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5: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采玫
研究生(外文):Chai-Mei,Liu
論文名稱:女性青少年對髮型造形偏好之研究-以彰化、南投二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Female Teenagers’Preference Toward Hair-styles
指導教授:賴瓊琦賴瓊琦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髮型時尚台灣
外文關鍵詞:hair stylefashionTaiw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年來由於教育部解除「髮禁」由於女性青少年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和擁有人、身自主權加上對於髮型諸多選擇,每天花費在整理頭髮的時間佔其生活時間相當比例,更由於同儕的比較或刺激下,對於本身髮型設計的重視度相對的就日益居增,相形之下在髮型造型的自我需求與認知態度上,便格外顯得女性青少年對於流行與時尚的崇好,而如何定義髮型設計上的好與壞,便成為時下女性青少年所追求的基本要素。
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青少年對髮型的偏好,進而了解女性青少年人格特質及時尚追求態度,研究所得並供社會、學校、家長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研究工具採用統計分析SPSS軟體並採用敘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交叉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發現。
高中職女性青少年偏好國英文等文學課程居多數。在受測者的長輩,以很少干涉髮型居多數。個性屬於活潑的居多數。並且對於學校課程的喜好自由性,具有高度的期待特性﹔另追求人際間的和諧愉快與相互模仿也是此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女性所注重的。高中職女性青少年對於都會髮型與女人味髮型具有高度的偏好程度。且高中職女性青少年對於時尚追求,主要態度上係以外部市場流行趨勢與異性的觀感為主軸。高中職女性青少年與人相處的人際互動程度,普遍都能和諧愉快。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young female-teenagers feel toward hairstyles. The stimuli used 6 type of hair styles, including wearing long hair, short cut, natu-ral and purposely disheveled style. Subjects wer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girl stu-dents, there has collected 250 valid questionnaire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re were 12 questions asked they are: Do you think this style fits you to wear? Do you think this style pretty? Do you think males like this style? Do you think your parents will like this style? Do you think this hair style is appropriate for interview for your job seeking? Do you think this style elegant? Do your think this style gives you an imagination that whom is a luxurious person? Do you think this hair style would bring the person more confidence? Do your think this style imply an emotional person? And soon.
The result were showed with charts and figures in the contents, roughly, stu-dents admire and appreciate some hair style, such as long stylish hair, but they also judge it doesn’t fit for herself to wear as a student, higher choices fall on short cut easy take care hairs.
This research were conducted only in local area in Chanhua & Nantou County high school, it will be useful to take wider range of areas, and varieties in ages for study. However, this research could be seen as a pilot study, a basic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similar research.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誌謝 vi
目錄 vii
圖目錄 x
表目錄 xv

第一章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範圍及限制 4
1.4 解釋名詞 5
1.5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2.1 女性青少年的定義 10
2.1.1 女性青少年價值觀 10
2.2 造形美學概念 10
2.2.1 造形的意義 13
2.2.2 造形設計基礎-點、線、面 14
2.3 髮型造形原理 15
2.3.1 髮型基本造型變化 16
2.3.2 髮型基本造型原理 23
2.3.3 ViVi髮型造形沙龍髮型基本四大造型五大風格造型原理 27
2.4文獻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3.1 研究架構 32
3.2 研究對象 33
3.3 研究工具 34
3.3.1 問卷設計 35
3.4 資料分析方法 36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39
4.1 統計資料分析 39
4.2 樣本資料及各研究變數敘述性統計分析 40
4.2.1基本資料敘述性統計 40
4.2.2 問項變數對髮型喜好程度敘述性統計 49
4.3 變數交叉分析 122
4.3.1 喜歡課程傾向對髮型偏好分析 122
4.3.2 髮型裝扮來源對髮型偏好分析 129
4.3.3 個性類別對髮型偏好分析 135
4.3.4 血型對髮型偏好分析 140
4.4 信度檢定 145
4.5 因子分析 146
4.5.1 問項變數對都會型髮型 148
4.5.2 問項變數對俐落型髮型 149
4.5.3 問項變數對可愛型髮型 149
4.5.4 問項變數對女人味型髮型 150
4.5.5 問項變數對成熟型髮型 150
4.5.6 問項變數對自然型髮型 1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1
5.1 結論 151
5.2 建議 153
參考文獻 155
附錄 160
一、中文文獻
1.世界美容綜合藝術基金會審訂編譯,1985,三度空間髮型設計秘笈,台灣美容經營教育出版社。
2.伍連女,1997,台北市高職女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李加惠,1997,青少年發展,心理。
4.李秋燕,2002,髮型與臉型之間最佳化之應用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八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5.李秋燕,2003,髮型造形與感性意象關聯性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6.宋英姬,1998,美髮實務,龍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林崇宏,2000,造型設計原理,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周玉真,1992,青少年的身體意象滿意度與其自我概念、班級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9.周君瑞,2000,複合感性意象之塑造-以造形特徵為基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10.洪建德、鄭淑慧,1993,台北地區女學生的身體形象和飲食行為。中華衛誌。
11.胡海國,1991,青少年心理學,桂冠。
12.柯連田,1999,由空間認知能力探討實際產品與影像圖之意象差異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13.顏月珠,1996,統計學,第五版,三民書局。
14.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15.張紹勳等著,2000,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16.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7.莊錦昌,2000,網頁介面使用性之探討與意象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18.陳國祥等著,2001,“感性工學一將感性予以理性化的手法”,工業設計。
19.游照玉,2000,髮型梳理,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黃俊英,1998,多變量分析,第六版,華泰出版社。
21.黃美菁,1999,行動電話偏好意象建構造形法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22.朝倉直巳著,1998,藝術˙設計的立體構成,朱炳樹等譯,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23.蔡明錡,1999,電腦輔助產品造形設計模式於網際網路上之應用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24.潘東坡,1999,設計基礎與基本構成,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歐慧宜,1999,空間色彩意象在設計上的應用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26.管倖生、林彥呈,2002,“以感性工學程序建構網頁設計系統之研究”,設計學報。
27.樂莘森等著,1992,美學教程,曉園出版社。
28.魏雅萍,1999,設計師與一般消費者對造形認知差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29.張妍娟,2004,從消費文化理論探討綠色產品創新計之研究-以資訊產品為例,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30.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頁527-552)台北:揚智。
31.郭承泉,2003,營建工程懸浮微粒污染特性分析,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2.長尾明美,2005,剪髮&染髮設計師雙向的專業溝通技巧,新美容出版株式會社 第四刷發行。
二、英文文獻

1.Buckley J.J.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1999, IEEE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eoul, Korea, August 22-25, 1999, pp. II 1009-II 1013.
2.Buckley, J.J. (1985). Fuzzy Hierarchical Analysis. Fuzzy Sets andSystems,17, 233-247.
3.Brezet, H. et al,2001,From ecodesign of product to sustainable system design:Delft’s experience, procecdings of Ecodesign2001: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Design and Inverse Manufacturing,pp.605-612.
4.Chen, S.J. & Hwang, C.L.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5.Deborah, L., Innovative, uses of tool in the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IEEE, pp.113~117, 1995.
6.Diehl﹐J.C.et al﹐2001﹐Ecodesig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From linear hierarchies to nonlinear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26﹐pp.229-237﹐1986.
7.Delgade﹐M.,Herrera, F., & Herrera, E., (1998).Combining Numerical and Linguistic Information in Froup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107,177-194.hierarchies to nonlinear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Vol.26﹐pp.229-237﹐1986.
8.Goodman, P. S. and Pennings, J. M. ,1977, New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9.Hutchinson, C. ,1992, "Corporate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 Long Rang Planning, 25(4), pp.9-21.
10.Heinberg, L. J. & Thompson, J. K. (1992). Social comparison: Gender, target importance ratings, relation to body image disturbanc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7,. 355-344.

三、網路文獻

1.成之約,2006,高齡化與少子化的人力資源運用,國政分析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B-095-008.htm
2.96年教育部獎勵推動解除髮禁特色學校實施計畫(台灣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7)
http://epaper.edu.tw/love%2Dedu/news_detail.php?code=01&sn=33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6.管倖生、林彥呈,2002,“以感性工學程序建構網頁設計系統之研究”,設計學報。
2. 羅瑞玉(2005)。品格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探討。國教天地,159,頁30-41。
3. 簡成熙(2004)。「缺德」的道德教育如何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1期,頁94-109。
4. 劉威德(1993 b)。法蘭德斯教室觀察理論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31(6),147-160。
5. 劉威德(1993 a)。法蘭德斯教室觀察理論與實際應用。教育文粹,22,28-44。
6. 葉紹國 (2003)。從道德性的起源論品格教育之重要概念。教育研究月刊,113,頁119-130。
7.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德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頁35-43。
8. 黃永和(1998)。「課程實施」的三種觀點及其課程改革之啟示。教師之友,第39卷,第1期,頁14-21。
9. 陳麗華、王鳳敏、彭增龍(民92)。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教育資料與研究,54,頁1-17。
10. 陳麗華(1997)。 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與實踐。國教月刊,43卷(7/8)期,頁44-53。
11. 原孝怡(民72)。教師教學活動定量分析—對Flander氏教學交互作用分析在使用上之改良。國教之友,36(1,2),28-33。
12. 周慧菁(2004b)。品格要怎麼教。載於何綺瑜、鄭一青等著: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287,頁34-40,台北:天下雜誌。
13. 周慧菁(2004a)。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14. 周慧菁(2003)。品格要怎麼教?天下雜誌,287,頁58-64。
15. 佘曉清(1994)。編碼系統研究法在教室觀察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4,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