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05: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謀旺
論文名稱:我國警察分局與檢察官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為例
指導教授:朱金池朱金池引用關係章光明章光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警察研究所
學門:軍警國防安全學門
學類:警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檢警關係檢警互動關係偵查權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1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九十四學年度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題目:我國警察分局與檢察官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政府警察局為例
研究生:李謀旺 指導教授:朱金池博士、章光明博士
論文摘要
以往探討檢警間闗係,大抵從法制面或實務面兩方面著手,討論檢警之定位
與分工,有部分學者或許對警察工作認識較深,從實務面考量認為應在法律上賦與警察更多的職權,以符實際;另有部分學者則強調依現行法制,警察應加強調查蒐證程序,重視人權。基本上檢察機關與警察機關是不相隸屬的兩個機關,在任務分工下始有互動關係,至於該如何互動,絕大部份係依照僵化的法令施行,在法令與現實產生衝突時,輕則影響業務的推行,重則犧牲人民的權益。
本文試圖從影響組織間互動之因素,分析影響檢警互動關係之四個構面:信任、溝通、協調、衝突管理、暨互動過程中之相關議題,例如:對特定警察主管(如分局長以上)擁有偵查權限認知、現行調度司法警察條例之適用、警察績效考核方式、警察改革優先性等項目,編製問卷,作深入分析、探討,以進一步瞭解檢警雙方在實際互動過程中問題之所在,並提出改進之建議。
本研究係以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與其相對應之台北縣政府警察局所
屬之板橋分局等10個分局之刑事人員為研究範圍,分別設計刑事警察人員問卷與
檢察官問卷兩種,,採全面普查方式進行問卷調查。並以SPSS 統計軟體進行資
料分析,使用之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
析等。經研究結果發現:1.基層刑事警察人員於檢警互動關係之信任構面,較刑
事分隊長等幹部為高。2.男性刑事警察人員對特定警察主管(如分局長以上)擁
有偵查權限,較女性刑事警察人員為高。3.就檢警雙方互動關係上,在信任、溝
通、衝突管理等構面均有極顯著差異。4.於偵查權限認知上,檢警雙方亦有極顯
著差異。5.檢警互動之信任構面與偵查權限認知有顯著相關。綜上,檢警雙方之
實際互動情形,除了檢察官對警察信任度不高、檢警在某些議題有部分歧異外,
就本研究調查結論而言:檢警雙方互動關係大致尚屬正面、良好。
本研究根據實證分析結果,對檢警相關人員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建議,期望在檢警雙方互動過程中,加強溝通、協調,建立雙方互信、互賴關係,以攜手打擊犯罪,共同創造雙贏局面。

關鍵詞:互動關係、偵查權限、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重要名詞解釋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檢警相闗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檢警任務與權限之比較 11
壹 檢警任務之分工 11
貮 檢警權限之比較 13
參 偵查主體之爭議與偵查權限 16
第二節 檢警關係之現況分析 20
壹 檢警互動之現況 20
貳 檢警衝突的成因 21
第三節 檢警互動關係之促進 27
壹 互動與組織間互動關係 27
貮 刑事司法體系中之檢警關係 30
參 檢警互動關係之構面分析 35
肆 司法改革與警察 38
第四節 檢警關係之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我國警察分局與檢察官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設計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2
壹 研究架構 42
貮 研究假設 43
第二節 變項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45
壹 互動關係之信任量表 45
貳 互動關係之溝通量表 46
參 互動關係之協調量表 47
肆 互動關係之衝突管理量表 49
伍 偵查權限認知調查表 50
陸 警察獎懲措施調查表 51
柒 警察績效考核方式調查表 52
捌 警察改革優先順序調查表 53
玖 個人背景變項 54


第三節 問卷回收與樣本結構分析 54
壹 問卷回收 54
貳 樣本結構分析 5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59
第五節 研究工具之信度與效度 61
壹 互動關係量表之信度與效度 61
貳 偵查權限量表之信度與效度 64
參 其他研究變項之調查 65
第六節 深度訪談 65
壹 第一次訪談之對象與訪談問題 65
貳 第二次訪談之對象與訪談問題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9
第一節 研究變項之描述性分析 69
壹 互動關係之描述性分析 69
貳 偵查權限之描述性分析 78
第二節 檢警人員於互動關係、偵查權限之差異性分析 81
壹 個人背景與互動關係之差異分析 81
貳 個人背景與偵查權限之差異分析 88
參 檢警雙方於互動關係之差異分析 94
肆 檢警雙方於偵查權限之差異分析 98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相關性分析 100
第四節 其他研究議題之調查分析 101
壹 警察獎懲措施之調查分析 101
貳 警察績效考核方式之調查分析 103
參 警察改革優先順序之調查分析 105
第五節 訪談資料分析與處理 107
壹 第一次訪談資料分析與處理 107
貳 第二次訪談資料分析與處理 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0
壹 描述性統計結果分析 111
貳 假設驗證 112
參 其他研究項目之調查分析 118
第二節 結論 119
第三節 建議 121
壹 實務上的建議 121
貳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22
附錄 125
參考書目 184
論文全文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期刊、論文
刁仁國(1989),<檢警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兆鵬(2003),《刑事訴訟講義(一)》。台北:元照出版社。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W.Lawrence Neuman原著(2002),《當社會研究法》。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亭力(2002),<市場導向、組織間互動、信任、行銷能力與組織間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彥程(2000),<台灣企業員工人際溝通能力之衡量及其量表發展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土論文(未出版)。
王寬弘等人合著(2001),《警察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______等人合著(2001a),《警察學總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石明家(2001),SPSS 10.X 中文版統計《統計資料分析實務應用》。台北:基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朱如君(2001),<公務人員知識分享意願、組織信任與組織文化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金池(1998),<警察組織設計之研究:制度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______(2007),<警察績效管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朱朝亮(1985),<從各國法制論公判前訴追構造>,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達仁(2006),<警察法有關檢警關係規範之商榷>,《軍法專刊》,第52卷,第3期,頁26-45。
余振華等著(2000),<中日檢警關係及偵查主體法制之比較考>,《月旦法學雜誌》,第56期,頁131-144。
______(2004),<司法警察微罪處分權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08期,頁131-144。
吳景欽(2002)<從檢察官強制處分權的逐步廢除>,《法令月刊》,第53卷,第4期,頁53-284~53-299。
吳明隆2004),《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宋重和(2006),<檢警偵查權限行使之監督-兼論法官保留之迷思>,《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6卷,第6期,頁165-184。
李再長編譯,Richard L.Daft 原著(2003),《組織理論與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李西河(2006),<警察蒐集刑事證據過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廣(1988),<從犯罪偵查構造之分析論提昇刑警偵查效能>,《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頁115。
李湧清(1993),<警察績效考核之理論與實際>,《警學叢刊》,第24卷,第2期,頁38-39。
李震山(2002),《警察法論─警察任務論》。台北: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
沈慶華(2005),<從公共價值觀點如何提昇司法警察在犯罪偵查之功能>,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邢台平、曾國雄(2002),<警察機關刑事偵防績效衡量-EDH與AHP法之應用>,《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頁35。
周鴻玲譯,查理斯.裴洛原著(1988),《組織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山田(1986),《刑事訴訟法》。台北:著者自印。
林文華(2003),<資訊科技投入程度、組織管理相關變數與組織績效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月盛(2003),<國民中學教改壓力、組織衝突、權力運用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立華(1983),<偵查主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志盛(1999),<警察犯罪偵查管理程序之實務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裕順(2001),<論司法警察於刑事偵查程序中應有的定位-日本刑事訴訟法制上的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頁147-150。
邱智宏(2004),<論我國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關係─以行政與司法在偵查中的交錯領域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宏彬(2000),<組織協調系統的階層關係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刑事警察局(2003),<刑事訴訟在實務運作之困境>,收錄於「警察行政中立」與「檢警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中華警政研究學會
柯耀程(2001),<檢警犯罪偵查職權分配之檢討>,發表於《2001刑事偵查檢討會》。
柳昭文(2003),<檢察官退案審查制度之分析-以士林地檢署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6卷,第2期,頁227-242。
洪鎌德(1998),《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之觀察>,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馬瑞龍編譯,Swanson,Charles R.、Leonard Territo,andRobert W.Taylor等著,《美國警察行政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高育仁等人(2004),<偵查中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角色定位>學術研討會會議紀實,《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頁196。
高淑梅(2003),<偵查中之檢警關係>,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康順興(1999),<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與檢警關係之研究-以偵查權主體法制規劃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______(1999a),<憲法精神下檢警偵查主體關係之探討>,《警政叢刊》,第29卷,第5期。頁225-236。
張文華(2000),<基層行政人員組織信任之研究─以台北市區公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梁添盛(2006),《警察法專題研究(二)》。台北:文彩企業有限公司。
梅可望(1999),《警察學原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許春金(200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許福生(1999),<從司法改革之趨勢論警檢關係之重新建構>,《警大法學論集》,第6期,頁183-193。
______(1999a),<論警察微罪不舉處分與檢察官起訴猶豫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5期,頁53-82。
______(2005),《刑事政策學》。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郭志祥(2003),<我國警察分局組織設計之研究-全像圖組織設計的觀點>,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志龍(1998),<法治國檢察官之偵查與檢察制度>,《臺大法學論叢》,第27卷3期,頁81。
______(2001),《檢、辯、審在刑事認知程序之互動關係》。台北:法務部編印
陳素娥(2003),<協調管理規範>,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軒(2004),<國立高級中學等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清泉(2001),<學校組織衝突、抗拒、環境和個人特質對校長角色壓力之探討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運財(2004),<檢警關係定位問題之研究-從貫徹檢察官控訴原則的立場>,《月旦法學雜誌》,第108卷,頁64-77。
______等人報告(2004),<偵查中檢察官與司法警察之角色定位>,《月旦法學雜誌》,109期,頁189-213。
陳樹村(2004),<扭開制度良性循環的關鍵─論審檢與檢警角色的新定位>,《全國律師》6月號,頁20。
章光明(2001),<我國警政發展策略芻議-兩極化警察策略之提出>,《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刊創刊號》,頁10。
______(2004),《警察業務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______(2004a),<警察與人權-一條流動其間的界線>,《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1期,頁2。
______等人(2004),<從社區警政論我國派出所功能改善之道>,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1期,頁133-168。
______(2005),<警察工作特性與警察臨檢法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2期,頁35~50。
黃壬聰(2000),<犯罪偵查勤務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朝義譯(1997),<偵查中之檢警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23期,頁145-148。
______(2003), <檢警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8期,頁79-88。
______(2004),<刑事訴訟與檢警關係>,收錄於「警察行政中立」與「檢警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內政部警察法學研究中心、中華警政研究學會
______(2004a),<偵查中之強制處分與檢警關係>,《月旦法學雜誌》,第108期,頁54-63。
楊永年(1997),<警察組織績效評估-就李總統六個月內改善治安之承諾論述>,《警學叢刊》,第28卷,第1期,頁171。
______等人合著(2001),《警察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楊源明(2005),<刑事警察組織再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論文。
廖宏盛(2001),<行銷與製造部門間互動對組織間互動之影響>,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基萍(1995),<論警察專業化>,《警政學報》第26期,頁180。
______(1996),<警察執法行為影響因素之文獻探討>,《警政學報》,第29
期,頁130~156。
______(2004),<剖析警察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警察學總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蔡宜臻(2003),<溝通模式、知識分享與知識創造—以非同步網路教學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秋雄編譯,上村千一郎原著(1991),《日本的治安為什麼那麼好》。台北:東方出版社。
蔡碧玉(1997),<檢警關係實務之研究>,《法令月刊》,第48卷,第1期,頁48-18~48-21。
______(1999),<論我國檢察官在刑事訴訟上應有的角色與定位>,《月旦法學雜誌》,第45期,頁56-68。
鄭善印(1990),<我國檢關係重要問題之研究-中、日檢警關係比較>,《警政學報》,第18期,頁23-78。
______(2000),<實定法上警察臨檢行為與市民的權利>,《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頁125-146。
______(2004),<警察在司法體系中的地位>,《警察行政中立與檢警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8-88。
盧嵐蘭譯,諾曼.古德曼著(1996),《社會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戴文年譯,Gareth Morgan著(2003),《組織意象》。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簡華明(2002),<社區警政組織溝通之研究-以新竹市警察局發行定期刊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彥文(2004),<專業持續發展及組織衝突對於組織學習影響之研究—以軟體產業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警察大辭典(1980)。桃園:中央警官學校印行。
顧忠華(1993),<法治與信任─一個法律社會學的探討>,《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14期,頁20。
二、網站
教育部綱站(2006.1.3),網址:
http://140.111.34.46.。
台北縣政府網站(2007.12.28),網址:
http://www.tpc.gov.tw/_file/2890/SG/24964/D.html
「李師科搶案」(2006.1.4),綱址:http://www.ftvn.com.tw/Topic/CaringTW/TWnotes/0414.htm
「蘇建和案吳鉻漢家屬盼司法毋枉毋縱」(2006.1.4),綱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3/8/8/n355930.htm;
「蘇建和案」(2006.1.4),綱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C-091-262.htm
「蘇建和案考驗司法正義」(2006.1.5)綱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8%87%E5%BB%BA%E5%92%8C
「海軍官校資管系副教授:鄭立國(2005年3月23日於台南科技大學之演講內容)。」
Http://www.twcat.edu.tw//webmaster/wwwmis/ EMC/x2/main.html

貳、 西文部份:
Crittenden, Victoria L.
1992 “Close the Marketing / Manufacturing Gap"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 vol.33, No.3 , pp41-51.
Dunhan, Roger G.,& Geoffrey P. Alpert
2001 Critical Issues in Policing, Illinos :Waveland Press, inc.
Denhardt, R. B
2004 Theories of Public Organization, Thomson Wadsworth

Eck, John E.
1983 Solving Crime: The Investigation of Burglary and Robbery,
Washington. DC:Police Exective Research Forum, p.18。
Moore, Mark H.,& Darrel W. Stephens
1991 Beyond Command and Control: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olice
Departments ,Washington D.C.:Police Executive Research Forum
Mark, Rowh
2001 “How to Be a Team Player"Career World Stamford , Vol. 30 , 2001 , pp25-27 .
Stone, Deborah A.
1988 Policy Paradox and Political Reas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p8.
Walker, Smuel
1995 Citizen River Resours Manual, Washington D.C.:Police Executive
Research Forum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碧玉(1997),<檢警關係實務之研究>,《法令月刊》,第48卷,第1期,頁48-18~48-21。
2. 蔣基萍(1995),<論警察專業化>,《警政學報》第26期,頁180。
3. 楊永年(1997),<警察組織績效評估-就李總統六個月內改善治安之承諾論述>,《警學叢刊》,第28卷,第1期,頁171。
4. 章光明(2001),<我國警政發展策略芻議-兩極化警察策略之提出>,《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刊創刊號》,頁10。
5. 陳樹村(2004),<扭開制度良性循環的關鍵─論審檢與檢警角色的新定位>,《全國律師》6月號,頁20。
6. 陳運財(2004),<檢警關係定位問題之研究-從貫徹檢察官控訴原則的立場>,《月旦法學雜誌》,第108卷,頁64-77。
7. 陳志龍(1998),<法治國檢察官之偵查與檢察制度>,《臺大法學論叢》,第27卷3期,頁81。
8. 許福生(1999),<從司法改革之趨勢論警檢關係之重新建構>,《警大法學論集》,第6期,頁183-193。
9. 康順興(1999),<正當法律程序原則與檢警關係之研究-以偵查權主體法制規劃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之觀察>,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柳昭文(2003),<檢察官退案審查制度之分析-以士林地檢署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6卷,第2期,頁227-242。
12. 林裕順(2001),<論司法警察於刑事偵查程序中應有的定位-日本刑事訴訟法制上的思考>,《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頁147-150。
13. 邢台平、曾國雄(2002),<警察機關刑事偵防績效衡量-EDH與AHP法之應用>,《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1期,頁35。
14. 李湧清(1993),<警察績效考核之理論與實際>,《警學叢刊》,第24卷,第2期,頁38-39。
15. 李建廣(1988),<從犯罪偵查構造之分析論提昇刑警偵查效能>,《警學叢刊》,第29卷,第3期,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