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Maxwell, J. C. (2006),雙贏領導101(蔡璧如譯),台北:智庫(原文於2004年出版)。
Robbins, S. P. (2001),組織行為學(李菁芬、李雅婷、趙慕芬譯),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原文於1998年出版)。
William, W. & David, P. (2003),消費者行為(蔡廷豪譯),台北:台灣西書出版社(原文於1996年出版)。
Yukl, G. A. (1992),組織領導(洪光遠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原文於1981年出版)。
王元聖(2006),大專院校跆拳道教練領導行為與甲組跆拳道選手滿意度關係,淡江體育,9,51-59。王俊明(2005),教練領導行為量表之編製暨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驗證,台灣運動心理學報,7,1-18。
王家微(1990),行為科學,台北:五南。
王耀聰,王正松(2003),不同項目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興大體育,7,143-154。王櫻芬(2000),團體凝聚力及測量,諮商與輔導,171,6-9。史康成(1998),教練員的素質、培養和考核。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江界山(1997),從國際級運動教練的養成談我國教練培訓制度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115,45-51。杜岐旺(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李明昭(2003),高職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李建平(2002),大專網球優秀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李柳汶(2003),大專甲組跆拳道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體育學報,34,113-122。
呂文玲,林耀豐(2006),運動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4),68-77。呂淑鈴(2006),台北市立國小扯鈴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1993),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國銑(2000),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吳萬福(1992),運動教練的任務、類型及內容,體育與運動,81,32-38。吳慧卿(200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台北。余朝權(1983),領導學,台北:天麟文化。
林文正(2006),高中(職)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林金杉(2002),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林振春(1992),人文領導理論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博文(2006),我國青少年划船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林博仁(2007),優秀青少年桌球選手對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邱旺璋(2002),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周宥均(2006),銀行主管領導型態與領導效能之關聯性研究,大漢學報,20,241-266。邵俊豪(2002),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學校本位管理決策類型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范文曦(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之參與動機與領導行為研究,台北巿立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柯秋溢(2000),花蓮、台東地區阿美族與漢族運動員之成就目標取向、知覺運動成功信念、知覺運動目的之比較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洪佳芬(2007),國中足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洪嘉文(2000),學校體育經營管理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洪嘉文,尤杏暖(2006),建置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制度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2),36-45。姜韻秋,林國瑞,謝慶順,林麗玲(2004),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工作倦怠之研究,2004運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專刊,台北市立體育學院,56-75。
馬君萍(1998),女子排球運動員知覺教練領導行為、知覺運動動機氣候、滿意度和內在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涂志賢(2000),運動教練領導風格對選手成績表現與滿意度影響之研究,體育學報,28,45-58。高三福,陳鈺芳(2006),要求與實際領導行為一致性、領導信任與效能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4),63-77。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學-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徐瑋伶,鄭伯壎(2004),績效知覺、領導範型契合度與領導效能的關係,中華心理學刊,46(1),75-89。孫德修(2002),我國政府機關主管領導行為、向下影響策略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翁子婷(2005),台灣地區國、高中網球校隊教練領導行為、選手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翁志成(1997),運動訓練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粘淑芬(2003),高職訓導主任領導權力、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郭政茂(2004),運動教練領導之新思維:家長式領導的探究,大專體育,72,151-155。國民體育法(2003),台北:行政院。
許士軍(1990),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淑慧(1997),我國柔道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許朝欽(2000),組織文化、領導行為與員工工作態度間關係之實證研究-台灣某一商業銀行之個案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莊艷惠(1997),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張文財(2003),國小籃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與成績表現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張志育(1999),管理學,台北:前程企管。
張易書(2000),國中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開放型/封閉型人格與學習型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張武業,李博洪(2004),淺談台灣新的專任教練制度之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3,101-104。張昭仁(2001),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92),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銘,徐欽賢,曾崑煇(2005),曲棍球教練領導行為、選手的組織承諾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57-168。張景星(2005),海峽兩岸大學手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張菽萱(1998),我國專科學校領導行為量表之建構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張潤書(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
張慶勳(2000),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
陳一中(2004),我國高中甲級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領導效能相互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陳文宗(2005),我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與競技運動教練領導風格及選手滿意度、團隊凝聚力與團隊目標達成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彰化。陳玉娟(1995),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
陳美燕(1995),運動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體育學院論叢,5(2),185-196。
陳信君(2005),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陳鼎華(2006),臺灣地區國中甲級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陳寶億(2004),大專橄欖球代表隊球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認知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陳鐵民(1991),領導行為心理分析,台北:博遠。
黃金柱(1990),國家級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調查研究,體育學院論叢,1(2),33-62。
黃寶雀(2001),影響教練領導行為的因素及其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黃寶雀,王俊明(2005),國小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氣氛及團隊滿意度的影響,體育學院論叢,15(2),57-68。
董金龍,韓大衛,姜金龍,劉松岩(2006),大專特優級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南亞學報,26,241-255。詹俊成(2005),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辦法評析,學校體育,15(2),4-13。葉憲清(1997),建立學校教練制度的芻議,國民體育季刊,115,36-44。
楊純碧(1998),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氣氛與教練-選手關係滿意度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楊誌卿(1997),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自我調適,社教資料雜誌,225,9-11。廖主民(1996),教練行為描述,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2,69-83。劉雅燕(2007),國中手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劉雅燕,鄭俊傑,洪敦賓(2006),大學院校橄欖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淡江體育,9,114-127。
蔣明錦,許政彬(2006)中等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柔道項目聘任制度之探討,中華民國2006年運動知識學術研討會專刊,真理大學,912-918。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鄭志富(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1,75-90。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方明營(1994),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台北:漢文。
鄭志富,蕭嘉惠,牟鍾福(1997),運動領導量表(中文版)編製研究,台灣師大體育研究,3,101-120。鄭松益(2001),台灣地區高中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鄭宗晏(2005),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鄭敏雄(1992),大專院校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鄭敏雄,劉一民(199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研究-以參加79學年度大專男子排球國手選拔賽之球隊為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235-252。
蔡崇濱(2000),國立成功大學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九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97-300。
歐正明(2006),羽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滿意度之研究-以大專院校甲組球員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2)167-189。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盧俊宏(2000),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賴世堤(1999),大專院校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2),111-127。賴世堤(2001),高中(職)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體育學報,30,185-194。賴世堤(2002),我國籃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賴永倉(2003),我國國際軟式網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謝鴻隆(2004),台北市國小學童課後運動之參與動機、知覺運動障礙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蕭俊杰,廖主民(2005),教練行為評量系統(CBAS)-教練回饋行為的測量。中華體育季刊,19(4),60-67。蕭嘉惠,黃明玉(1998),多元領導模式驗證研究-以花蓮縣大專院校為例,體育學報,25,71-80。簡瑞宇(2006),大專網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對運動參與動機及訓練滿意度之影響,台灣運動心理學報,8,65-86。
羅虞村(1986),領導理論研究,台北:文景。
蘇國禎,陳榮德(2003),服務業主管領導行為、組織文化和領導效能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4),65-91
蘇錦雀(2005),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教育部94年度國民中小學體育行政主管研討會手冊(pp.22-27),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二、英文部份
Anderson, J. R. (1983). The architecture of cogn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ase, B. (1987). Leadership behavior in sport: A field test of the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8, 256-268.
Chelladurai, P. (1978). A 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in athletic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Chelladurai, P. (1984). Discrepancy between preferences and pre-ferre&d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of athletes in va-rying sport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6, 27-41.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N. R. Singer, M. Murphe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 647-671). New York: Macmillan.
Chelladurai, P. (1994). Manual for the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Ohio, America.
Chelladurai, P., & Arnott, M. (1985). Decision styles in coaching: Preferences of basketball player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and Sport, 56, 15-24.
Chelladurai, P., & Carron, A. V. (1978). Leadership. Ottawa Ontario: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Chelladurai, P., & Haggerty, T. R. (1978). A normative model of de-cision style in coaching. Athletic Administration, 13, 6-9.
Chelladurai, P., & Saleh, S. D. (1980). Preferred leadership in sports. 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 3, 85-92.
Chelladurai, P., Haggerty, T. R., & Baxer, P. R. (1989). Decision style choices of university basketball coaches and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 201-215.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Fiedler, F. E. (1974). The contingency model-new directions for lead-ership utiliz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Business, Autumn, 71.
Fiedler, F. E. & Garcia, J. E. (1987). New approaches to effective leadership: cognitive resourc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Gibson, J. L., Ivancevich, J. M., & Donnelly, Jr. J. H. (2000). Or-ganization-behavior, structure, process (10th ed.). London: McGraw Hill.
Goleman, D. (1998). 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Gordon, A. M. D. (1986). Behavioral correlates of coaching effec-tiven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77).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italizing human resource.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Hodgetts, R. M.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Horn, T. S. (2002). Co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Hoy, W. K., & Miskel, C. G. (1987).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rd ed.). New York: Random House.
Jago, A. G. (1982). Leadership: 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8(3), 315-336.
Laughlin, N., & Laughlin, S.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milarity in perceptions of teacher coach leader behavior and evaluations of their effective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2, 396-410.
Lunenburg, F. C., & Ornstein, A. C.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CA: Wadsworth.
Nelson, D. L., & Quick, J. C. (2003). Organization behavior. Thomson South-Western.
Osborn, R. N., & Hunt, J. G. (1975). An adapt-reactive theory of leadership research. In J. G. Hunt and L. L. Larson (Eds.) Leadership frontiers. OH: Kent State University.
Rondeau, A. (1986). Un nouveau cadre the orique pour integrer les diverses concerptions du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In C. Bena-bou & H. Abravanel (Eds.), Le Comportementt des in dividus et des groups dans lorganisation (pp. 319-337). Quebec, Canada: Gaetan Morin editeur.
Reddin, W. J. (1970).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Robbins, S. P. (1996). Organization behavior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 behavior (8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p.324).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moll, F. L., Smith, R. E., & Curtis, B. (1978). Toward a mediational model of coach-player relationships. Research Quarterly, 49, 528-541.
Smoll, F. L., & Smith, R. E. (1989). Leadership behaviors in spor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paradigm.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18), 1522-1551.
Spink, K. R. (1995). Cohesion and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of female sport team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7, 416-427.
Stogdill, R. M. (1974). Handbook of leadership: A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onich, P. J. (1984). Th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t reward sys-tems: Critical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12(Winter), 45-57.
Westre, K. R., & Weiss, M. R.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teams. The Sport Psychoiogy, 5, 41-54.
Yukl, G. A. (1981).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Yukl, G. A.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3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Yukl, G. A. (1998).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