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甫昌(2003),《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有限e公司。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初探〉,收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商務印書館。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出版社。
洪永泰(2001),〈抽樣〉,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編《民意調查》,台北:五南出版社。
胡 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三):政治參與選舉行爲》,台北:三民書局。
胡 佛、陳德禹、陳明通、林佳龍等(1993),《選民的投票行為》,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胡 佛(1987),《選民的投票行為》,中央選舉委員會。
陳文俊(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台北:黎明文化。
榮泰生(2003),《企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
張茂桂(1993),〈省籍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茂桂(1997),〈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收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出版社。
張鐵志(2004),《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出版社。
游清鑫(2001a),〈民意調查的類型〉,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編,《民意調查》,台北:五南出版社。
游清鑫(2001b),〈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兼論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收錄於徐永明、黃紀之《政治分析的層次》,台北:韋伯出版社。
(二)期刊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74。
王甫昌(2002),〈邁向台灣族群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導論〉,《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0。
王鼎銘(2005)〈負面競選對2002年高雄市選情影響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20期,頁83-114。朱雲漢(2004)〈台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1期,頁143-161。
何思因,(1991),〈影響我國選民投票抉擇的因素〉,《東亞季刊》,第23期第2卷,頁39-50。何思因、吳釗燮(1996)〈台灣政黨體系下政黨認同的測量方法〉,《選舉研究》,第3卷第1期,頁1-16。吳乃德(1993),〈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 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53-85。
吳乃德(2001)〈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75-118。
吳重禮(1999),〈國民黨初選制度效應的再評估〉,《選舉研究》,第5卷第2期,頁129-160。吳重禮、王宏忠(2003),〈我國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穩定度:以2000年總統選舉與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第10卷第1期,頁81-114。吳重禮、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以2001年台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的決定因素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18期,頁101-140。吳重禮、許玉芬(2005b),〈選民「垂直式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行為-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的實證分析〉,《台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2期,頁1-30。
周應龍、盛杏湲(2005),〈選樣偏誤模型在選舉預測上的應用〉,《選舉研究》,第12卷第2期,頁01-44。林佳龍(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菁英與群眾的選舉連結〉,《台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3-55
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台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派投票行為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4卷第1期,頁1-57。孫秀蕙,1996,〈選民的傳播形態對政治行為的影響:以1996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第3卷第2期,頁71-106。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台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派投票行為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4卷第1期,頁1-57。徐火炎(1995),〈「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選舉研究》,第2卷第2期,頁1-36。徐火炎(1999),〈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第5卷第2期,頁35-71。徐火炎(2001),〈一九九八年二屆台北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分析:選民的黨派抉擇與分裂投票〉,《東吳政治學報》,13,頁77-127。徐火炎(2002),〈台灣政黨版圖的重畫:民進黨、國民黨與親民黨的「民基」比較〉,《東吳政治學報》,14,頁83-134。張茂桂、蕭新煌(1987),〈大學生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自我認定和通婚觀念的分析〉,《中國論壇》,289,頁34-52。
盛治仁(2000),〈統獨不再對決-從2000年總統選舉看台灣新社會分歧的興起及影響〉,《選舉研究》,第14卷第2期,頁119-139。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第46期,頁149-168。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第7卷第2期,頁39-52。陳義彥(1995)〈不同族群政治文化的世代分析〉,《政治學報》,第2期,頁83-121。陳義彥、蔡孟熹(1997),〈新世代選民的政黨取向與投票抉擇-首屆民選總統的分析〉,《政治學報》,第29期,頁63-92。傅恆德(1996),〈決定投票選擇的結構、心理和理性因素:民國八十五年總統選舉研究〉,《選舉研究》,第3卷第2期,頁157-185。游盈隆(1984),〈投票行為研究的緣起與發展〉,《東吳政治與社會學報》,第8期,頁195-229。
游盈隆(1994),〈台灣選民的議題取向投票-二屆國大選民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3期,頁219-254。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41-84。
游清鑫(1996),〈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第期25,頁181-206。黃秀端(1994),〈經濟情況與選民投票抉擇〉,《東吳政治學報》,第3期,頁97-123。黃秀端(1996),〈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選舉研究》,第3卷第1期,頁103-135。鄭夙芬、陳陸輝、劉嘉薇,(2005),〈2004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台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2期,頁31-70。
謝復生,牛銘實,林慧萍(1995),〈民國八十三年省市長選舉中之議題投票:理性抉擇理論之分析〉,《選舉研究》,第2卷第1期,頁77-92。(三)論文
何金銘(1996),《後選人勝選因素分析:二屆立委選舉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博士論文。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姜林青(2003),《台灣選民的議題投票行為-空間理論的探討》,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陳啟民(2000),《國民黨對外省族群的統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傅明穎(1996),《北市選民的候選人評價與投票決定-以民國八十三年台北市市長選舉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簡鈺珒(2003),《2000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抉擇分析-候選人評價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四)科技與研究報告
黃秀端(2000),《公元二千年總統大選選民投票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執行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五)會議及座談會的會議紀錄
吳重禮、許玉芬(2005),〈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台灣地區民眾後物質主義價值的實證分析〉,發表國立中山大學於台灣-越南行政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游清鑫、蕭怡靖(2005),〈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新選民政治態度的分析〉,發表於台灣政治學會暨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系舉辦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二、英文部分
Abramson, Paul R. (1983)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Formation and Change.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and Company Press.
Box-Steffensmeier, Janet M., and Renee M. Smith. (1996). “ The Dynamics of Aggregate Partisanship.”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0(3): 567-580.
Campbell et al. (1976) The American Voter, Unabridge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21.
Campbell, 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 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l: Row Peterson.
Campbell, Angus, Philip E. Converse, Warren E. Miller, and Donald E. Stokes.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Unabridged Edition.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owns, Anthony.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Y.: Harper & Row. Erikson, Robert S., Michael B. Mackuen, and James A. Stimson. (1998).“What Moves Macropartisanship? A Response to Green, Palmquist, and Schickl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4): 901-912.
Fiorina, Morris P. (1978). “Economic Retrospective Voting i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s: A Micro-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2 (2): 426-43.
Fiorina, Morris P. (1981). Voting in 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zarsfeld, Paul F., Bernard Berelson, and Hazel Gaudet. (1968). The People''s Choice, 3r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azarsfeld, Paul F., Bernard Berelson, and William Mcphee. (1954). Vo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ckuen, Michael B., Robert S. Erikson, and James A. Stimson.( 1989). “Macropartisanship.”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3(4): 1125-1142.
Miller, Arthur H.; Wattenberg, Martin P., & Malanchuk, Oksana.(1986). “Schematic Assessment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 521-540.
Niemi, Richard G. and Herbert F. Weisberg. (1993). “How Meaningful is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Classics in Voting Behavior. Ed. Richard G, Niemi and Herbert F. Weisberg.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