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Patton, M. Q.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丁淑華(1999),民營化變革認知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方世榮(2001),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王志仲(2003),組織創新氣候、知識管理對企業變革策略之影響─以台糖公司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王怡云(1998),影響台商公司的海外派遣人員適應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糖公司(1976),台糖三十年發展史,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糖公司(1996),台糖五十年,台北:台糖公司。
台糖公司(2001),台糖通訊,109。
台糖公司(2004, September 7),台糖公司組織再造人力管理方案,台糖公司人運字第09320101098號函。
台灣省製糖產業工會聯合會(2006, April 18),化干戈為玉帛、勞資達成共識,糖聯會快訊,37。
朱寶青,游婷熙(2003),溝通品質之初探性研究-以某非營利性組織為例,發表於第四屆電子化企業經營管理理論暨實務研討會,彰化:私立大葉大學。江苑茹(2004),變革溝通與變革認知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余盛文(2003),國營事業機構組織變革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淡江大學商管學院高階主管管理學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秉恩(1996),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吳清山,林天佑(1997),教育名詞-學習型組織,教育資料與研究,18,61-62。
杜啟華(1992),企業文化與組織變革策略之關係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清杭(2005),台糖公司民營化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明宏(2002),我國企業外派人員適應因素及指標建構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清山(199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邱兆偉(1995),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施大書苑。
邱毅(1998),台機變革再造失敗的癥結,經濟前瞻,3。侯昆宏(1988),土地改革史料,台北:國史館。
柯志明(2004),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社。
胡聰年(2000),臺糖公司的多角化與組織變革現況與發展,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胡聰年,溫金豐(2001),臺糖公司的多角化與組織變革:現況與發展,公營事業評論,2(4),139-166。孫進發(2004),員工對組織變革認知、轉業訓練、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涂明輝(2003),員工工作態度對組織變革反應效應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用華(2001),國營事業組織變革與管理會計資訊因應之分析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春興,林清山(1975),教育心理學(3版),台北:文景出版社。
張晉芬(2001),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經濟迷思的批判,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張晉芬(2003),罷工是一種社會正義價值的實踐[線上資料],全國產業總工會2003勞動論壇報告,資料來源:http://www.ios.sinica.edu.tw/ios/people/personal/ccf/%E5%8F%B0%E9%90%B5%E5%B7%A5%E6%9C%83%E7%BD%B7%E5%B7%A5.doc[日期不詳]。
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陳永愉(2007, September),臺糖公司企業化經營之機會與挑戰-基於組織變革與民營化的視角,主計月刊,621,36-43。陳有威(2003),外派大陸人員海外適應力對員工工作績效之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宏吉(2001),台糖公司事業部組織變革與員工認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明言(2007),台灣的糖業,台北:遠足文化。
陳俊元(2005),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溝通、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富雄(2004),國營事業實施人力精簡措施過程中工會與員工態度反應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敬強(2004),組織變革認知與工作壓力工作滿意相關性之探討--以台糖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廣明(2003),跨文化訓練實施對台商外派大陸人員於工作適應上之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游婷熙(2002),非營利性組織溝通品質之研究:以兩個社會團體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明德(2005),組織變革認知、工作態度與工作績效關係模式之研究-以台糖公司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楊偉中(2004),什麼是民營化?[線上資料],資料來源:http://linkage.ngo.org.tw/antiprv/whatisprivazatition.htm[日期不詳]。
楊朝嵐(2004),以使用者的角度探討終身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憲兵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董事長與糖聯會座談會議記錄(2005, August 1),台糖公司。
詹佳芬(2005),國營企業組織變革政策推動過程中組織溝通與溝通品質之研究-以台灣糖業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維基百科(2008),民營化[線上資料],資料來源:http://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E6%B0%91%E8%90%A5%E5%8C%96&variant=zh-tw[2008, March 10]。
維基百科(2008),華盛頓共識[線上資料],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Washington_Consensus[2008, March 10]。
蔡政成(2002),國營事業民營化之組織再造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台糖公司個案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戴銘緒(2005),組織文化、組織變革態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海軍某基地後勤修護單位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環球經濟社(1998),台糖公司民營化可行性後續執行方案之研究,台北:環球經濟社。
謝安田(1992),企業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昀庭(1997),國營事業多角化經營對組織型態變革之影響分析-以台糖公司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謝豊珍(2006),探討國營事業民營化階段、組織學習、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影響-以台糖公司為例,立德管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鍾富榮(1999),國營事業員工對於民營化政策之認知與留職 意願的探討-以中油、台電、台糖三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Babbie, E.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0th ed.). Belmont: Wadsworth.
Black, J. S. (1988). Work role transition: A study of American expatri-ate managers in Jap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2), 277-293.
Carnal, C. A. (1990). Management change in organization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Chen, W. H., & Lu, R. S. Y. (1998). A Chinese approach to quality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15(1), 72-84.
Dessler, G. (1995). Managing organization: In an era of change. Har-count Borace College Publishing.
Fu, C. K., Shaffer, M. A., & Harrison, D. A. (2005). Proactive sociali-zation, adjustment and turnover: A study of self-initiated foreign employe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1-6.
Hammer, M., & Champy, J. (1993).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s.
Ho, W. (1999).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for service excellence in a public hospital in Hong Kong.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9(6), 383-388.
Moyers, P. A., & Coleman, S. D. (2004). Adaptation of the older worker to occupational challenges. Work, 22(2), 71-78.
Recardo, R. J. (1991, May). The what, why and how of change man-agem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52-58.
Robbins, S. P. (1995). Organizational theo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s(5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Ulrich, T. (198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the practical of man-agement.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Torbiorn, I. (1982). Living abroad. New York: Wiley.
Travers, J. F. (1975).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cranton, Penn 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
Wolman, B. B. (1973). The dictionary of behavior science.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 E. Atwater(eds.)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Yeats, D. E., Folts, E. W., & Knapp, J. (2000). Older workers’ adapta-tion to a changing workplace: Employment issues for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6(6), 56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