛生學門
學類:醫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78
中文關鍵詞:先秦兩漢經脈氣血臟腑
外文關鍵詞:painPre-Qin and Han dynastyMeridian(vesselchannel)Qi and Bloodzang-fu(viscer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痛」是人類從古至今、不分中外共有的不愉快感覺與經驗,也是無特異性、透過身體或心理發生異常變化時所伴隨表現的症狀。迄今為止,在臨床上「痛」仍無法被檢測與精確的計量,「痛」的現象雖普遍而客觀存在,但人的感受卻往往主觀而獨特,從覺知到表達之間有著程度不等的落差。對患者而言,緩解疼痛的需求往往比治療原發疾病更加迫切,而這也是醫者在臨床診療上最感壓力的難題之一。「痛」的研究在生物醫學或是人文社會的學科當中,都是看似尋常實為複雜的議題,特別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醫學專業裡,關於「痛」的研究無疑極具重要性。在中醫學早期建構的過程中,「痛」的相關議題其實是經驗累積與理論成形的重要催化者,因此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探索古典醫學理解「痛與生命」間各種關係的視野,並試圖從歷史、文化及醫學的內涵中挖掘不同時空背景下人們面對身心病痛等生命議題的態度與感受,及其相對應的理論與處置方法。

先秦兩漢時期被認定是中醫學成形與建構理論系統化的時代,故本論文也以該區間為主要的爬梳對象,並以「痛」為核心提出問題意識。論文試圖解答下列問題:(1)「痛」的表現方式與記載內容是否與整體身體認知的深度有同樣的演變歷程?(2)先秦兩漢間時人主觀詮釋的感受與經驗對「痛」的理解與界定又有何影響?(3)「痛」的成因與其他類似的異常身體感差異何在?(4)不同種類的「痛」與各種身體結構及氣血的關連性為何?(5)「痛」的治療技術與背後思維的演變是基於何種概念而產生?又彼此是否存在任何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痛」在早期除了用來形容心理與情感的厭惡與不適之外,逐漸被用來表達產生於肉體的感覺,並藉由兩種現象的互動衍生出精神、形體之間互為病因的思維。同時由於對「痛」發生在實質結構與經脈、藏象系統現象上的大量關注,不但加速了醫學的進展,也凸顯了「痛」在醫學發展的原創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促使身體內外的認識與聯繫逐漸清晰。同時,性別、勇怯等身體特質在耐痛的程度上並不必然相關,痛在性別差異與疾病種類的關注上明顯有所不同,性別化的差異主要在於不同生殖系統的結構、功能與相關疾病,醫者透過診斷分辨勇怯或耐痛差異以作為確認身心運作的各種因素是否處於正常狀態。此外,由於身體結構的特性與功能各不相同,「痛」在各種結構中發生的原因與症狀也各異其趣,這些知識由「脈」、「臟腑」與「氣、血」等觀念延續而來,透過實體解剖、現象觀察及病因病機理論的發展逐漸成形,深層化與精細化的改變讓醫學限制不斷突破。往昔,人將體內的生命元素逐漸歸納成「氣」、「血」、「水」三大類,加上「神」的主宰形成既獨立又互動共存的生命體系。「痛」的產生乃因體內發生氣、血、水的活動異常阻滯不暢,但此時主掌神志覺知的部分仍屬正常;若連痛都未能感知,則表示體內的生命元素已完全無法正常運作,彼此間的訊息已無法順暢溝通。

本論文考證與「痛」類似的「身體感」:「痹」、「厥」、「痿」三證,發現以「氣血」在不同條件下互動產生的各種異常變化解釋藏府經脈組織的病理與症狀,是《內經》中大部分篇章的共通語言,並透過「氣血」細微的變動模式分辨症狀差異、加以定義命名。各種類似症狀間互有異同的病因與病機除了表達同一具身體產生不同病證間的同質性,也顯示對生理病理上差異性的細膩追求。反應至診斷過程,即是要在病患各種身心徵兆的細微反應中,探尋體內疾病變化的各種趨勢;特別對主觀性強的痛證來說,準確而客觀的診斷最是重要。文中以探討望診與切診為例,認為兩者皆有以觀測、比較、分辨經脈與血脈各種變化以準確呈現患者身心狀況的特點,這對痛證的診斷極有幫助。針對同一觀察對象,卻能以不同診斷方式辨識出更多的身心資訊,使得中醫學的生命視野更加廣泛饒富意義。最後,所有治療痛證的方法其實皆圍繞著改變身體氣血水流暢度的異常,及臟腑與組織、經脈間的互動障礙所致。從先秦到兩漢之後,治療疼痛的特點逐漸脫離單純鎮痛與治標的水準,對於疼痛及各種病證幾乎都能從標本兼治的面向考量,具備了更全面的診療能力。

中醫學在現代與先秦兩漢時期呈現的是不同的風貌,在當代鼓吹中醫學必須革新進步的同時,先回溯其萌芽階段求得原有思維與重審理論原貌乃是當務之急。
“Pain” is an unpleasant feeling and experience commonly shared by human from the past to present and in the East and West. It is not unique, but a symptom that comes along with the abnormal changes in body and mind. Up to now, “Pain” still can not be precisely pinpointed, tested and quantified clinically. Though the “Pain” is universal and objective, the feeling is unique and subjective, and is varied in degree from the awareness to the expression of pain. To the patient, it is more urgent to alleviate the pain than to cure the root causes.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facing the medical practitioners in thei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study of “pain” in bio-medical science or the disciplines of social humanity is seemly considered ordinary, but in fact is a fairly complicated subject especially in medical science in which “human” i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tudy of “pai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ain” and its relative subjects are the catalyst of cumulative experience and formulation of theories.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classical medical science on the visions of var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 and life”, and also attempts to discover, from the essenc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medical science, the people’s attitude and feeling under different time, place and background in coping with the subjects relative to the pain and illness of the body and mind, and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Pre-Qin and Han dynasty were regarded as the time when Chinese Medicine took its roots and the theories systemized. This thesis intends to use these eras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analysis, and take “pain’ as a core viewpoint to present various pain-related issues, and attemp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Had the express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pain” evolved along with the degree of the recognition of body? What influence did the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f feeling and experiences have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and definition of “pain” in the eras of Early China? What we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auses of various types of “pain” and the abnormal body feeling? What were the co-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pain” and various types of body structure as well as Qi (vital force) and blood circulation? What were the concepts that facilitated the techniques of “pain” treatment and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m? And they inter-related, but different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on “pain” treatment, therapy, and cure.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ain” excepted for describ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discomfort, had gradually been used to express the physical illness in earlier era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expression and discomfort, the spirit and body had both been considered as the causes of illness. Also because more attention had been focused on “pain” that occurred in essential body structure, essence and pulse, and the system of internal organs, it had not only accelerated the progress of medical science, but also placed “pain” in a conspicuous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It also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body and co-relationship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body characters such as gender, “bravery” “fear”, etc. were not necessarily relevant to the degree of pain tolerance. The attention to pain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gender and diseases. Physicians used the diagnosis to differentiate the variances in bravery and fear or pain tolerance and to confirm whether the body and mind functioned normally. In addi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s of body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of “pain” varied in body structures. This knowledge continued from the concepts such as “pulse”, “Internal organs”, and “Qi (vital force) and blood”, etc, and to autopsy, obser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ies of pathology, which gradually took roots in its depth and sophistication, had changed and continued to break through the medical limitations. At that time, the life elements in human body were categorized into “Qi”, “blood”, and “fluids”, which became an independent, but also interacting and co-existing life system coupling with dominating power of “spirit”. “Pain”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the abnormal stagnation of the activities in Qi, blood and fluids while the control of conscience and cognition remained normal. If the pain was not sensed, then it meant the life elements had lost their normal func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further examined the “body senses” similar to “pain” in the areas of “Bi”(痹), “Chueh”(厥), and “Wei”(痿) and found that“Qi and blood”, which interacted under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had generated various abnormal changes that explained the pathology and symptom in Zan-Fu(viscera), and that they had become the common language in many chapters and verses of the “Nei Jing ”(內經). Through the subtle pattern of changes of “Qi and blood”, the variance of symptoms were distinguished, defined and named. Various similar symptoms, which contained different and similar causes and pathology, except for demonstrating the same attributes of syndrome generated from the same body, suggested for the delicate pursuit of variation in pathology. The reaction to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was to find the patient’s reaction to various symptoms in body and mind and to explore the trend of changes in illness, especially for strongly subjective case of pain, accurate and objective diagnosi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 thesis also discussed the examples of inspection and palpation and concluded that both had their merits in utilizing observing measurement and comparison to distinguish the changes in essence and pulse, and vessels and to accurately disclose the 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body and mind. This was very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of pain. For the same observing object, more information on body and mind could be distinguished and recognized by applying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it had broadened the horizon and vision of life in and to Chinese Medicine. Finally, all pain treatments and therapies had been circled around the variation of abnormality on the degree of circulation in body’s Qi, blood, fluids, and the stagn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Zan-Fu, essence and pulse. In the post pre-Qin and Han dynasty, the emphasis of pain treatments had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simple pain suppression and symptom care to simultaneously treating the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of pain and illnesses, the ability of full-cover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由《素問•舉痛論》所引出的研究課題 1
第二節 從百家爭鳴到經典文本-摸索與建構中的醫學知識和技術 10
第三節 生命現象的探索-身體語言與問題意識 15
第二章 醫學源流與痛的詮釋 22
第一節 隱晦未現的時代 25
第二節 痛的身體化與醫學的系統化發展 45
第三節 勇怯與男女-身體的差異化 88
第四節 「疼」、「痛」之辨 115
第五節 小結 132
第三章「痛」的解析—兼論系統化之後的中醫學內涵 135
第一節 探索「六痛」—形體結構與痛的關係 138
第二節 神轉不回—論生命元素的運作與痛的關係 165
第三節 同中求異—與痛相關的身體感 190
第四節 明示與暗喻—診斷方式與病因病機的建立 218
第五節 小結 249
第四章 療癒之道 252
第一節 祝說病由與導氣引形 254
第二節 依脈而治-針刺與灸法 274
第三節 從「治驗」到「經方」-治痛方藥的發展思維 302
第四節 小結 328
第五章 討論-他山之石與反思 330
第六章 結 論 348
英文摘要 351
附 錄 355
謝 辭 377
參考書目

一、傳統醫籍(包括點校、譯注、輯佚、景印醫籍)

〔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日〕山田業廣,《素問次注集疏》下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日〕丹波元堅編,《雜病廣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日〕伊澤裳軒,《金匱玉函要略私講》(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日〕森立之,《本草經考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日〕森立之,《素問考注》下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日〕森立之著、郭秀梅等校點,《傷寒論考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宋〕王惟一注,《黃帝八十一難經》(大阪:オリエント出版社,1992)。
〔宋〕陳自明編、〔明〕薛立齋補注,《校注婦人良方》,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二十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宋〕趙義德衍義、〔清〕周揚俊注,《重刊金匱玉函經二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八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宋〕竇材重集、〔清〕胡珏參論,《扁鵲心書》(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84)。
〔明〕不著撰人,《循經考穴編》(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1)。
〔明〕江梅授、鄧景儀述,《醫經會解》,收錄於《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第四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明〕周岳甫著、〔清〕張振均纂輯,《厘正按摩要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明〕姚可成匯輯,達美君、樓韶來點校,《食物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明〕施沛,《祖劑》(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
〔明〕徐曾,《經絡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明〕高濂,《遵生八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明〕虞摶,《醫學正傳》(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明〕翟良纂,《經絡匯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明〕龔居中輯著,《紅爐點雪》(台北:五洲出版社,1985)。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台北:中醫整合研究小組,1986)。
〔東漢〕華佗,《華佗中藏經》(台北:自由出版社,1998)。
〔金〕李東垣,《脾胃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南北朝〕陳延之撰、高文鑄輯注,《小品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南朝〕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南齊〕褚澄著,趙國華校釋:《褚氏遺書校釋》(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唐〕王冰,《素問王冰注》,收入《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據明顧氏影宋本校刊,1965)。
〔唐〕王燾,《外臺秘要》(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85)。
〔唐〕孫思邈,高文柱主編,《藥王千金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唐〕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晉〕王叔和,《脈經》(台北:大孚書局有限公司,1999)。
〔晉〕葛洪著、王均寧點校,《肘後備急方》(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梁〕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清〕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尤在涇,《金匱翼》,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吳師機著,王軍、曹建春點校,《理瀹駢文》新校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清〕吳謙,《四診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外科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訂正金匱要略注》,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訂正傷寒論注》,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婦科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鞠通,《醫醫病書》,收入李劉坤主編,《吳鞠通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清〕沈目南,《沈注金匱要略》,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八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汪昂,《本草備要》(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77)。
〔清〕汪昂,《醫方集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清〕周岩,《本草思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清〕周振武,《人身通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清〕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清〕周學海,《讀醫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
〔清〕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清〕徐大椿,《慎疾芻言》,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四十五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四十五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隱菴,《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一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隱菴,《黃帝內經靈樞集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二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璐,《張氏醫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一版,2000三刷)。
〔清〕陸定圃,《冷盧醫話》,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三十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傅山,《傅青主男女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清〕葉天士原著、華岫雲編定,《臨證指南醫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清〕葉霖,《難經正義》(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清〕鄒潤安,《本經疏證》(台北:旋風出版社,1974)。
〔清〕鄒潤安,《本經續疏》(台北:旋風出版社,1969)。
〔清〕趙學敏編著,《串雅選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5)。
〔清〕劉恆瑞著、裘慶元校刊,《經歷雜論》,收入《秘書集成》第二十一冊(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
〔清〕鄭欽安,《醫法圓通》(成都:巴蜀書社,1996)。
〔清〕嚴潔等著、姜典華等校注,《得配本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魏〕吳普著,尚志鈞等輯校,《吳普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侯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不著撰人,《黃帝蝦蟆經》(台北:士林出版社,1988)。
丹波康賴編撰、沈澍農校注,《醫心方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王逸之,《金匱博詁》,(台北:郁冠打字排版印刷社,1984)。
何任,《金匱要略新解》(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何東燦,《金匱要略新解》(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3)。
岐伯天師傳、〔清〕陳士鐸述,《外經微言》(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
李克光主編,《金匱要略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唐宗海,《血證論》(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92)。
唐宗海,《金匱要略淺注補正》(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93)。
時振聲,《傷寒論串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7)。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針灸甲乙經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許敬生主編,《危亦林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郭秀梅、岡田研吉編,《日本醫家金匱要略註解輯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郭教禮主編,《類經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陳亦人,《傷寒論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楊向輝,《金匱要略注釋》(台北:正中書局,1986)。

二、傳統典籍(包括點校、譯注、輯佚、景印古籍)

《隋書》,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第十八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北宋〕朱肱,《北山酒經》,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四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西晉〕張華,《博物志》(台北:中華書局據士禮居本校刊,1981)。
〔西晉〕陳壽撰、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51)。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西漢〕揚雄,《方言》(台北:國民出版社,1959)。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36)。
〔西漢〕劉向撰,〔明〕茅坤補,《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台北,廣文書局,1981)。
〔西漢〕劉安,《淮南子》(台北:世界書局,1955)。
〔西漢〕劉安、〔清〕莊逵吉校刊,《淮南子》,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武進莊氏本校刊,1936)。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第四冊(台北:世界書店,1973)。
〔宋〕張君房編集,《雲笈七籤》,收於《道藏要籍選刊》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宋〕羅泌,《路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9)。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東漢〕王充,《論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東漢〕王充著、〔明〕程榮校,《論衡》,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36)。
〔東漢〕桓譚、〔清〕孫馮翼輯,《桓子新論》,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1936)。
〔東漢〕班固,《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7初版,1996台一版七刷)。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台北,廣文書局,1972)。
〔東漢〕高誘注,《戰國策》(台南:第一書店,1984)。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東漢〕劉熙,《釋名》(台北:國民出版社,1959影嘉靖三年重刻本)。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唐〕司馬承禛刊正、趙聞起解釋,《天台經幢老子真本》(台北:三民書局,199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三國志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
〔晉〕葛洪,《抱朴子別旨》,收於《道藏要籍選刊》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于鬯,《香草續校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四部備要•經部》(台北: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81)。
〔漢〕桓寬撰,《鹽鐵論》,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張氏考證本校刊,1936)。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戰國〕荀況著、蔣南華等譯注,《荀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魏〕張揖撰,《雜字》,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48(濟南:山東大學,2006)。
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王更生註譯,《晏子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
田昌五,《孫子兵法全譯》(濟南:齊魯書社,2002)。
朱右增,《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
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頌》,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天官冢宰》,(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春官宗伯》(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
徐培根註譯,《太公六韜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6)。
馬自毅住譯、李清筠校閱,《新譯增廣賢文》(台北:三民書局,2007)。
馬持盈註,《史記今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彭年等校正,《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社,2004)。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盧元駿註譯,《說苑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
蕭登福,《列子古注今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嚴捷、嚴北溟註譯,《列子譯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三、近人論著

1.中文書籍
丁光迪,《諸病源候論養生方導引法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丁福保,《西洋醫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中國中醫藥報社主編,《哲眼看中醫-21世紀中醫藥科學問題專家訪談錄》(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遠離疼痛》(台北:元氣齋出版社,2003)。
中醫研究院主編,《岳美中論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
孔建民:《中國醫學史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方舟子,《批評中醫》(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
方藥中,《辨證論治研究七講》(台北:啟業書局,1985)。
方藥中、許家松,《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王一方,《醫學人文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王大生,《內難針灸要旨淺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
王大生等主編,《神灸經綸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王占璽,《傷寒論脈法研究》(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0)。
王玉芝等編著,《張仲景藥對的臨床應用》(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王志成、葉紘宙,《部首字型演變淺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王唯工,《氣的樂章》(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朝增,《理性的萌芽-先秦哲學》(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王琦,《中醫體質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
王琦主編,《王琦男科學》(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王慶其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黃帝內經》(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9)。
北京中醫學院,《中國醫學史講義》(香港:醫藥衛生出版社,1968)。
史宇廣、單書健主編,《當代名醫臨證精華—男科專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武威漢代醫簡》摹本、釋文、註釋(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田合祿,《疫病早知道》(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田合祿、田蔚,《中醫運氣學解秘—醫易寶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田合祿、周晉香,《五運六氣臨床運用大觀》(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仿佛,《氣道針經》(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頁196。
任應秋,《內經研究論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任應秋,《運氣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刑斌主編,《危症難病倚附子-現代名醫運用附子經驗薈萃》(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匡調元,《人體新系猜想-匡調元醫論》(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
匡調元,《人體體質學-中醫學個性化診療原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匡調元,《中醫病理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匡調元,《中醫體質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6)。
印會河、張伯訥,《中醫基礎理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3)。
朱世輝等合譯,《蓋氏生理學》,(台北:杏文出版社,1989)。
朱自清,《經典常談》(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
朱建平,《中國醫學史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
江曉原、劉兵主編,《科學敗給迷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何裕民,《新編中醫基礎理論》(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
余岩,《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
吳紹德等整理,《陸燕瘦針灸論著醫案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李今庸,《古醫書研究》(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李心機,《傷寒論疑難解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李仲廉、華勇主編,《慢性疼痛治療學基礎》(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李孝定,《讀說文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李良松,《甲骨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李良松、郭洪濤,《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
李建民,《死生之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李書田,《古代醫家列傳釋譯》(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
李陽波講述、劉力紅等整理,《開啟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台北:相映文化,2006)。
李道生、林秀芬,《針灸三十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店,2006)。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
李應均,《黃帝內經中的人天觀》(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杜貴友、方文賢主編,《有毒中藥現代研究與合理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沈宗國、唐肖洪注釋,《傅青主男科注釋》(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沈映君主編,《中藥藥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肖國士等主編,《臨床痛證診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台北:樂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
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岳麓書社,2005)。
周作人,《藥味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周岐隱,《古本傷寒心解》,收錄於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傷寒分冊》(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周慎、何清湖主編,《止痛本草-止痛中藥臨床應用指南》(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周楣聲,《灸繩》(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
周鳳梧主編,《古今藥方縱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孟景春、周仲英,《中醫學概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4)。
易中天,《中國的男人與女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林明華,《五千年前埃及、中國的「天下至道書」》,(板橋,點石出版社,2000)。
林昭庚,《新針灸大成》(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1996)。
林昭庚、鄢良,《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板橋:稻鄉出版社,2004)。
林德宏,《科學思想史》(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竺可楨,《天道與人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竺家寧,《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台北:台灣書店,1998)。
段逸山,《「素問」全元起本研究與輯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6)。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韋緒性主編,《中西醫臨床疼痛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秦伯未,《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頁584。
翁恩琪,《痛與鎮痛》(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馬建中,《中醫診斷學》(台北:正中書局,1996)。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馬繼興,《出土亡佚古醫籍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5。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馬繼興等輯校,《敦煌醫藥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高春媛、陶廣正,《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北京:三聯書店,2005)。
常宇等主編,《文化中醫》(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張存悌,《中醫火神派探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張成國,《灸法、拔罐及放血療法》(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91)。
張志斌,《古代中醫婦產科疾病史》(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
張言,《中國醫學體系》(台北:自由出版社,1959)。
張卓主編,《疼痛名醫診治絕招大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
張延昌主編,《武威漢代醫簡注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張家禮、陳仁旭主編,《金匱圖解釋要》(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張效霞,《回歸中醫》(青島:青島出版社,2006)。
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張笠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
張登本主編,《內經的思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張舜徽,《舊學輯存》(山東:齊魯書社,1988)。
張鳴皋,《藥學發展簡史》(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庄:河北科學技術版社,2002)。
張豐強等,《現代中藥臨床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張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
曹東義,《回歸中醫》(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曹東義,《神醫扁鵲之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曹開鏞主編,《中醫男科論文集》(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
梅約醫學中心著、林智生譯,《慢性疼痛》(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許濟群、王綿之主編,《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陳必祥,《古代漢語三百題》(台北:建宏書局,1996)。
陳竹友,《簡明中醫訓詁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陳克正,《古今針灸治驗精華》(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陳欽銘,《十二四史醫者病案今釋》(台北,啟業書局,1986)。
陸壽康主編,《針刺手法百家集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曾立崑主編,《本草新用途》(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南中醫學院,《中國醫學發展簡史》(湘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賀普仁主編,《灸具灸法》(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馮世綸、張長恩,《中國湯液經方》(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馮玉明、程根群,《中醫氣象與地理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黃侖、王旭東,《醫史與文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年)。
黃杰熙評釋,《本草三家合注評釋》(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黃煌,《中醫十大類方》(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黃煌,《經方的魅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黃維三,《針灸科學》(台北:正中書局,1995)。
黃維三,《難經發揮》(台北:正中書局,1994)。
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黃龍祥主編,《中國針灸刺灸法通鑒》(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
楊士孝,《二十六史醫家傳記新注》(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6)。
楊俏田等主編,《中醫疼痛治療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楊寬,《戰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6)。
路德華等主編,《痛證的中醫療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靳琦,《王琦辨體-辨病-辨證診療模式,中醫體質理論的臨床應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甄橙,《病與證的對峙-反思18世紀的醫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
趙恩儉,《中醫脈診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劉力紅,《思考中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劉民叔,《素問痿論釋難》(上海:三友實業社承印,1933)。
劉長林,《中醫象科學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劉炳凡,《黃帝內經臨證指要》(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劉時覺,《宋元明清醫籍年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劉渡舟,《傷寒論臨證指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劉渡舟,《經方臨證指南》(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劉澄中、張永賢,《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鄭金生,《藥林外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
魯兆麟,《精氣神》(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8)。
盧崇漢,《扶陽講記》(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錢超塵,《內經語言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
龍伯堅,《黃帝內經概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戴西湖、劉建華主編,《古今男科醫案選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
謝觀,《中國醫學源流論》(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鍾藍主編,《痛證推拿》(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魏汝霖,《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羅元愷,《羅元愷論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嚴世芸主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海:上海中醫藥出版社,2004)。
嚴建民,《中國醫學起源新論》(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嚴建民,《五十二病方註補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嚴建民,《遠古中國醫學史》(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廣文書局,1970)。
龔士澄,《跛鱉齋醫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2. 中文期刊、論文
丁榮光、張笑平,〈試論中醫體質的特性〉,《中華中醫藥雜誌》10.4(1995)。
于江,〈先秦時期的養生文化〉,《養生大世界》2005.4。
口鎖堂,〈論「是動病」、「所生病」〉,《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2(2003)。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武威漢代醫藥簡牘在醫學史上的重要意義〉,《文物》12(1973)。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從三種古經脈文獻看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收入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文洪、王曉英,〈捻轉補瀉法與經脈循行方向的關係〉,《針灸臨床雜誌》21.5(2005)。
王中琳、王新陸,〈《內經》論痿探賾〉,《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6.5(2002)。
王立,〈中國古代房中術概論〉,《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2(1996)。
王伯章,〈六經辨證的原義、結構與本質及相關問題探討〉,《中醫藥學刊》22.1(2004)。
王希康,〈「不通則痛」試解〉,《醫藥產業資訊》3.17(2006)。
王東生等,〈仲景對脈學的貢獻〉,《中醫文獻雜誌》2001.4。
王東坡,〈論歷代著名醫家對中醫體質理論的貢獻〉,《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9.2(2006)。
王金良,〈對古代熱證用灸規律初探〉,《中醫外治雜誌》1996.1。
王家驁,〈熱證可灸探析〉,《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4.6(2003)。
王海、鄭風胡,〈膏肓穴釋義及其在推拿臨床中的應用〉,《按摩與引導》15.5(1999)。
王釗、賈鴻寶,〈《內經》祝由辨析〉,《中醫雜誌》31.4(1990)。
王健文,〈國君一體—古代中國國家概念的一個面向〉,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王敏弘,《黃帝內經有關神的研究》(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王梅、周春祥,〈論《傷寒論》「厥陰」的兩個不同系統〉,《河北中醫》28.2(2006)。
王景岳、王平,〈試述氣血向心論與大循環論的統一〉,《實用中醫藥雜誌》20.11(2004)。
王琦:〈中醫體質學說的研究展望〉,《中醫藥學刊》20.2(2002)。
王毅強等,〈中醫疼痛病機辨析〉,《長治醫學院學報》12.4(1998)。
王曉萍,〈江陵張家山漢簡《引書》對養生學的貢獻〉,《中醫文獻雜誌》1997.3。
王鴻謨,〈關於經脈起止走向規律的探討〉,《中國針灸》23.3(2003)。
王禮賢:殷商疾病卜辭—中國醫學史上的醫案雛型。醫古文知識 1997.3。
王麗慧,〈古代痿証名實考〉,《上海中醫藥雜誌》37.2(2003)。
王蘇莉,〈《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河南中醫》24.6(2004)。
司呈泉:〈中國古代的人體解剖與外科手術〉,《前進論壇》1998.10。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16.4(2005)。
田敏桂等,〈移精變氣論篇瑣談〉,《河北中醫藥學報》12.2(1997)。
白朝偉,〈血與水辨證觀之源與流〉,《河南中醫》26.10(2006)。
石雪梅、朱光宇,〈中醫學的臟腑是解剖的臟腑〉,《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0.3(2004)。
刑玉瑞,〈經絡學說的建構與古代神秘數字〉,《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8.1(2006)。
江佩榮、陳榮洲,〈中醫妊娠胎兒學的研究〉,《中西整合醫學雜誌》5.1(2003)。
江陵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釋文〉,《文物》1989.7。
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之身心問題〉,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故宮文物月刊 1995;13(39)。
何宗禹,〈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有關的問題再探〉,《中華醫史雜誌》14.3(1984)。
何宗禹,〈馬王堆醫書考證譯釋問題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1.2(1981)。
何政�琚A〈論薑在四逆湯中的活用〉,《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8.4(2006)。
何紉秋,〈論厥和厥逆〉,《西昌師專學報》1998.4。
何權瀛,〈現代醫學的有限與無奈〉,《醫學與哲學》23.1(2002)。
余瀛鰲,〈中醫臨床文獻研讀點津〉,《中醫文獻雜誌》24.1(2006)。
冷艷楓等,〈《素問•痿論》疑難考辨三則〉,《中醫藥學報》33.3(2005)。
吳小明等,〈張仲景「瘀水同源」理論探析〉,《新中醫》37.6(2005)。
吳光明:古代儒家思維方式試論—中國文化詮釋學的觀點。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正中書局,台北 1996。
吳建華、張麗君,〈藥用薑研究進展〉,《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5.1(2002)。
吳敏怡,〈《內經》脈辨〉,《湖北中醫學院學報》11.1(2001)。
呂利平、郭成杰,〈清輝四轍的中華養生文化—從《行气玉佩銘》、《導引圖》和《引書》談起〉,《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2(2004)。
呂凌,〈中醫穩態觀之形神論〉,《中醫雜誌》47.5(2006)。
呂選民,〈中國古代民間推拿按摩療法發展史略〉,《中國民間療法》14.8(2006)。
宋紅普,〈論《金匱要略》疼痛辨治〉,《上海中醫藥雜誌》37.4(2003)。
李千笛、許紅,〈婦女熱入血室的證治及機理探討〉,《中國醫藥學報》9.4(1994)。
李小青,〈氣功概念芻議〉,《中醫文獻雜誌》2003.4。
李如輝,〈《中醫基礎理論》若干理論問題的商榷(1)—臟象(臟腑)、藏象(藏府)〉,《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6.4(2002)。
李成衛、王慶國,〈《金匱要略》“三因”非因論〉,《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2.5(1999)。
李伯聰,〈中醫學歷史和發展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科學傳統與文化—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李伯聰,〈關於扁鵲、扁鵲學派和中醫史研究的幾個問題〉,《醫學與哲學》1994.3。
李志道,〈阿是穴治療痛證〉,《針灸臨床雜誌》11.3(1995)。
李志道,〈腧穴局部作用的規律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針灸臨床雜誌》11.11(1995)。
李良松,〈略論甲骨文中的世界醫學之最〉,摘自霍韜晦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醫學》(九龍:法住出版社,2003)。
李宗焜,〈介紹甲骨文〉,《國文天地》15.4(1999)。
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
李東成、秦繼明,〈《內經》脈字含意分析〉,《黑龍江中醫藥》1994.6。
李林,〈酒、飲酒、酒文化與養生保健〉,《中醫文獻雜誌》4(1996)。
李保國,〈《內經》導引行氣辨真〉,《中醫藥臨床雜誌》18.2(2006)。
李建民,〈「正典」醫學的胎動—《中國史新論•醫療》之一章〉,「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新史學》15.3(2004)。
李建民,〈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收入氏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
李建民,〈失竊的技術-《三國志》華佗故事新考〉,《古今論橫》15(2006)。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收入氏著,《生命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1(1994)。
李建民,〈馬王堆的術數世界〉,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收入氏著《生命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李建民,〈鬼神、儀式與醫療-中國中古病因觀及其變遷〉,發表於“Rituals, Pantheons and Techni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Before the Tang”國際研討會,巴黎:法國高等實驗學院,2006年12月14-16日。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發表於「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11月16日。
李建東、趙五申,〈《傷寒論》脈診淺探〉,《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3.3(1998)。
李貞德,〈性別、醫療與中國史〉,「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李桂英、周榮君,〈談談對「熱入血室」的認識〉,《光明中醫》19.4(2004)。
李海峰,〈從馬王堆帛書到《靈樞•經脈》看經絡學說的起源和發展〉,《中醫文獻雜誌》4(2002)。
李訓詳:戰國時代「壹」的觀念。新史學 4.3(1993)。
李淑萍,〈淺談「熱入血室」證治〉,《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9.14(2000)。
李瑞、唐玉秀,〈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與五輸穴向心性循行方向相悖的探討〉,《中國針灸》4(1998)。
李瑞、趙百孝,〈論原氣循行體系〉,《中國針灸》25.10(2005)。
李慧杰,〈淺釋中醫形神合一思想內涵〉,《遼寧中醫學院學報》6.1(2004)。
李毅等,〈初探《脈經》對中醫學術的重要貢獻〉,《山西中醫》20.5(2005)。
李曉桂,〈腧穴概念的探討〉,《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5.1(1998)。
李應、張丹紅,〈移精變氣療心疾〉,《現代養生》11(2001)。
李寶德、魏永軍,〈淺談「不榮則痛」〉,《哈爾濱醫藥》24.4(2004)。
李觀容等,〈從雙包山與馬王堆相關背景探討經脈漆雕年代〉,《中華醫史雜誌》31.2(2001)。
李豔,〈宗氣實質探討〉,《湖北中醫雜誌》22.10(2000)。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1(1995)。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1991)。
沈仲賢,〈熱入血室淺論〉,《中醫研究》12.5(1999)。
汪明德,〈房中溯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5.6(2001)。
汪泳濤、張再良,〈論《金匱》肺痿、肺脹〉,《上海中醫藥雜誌》9.(2000)。
肖秀芝,〈病後尤須重「食養」防「食復」〉,《科學養生》6(2003)。
肖金,〈止痛方藥的臨床應用〉,《安徽中醫臨床雜誌》14.3(2002)。
谷峰、鞠寶兆,〈內經對五神的認識〉,《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2.10(2006)。
車建麗,〈「熱證可灸」的理論探討與臨證應用〉,《中國針灸》25.10(2005)。
劭學鴻,〈《內經》對邪氣的探索與界定〉,《江蘇中醫》21.9(2000)。
來向陽、劉梅霞,〈論薑的藥用價值〉,《山東醫藥工業》21.5(2002)。
卓廉士,〈從《帛書》考經絡之起源〉,《四川中醫》21.10(2003)。
周一謀,〈房中養生專著《素女經》和《玄女經》(下)〉,《長壽》4(1996)。
周一謀,〈墓主雖命短,藏書重養生〉,《長壽》5(1994)。
周少林,〈形神合一與心身醫學〉,《甘肅中醫》18.10(2005)。
周仕明,〈從《內經》看經絡理論的形成與完善過程〉,《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8.3(1994)。
周浩禮、吳植恩,〈馬王堆房中書的性養生理論及其文化內涵〉,《醫學與社會》14.6(2001)。
周素娥、彭俊峰,〈《內經》體質學說探源〉,《廣西中醫藥》17.5(1994)。
周唯,〈論六經辨證的陰陽一體觀〉,《中醫研究》20.2(2007)。
周發祥、郭松芝,〈岐伯考略─兼談《內經》的成書年代〉,《北京中醫》1994.5。
尚熾昌,〈論六經辨證的基本概念與實質〉,《河南中醫藥學刊》13.1(1998)。
岳愛萍,〈導引健身法淺述〉,《醫藥產業資訊》3.14(2006)。
林小安,〈殷墟卜辭骨凡有疾考辨〉,收入《揖芬集—張正?E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林伯欣,〈中醫疾病史研究回顧〉,《古今論衡》14(2006)。
林伯欣,〈先秦醫學的生理病理觀-以馬王堆及張家山醫學簡帛為例〉,宣讀於《筭數書》及相關簡牘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2006年8月24日)。
林伯欣,〈在「黃帝的身體」成形之前—淺談殷商至春秋的醫學發展〉,收入《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國醫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7)。
林伯欣,〈從馬王堆醫書看先秦中醫生理觀〉,《中華醫史雜誌》38.1(2008)。
林富士,〈中國的「巫醫」傳統〉,「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
林韶冰等,〈中醫意療移精祝由法治病機理探析〉,《遼寧中醫學院學報》4.3(2002)。
祁宏,〈祝由探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3(1996)。
邱相春,〈談還精補腦的方法與作用〉,《氣功》20.7(1999)。
邱玏,〈旅英學者馬伯英教授學術報告會紀要〉,《中華醫史雜誌》36.1(2006)。
金仕起,〈吾與天地萬物同體-周秦至唐「禁術」的觀念基礎析論〉,「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金仕起,〈晉平公病案新考—「論病以及國」傳統的一則個案分析〉,收入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編,《「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金麗,〈《傷寒論》死證淺探〉,《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1(1995)。
金麗、張其成,〈試論祝由之歷史地位及現實意義〉,《中華中醫藥雜誌》21.6(2006)。
侯忠,〈淺談《內經》論痛〉,《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侯書偉等,〈《靈樞》十二經脈分布規律探討〉,《湖北中醫學院學報》3.3(2001)。
姜文熙,〈《諸病源候論》中的養生方和導引法〉,《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7.4(2000)。
姜良鐸、劉承,〈《武威漢代醫簡》方藥臨床應用價值初探〉,《中華醫史雜誌》36.1(2006)。
姚純發,〈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2.3(1982)。
姚純發,〈淺談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華醫史雜誌》30.3(2000)。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考釋〉,《漢字文化》4(2004)。
胡厚宣,〈殷人疾病考〉,收入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1972)。
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4(1984)。
范鎮海,〈依時辰辨治內科雜病三法〉,《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5.2(1995)。
郁保生,〈《傷寒論》脈學述要〉,《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5.2(1995)。
韋麟,〈對《傷寒論》死證的初步探討〉,《時珍國醫國藥》15.8(2004)。
凌宗元,〈腧穴穴性理論探討〉,《中國針灸》25.2(2005)。
孫松輝,〈論《內經》五臟神的同一性〉,《遼寧中醫雜誌》32.3(2005)。
孫理軍、張登本,〈中醫體質的基本內涵〉,《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1.3(2002)。
孫福立等,〈意念與呼吸週期的不同組合方式對心率變異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6.3(1996)。
孫藝軍等,〈不同頻率下的停閉調息模式對心率變異的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7.4(2004)。
徐力,〈《傷寒論》死證探析〉,《國醫論壇》14.5(1999)。
徐剛,〈《傷寒論》脈學發微〉,《河南中醫學學刊》10.1(1995)。
時兵,〈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考釋三則〉,《東南文化》2005.2。
時衍松,〈傳統房中養生術管窺〉,《中國氣功》12(1996)。
栗山茂久:〈肩凝考〉,《古今論衡》2006.15。
祝世訥,〈論「超解剖」架構的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4.6(2000)。
祝平一,〈評介Thomas Laqueur, Making Sex〉,《新史學》7.4(1996)。
翁宜德,《《難經》臟腑疾病觀研究-以文字考釋為核心觀點》(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1985)。
郝保華,〈對臟象學說中臟、腑含意的新考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學報》23.1(2000)。
郝保華、王益平,〈對臟腑五、六之數的探討和思考〉,《陝西中醫學院學報學報》23.3(2000)。
馬明,〈論氣血〉,《陝西中醫函授》1997.1。
馬武昆,〈中醫體質學說初探〉,《河北中醫》27.6(2005)。
馬瑞茳,〈「還精補腦說辨誤」之辨誤〉,《氣功》17.1(1996)。
馬德孚,〈婦人「熱入血室」新解〉,《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6.3(1996)。
馬繼興,〈馬王堆出土的古醫書〉,《中華醫史雜誌》10.1(1980)。
馬繼興,〈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木人形的研究〉,《新史學》8.2(1997)。
馬繼興,〈雙包山漢墓出土的針灸經脈漆木人形〉,《文物》4(1996)。
高少才,〈解析「標本論」在臨床中的核心價植〉,《江蘇中醫藥》23.6(2002)。
高伯正,〈血室即子宮論〉,《中醫藥研究》13.2(1997)。
參李宗焜,〈花東卜辭的病與死〉,發表於「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12月13日。
崔錫章,〈論《脈經》症狀表述的語言特色〉,《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8.4(2005)。
崔錫章,〈論《傷寒論》的詞義特點及對臨床應用的影響〉,《中醫雜誌》47.5(2006)。
崔錫章、張寶文,〈漢代醫籍症狀表述語言特色研究〉,《醫古文知識》1(2005)。
張士杰,〈氣穴淺釋〉,《中國針灸》23.8(2003)。
張文智,〈《黃帝內經》中的易學象數學─兼論醫、《易》思維理路之異同〉,《周易研究》1(2004)。
張永文,〈宗氣論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4(2001)。
張玄宗,〈正卻認識還精補腦〉,《氣功》19.6(1998)。
張延昌,〈30年來武威漢代醫簡研究進展〉,《中華醫史雜誌》32.3(2002)。
張延昌等,〈《武威漢代醫簡》與《傷寒雜病論》方藥淵源〉,《中華醫史雜誌》36.2(2006)。
張延昌等,〈武威漢代醫簡的中藥學成就〉,《甘肅中醫》18.8(2005)。
張忠、胡日增,〈淺論形神合一與身心醫學〉,《中醫藥研究》6(1996)。
張青,〈論傳統康復療法「祝由」之真諦〉,《甘肅中醫》7.24(1994)。
張俊龍,〈臟腑之主研究〉,《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2(2001)。
張俊龍、李如輝,〈中醫解剖方法考及其他〉,《中醫藥研究》6(1996)。
張俊龍、楊振寧,〈關於中醫對臟腑形態結構認識的若干理論問題〉,《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3.1(1999)。
張建斌、王玲玲,〈心包經質疑〉,《中國針灸》21.3(2001)。
張洪來、袁捷,〈《內經》五臟神論〉,《湖北中醫學院學報》6.4(2004)。
張洪林,〈氣功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中醫學的地位〉,《家庭中醫藥》2003.1。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漢簡概述〉,《文物》1(1985)。
張挺等,〈「心」的中西醫學比較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16.2(2002)。
張海燕、彭如惠,〈《脈經》的學術特色初探〉,《湖南中醫雜誌》11.5(1995)。
張勝忠,〈扁鵲的圖騰形象〉,《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7.4(1997)。
張登本,〈《難經》研究述要〉,《陝西中醫函授》4(2000)。
張登本,〈古今“虛邪”名同義辨別〉,《陝西中醫函授》2(1998)。
張瑞麟,〈《難經》脈學的形成、特點及其對兩漢脈學的滲透和影響〉,《中醫文獻雜誌》3(1996)。
張瑞麟、張勇,〈略論《難經》人體解剖學的成就與貢獻〉,《中醫文獻雜誌》1(2001)。
張榮明,〈略論中醫祝由術的歷史發展〉,《醫古文知識》3(1995)。
張福利等,〈為醫學“會診”─當代醫學的主要缺憾〉,《醫學與哲學》21.10(2000)。
張維波,〈古代經絡概念與現代經絡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9.12(2003)。
張緒通,〈如何還精補腦?請看─道家的性養生〉,《中國氣功科學》12(2000)。
張增敏,〈《黃帝內經》腧穴考析〉,《中醫藥通報》3.5(2004)。
張賢哲、蔡貴花,〈從中醫藥典籍符咒龜卜探討其宗教療法和疾病觀念〉,「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張燦玾,〈經絡學說的形成原委及功能〉,《山西中醫學院學報》17.5(2006)。
張麗君,〈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中華醫史雜誌》27.3(1997)。
張蘇穎,〈血不利則為水的機制及臨床意義〉,《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6.2(2002)。
曹日隆等,〈膏肓損傷初探〉,《中國骨傷》12.2(1999)。
曹東義等,〈扁鵲生活年代考〉,《河南中醫》1995.1。
梁其姿,〈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
梁華龍、田瑞曼,〈《傷寒論》六經及六經辨證來源〉,《河南中醫學院學報》18.1(2003)。
莫秀雲等,〈祝由法在治療中的作用與運用〉,《江蘇中醫藥》25.5(2004)。
莊明仁,《靈樞•經水篇「十二經水」之研究》(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許玉娟:《《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十二官之探討》(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初探〉,《文物》7(1989)。
郭世余,〈對扁鵲里籍的點滴吾見〉,《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1994)。
郭任,〈論厥陰病機理即「陰陽氣不相順接」〉,《河南中醫》10.10(2005)。
郭淑真,〈肺痿病機及辨治初探〉,《新中醫》11(1994)。
郭愛松、金宏柱,〈《傷寒論》熱証忌灸探析〉,《陝西中醫》28.1(2007)。
陳小燕、嚴惠芳,〈淺談《脈經》對中醫診斷學的重要貢獻〉,《河北中醫》28.5(2006)。
陳太羲,〈論理人形述要〉,《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1.6(1995)。
陳少宗,〈論腧穴特異性研究中的思維方法問題〉,《醫學與哲學》25.9(2004)。
陳世輝,〈殷人疾病補考〉,收入《中華文史論叢第四輯》(上海:中華書局,1963)。
陳亦人,〈《傷寒論》名實考〉,收入氏編《傷寒論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陳良佐,〈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1996)。
陳邦康、施仁潮,〈導引小議〉,《氣功》5(1996)。
陳來,〈春秋時代的德行倫理〉,《哲學門》2.1(2001)。
陳金亮等,〈肺痿證治淵源考〉,《中醫藥研究》16.6(2000)。
陳軍:對疼痛生物醫學的再認識。中國教育報 北京2004年10月28日11版。
陳峰,〈試論《內經》對穴性的認識〉,《浙江中醫雜誌》8(2003)。
陳國清,〈《足臂十一脈灸經》淺探〉,《中華醫史雜誌》17.4(1987)。
陳國清、韓玉琴,〈張家山漢簡《脈書》與五行學說〉,《上海中醫藥雜誌》2(1997)。
陳婷、公秀珍,〈關於《難經》脈法中的「獨取寸口」〉,《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1.6(1997)。
陳楚雄、郭思斌等,〈淺談薑的應用〉,《廣東藥學》15.1(2005)。
陸美娟,〈阿是穴的臨床應用〉,《針灸臨床雜誌》10.4(1994)。
陸倩、李靜,〈《內經》論痛症的病機〉,《新疆中醫藥》17.4(1999)。
章小平、林雪霞等,〈阿是穴止痛機裡的探討〉,《針灸臨床雜誌》19.7(2003)。
麻曉慧,〈中醫體質學說理論與方法研究進展〉,《上海中醫藥雜誌》6(2000)。
傅延齡等,〈論臟腑概念及其命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3.3(2000)。
傅海燕,〈《內經》俞、輸、腧探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9.12(2003)。
喬海法等,〈現代經絡理論的兩點思考〉,《中國醫藥學報》13.3(1998)。
彭浩,〈張家山漢簡《引書》初探〉,《文物》1990.10。
彭靜山,〈病人之氣血與辨生死〉,《遼寧中醫雜誌》22.1(1995)。
朝暉,〈《內經》中「厥」字源語義辨析〉,《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6.6(2004)。
游爾斌,〈「熱入血室」新解〉,《湖北中醫學院學報》2.4(2000)。
湯元皓等,〈疼痛之心身醫學觀〉,《臨床醫學》36(1995)。
程昭寰,〈痛証病機及鎮痛方藥芻議〉,《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賀承麗等,〈關於血不利則為水的概述〉,《職業與健康》22.6(2006)。
賀漪,〈論熱入血室證治〉,《北京中醫》25.4(2006)。
賀衛國,〈談談《素問》和《靈樞》的成書〉,《國醫論壇》21.1(2006)。
馮世綸,〈兩個六經不能混淆—《傷寒雜病論》的理論來源〉,《中醫藥學刊》21.10(2006)。
馮世綸,〈經方的脈診〉,《中國醫藥學報》17.11(2002)。
馮學中,〈氣血論是中醫理論體系核心之芻議〉,《山西中醫》12.3(1996)。
黃天樹,〈花園莊東地甲骨中所見的若干新資料〉,《陝西師範大學學報》34.2(2005)。
黃俊傑,〈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於內」的意涵〉,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正中書局,台北 1996。
黃凱、連遠義,〈也談「熱入血室」〉,《光明中醫》20.3(2005)。
黃龍祥,〈經脈病候考源〉,《中華醫史雜誌》24.4(1994)。
黃龍祥,〈經絡學說的演變〉,《中國針灸》1994.3。
楊成卿,〈痛證治療用藥特色〉,《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楊沛群、吳彌漫,〈《內經》酒論淺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2.3(2003)。
楊杰,〈再論導引〉,《氣功》20.3(1999)。
楊波,〈中醫形神學說中的哲學思想〉,《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6.2(1997)。
楊風池、張曼華等,〈人格因素對痛感受性的影響〉,《中國行為醫學科學》4.1(1995)。
楊淑榮、李慶升,〈《傷寒論》熱入血室証淺探〉,《國醫論壇》15.4(2000)。
楊靖等,〈中醫體質學說的現代研究進展〉,《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6.4(2000)。
溫武冰,〈論宗氣的生理功能〉,《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4.4(2000)。
煙建華,〈《內經》五臟概念研究〉,《中醫藥研究》23.3(2005)。
祿保平、張留巧,〈《黃帝內經》酒療思想述略〉,《江蘇中醫藥》26.4(2005)。
祿穎、煙建華,〈《內經》神之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2.2(2006)。
葉志英,〈《靈樞•經脈篇》對針灸理論的貢獻〉,《針灸臨床雜誌》18.5(2002)。
葉明柱、馮禾昌,〈阿是穴命名辨〉,《上海針灸雜誌》24.4(2005)。
葛煥琛,〈談南懷瑾還精補腦之認識〉,《氣功》17.7(1996)。
董少萍,〈道家房中養生觀〉,《甘肅中醫》11.4(1998)。
董良杰,〈鼓之如鼓與當踝而彈之─《黃帝內經》中的叩診〉,《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5(1996)。
董寶強、王富龍等,〈淺論十二經脈氣血盛衰與經絡病變的關係〉,《光明中醫》21.4(2006)。
董寶強等,〈略論十二經脈氣血盛衰對針灸臨床的指導作用〉,《中華中醫藥雜誌》21.3(2006)。
詹鄞鑫,〈卜辭殷代醫藥衛生考〉,《中華醫史雜誌》16.1(1986)。
賈太宜,〈薑在《傷寒雜病論》中的運用〉,《河南中醫》18.2(1998)。
賈孟輝,〈宗氣之命名雛議〉,《中醫藥學刊》5(1994)。
賈杰、趙京生,〈經脈病候研究概況〉,《針灸臨床雜誌》22.3(2006)。
賈海燕、張兆虎,〈芻議先秦楚地導引養生〉,《湖北中醫學院學報》7.1(2005)。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上海中醫藥雜誌》7(1994)。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續一〉,《上海中醫藥雜誌》11(1995)。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續完〉,《上海中醫藥雜誌》1(1996)。
頊祺、李秉英,〈對《內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