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傳統醫籍(包括點校、譯注、輯佚、景印醫籍)
〔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日〕山田業廣,《素問次注集疏》下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日〕丹波元堅編,《雜病廣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日〕伊澤裳軒,《金匱玉函要略私講》(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日〕森立之,《本草經考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日〕森立之,《素問考注》下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
〔日〕森立之著、郭秀梅等校點,《傷寒論考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宋〕王惟一注,《黃帝八十一難經》(大阪:オリエント出版社,1992)。
〔宋〕陳自明編、〔明〕薛立齋補注,《校注婦人良方》,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二十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宋〕趙義德衍義、〔清〕周揚俊注,《重刊金匱玉函經二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八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宋〕竇材重集、〔清〕胡珏參論,《扁鵲心書》(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84)。
〔明〕不著撰人,《循經考穴編》(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1)。
〔明〕江梅授、鄧景儀述,《醫經會解》,收錄於《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第四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明〕周岳甫著、〔清〕張振均纂輯,《厘正按摩要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明〕姚可成匯輯,達美君、樓韶來點校,《食物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明〕施沛,《祖劑》(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
〔明〕徐曾,《經絡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明〕高濂,《遵生八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明〕虞摶,《醫學正傳》(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
〔明〕翟良纂,《經絡匯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明〕龔居中輯著,《紅爐點雪》(台北:五洲出版社,1985)。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台北:中醫整合研究小組,1986)。
〔東漢〕華佗,《華佗中藏經》(台北:自由出版社,1998)。
〔金〕李東垣,《脾胃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南北朝〕陳延之撰、高文鑄輯注,《小品方》(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南朝〕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南齊〕褚澄著,趙國華校釋:《褚氏遺書校釋》(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唐〕王冰,《素問王冰注》,收入《四部備要•子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據明顧氏影宋本校刊,1965)。
〔唐〕王燾,《外臺秘要》(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85)。
〔唐〕孫思邈,高文柱主編,《藥王千金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唐〕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晉〕王叔和,《脈經》(台北:大孚書局有限公司,1999)。
〔晉〕葛洪著、王均寧點校,《肘後備急方》(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梁〕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年)。
〔清〕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尤在涇,《金匱翼》,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吳師機著,王軍、曹建春點校,《理瀹駢文》新校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清〕吳謙,《四診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外科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訂正金匱要略注》,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訂正傷寒論注》,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謙,《婦科心法要訣》,收入氏編,《醫宗金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清〕吳鞠通,《醫醫病書》,收入李劉坤主編,《吳鞠通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清〕沈目南,《沈注金匱要略》,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八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汪昂,《本草備要》(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77)。
〔清〕汪昂,《醫方集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清〕周岩,《本草思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清〕周振武,《人身通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清〕周學海,《形色外診簡摩》(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清〕周學海,《讀醫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
〔清〕林之翰,《四診抉微》(台北:華聯出版社,1983)。
〔清〕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清〕徐大椿,《慎疾芻言》,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四十五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四十五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隱菴,《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一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隱菴,《黃帝內經靈樞集注》,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二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張璐,《張氏醫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一版,2000三刷)。
〔清〕陸定圃,《冷盧醫話》,收入《中國醫學大成》第三十九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清〕傅山,《傅青主男女科》(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清〕葉天士原著、華岫雲編定,《臨證指南醫案》(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清〕葉霖,《難經正義》(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
〔清〕鄒潤安,《本經疏證》(台北:旋風出版社,1974)。
〔清〕鄒潤安,《本經續疏》(台北:旋風出版社,1969)。
〔清〕趙學敏編著,《串雅選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5)。
〔清〕劉恆瑞著、裘慶元校刊,《經歷雜論》,收入《秘書集成》第二十一冊(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
〔清〕鄭欽安,《醫法圓通》(成都:巴蜀書社,1996)。
〔清〕嚴潔等著、姜典華等校注,《得配本草》(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
〔魏〕吳普著,尚志鈞等輯校,《吳普本草》(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侯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山東中醫學院、河北醫學院校釋,《黃帝內經素問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不著撰人,《黃帝蝦蟆經》(台北:士林出版社,1988)。
丹波康賴編撰、沈澍農校注,《醫心方校釋》(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王逸之,《金匱博詁》,(台北:郁冠打字排版印刷社,1984)。
何任,《金匱要略新解》(浙江: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何東燦,《金匱要略新解》(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3)。
岐伯天師傳、〔清〕陳士鐸述,《外經微言》(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
李克光主編,《金匱要略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河北醫學院校釋,《靈樞經校釋》上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唐宗海,《血證論》(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92)。
唐宗海,《金匱要略淺注補正》(台北:力行書局有限公司,1993)。
時振聲,《傷寒論串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7)。
馬繼興主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針灸甲乙經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許敬生主編,《危亦林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郭秀梅、岡田研吉編,《日本醫家金匱要略註解輯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郭教禮主編,《類經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陳亦人,《傷寒論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楊向輝,《金匱要略注釋》(台北:正中書局,1986)。
二、傳統典籍(包括點校、譯注、輯佚、景印古籍)
《隋書》,收入藝文印書館編,《二十五史》第十八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北宋〕朱肱,《北山酒經》,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八四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西晉〕張華,《博物志》(台北:中華書局據士禮居本校刊,1981)。
〔西晉〕陳壽撰、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51)。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西漢〕揚雄,《方言》(台北:國民出版社,1959)。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36)。
〔西漢〕劉向撰,〔明〕茅坤補,《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台北,廣文書局,1981)。
〔西漢〕劉安,《淮南子》(台北:世界書局,1955)。
〔西漢〕劉安、〔清〕莊逵吉校刊,《淮南子》,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武進莊氏本校刊,1936)。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第四冊(台北:世界書店,1973)。
〔宋〕張君房編集,《雲笈七籤》,收於《道藏要籍選刊》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宋〕羅泌,《路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9)。
〔周〕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東漢〕王充,《論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東漢〕王充著、〔明〕程榮校,《論衡》,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36)。
〔東漢〕桓譚、〔清〕孫馮翼輯,《桓子新論》,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1936)。
〔東漢〕班固,《漢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7初版,1996台一版七刷)。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台北,廣文書局,1972)。
〔東漢〕高誘注,《戰國策》(台南:第一書店,1984)。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東漢〕劉熙,《釋名》(台北:國民出版社,1959影嘉靖三年重刻本)。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唐〕司馬承禛刊正、趙聞起解釋,《天台經幢老子真本》(台北:三民書局,1994)。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新校三國志注》(台北:世界書局,1974)。
〔晉〕葛洪,《抱朴子別旨》,收於《道藏要籍選刊》第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于鬯,《香草續校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收入《四部備要•經部》(台北:中華書局據家刻本校刊,1981)。
〔漢〕桓寬撰,《鹽鐵論》,收入《四部備要•子部》(上海:中華書局據張氏考證本校刊,1936)。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戰國〕荀況著、蔣南華等譯注,《荀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魏〕張揖撰,《雜字》,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48(濟南:山東大學,2006)。
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
王更生註譯,《晏子春秋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7)。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
田昌五,《孫子兵法全譯》(濟南:齊魯書社,2002)。
朱右增,《逸周書集訓校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1)。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
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頌》,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天官冢宰》,(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春官宗伯》(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尚書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論語注疏》,(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3)。
徐培根註譯,《太公六韜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6)。
馬自毅住譯、李清筠校閱,《新譯增廣賢文》(台北:三民書局,2007)。
馬持盈註,《史記今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
馬持盈註譯,《詩經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
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彭年等校正,《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
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社,2004)。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盧元駿註譯,《說苑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7)。
蕭登福,《列子古注今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嚴捷、嚴北溟註譯,《列子譯注》(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三、近人論著
1.中文書籍
丁光迪,《諸病源候論養生方導引法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丁福保,《西洋醫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中國中醫藥報社主編,《哲眼看中醫-21世紀中醫藥科學問題專家訪談錄》(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中華民國疼痛醫學會,《遠離疼痛》(台北:元氣齋出版社,2003)。
中醫研究院主編,《岳美中論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
孔建民:《中國醫學史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
方舟子,《批評中醫》(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
方藥中,《辨證論治研究七講》(台北:啟業書局,1985)。
方藥中、許家松,《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
王一方,《醫學人文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王大生,《內難針灸要旨淺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
王大生等主編,《神灸經綸釋》(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王占璽,《傷寒論脈法研究》(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0)。
王玉芝等編著,《張仲景藥對的臨床應用》(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王志成、葉紘宙,《部首字型演變淺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王唯工,《氣的樂章》(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朝增,《理性的萌芽-先秦哲學》(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王琦,《中醫體質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
王琦主編,《王琦男科學》(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王慶其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的璀璨明珠-黃帝內經》(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1999)。
北京中醫學院,《中國醫學史講義》(香港:醫藥衛生出版社,1968)。
史宇廣、單書健主編,《當代名醫臨證精華—男科專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7)。
甘肅省博物館、武威縣文化館合編,《武威漢代醫簡》摹本、釋文、註釋(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田合祿,《疫病早知道》(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田合祿、田蔚,《中醫運氣學解秘—醫易寶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田合祿、周晉香,《五運六氣臨床運用大觀》(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仿佛,《氣道針經》(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頁196。
任應秋,《內經研究論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任應秋,《運氣學說》(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刑斌主編,《危症難病倚附子-現代名醫運用附子經驗薈萃》(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
匡調元,《人體新系猜想-匡調元醫論》(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
匡調元,《人體體質學-中醫學個性化診療原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匡調元,《中醫病理研究》(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匡調元,《中醫體質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6)。
印會河、張伯訥,《中醫基礎理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3)。
朱世輝等合譯,《蓋氏生理學》,(台北:杏文出版社,1989)。
朱自清,《經典常談》(瀋陽:遼海出版社,2001)。
朱建平,《中國醫學史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
江曉原、劉兵主編,《科學敗給迷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何裕民,《新編中醫基礎理論》(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6)。
余岩,《古代疾病名候疏義》(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
吳紹德等整理,《陸燕瘦針灸論著醫案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李今庸,《古醫書研究》(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李心機,《傷寒論疑難解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
李仲廉、華勇主編,《慢性疼痛治療學基礎》(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李孝定,《讀說文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
李良松,《甲骨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李良松、郭洪濤,《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
李建民,《死生之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李書田,《古代醫家列傳釋譯》(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
李陽波講述、劉力紅等整理,《開啟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台北:相映文化,2006)。
李道生、林秀芬,《針灸三十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店,2006)。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4)。
李應均,《黃帝內經中的人天觀》(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杜貴友、方文賢主編,《有毒中藥現代研究與合理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沈宗國、唐肖洪注釋,《傅青主男科注釋》(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沈映君主編,《中藥藥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肖國士等主編,《臨床痛證診療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周一謀、蕭佐桃,《馬王堆醫書考注》(台北:樂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
周世榮,《馬王堆導引術》(長沙:岳麓書社,2005)。
周作人,《藥味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周岐隱,《古本傷寒心解》,收錄於陸拯主編,《近代中醫珍本集•傷寒分冊》(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周慎、何清湖主編,《止痛本草-止痛中藥臨床應用指南》(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
周楣聲,《灸繩》(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
周鳳梧主編,《古今藥方縱橫》(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孟景春、周仲英,《中醫學概論》(台北:知音出版社,1994)。
易中天,《中國的男人與女人》(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林明華,《五千年前埃及、中國的「天下至道書」》,(板橋,點石出版社,2000)。
林昭庚,《新針灸大成》(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1996)。
林昭庚、鄢良,《針灸醫學史》(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板橋:稻鄉出版社,2004)。
林德宏,《科學思想史》(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竺可楨,《天道與人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竺家寧,《中國的語言和文字》(台北:台灣書店,1998)。
段逸山,《「素問」全元起本研究與輯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范行準,《中國醫學史略》,(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1986)。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韋緒性主編,《中西醫臨床疼痛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
栗山茂久,《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秦伯未,《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頁584。
翁恩琪,《痛與鎮痛》(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馬建中,《中醫診斷學》(台北:正中書局,1996)。
馬繼興,《中醫文獻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馬繼興,《出土亡佚古醫籍研究》(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馬繼興,《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頁5。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馬繼興等輯校,《敦煌醫藥文獻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高大倫,《張家山漢簡引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
高春媛、陶廣正,《文物考古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區結成,《當中醫遇上西醫》(北京:三聯書店,2005)。
常宇等主編,《文化中醫》(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張存悌,《中醫火神派探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張成國,《灸法、拔罐及放血療法》(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91)。
張志斌,《古代中醫婦產科疾病史》(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0)。
張言,《中國醫學體系》(台北:自由出版社,1959)。
張卓主編,《疼痛名醫診治絕招大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
張延昌主編,《武威漢代醫簡注解》(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張家禮、陳仁旭主編,《金匱圖解釋要》(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張效霞,《回歸中醫》(青島:青島出版社,2006)。
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張笠雲,《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
張登本主編,《內經的思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張舜徽,《舊學輯存》(山東:齊魯書社,1988)。
張鳴皋,《藥學發展簡史》(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3)。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石家庄:河北科學技術版社,2002)。
張豐強等,《現代中藥臨床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張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
曹東義,《回歸中醫》(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曹東義,《神醫扁鵲之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曹開鏞主編,《中醫男科論文集》(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
梅約醫學中心著、林智生譯,《慢性疼痛》(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許濟群、王綿之主編,《方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
陳必祥,《古代漢語三百題》(台北:建宏書局,1996)。
陳竹友,《簡明中醫訓詁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陳克正,《古今針灸治驗精華》(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陳邦賢,《中國醫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陳欽銘,《十二四史醫者病案今釋》(台北,啟業書局,1986)。
陸壽康主編,《針刺手法百家集成》(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5)。
章太炎,《章太炎醫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
彭子益著、李可主校,《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曾立崑主編,《本草新用途》(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湖南中醫學院,《中國醫學發展簡史》(湘潭: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賀普仁主編,《灸具灸法》(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馮世綸、張長恩,《中國湯液經方》(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馮玉明、程根群,《中醫氣象與地理病理學》(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黃侖、王旭東,《醫史與文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3年)。
黃杰熙評釋,《本草三家合注評釋》(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黃煌,《中醫十大類方》(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黃煌,《經方的魅力》(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黃維三,《針灸科學》(台北:正中書局,1995)。
黃維三,《難經發揮》(台北:正中書局,1994)。
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黃龍祥主編,《中國針灸刺灸法通鑒》(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
楊士孝,《二十六史醫家傳記新注》(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6)。
楊俏田等主編,《中醫疼痛治療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台北:鼎文書局,1997)。
楊寬,《戰國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6)。
路德華等主編,《痛證的中醫療法》(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靳琦,《王琦辨體-辨病-辨證診療模式,中醫體質理論的臨床應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廖育群,《岐黃醫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甄橙,《病與證的對峙-反思18世紀的醫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1)。
趙恩儉,《中醫脈診學》(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劉力紅,《思考中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劉民叔,《素問痿論釋難》(上海:三友實業社承印,1933)。
劉長林,《中醫象科學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劉炳凡,《黃帝內經臨證指要》(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劉時覺,《宋元明清醫籍年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劉渡舟,《傷寒論臨證指要》(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劉渡舟,《經方臨證指南》(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劉澄中、張永賢,《經脈醫學與針灸科學》(台北:知音出版社,2005)。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鄭金生,《藥林外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
魯兆麟,《精氣神》(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8)。
盧崇漢,《扶陽講記》(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錢超塵,《內經語言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
龍伯堅,《黃帝內經概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戴西湖、劉建華主編,《古今男科醫案選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
謝觀,《中國醫學源流論》(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鍾藍主編,《痛證推拿》(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
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魏汝霖,《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
羅元愷,《羅元愷論醫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嚴世芸主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海:上海中醫藥出版社,2004)。
嚴建民,《中國醫學起源新論》(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嚴建民,《五十二病方註補譯》(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5)。
嚴建民,《遠古中國醫學史》(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
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台北:廣文書局,1970)。
龔士澄,《跛鱉齋醫草》(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2. 中文期刊、論文
丁榮光、張笑平,〈試論中醫體質的特性〉,《中華中醫藥雜誌》10.4(1995)。
于江,〈先秦時期的養生文化〉,《養生大世界》2005.4。
口鎖堂,〈論「是動病」、「所生病」〉,《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2(2003)。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武威漢代醫藥簡牘在醫學史上的重要意義〉,《文物》12(1973)。
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室,〈從三種古經脈文獻看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收入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文洪、王曉英,〈捻轉補瀉法與經脈循行方向的關係〉,《針灸臨床雜誌》21.5(2005)。
王中琳、王新陸,〈《內經》論痿探賾〉,《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6.5(2002)。
王立,〈中國古代房中術概論〉,《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2(1996)。
王伯章,〈六經辨證的原義、結構與本質及相關問題探討〉,《中醫藥學刊》22.1(2004)。
王希康,〈「不通則痛」試解〉,《醫藥產業資訊》3.17(2006)。
王東生等,〈仲景對脈學的貢獻〉,《中醫文獻雜誌》2001.4。
王東坡,〈論歷代著名醫家對中醫體質理論的貢獻〉,《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9.2(2006)。
王金良,〈對古代熱證用灸規律初探〉,《中醫外治雜誌》1996.1。
王家驁,〈熱證可灸探析〉,《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4.6(2003)。
王海、鄭風胡,〈膏肓穴釋義及其在推拿臨床中的應用〉,《按摩與引導》15.5(1999)。
王釗、賈鴻寶,〈《內經》祝由辨析〉,《中醫雜誌》31.4(1990)。
王健文,〈國君一體—古代中國國家概念的一個面向〉,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王敏弘,《黃帝內經有關神的研究》(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王梅、周春祥,〈論《傷寒論》「厥陰」的兩個不同系統〉,《河北中醫》28.2(2006)。
王景岳、王平,〈試述氣血向心論與大循環論的統一〉,《實用中醫藥雜誌》20.11(2004)。
王琦:〈中醫體質學說的研究展望〉,《中醫藥學刊》20.2(2002)。
王毅強等,〈中醫疼痛病機辨析〉,《長治醫學院學報》12.4(1998)。
王曉萍,〈江陵張家山漢簡《引書》對養生學的貢獻〉,《中醫文獻雜誌》1997.3。
王鴻謨,〈關於經脈起止走向規律的探討〉,《中國針灸》23.3(2003)。
王禮賢:殷商疾病卜辭—中國醫學史上的醫案雛型。醫古文知識 1997.3。
王麗慧,〈古代痿証名實考〉,《上海中醫藥雜誌》37.2(2003)。
王蘇莉,〈《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河南中醫》24.6(2004)。
司呈泉:〈中國古代的人體解剖與外科手術〉,《前進論壇》1998.10。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改革為中心〉,《新史學》16.4(2005)。田敏桂等,〈移精變氣論篇瑣談〉,《河北中醫藥學報》12.2(1997)。
白朝偉,〈血與水辨證觀之源與流〉,《河南中醫》26.10(2006)。
石雪梅、朱光宇,〈中醫學的臟腑是解剖的臟腑〉,《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0.3(2004)。
刑玉瑞,〈經絡學說的建構與古代神秘數字〉,《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8.1(2006)。
江佩榮、陳榮洲,〈中醫妊娠胎兒學的研究〉,《中西整合醫學雜誌》5.1(2003)。
江陵張家山漢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釋文〉,《文物》1989.7。
池田知久,〈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篇》所見之身心問題〉,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何志國:西漢人體經脈漆雕考。故宮文物月刊 1995;13(39)。
何宗禹,〈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有關的問題再探〉,《中華醫史雜誌》14.3(1984)。
何宗禹,〈馬王堆醫書考證譯釋問題探討〉,《中華醫史雜誌》11.2(1981)。
何政�琚A〈論薑在四逆湯中的活用〉,《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8.4(2006)。
何紉秋,〈論厥和厥逆〉,《西昌師專學報》1998.4。
何權瀛,〈現代醫學的有限與無奈〉,《醫學與哲學》23.1(2002)。
余瀛鰲,〈中醫臨床文獻研讀點津〉,《中醫文獻雜誌》24.1(2006)。
冷艷楓等,〈《素問•痿論》疑難考辨三則〉,《中醫藥學報》33.3(2005)。
吳小明等,〈張仲景「瘀水同源」理論探析〉,《新中醫》37.6(2005)。
吳光明:古代儒家思維方式試論—中國文化詮釋學的觀點。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正中書局,台北 1996。
吳建華、張麗君,〈藥用薑研究進展〉,《陝西中醫學院學報》25.1(2002)。
吳敏怡,〈《內經》脈辨〉,《湖北中醫學院學報》11.1(2001)。
呂利平、郭成杰,〈清輝四轍的中華養生文化—從《行气玉佩銘》、《導引圖》和《引書》談起〉,《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7.2(2004)。
呂凌,〈中醫穩態觀之形神論〉,《中醫雜誌》47.5(2006)。
呂選民,〈中國古代民間推拿按摩療法發展史略〉,《中國民間療法》14.8(2006)。
宋紅普,〈論《金匱要略》疼痛辨治〉,《上海中醫藥雜誌》37.4(2003)。
李千笛、許紅,〈婦女熱入血室的證治及機理探討〉,《中國醫藥學報》9.4(1994)。
李小青,〈氣功概念芻議〉,《中醫文獻雜誌》2003.4。
李如輝,〈《中醫基礎理論》若干理論問題的商榷(1)—臟象(臟腑)、藏象(藏府)〉,《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6.4(2002)。
李成衛、王慶國,〈《金匱要略》“三因”非因論〉,《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2.5(1999)。
李伯聰,〈中醫學歷史和發展的幾個問題〉,收入氏著,《科學傳統與文化—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李伯聰,〈關於扁鵲、扁鵲學派和中醫史研究的幾個問題〉,《醫學與哲學》1994.3。
李志道,〈阿是穴治療痛證〉,《針灸臨床雜誌》11.3(1995)。
李志道,〈腧穴局部作用的規律是「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針灸臨床雜誌》11.11(1995)。
李良松,〈略論甲骨文中的世界醫學之最〉,摘自霍韜晦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醫學》(九龍:法住出版社,2003)。
李宗焜,〈介紹甲骨文〉,《國文天地》15.4(1999)。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李東成、秦繼明,〈《內經》脈字含意分析〉,《黑龍江中醫藥》1994.6。
李林,〈酒、飲酒、酒文化與養生保健〉,《中醫文獻雜誌》4(1996)。
李保國,〈《內經》導引行氣辨真〉,《中醫藥臨床雜誌》18.2(2006)。
李建民,〈「正典」醫學的胎動—《中國史新論•醫療》之一章〉,「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李建民,〈「婦人媚道」考〉,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新史學》15.3(2004)。李建民,〈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收入氏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
李建民,〈失竊的技術-《三國志》華佗故事新考〉,《古今論橫》15(2006)。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收入氏著,《生命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李建民,〈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12.1(1994)。李建民,〈馬王堆的術數世界〉,收入氏著,《方術醫學歷史》(台北,南天書局,2000)。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證〉,收入氏著《生命史學》(台北:三民書局,2005)。
李建民,〈鬼神、儀式與醫療-中國中古病因觀及其變遷〉,發表於“Rituals, Pantheons and Techniques: 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Before the Tang”國際研討會,巴黎:法國高等實驗學院,2006年12月14-16日。
李建民,〈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發表於「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11月16日。
李建東、趙五申,〈《傷寒論》脈診淺探〉,《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3.3(1998)。
李貞德,〈性別、醫療與中國史〉,「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李桂英、周榮君,〈談談對「熱入血室」的認識〉,《光明中醫》19.4(2004)。
李海峰,〈從馬王堆帛書到《靈樞•經脈》看經絡學說的起源和發展〉,《中醫文獻雜誌》4(2002)。
李訓詳:戰國時代「壹」的觀念。新史學 4.3(1993)。李淑萍,〈淺談「熱入血室」證治〉,《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9.14(2000)。
李瑞、唐玉秀,〈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與五輸穴向心性循行方向相悖的探討〉,《中國針灸》4(1998)。
李瑞、趙百孝,〈論原氣循行體系〉,《中國針灸》25.10(2005)。
李慧杰,〈淺釋中醫形神合一思想內涵〉,《遼寧中醫學院學報》6.1(2004)。
李毅等,〈初探《脈經》對中醫學術的重要貢獻〉,《山西中醫》20.5(2005)。
李曉桂,〈腧穴概念的探討〉,《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5.1(1998)。
李應、張丹紅,〈移精變氣療心疾〉,《現代養生》11(2001)。
李寶德、魏永軍,〈淺談「不榮則痛」〉,《哈爾濱醫藥》24.4(2004)。
李觀容等,〈從雙包山與馬王堆相關背景探討經脈漆雕年代〉,《中華醫史雜誌》31.2(2001)。
李豔,〈宗氣實質探討〉,《湖北中醫雜誌》22.10(2000)。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1(1995)。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3(1991)。沈仲賢,〈熱入血室淺論〉,《中醫研究》12.5(1999)。
汪明德,〈房中溯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5.6(2001)。
汪泳濤、張再良,〈論《金匱》肺痿、肺脹〉,《上海中醫藥雜誌》9.(2000)。
肖秀芝,〈病後尤須重「食養」防「食復」〉,《科學養生》6(2003)。
肖金,〈止痛方藥的臨床應用〉,《安徽中醫臨床雜誌》14.3(2002)。
谷峰、鞠寶兆,〈內經對五神的認識〉,《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2.10(2006)。
車建麗,〈「熱證可灸」的理論探討與臨證應用〉,《中國針灸》25.10(2005)。
劭學鴻,〈《內經》對邪氣的探索與界定〉,《江蘇中醫》21.9(2000)。
來向陽、劉梅霞,〈論薑的藥用價值〉,《山東醫藥工業》21.5(2002)。
卓廉士,〈從《帛書》考經絡之起源〉,《四川中醫》21.10(2003)。
周一謀,〈房中養生專著《素女經》和《玄女經》(下)〉,《長壽》4(1996)。
周一謀,〈墓主雖命短,藏書重養生〉,《長壽》5(1994)。
周少林,〈形神合一與心身醫學〉,《甘肅中醫》18.10(2005)。
周仕明,〈從《內經》看經絡理論的形成與完善過程〉,《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18.3(1994)。
周浩禮、吳植恩,〈馬王堆房中書的性養生理論及其文化內涵〉,《醫學與社會》14.6(2001)。
周素娥、彭俊峰,〈《內經》體質學說探源〉,《廣西中醫藥》17.5(1994)。
周唯,〈論六經辨證的陰陽一體觀〉,《中醫研究》20.2(2007)。
周發祥、郭松芝,〈岐伯考略─兼談《內經》的成書年代〉,《北京中醫》1994.5。
尚熾昌,〈論六經辨證的基本概念與實質〉,《河南中醫藥學刊》13.1(1998)。
岳愛萍,〈導引健身法淺述〉,《醫藥產業資訊》3.14(2006)。
林小安,〈殷墟卜辭骨凡有疾考辨〉,收入《揖芬集—張正?E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林伯欣,〈中醫疾病史研究回顧〉,《古今論衡》14(2006)。林伯欣,〈先秦醫學的生理病理觀-以馬王堆及張家山醫學簡帛為例〉,宣讀於《筭數書》及相關簡牘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2006年8月24日)。
林伯欣,〈在「黃帝的身體」成形之前—淺談殷商至春秋的醫學發展〉,收入《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國醫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7)。
林伯欣,〈從馬王堆醫書看先秦中醫生理觀〉,《中華醫史雜誌》38.1(2008)。
林富士,〈中國的「巫醫」傳統〉,「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2(2001)。
林韶冰等,〈中醫意療移精祝由法治病機理探析〉,《遼寧中醫學院學報》4.3(2002)。
祁宏,〈祝由探析〉,《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3(1996)。
邱相春,〈談還精補腦的方法與作用〉,《氣功》20.7(1999)。
邱玏,〈旅英學者馬伯英教授學術報告會紀要〉,《中華醫史雜誌》36.1(2006)。
金仕起,〈吾與天地萬物同體-周秦至唐「禁術」的觀念基礎析論〉,「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金仕起,〈晉平公病案新考—「論病以及國」傳統的一則個案分析〉,收入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編,《「疾病的歷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金麗,〈《傷寒論》死證淺探〉,《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1(1995)。
金麗、張其成,〈試論祝由之歷史地位及現實意義〉,《中華中醫藥雜誌》21.6(2006)。
侯忠,〈淺談《內經》論痛〉,《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侯書偉等,〈《靈樞》十二經脈分布規律探討〉,《湖北中醫學院學報》3.3(2001)。
姜文熙,〈《諸病源候論》中的養生方和導引法〉,《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7.4(2000)。
姜良鐸、劉承,〈《武威漢代醫簡》方藥臨床應用價值初探〉,《中華醫史雜誌》36.1(2006)。
姚純發,〈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初探〉,《中華醫史雜誌》12.3(1982)。
姚純發,〈淺談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中華醫史雜誌》30.3(2000)。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考釋〉,《漢字文化》4(2004)。
胡厚宣,〈殷人疾病考〉,收入氏著《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北:台灣大通書局, 1972)。
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4(1984)。
范鎮海,〈依時辰辨治內科雜病三法〉,《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5.2(1995)。
郁保生,〈《傷寒論》脈學述要〉,《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5.2(1995)。
韋麟,〈對《傷寒論》死證的初步探討〉,《時珍國醫國藥》15.8(2004)。
凌宗元,〈腧穴穴性理論探討〉,《中國針灸》25.2(2005)。
孫松輝,〈論《內經》五臟神的同一性〉,《遼寧中醫雜誌》32.3(2005)。
孫理軍、張登本,〈中醫體質的基本內涵〉,《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1.3(2002)。
孫福立等,〈意念與呼吸週期的不同組合方式對心率變異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6.3(1996)。
孫藝軍等,〈不同頻率下的停閉調息模式對心率變異的影響〉,《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7.4(2004)。
徐力,〈《傷寒論》死證探析〉,《國醫論壇》14.5(1999)。
徐剛,〈《傷寒論》脈學發微〉,《河南中醫學學刊》10.1(1995)。
時兵,〈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考釋三則〉,《東南文化》2005.2。
時衍松,〈傳統房中養生術管窺〉,《中國氣功》12(1996)。
栗山茂久:〈肩凝考〉,《古今論衡》2006.15。祝世訥,〈論「超解剖」架構的研究〉,《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4.6(2000)。
祝平一,〈評介Thomas Laqueur, Making Sex〉,《新史學》7.4(1996)。翁宜德,《《難經》臟腑疾病觀研究-以文字考釋為核心觀點》(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1985)。
郝保華,〈對臟象學說中臟、腑含意的新考釋〉,《陝西中醫學院學報學報》23.1(2000)。
郝保華、王益平,〈對臟腑五、六之數的探討和思考〉,《陝西中醫學院學報學報》23.3(2000)。
馬明,〈論氣血〉,《陝西中醫函授》1997.1。
馬武昆,〈中醫體質學說初探〉,《河北中醫》27.6(2005)。
馬瑞茳,〈「還精補腦說辨誤」之辨誤〉,《氣功》17.1(1996)。
馬德孚,〈婦人「熱入血室」新解〉,《湖南中醫學院學報》16.3(1996)。
馬繼興,〈馬王堆出土的古醫書〉,《中華醫史雜誌》10.1(1980)。
馬繼興,〈雙包山西漢墓出土經脈漆木人形的研究〉,《新史學》8.2(1997)。馬繼興,〈雙包山漢墓出土的針灸經脈漆木人形〉,《文物》4(1996)。
高少才,〈解析「標本論」在臨床中的核心價植〉,《江蘇中醫藥》23.6(2002)。
高伯正,〈血室即子宮論〉,《中醫藥研究》13.2(1997)。
參李宗焜,〈花東卜辭的病與死〉,發表於「從醫療看中國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年12月13日。
崔錫章,〈論《脈經》症狀表述的語言特色〉,《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8.4(2005)。
崔錫章,〈論《傷寒論》的詞義特點及對臨床應用的影響〉,《中醫雜誌》47.5(2006)。
崔錫章、張寶文,〈漢代醫籍症狀表述語言特色研究〉,《醫古文知識》1(2005)。
張士杰,〈氣穴淺釋〉,《中國針灸》23.8(2003)。
張文智,〈《黃帝內經》中的易學象數學─兼論醫、《易》思維理路之異同〉,《周易研究》1(2004)。
張永文,〈宗氣論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4(2001)。
張玄宗,〈正卻認識還精補腦〉,《氣功》19.6(1998)。
張延昌,〈30年來武威漢代醫簡研究進展〉,《中華醫史雜誌》32.3(2002)。
張延昌等,〈《武威漢代醫簡》與《傷寒雜病論》方藥淵源〉,《中華醫史雜誌》36.2(2006)。
張延昌等,〈武威漢代醫簡的中藥學成就〉,《甘肅中醫》18.8(2005)。
張忠、胡日增,〈淺論形神合一與身心醫學〉,《中醫藥研究》6(1996)。
張青,〈論傳統康復療法「祝由」之真諦〉,《甘肅中醫》7.24(1994)。
張俊龍,〈臟腑之主研究〉,《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2(2001)。
張俊龍、李如輝,〈中醫解剖方法考及其他〉,《中醫藥研究》6(1996)。
張俊龍、楊振寧,〈關於中醫對臟腑形態結構認識的若干理論問題〉,《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3.1(1999)。
張建斌、王玲玲,〈心包經質疑〉,《中國針灸》21.3(2001)。
張洪來、袁捷,〈《內經》五臟神論〉,《湖北中醫學院學報》6.4(2004)。
張洪林,〈氣功的起源、發展及其在中醫學的地位〉,《家庭中醫藥》2003.1。
張家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江陵張家漢簡概述〉,《文物》1(1985)。
張挺等,〈「心」的中西醫學比較研究〉,《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16.2(2002)。
張海燕、彭如惠,〈《脈經》的學術特色初探〉,《湖南中醫雜誌》11.5(1995)。
張勝忠,〈扁鵲的圖騰形象〉,《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7.4(1997)。
張登本,〈《難經》研究述要〉,《陝西中醫函授》4(2000)。
張登本,〈古今“虛邪”名同義辨別〉,《陝西中醫函授》2(1998)。
張瑞麟,〈《難經》脈學的形成、特點及其對兩漢脈學的滲透和影響〉,《中醫文獻雜誌》3(1996)。
張瑞麟、張勇,〈略論《難經》人體解剖學的成就與貢獻〉,《中醫文獻雜誌》1(2001)。
張榮明,〈略論中醫祝由術的歷史發展〉,《醫古文知識》3(1995)。
張福利等,〈為醫學“會診”─當代醫學的主要缺憾〉,《醫學與哲學》21.10(2000)。
張維波,〈古代經絡概念與現代經絡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9.12(2003)。
張緒通,〈如何還精補腦?請看─道家的性養生〉,《中國氣功科學》12(2000)。
張增敏,〈《黃帝內經》腧穴考析〉,《中醫藥通報》3.5(2004)。
張賢哲、蔡貴花,〈從中醫藥典籍符咒龜卜探討其宗教療法和疾病觀念〉,「宗教與醫療」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張燦玾,〈經絡學說的形成原委及功能〉,《山西中醫學院學報》17.5(2006)。
張麗君,〈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中華醫史雜誌》27.3(1997)。
張蘇穎,〈血不利則為水的機制及臨床意義〉,《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6.2(2002)。
曹日隆等,〈膏肓損傷初探〉,《中國骨傷》12.2(1999)。
曹東義等,〈扁鵲生活年代考〉,《河南中醫》1995.1。
梁其姿,〈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
梁華龍、田瑞曼,〈《傷寒論》六經及六經辨證來源〉,《河南中醫學院學報》18.1(2003)。
莫秀雲等,〈祝由法在治療中的作用與運用〉,《江蘇中醫藥》25.5(2004)。
莊明仁,《靈樞•經水篇「十二經水」之研究》(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許玉娟:《《素問•靈蘭秘典論》中十二官之探討》(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連劭名,〈江陵張家山漢簡《脈書》初探〉,《文物》7(1989)。
郭世余,〈對扁鵲里籍的點滴吾見〉,《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1994)。
郭任,〈論厥陰病機理即「陰陽氣不相順接」〉,《河南中醫》10.10(2005)。
郭淑真,〈肺痿病機及辨治初探〉,《新中醫》11(1994)。
郭愛松、金宏柱,〈《傷寒論》熱証忌灸探析〉,《陝西中醫》28.1(2007)。
陳小燕、嚴惠芳,〈淺談《脈經》對中醫診斷學的重要貢獻〉,《河北中醫》28.5(2006)。
陳太羲,〈論理人形述要〉,《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1.6(1995)。
陳少宗,〈論腧穴特異性研究中的思維方法問題〉,《醫學與哲學》25.9(2004)。
陳世輝,〈殷人疾病補考〉,收入《中華文史論叢第四輯》(上海:中華書局,1963)。
陳亦人,〈《傷寒論》名實考〉,收入氏編《傷寒論譯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陳良佐,〈再探戰國到兩漢的氣候變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1996)。陳邦康、施仁潮,〈導引小議〉,《氣功》5(1996)。
陳來,〈春秋時代的德行倫理〉,《哲學門》2.1(2001)。
陳金亮等,〈肺痿證治淵源考〉,《中醫藥研究》16.6(2000)。
陳軍:對疼痛生物醫學的再認識。中國教育報 北京2004年10月28日11版。
陳峰,〈試論《內經》對穴性的認識〉,《浙江中醫雜誌》8(2003)。
陳國清,〈《足臂十一脈灸經》淺探〉,《中華醫史雜誌》17.4(1987)。
陳國清、韓玉琴,〈張家山漢簡《脈書》與五行學說〉,《上海中醫藥雜誌》2(1997)。
陳婷、公秀珍,〈關於《難經》脈法中的「獨取寸口」〉,《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1.6(1997)。
陳楚雄、郭思斌等,〈淺談薑的應用〉,《廣東藥學》15.1(2005)。
陸美娟,〈阿是穴的臨床應用〉,《針灸臨床雜誌》10.4(1994)。
陸倩、李靜,〈《內經》論痛症的病機〉,《新疆中醫藥》17.4(1999)。
章小平、林雪霞等,〈阿是穴止痛機裡的探討〉,《針灸臨床雜誌》19.7(2003)。
麻曉慧,〈中醫體質學說理論與方法研究進展〉,《上海中醫藥雜誌》6(2000)。
傅延齡等,〈論臟腑概念及其命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3.3(2000)。
傅海燕,〈《內經》俞、輸、腧探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9.12(2003)。
喬海法等,〈現代經絡理論的兩點思考〉,《中國醫藥學報》13.3(1998)。
彭浩,〈張家山漢簡《引書》初探〉,《文物》1990.10。
彭靜山,〈病人之氣血與辨生死〉,《遼寧中醫雜誌》22.1(1995)。
朝暉,〈《內經》中「厥」字源語義辨析〉,《江西中醫學院學報》16.6(2004)。
游爾斌,〈「熱入血室」新解〉,《湖北中醫學院學報》2.4(2000)。
湯元皓等,〈疼痛之心身醫學觀〉,《臨床醫學》36(1995)。
程昭寰,〈痛証病機及鎮痛方藥芻議〉,《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賀承麗等,〈關於血不利則為水的概述〉,《職業與健康》22.6(2006)。
賀漪,〈論熱入血室證治〉,《北京中醫》25.4(2006)。
賀衛國,〈談談《素問》和《靈樞》的成書〉,《國醫論壇》21.1(2006)。
馮世綸,〈兩個六經不能混淆—《傷寒雜病論》的理論來源〉,《中醫藥學刊》21.10(2006)。
馮世綸,〈經方的脈診〉,《中國醫藥學報》17.11(2002)。
馮學中,〈氣血論是中醫理論體系核心之芻議〉,《山西中醫》12.3(1996)。
黃天樹,〈花園莊東地甲骨中所見的若干新資料〉,《陝西師範大學學報》34.2(2005)。
黃俊傑,〈馬王堆帛書《五行篇》「形於內」的意涵〉,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入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正中書局,台北 1996。
黃凱、連遠義,〈也談「熱入血室」〉,《光明中醫》20.3(2005)。
黃龍祥,〈經脈病候考源〉,《中華醫史雜誌》24.4(1994)。
黃龍祥,〈經絡學說的演變〉,《中國針灸》1994.3。
楊成卿,〈痛證治療用藥特色〉,《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4增刊(上)(1998)。
楊沛群、吳彌漫,〈《內經》酒論淺析〉,《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2.3(2003)。
楊杰,〈再論導引〉,《氣功》20.3(1999)。
楊波,〈中醫形神學說中的哲學思想〉,《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6.2(1997)。
楊風池、張曼華等,〈人格因素對痛感受性的影響〉,《中國行為醫學科學》4.1(1995)。
楊淑榮、李慶升,〈《傷寒論》熱入血室証淺探〉,《國醫論壇》15.4(2000)。
楊靖等,〈中醫體質學說的現代研究進展〉,《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6.4(2000)。
溫武冰,〈論宗氣的生理功能〉,《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4.4(2000)。
煙建華,〈《內經》五臟概念研究〉,《中醫藥研究》23.3(2005)。
祿保平、張留巧,〈《黃帝內經》酒療思想述略〉,《江蘇中醫藥》26.4(2005)。
祿穎、煙建華,〈《內經》神之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2.2(2006)。
葉志英,〈《靈樞•經脈篇》對針灸理論的貢獻〉,《針灸臨床雜誌》18.5(2002)。
葉明柱、馮禾昌,〈阿是穴命名辨〉,《上海針灸雜誌》24.4(2005)。
葛煥琛,〈談南懷瑾還精補腦之認識〉,《氣功》17.7(1996)。
董少萍,〈道家房中養生觀〉,《甘肅中醫》11.4(1998)。
董良杰,〈鼓之如鼓與當踝而彈之─《黃帝內經》中的叩診〉,《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5(1996)。
董寶強、王富龍等,〈淺論十二經脈氣血盛衰與經絡病變的關係〉,《光明中醫》21.4(2006)。
董寶強等,〈略論十二經脈氣血盛衰對針灸臨床的指導作用〉,《中華中醫藥雜誌》21.3(2006)。
詹鄞鑫,〈卜辭殷代醫藥衛生考〉,《中華醫史雜誌》16.1(1986)。
賈太宜,〈薑在《傷寒雜病論》中的運用〉,《河南中醫》18.2(1998)。
賈孟輝,〈宗氣之命名雛議〉,《中醫藥學刊》5(1994)。
賈杰、趙京生,〈經脈病候研究概況〉,《針灸臨床雜誌》22.3(2006)。
賈海燕、張兆虎,〈芻議先秦楚地導引養生〉,《湖北中醫學院學報》7.1(2005)。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上海中醫藥雜誌》7(1994)。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續一〉,《上海中醫藥雜誌》11(1995)。
達美君、張寧,〈《黃帝內經》成書年代述考續完〉,《上海中醫藥雜誌》1(1996)。
頊祺、李秉英,〈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