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1)Arthur J. Vander, James H. Sherman, Dorothy S. Luciano 著;潘震澤總編譯,1999,《人體生理學(上)第七版》,合記圖書出版社,台北市。
(2)Kroemer Karl著;劉又升譯,2002,《人體工學 : 容易與有效設計法》,六合出版社,臺北市。
(3)Robert F. DeVellis著;吳齊殷譯,1999,《量表發展:理論與應用》,弘智文化,台北市。
(4)William H Cushman Rochester,蔡登傳、宋同正譯,1996,《產品設計的人因工程》,六合出版社,臺北市。
(5)丁玉蘭,2004,《應用人因工程學》,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6)王賢令,1998,“握把直徑對進行握旋動作時手部肌肉負荷之效應”,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工業管理學程,碩士論文。(7)王茂駿、王明揚、林昱呈,2002,《台灣地區人體計測資料庫手冊》,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新竹市。
(8)巴蘭坦 (Richard Ballantine),格蘭特(Richard Grant)著; 黃小萍譯,2004,《自行車聖經》,貓頭鷹出版,台北市。
(9)石裕川,1995,“握把界面因素對手部施力與重量差異閾影響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0)白百剛,2001,“鍋鏟手柄彎曲角度之人因研究”,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1)伍大忠,2002,造形與握感之設計模擬研究─以排檔桿,行動電話與釣竿為例,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12)李開偉,2001,《人因工程:基礎與應用(二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13)吳聰能、柯桂女編譯,1983,《勞動生理學二版》,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
(14)吳武政,2000,“以誘導式歸納途徑法探討自行車騎乘姿勢與車架尺寸之關係”,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5)吳信典,1998,“虛擬實境對自行車人體動作實驗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6)林勝良,1982,“從產品設計觀點探討自行車座墊的設計(上)”,《工業設計》,pp. 3648-53。
(17)林榮輝,1982,青年男性之握力與其手長度、寬度、厚度暨握距之相關研究,《明志工專學報》,第14期,pp. 499-528。(18)林建璋、杜瑞澤,1996,“掌上型園藝剪的產品機能與人因設計之研究”,中華民國學會,pp. 122 -127。
(19)林傑斌、林川雄、劉明德編著,2005,《SPSS12統計建模與分析程序》,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0)胡祖武、李傳房,2001,“以感性工學觀點建構整體騎乘舒適性檢核系統之研究”,《第六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論文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pp. 289-294。
(21)邱皓政,200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22)許勝雄,彭游,吳水丕編譯,1996,《人因工程第二版》,滄海,臺中市。
(23)許勝雄、謝光進,1996,“手部動作分類研究”,《工業工程學刊》第13卷,第2期,pp.145-165。
(24)張一岑,2004,《人因工程學(精華版)》,揚智文化,臺北市。
(25)黃基礎.史金燾.施河合編,1998,《人體生理學第二版》,藝軒圖書出版社,台北縣。
(26)彭定國,1993,《SPSS/PC+入門與實務操作》,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27)彭定國,1994,《Spss for windows入門與統計分析》,儒林圖書。
(28)楊紹裘、簡文益,1998,“以人體工學理念談「把手之設計與應用」”,《工業設計》第27卷,第1期,pp. 31-36。(29)葉哲維,2000,“應用灰關聯分析方法於嬰幼兒汽車安全之舒適度探討與評價模式建”,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30)陳道遠,1998,“自行車騎乘在坡度震動環境下的主觀舒適度及生理反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31)陳重光,1998,“握把界面因素與工作姿勢對雙手操作能力之影響”,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32)陳嘉維,2003,“自行車造形喜好對騎乘心理感受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3)陳世昌,2000,“以座壓探討不同自行車種及人因尺寸之座墊設計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4)陳建志,莊明振,2002,“鐵鎚的人因設計初探-羊角鎚的分析”,《工業設計》第30卷,第2期,pp. 97-106。(35)陳信宏,許鳳火,2003,“裝訂機握把與手掌使用舒適度之研究”,《工業設計》第31卷,第2期,pp. 186-193。(36)練季旺,2002,“消費者對產品造形偏好之推論模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37)溫紹彥,2002,“自行車變速旋轉握把之設計研究”,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8)劉祖華、游章雄、溫紹彥,2002,“自行車變速操控界面之設計”,《工業設計》第30卷,第2期,pp.119-124。(39)錡信堯,2003,“手工具設計開發與人因評估-以螺絲起子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0)賴賢源,1997,“登山自行車握把之人因設計因素研究”,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41)鍾葉儀,2003,“手部的觸覺形態特徵辨識與方位認知之關係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英文
(42)漆島 嗣治,2003,BICYCLE CULB 別冊 ヴインテージ ロードバイク,株式会社 枻(えい)出版社,東京。
(43)Drury, C.G., 1980, " Handle for manual material handling", Applied Ergonomics ,Vol.11, pp.35-42.
(44)Hsu, S. H. and Chen, Y. H., 1999, "Evaluation of bent-handled fi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No.25, pp.1-10.
(45)Hanson, Lars; Wienholt, Willfried; Sperling, Lena ,2003, "A control handling comfort model based on fuzzy logics", Industrial Ergonomics, Vol.31,No.2, pp. 87-100.
(46)Kuijt-Evers, L.F.M., Groenesteijn, L., de Looze, M.P. , Vink, P.,2004, "Identifying factors of comfort in using hand tools", Applied Ergonomics 35, pp. 453-458.
(47)K. Mestdagh, 1998, "Persona perspective: in search of an optimum cycling posture", Applied Ergonomics, Vol.29, No.5.
(48)L.F.M. Kuijt-Evers, L. Groenesteijn, M.P. de Looze, P. Vink, 2004, "Identifying factors of comfort in using hand tools", Applied Ergonomics, Vol.35, pp. 453-458.
(49)Winston G. Lewis and C. V. Narayan, 1993, " Design and sizing of ergonomic handles for hand tools", Applied Ergonomics, Vol.24,pp.351-356.
(50)Y. Aldien, D. Welcome, S. Rakheja, R. Dong and P.-E. Boileau, 2005, "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 at hand–handle interface: role of hand forces and handle size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Vol.35, pp.26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