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 。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夏林清(2002)。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16期,119-156。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期
,261-274。
翁開誠(2003)。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初/粗稿)
王淑娟(2000):對家之情感與意義的轉變—一個家庭教育者的重生。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文英(1999)。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採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劉惠琴(2002)。助人專業與性別實踐。應用心理研究,13期,45-72。劉惠琴(2002)。性別與心理學的相遇。應用心理研究,16期,83-108。鄧明宇(2000)。獻身與沉淪:一個男性的自我生成與發展。輔仁大學應用心理所碩士論文成虹飛、黃志順(1999)。〈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1期,69-97。臺北:五南。
張起鈞、吳怡(1996)。中國哲學史話。台北,東大書局。
夏林清 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夏林清、鄭村祺 譯(1989)。Argyris, C., Putnam, R.,& Smith, D. M.著,《行動科學
--實踐中的探究》。台北:張老師。
黃志順、王志明、郭寶鶯 等(1999)。〈我們正在路上:一群小學老師追求專業成長的行動研究〉。http://www.ntttc.edu.tw/ige/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黃志順等.htm(2002.1.15瀏覽)。
何月照(民86)枯木逢春:一個國中教師反映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芝安(民87)面具後的臉孔。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慧婉(民87)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倪美貞(民91)移民:一個國小女教師主體探索的故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郭淑惠(民9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嘉惠(民90)絕覺決:一位女性國小教育實踐工作者在父親斷裂生命紀錄中的省思與行動。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夏林清譯(Altrichter,Posch & Somekh原著)(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台北:遠流。
夏林清主編(1999):教育改革:理念與實踐。應用心理研究第1期。台北:五南,33-161。。
夏林清、王芳萍、周佳君(2002):「與娼同行,翻牆越界」。台北:應用心理研究,13期,147-195。
夏林清主編(2004):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應用心理研究第21期。台北:五南,35-163。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期,261-274。
翁開誠(2000):我對倫理、諮商與諮商教育之粗論。輔仁大學專業倫理課程委員會編: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三。台北:長榮國際。81-101。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台北:應用心理研究,16期,19-81。林清(2008):〈卡榫—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哲學與文化,第卅五卷第一期刊。登於哲學的行動理論專題-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04期。
夏林清(2007):〈開枝散SW:變體人形的逆轉對抗運動〉。香港「和平、婦女、日常生活的實踐;跨越、超越戰爭和促進改變研討會」(香港)發表之文章。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台灣),31期。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台灣),23期。夏林清(2002):〈「與娼同行,翻牆越界」論壇報告實錄〉。《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3期。
夏林清(2002):〈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6期。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期。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台灣),1期。翁開誠(2005):〈翁開誠,「當Carl Rogers遇上王陽明:心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應用心理研究》(台灣),頁 157-200。張育華(2006):《移動的疊影—我在低地蜿蜒前行的實踐歷程》,碩士論文。Chris Argyris,Robert Putnam,& Diana Mclain Smith(1985),Action science;中譯本 “行動科學”,夏林清譯,2000,台北:遠流。
Donald A.Schön(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中譯本 “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夏林清譯,2004,台北:遠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Donald A.Schön,Chris Argyris(1996),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中譯本 “組織學習-理論、方法與實踐”,夏林清、鄭村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