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天工書局,1989年。
左丘明,《左傳會箋》,台北:天工書局,1988年。
呂大臨編撰,《泊如齋重修考古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范曄撰,《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1992年。
裴普賢編著,《詩經評著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二、專著
(英)貢布里希(E.H.Gombrich);范景中、徐一維譯,《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三代文明研究編輯委員會,《三代文明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殷墟出土玉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著,《文物中國史》,香港:中華書局,2•夏商周時代,2004年。
文物出版社編輯部,《文物與考古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王玉哲,《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田自秉、吳淑生、田青等著,《中國紋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安金槐主編,《中國陶瓷全集》,台北:錦繡出版事業,2000年。
曲石,《中國玉器時代》,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朱志榮,《商代審美意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呂思勉,《中國通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
宋文薰、李亦園、許倬雲、張光直主編,《考古與歷史文化》(上、下),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
宋兆麟在《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李玉珉主編,《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紀藝術的仿古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3年。
李先登,《夏商周青銅文明探研》,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李伯謙編,《商文化論集》(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辰心編輯,《中國青銅器全器》,第九卷•東周(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那志良,《古玉論文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周南泉著,《古玉動物與神異獸卷》,台南:文沛美術圖書出版社,1994年。
岳南,《千古學案--夏商周斷代工程紀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芮傳明、余太山合著,《中西紋飾比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段勇,《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段書安編輯,《中國青銅器全器》,第三卷•商(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英•羅森,《中國古代的藝術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倪建林,《裝飾之源──原始裝飾藝術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
袁德星編著,《中華歷史文物》,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6年。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千禧年宋代文物大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0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2001年。
張囤生編輯,《中國青銅器全器》,第一卷•夏、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張囤生編輯,《中國青銅器全器》,第二卷•商(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張囤生編輯,《中國青銅器全器》,第四卷•商(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張明華,《中國古玉發現與研究100年》,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4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1997年。
張維青、高毅清,《中國文化史》(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曹林,《裝飾藝術源流》,北京:文化美術出版社,2006年。
郭伯南、劉福元,《中國五千年史話》,香港:三聯書店,1988。
陳旭,《夏商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陳志達主編,《中國玉器全集》(2商•西周),香港:錦繡國際,1994年。
程征、錢志強合著,《黃河彩陶》,台北:南天書局,1994年。
費孝通主編,《玉魂國魄──中國古代玉器與傳統文化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楊伯達主編,《中國玉文化玉學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楊伯達主編,《出土玉器鑑定與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楊育彬、袁廣闊主編,《20世紀河南考古發現與研究》,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楊美莉編著,《黃河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
葉劉天增,《中國紋飾研究》,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葉劉天增,《中國裝飾藝術史》,台北:南天書局,2002年。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臧振、潘守永著,《中國古玉文化》,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錫誠,《中國原始藝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鄧聰主編,《東亞玉器》(全三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8年。
謝崇安,《商周藝術》,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嚴一萍,《殷商史記》(全三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嚴文明,《史前考古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三、考古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江西省文物考古所等,《新贛商代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文物工作隊,《三門峽虢國墓》(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鄭州商城》(上、中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南京博物院編著,《花廳──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窯西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報告》(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反山》(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瑤山》,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盤龍城》(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四、期刊
王金秋,〈談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牌飾〉,《中原文物》,第3期(河南,2001.03)年,頁18-19。
李光安,〈試論青銅器饕餮紋的獰厲美〉,《殷都學刊》,第4期(安陽,2001.04),頁36。
李惠萍、賀惠陸,〈殷商青銅紋飾研究二題〉,《殷都學刊》,第2期(安陽,1997.02),頁16-18。
李維明,〈尋逝歲流年 續學術長河──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成果公佈後學術動態示要〉,《殷都學刊》,第1期(安陽,2003.01),頁30-40。
李濟、萬家保,《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一本)──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65。
李濟、萬家保,《古器物研究專刊(第二本)──殷虛出土青銅爵形器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37。
李濟、萬家保,《古器物研究專刊──殷虛出土青銅觚形器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67。
杭春曉,〈青銅器饕餮紋研究述評〉,《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北京,2005.01),頁95。
芮傳明、余太山,《中西紋飾比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01-03。
美•江伊莉(Elizabeth Childs-Johnson),劉源(譯),〈商代青銅紋飾的象徵意義與人獸變形〉,《殷都學刊》,第2期(安陽,2002.02),頁22-24。
徐勇勝在〈商周青銅器上饕餮紋飾的圖像特徵與文化意義淺探〉,《滁州學院學報》,08:2,(滁州,2006.04),頁75。
郭海儒、黃厚明,〈形式與功能──商周青銅器饕餮紋圖像研究的兩種取向〉,《美苑》,2007年第2期(瀋陽市,2007.03),頁33-38。
陳健,〈古代玉器的裝飾紋樣〉,《南方文物》,第4期(江西省,1997.04),頁117。
陳智勇,〈試析殷人的祭日習俗及文化傳承功能〉,《殷都學刊》,第3期(安陽,1996.03),頁20-22。
劉峰,〈殷墟器皿裝飾紋樣的構成分析〉,《殷都學刊》,第1期(安陽,2000.01),頁32。
鄧淑蘋,〈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古玉花紋所反映的古代信仰〉,《故宮文物月刊》,42︰06(台北,1986.09),頁17。鄧淑蘋,〈古代玉器上奇異紋飾的研究〉,《故宮學術季刊》,04:01(台北,1986,.秋季),頁01。鄧淑蘋,〈論雕有東夷系紋飾的有刃玉器〉(下),《故宮學術季月刊》,16︰04(台北,1998,夏季),頁140。
霍然,〈論殷商巫風與祭祀樂舞的文化底蘊〉,《殷都學刊》,第4期(安陽,2004.04),頁10-16。
龍江莉,〈饕餮探源〉,《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雲南,1998),頁24。
聶甘霖,〈淺析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兼評張光直先生的「薩滿通靈說」〉,《北方文物》,總73:01(黑龍江,2003.01),頁50。
魏運成,〈希臘多立安柱與商代的饕餮紋飾〉,《殷都學刊》,第1期(安陽,1993.01),頁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