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丁道源,中外觀護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3月。
2、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處理法釋論,三民書局,2001年6月。
3、丁道源,刑事政策學,三民書局,2002年9月。
4、Judy Sheindlin著,Don't Pee on My Leg and Tell Me It's Raining,王大方譯,商訊文化,2004年8月。
5、甘添貴,刑事法學之理想與探索(四),學林文化公司,2002年3月。
6、李岑思,觀護制度體系重點整理,保成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12月。
7、李建良,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7月。
8、李清泉,少年事件處理法要義,著者編印,1996年1月。
9、沈銀和,中德少年法比較之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年4月初版。
10、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冊),台大法學院圖書部,2005年9月增訂9版。
11、周震歐,少年犯罪與觀護制度,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3年1月。
12、周愫嫻,少年犯罪,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3月。
13、房傳珏,現代觀護制度之理論與實際,著者印行,1977年1月初版。
14、徐錦鋒,少年觀護制度理論與實務,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1月初版。
15、黃富源、曹光文,成年觀護新趨勢,心理出版社,1996年6月。
16、唐國盛,少年事件處理法之實用權益,永然出版社,1998年5月。
17、張甘妹,刑事政策,三民書局,1979年3月初版。
18、蔡德輝,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2月。
19、蔡德輝、楊士隆,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10月。
20、蔡德輝、楊士隆,犯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7月。
21、劉作揖,少年事件處理法,三民書局,2006年3月。
22、劉作揖,少年觀護工作,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3月。
23、鄭正忠,少年事件處理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11月。
二、中文期刊
1、台灣高雄少年法院調查保護處編印,調查保護處之回顧與展望,2005年11月。
2、台灣高雄少年法院調查保護處編印,調查保護處業務報告,2006年10月。
3、司法行政部編印,少年法草案制定經過及參考資料,1957年。
4、李茂生,我國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律師通訊第184期,1995年1月。5、李茂生,新少年事件處理法目的規定釋疑,月旦法學雜誌第40期,1998年9月。6、李鍾元,我國觀護制度的回顧與展望,少年觀護未來發展研討會-兼論機構內輔導工作成效會議手冊,中華民國觀護協會,2005年11月。
7、李炫德,觀護制度一元化之芻議,司法週刊第1012期,2000年12月。
8、李炫德,成年觀護業務擴張之必要性及可行性(上),法務通訊第2046期,2001年8月16日。9、李炫德,成年觀護業務擴張之必要性及可行性(下),法務通訊第2047期,2001年8月23日。10、吳基華,我國少年觀護制度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19輯第15篇,司法院司法行政廳印行,1999年6月。
11、邱金土,觀護工作之社會性與司法性,觀護選粹,台灣台北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印行,1982年3月。
12、法務部印行,考察日本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暨觀護、更生保護制度報告,1995年8月。
13、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三),2000年11月。
14、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編印,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四),2001年11月。
15、法務部保護司編輯,中華民國94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2006年11月初版。
16、林順昌,日本保護管束機制論考-兼評移植我國之可行性,月旦法學雜誌第138期,2006年11月。17、林秀玲,對保護管束少年經裁定免除確定後之追蹤分析研究,司法周刊第1036期,2001年6月20日。18、林明康,再談觀護業務一元化所應具有之新思維(上),法務通訊第1926期,1999年4月15日。19、林明康,再談觀護業務一元化所應具有之新思維(二),法務通訊第1927期,1999年4月22日。20、林明康,再談觀護業務一元化所應具有之新思維(三),法務通訊第1928期,1999年4月29日。21、林明康,再談觀護業務一元化所應具有之新思維(四),法務通訊第1929期,1999年5月6日。22、林東茂,評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月旦法學雜誌第50期,1999年7月。23、胡中宜,少年犯罪轉向計畫之比較研究-以美、德、港、台四地為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5期,2005年9月。24、施慧玲,少年非行防治對策之新福利法制觀-以責任取向的少年發展權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期,1998年7月。
25、施慧玲,從福利觀點論我國少年事件處理法之修正,月旦法學雜誌第40期,1998年9月。26、施奕暉,少年保護管束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11期,2005年9月。27、馬鎮華,從少年犯之司法處遇流程析論觀護立法之重要性,刑事法雜誌第28卷第2期,1984年6月。
28、馬鎮華,我國觀護制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觀護簡訊,1985年7月。
29、高金桂,少年事件處理法相關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40期,1998年9月。30、徐錦鋒,我國少年觀護制度的新紀元,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2001年7月。31、許育典,論宗教自由的保障與實質法治國的實踐,第三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議論文(二),2001年3月。
32、許文雄,各國少年犯罪處遇制度之探討,明陽中學學報第1期,2005年1月。
33、郭雅美、周賢銳,美國、加拿大少年家事業務之研究,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台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法官及其他司法人員出國考察報告,2003年。
34、陳正祥、黃秉輝,少年法院與社會資源之運用,司法研究年報第22輯第14篇,2002年11月。
35、陳美燕,少年法院與社會資源之運用,司法研究年報第22輯第11篇,2002年11月。
36、張甘妹,我國觀護制度上之諸問題,刑事法雜誌第30卷第5期,1986年1月。37、張甘妹,我國觀護制度的健全化,法務通訊第1843期,1997年8月。38、曾華源,法院裁定少年轉向安置機構輔導服務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編印,2006年12月。
39、曾華源,少年觀護工作的社會福利屬性與困境,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8期,2007年4月。40、彭南元,美國少年法庭之百年回顧與前瞻,法學叢刊第171期,1998年6月。41、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編印,少年保護制度成效之檢討專案調查報告,1999年3月。
42、黎文德,少年保護事件之協商式審理與處遇,月旦法學雜誌第74期,2001年7月。43、劉秉鈞,我國少年法院的角色與功能,新世紀少年福利暨司法保護制度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觀護協會,第2000年。
三、學位論文
1、李炫德,我國少年觀護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12月。2、李準澂,我國憲法上民生福利國家原則之研究-以德國基本法第二十條社會國為借鏡,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3、林宜靜,我國成年保護管束制度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4、林群期,少年犯罪與少年司法制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5、林明康,我國成年觀護制度理論與實務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6、周志峰,緩刑與保護管束關係之研究-以成年法治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7、吳佳叡,少年觀護制度之研究-以美、日處遇理念之變化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月。8、洪育仁,少年處遇制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9、胡忠文,少年事件處理程序法規範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10、高偉文,少年事件轉向處分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5月。11、陳玉林,我國成年觀護制度之法規研究-以觀護法草案芻議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12、陳德新,觀護制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13、陳孟萱,少年司法保護制度-以美國少年法治為借鏡,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14、陳揚明,觀護制度與觀護立法之研究,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6月。
15、陳淑貞,觀護制度一元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16、黃進生,我國少年事件調查審理制度之研究-以少年權益保障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17、張大光,我國觀護制度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4月。18、張儷慧,成年觀護制度之實務與法規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3月。19、張慧敏,少年事件保護處分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20、曾美玲,我國親子法制與兒童少年權利保護之研究-以雲林縣中途輟學兒童少年之輔導保護現況為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8月。21、楊嘉馹,少年事件處理法之法政策與構想,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22、蔡坤湖,少年法立法原則之探討,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月。23、劉有志,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安置制度之研究-以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原則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四、外文書籍
1、大坪與一,保護事業沿革回顧,更生保護と犯罪預防第67號,1982年11月。
2、中川邦雄,現代における保護觀察處遇の諸問題,更生保護と犯罪預防第115號,1994年12月。
3、西岡正之,少年の非行に對する保護觀察,犯罪と非行第40號,1979年5月。
4、守屋克彥,現代の非行の少年審判,1998年。
5、椎橋隆幸,現代日本の少年犯罪と少年法の改正,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刑事司法與犯罪問題對策論文集,2001年。
6、澤登俊雄,少年法-基本理念から改正問題まで,2001年9月。
7、澤登俊雄,少年法入門,2008年3月第4版。
8、Department of Social Affairs ,United Nations,Probation and Related Measures,(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1951)。
9、Frank Schmalleger,Criminal Justice Today,1995。
10、Clemens Bartollas,Juvenile Delinquency,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93。
11、Jeanne B.Stincheoml and Vesnon B.Fox,Introduction to Corrections,Prentice Hall,1999。
12、Richard J.Terrill,Worl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Anderson Publishing co.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