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國欽(1997)。運用旅客評估提昇旅遊服務品質。旅報,159,39-46。
2.中華民國觀光領隊協會(1994)。領隊經驗談(三)。台北:同作者。
3.交通部觀光局(1991)。中華民國80年度台灣地區國民旅遊調查報告。台北:同作者。
4.交通部觀光局網站統計資料(2007)。2006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上網日期:2007年9月9日。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File/200612/95國人中摘.htm
5.交通部觀光局網站統計資料(2008)。旅行業相關統計。上網日期:2008年2月12日。網址:http://admin.taiwan.net.tw/indexc.asp
6.王秀蓮、李英弘(1999)。SOHO族的休閒型態與休閒活動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遊憩行為研究與管理:1999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頁187-204)。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7.王梅香、江澤群(2003)。台北市青少年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研究。北體學報,11,203-216。8.石宜正(2006)。高中(職)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需求及休閒參與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霧峰。9.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八十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同作者。
10.行政院主計處(1995)。中華民國八十三年臺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同作者。
11.行政院主計處(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台北:同作者。
12.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戶外遊憩研究,3(1),3-16。
13.李銘輝(1991)。遊憩需求與遊客行為特性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4(1),17-33。14.李明宗(1992)。人與休閒:遊憩哲學。在休閒•觀光•遊憩論文集(頁1-4)。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
15.李素馨(1997)。都市女性休閒類型與休閒阻礙。戶外遊憩研究,10(1),43-68。16.李政道(2006)。羽球場館消費者動機與參與行為之研究。成大體育,39(1),28-43。17.余嬪(1999)。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60,20-31。18.何凱彰(2004)。環遊世界的免費門票-領隊。幼獅文藝,603,28-37。19.吳淑女、梁文嘉(1998)。導遊及領隊人員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與休閒行為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1(1),23-42。20.吳崇旗、王偉琴(2006)。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53-168。
21.邱秀霞、吳政崎(2003)。台北地區護理人員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66-84。
22.杜家妤、黃慧琦(2006)。牙醫師之休閒活動類型與休閒阻礙。立德學報,3(2),67-86。23.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24.林晏州(1986)。遊憩活動特性與需求之分析。都市與計劃,13,107-140。25.林燈燦(2005)。觀光導遊與領隊:理論與實務(第六版)。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26.容繼業,(1996),旅行業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揚智文化。
27.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28.高俊雄(1999)。台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台北:桂魯有限公司。
29.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桂魯有限公司。
30.高俊雄、陳信安(1999)。休閒活動的知覺自由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遊憩需求與效益:1999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頁23-64)。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31.徐世杰、羅鳳恩(2001)。我國國際領隊工作適應之研究。載於真理大學觀光學院(編)。海峽兩岸二十一世紀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A37-A50)。台北:真理大學。
32.許義雄、張清龍(1979)。我國職工閒聊意識及其活動傾向。體育學報,1,124-170。
33.許建民(1999)。以休閒活動類型及正式規劃休閒活動之探討。大專體育,42,158-164。34.孫謹杓、張建(2006)。臺灣北部技專院校教師休閒需求及滿意度之研究。致理學報,23,245-292。35.張春興(1983)。工作、休閒、娛樂(下)-提昇生活品質的探索。中國論壇,15(10),53-56。36.張春興(2002)。心理學(二版)。臺北:臺灣東華。
37.張孝銘(2001)。休閒參與型式、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38.張孝銘、高俊雄(2001)。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市居民為實證。體育學報,30,143-152。39.張孝銘、吳政杰、江金山(2006)。屏東市居民休閒需求與休閒阻礙間之研究。運動事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五期,1-16。
40.張廖利珠、張孝銘、郭清侯(2002)。彰化市居民休閒需求之調查研究。中州學報,15,259-269。
41.陳嘉隆(1987)。領隊實務。台北:新隆書局。
42.陳皆榮(1996)。動機與休閒活動之相關性研究。台北技術學院學報,29(1),203-219。
43.陳思倫(1993)。休閒遊憩參與阻礙區隔研究。戶外遊憩研究,6(3),25-52。44.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1997)。休閒遊憩概論。台北縣蘆洲鄉:空大。
45.陳南琦(2003)。青少年休閒滿意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4,201-210。46.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10。47.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的職業婦女之壓力與休閒型態、休閒活動、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教育與心理研究,9,27-72。48.陳彰儀(1989)。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49.陳彰儀(1989a)。台北市就業者之休閒狀況。載於陳彰儀(編),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頁5-35)。台北:淑馨出版社。
50.陳彰儀(1989b)。已婚職業婦女之壓力、休閒活動、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載於陳彰儀(編),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頁37-61)。台北:淑馨出版社。
51.陳彰儀(1989c)。台北市民與風景區遊客參與休閒活動之心理體驗探討。載於陳彰儀(編),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頁63-83)。台北:淑馨出版社。
52.陳彰儀(1989d)。由工作、休閒的特性與體驗探討工作與休閒的關係。載於陳彰儀(編),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頁101-134)。台北:淑馨出版社。
53.陳彰儀(1989e)。職業婦女之工作、休閒關係與生活型態。在工作與休閒─從工業心理學的觀點探討休閒的現況與理論(頁135-151)。台北:淑馨出版社。
54.陳彰儀、鄭瀛川(1986)。職業婦女之工作、休閒關係與生活型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119-137。55.陳彰儀、修慧蘭(1989)。臺北市就業者之休閒狀況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5,141-169。56.陳鏡清、陳金樹(1993)。台北市公務人員動態休閒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台北市政府一級機關為例∼。體育學報,15,61-84。57.曹勝雄、陳嘉隆、王國欽(1995)。旅行社組織氣候、工作壓力對員工離職傾向之影響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2),1-18。58.黃榮鵬(1998)。領隊實務(初版)。台北市:揚智文化。
59.黃淑君、陳葦諭(2004)。台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和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旅遊健康學刊,3(1),17-27。60.黃俊彥、曾中正(2006)。台南縣基層警察人員的休閒參與度、休閒滿意度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警學叢刊,36(4),272-292。61.廖榮利(1995)。休閒行為與工作滿足之因素分析。社區發展季刊,69,206-218。62.鄭琦玉(1995)。日月潭風景特定區遊客特性及遊憩需求型態分析。觀光研究學報,1(4),39-53。63.鄭燕萍(2005)。對出境領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0(2),70-72。
64.鄭燕萍、吳建冰(2005)。涉外旅遊專業人才教育思路探析。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0(4),53-55。
65.劉志正(2001)。領隊觀念與實務。台北:墨刻出版。
66.鄧景衡(1990)。休閒的地理觀。戶外遊憩研究,3(3),3-19。
67.鄧建中(2002)。綜合高中教師休閒需求及參與之研究。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霧峰。68.謝安田、謝益銘、陳欣怡(2002)。職業成就與休閒行為關係之研究。文大商管學報,7(1),33-53。69.應詩澄(1981)。登山領隊應有的素養與才能。國民體育季刊,10(4),4-8。70.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涂淑芳譯)。台北:桂冠圖書。(原著發行於1982)
71.Cordes, K. A. & Ibrahim, H. M.(2005)。休閒遊憩事業概論(李晶審譯)。台北:桂魯有限公司。(原著發行於2000)
72.Godbey, Geoffrey(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葉怡矜、吳崇旗、王偉琴、顏伽如、林禹良等譯)。台北:品度公司。(原著發行於2003)
73.Maslow, A. H.(1991)。人類動機理論。載於結構群(編譯),動機與人格(頁51-84)。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發行於1954)
74.Torkildsen, George(2003)。休閒與遊憩管理(上)(王昭正譯)。台北:品度公司。(原著發行於1983)
75.Ap, J. & Wong, K. K. F. (2001). Case study on tour guiding: Professionalism, issues and problems. Tourism Management, 22(5), 51-563.
76.Beard, J. G. & Raghed, M. G. (1983). Measuring leisure motiv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5(3), 219-228
77.Coben, E. (1985). Be tours it guide: The origins, structure and dynamic of rol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2(1), 5-29.
78.Csikszentmihalyi, M. and Kleiber, D. A. (1991). Leisure and self-actualization.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91-10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79.Driver, B. L., Brown, P. J., and Peterson G. L.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80.Driver, B. L., Tinsley, H. A., and Manfredo, M. J. (1991). The paragraphs abou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scales: Results from two inventorie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breadth of 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leisure.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263-286).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81.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82.Mossberg, L. I. (1995). Tour leaders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charter tours. Tourism Management, 16(6), 437-445.
83.Pond, K. L. (1993). The professional guide:Dynamics of tour guiding. New York,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84.Quiroga, I. (1990).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e tour in Europ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7(2), 185-207.
85.Tinsley, H. E. A. & Eldredge, B. D. (1995).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A taxonomy of leisur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ir need-gratifying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2), 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