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6 00: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安玉
研究生(外文):Lu, An-Yu
論文名稱: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rocurement Circul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The Cell-pho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ses
指導教授:黃榮華黃榮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Rong-Hw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網路層級分析法
外文關鍵詞:Cell Phone ManufacturingProcurement Circula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47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手機是現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人類溝通最直接簡便的工具,現今全球手機用戶超過10億人口,全球手機出貨量高達11.4億隻;然而,對手機製造業而言,在日益高漲的原物料價格、通貨膨脹、匯率升值等因素干擾下,成本上升早已稀釋掉原有的利潤,面對此日益惡化的環境,如何透過有效的採購進行成本管理、資源整合、供應鏈串連以提昇企業競爭力,便成為手機生產廠商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模型,共分為三個階段進行:1.初步評估指標架構建立、2.評估指標修正、3.評估模型建立。此模型共分為「財務績效」、「管理知能」、「作業流程」、「學習與成長」及「彈性」五大構面,再往下發展出十四項策略主題,並延伸出六十三項績效評估指標,其中四項績效評估指標,存在跨構面及跨策略主題連結的情形,並以網路層級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計算各構面、策略主題以及評估指標之權重值。
為使本研究更具實務運用價值,將以三家手機製造業為研究對象,作實例驗證,運用本模型檢視其各項構面及績效評估指標之表現,最後彙整分析的結果,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予決策者參考。
The cell-phone is an essential product in people’s life. It’s also a shortcut and simple tool for linking up human communication. Nowadays the global cell-phone user is more than 1 billion population worldwide and total shipment has reached to 11.4 billion a year. However, in point of cell-phon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terial cost rising, inflation, exchange rate revaluation already dilute the original profit. Given this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how to construct a perfect procurement system model for evaluating all procurement circulation procedures for cell phone manufacturing factor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curement circulation of cell phone industry. This research is planned a three-stage process to construct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or procurement circulation: 1. preliminary indicator set up, 2. indicator revision, and 3. model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comprises five dimensions, namely financial performance, knowledge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growth, and flexibility. The five dimensions breakdown into 14 strategy subjects and 63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4 of 63 key indicators connection are existed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strategy subjects.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ANP)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each dimensions, strategy subjects and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Herewith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have more solid utilization value, this research adopts three cell-phon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examples. Using this model to inspect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finally collecting the analysis result and report to policy marker for strategy making reference.
目 錄
頁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1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手機產業概述 13
第二節 採購循環 20
第三節 績效評估 28
第四節 網路層級分析法探討 38
第叁章 採購循環績效評估模型建構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8
第二節 初步評估指標建構 50
第三節 指標架構修正 56
第四節 評估模型建立 65
第肆章 模型實證分析 75
第一節 個案公司及競爭對手介紹 75
第二節 績效評估模型實證 77
第三節 實證發現與建議 8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91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92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指標專家問卷 99
附錄二、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指標專家問卷(複評調查) 107
附錄三、手機製造業採購循環績效評估ANP問卷 111
附錄四、手機製造業績效評估指標表現之五點表問卷 125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中國採購管理協會編著(2001)。採購策略實務指南。台北市:中華採購管理協會。
2.中華六標準差應用協會。http://www.sixsigma.org.tw。2007.09.27。
3.中華民國內部稽核會訊(1990)。「十三項指標-衡量採購部門績效」。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會訊,2,14-19。
4.毛吉成(2002)。國防採購機構策略績效衡量之研究-平衡計分卡觀點。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縣。
5.王忠宗(1981)。「如何統合運用零基預算與目標管理制度以增強組織內部管理功能」。管理學報,4(2),57-58。
6.王忠宗(1990)。採購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7.王忠宗(2000)。採購管理。台北縣:日正企管顧問出版。
8.吉本信明(1991)。資材管理實務。台北市:臺華工商圖書出版公司
9.吳安妮(2002)。公務機關實施平衡計分卡及績效評估及管理制度之探討:以主計處會計作業小組為研究對象。行政院主計處90年度委託研究計劃,未出版。
10.吳安妮、周齊武與Kamal Haddad(2000)。「企業推行平衡計分卡之可行結構-台灣經理人員之觀點(一)」。會計研究月刊,174。
11.拓墣產業研究所(2006)。2006年活力創新的手機產業。台北市:拓墣產業研究所出版。
12.林公孚(2006)。「績效衡量指標之涵意及範圍」。品質月刊,10,31-35。
13.林進宗(2002)。「以平衡計分卡建構策略績效管理」。品質月刊,38(9),35-43。
14.邱福星(2002)。供應鏈管理下電子產業焊錫供應商評鑑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15.唐印星(1999)。採購績效衡量關鍵因素之研究:以台灣電子、汽車、鋼鐵、機械等產業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縣。
16.翁俊興(1983)。分析層級程序法(AHP)應用在投資計畫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17.張博堯(1999)。「21世紀採購挑戰」。採購雙月刊,37,19-22。
18.曹征、賈慧敏(2005)。「大型企業集團採購組織研究」。河北工業科技,22(6),347-350。
19.許世明(2000)。台灣製造業採購管理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20.許光華(1995)。「分析層級程序法在決策分析上之應用」。空軍學術月刊,466,28。
21.許成(1983)。採購與物料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2.許振邦(2004)。採購與供應管理。台北市:智勝出版社。
23.許振邦(2007)。採購與供應管理(再版)。台北市:智勝出版社。
24.郭秀媛(2007)。證券經紀商績效評估模式建構之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縣。
25.陳虹遐(2003)。應用分析網路程序法於液晶電視之生態效益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26.陳哲昌(2001)。最適防災社區管理組織之研究:以山坡地社區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縣。
27.陳莉莉(2005)。LED外包商之績效評估系統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縣。
28.陳澤義、陳啟斌(2006)。企業診斷與績效評估-平衡計分卡之運用。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揚典晏(2006)。零售業採購績效評估系統之研究-以國內某量販店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縣。
30.曾玉琦、廖浩雲與張瑞當(2006)。「採購部門績效評估指標之建立-以平衡計分卡為分析工具」。今日會計,104,79-87。
31.黃榮華、楊長林、余舜基(2007)。「連接器供應商績效評估之研究」。中小企業發展季刊,6,23-45。
32.楊淑惠(2003)。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於電子化採購績效評估矽統之研究-以紡織成衣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
33.葉建宏(2004)。以智慧資本評量高科技製造廠商採購管理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
34.葉彬(1969)。採購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5.葉彬(1976)。企業採購。台北市:三民書局。
36.劉平文(1991)。經營分析與企業診斷-企業經營系統觀。台北市:華泰書局。
37.標竿管理網站。http://www.cme.org.tw/bm/newpage1.htm。2007.09.27。
38.蔡玉華(2005)。採購部門平衡計分卡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39.鄭書季(2004)。多目標模糊偏好規劃法求解AHP及ANP優先權重。國立曁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南投縣。
40.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41.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19。
42.盧淵源(1994)。「分析層級程序法 AHP method之應用-2-」。金屬工業,28,29。
43.戴萬成(1986)。「衡量採購部門的標準績效」。現代管理月刊,108,66-69。
44.鍾權宏(2002)。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我國政府採購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縣。
45.魏文東(1999)。企業經營管理實務。台北市:復文書局。

英文部份
1.Baily P., & Farmer D. (1982). Purchasing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 London:Pitman Purchasing, Inc.
2.Chao, C.N. (1989). Purchas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 views of purchasing managers. UMI:Buyers and Internal Customer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3.Chung, S.H., Lee, A.H.I., & Pearn, W.L. (2005).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approach for product mix planning in semiconductor fabric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96, 15-36.
4.Croell, R.C. (1980). Measuring purcha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16(2), 22-26.
5.Fortuin, L. (1988).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why, where and how?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34(1), 1-9.
6.Leenders, M. R., Fearson, H. E., & England, W. B. (1993).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USA:IRWIN.
7.Levinson (1970). Examining the evidence 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dustry lo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13(1), 6-42.
8.Min, H., & Galle, W.P. (1997). Green purchasing strategies: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3(3), 10-17.
9.Monczka, R.M., & Trent, R.J. (1991). Global sourcing: A development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 27(1), 2-8.
10.Niven, P.R. (2002). Balanced scorecard step by step:Maximizing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ing results. New York:Wiley.
11.Pooler, V.H. (1973). Measuring the purchasing man:TREND. Journal of Purchasing, 9(4), 68-85.
12.Saaty, T.L., & Kearns, K.P. (1985). Analytical planning. New York:Pregrmon Press Inc.
13.Saaty, T.L., & Takizawa, M. (1986). 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ce:From linear hierarchies to nonlinear networ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6, 229-237.
14.Saaty, T.L. (1996).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 -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Pittsburgh:RWS Publication.
15.Steiner, G. A. (1963). Managerial long-rang planning.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6.Trybula, W.J., & Konopka, J. (1995). Development of design for manufacture.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ymposium, 17, 442-44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麗莉(2003)。幼稚園教師間的合作關係。國教世紀,206,49-56。
2. 范信賢(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月刊,130,45-55。
3. 陳麗珠、鍾蔚起、林俊瑩、陳世聰、葉宗文(2005)。國民小學教師合理授課節數與員額編制之研究。教育學刊,24,25-50。
4. 簡楚瑛(1993)。「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5. 12.林公孚(2006)。「績效衡量指標之涵意及範圍」。品質月刊,10,31-35。
6. 13.林進宗(2002)。「以平衡計分卡建構策略績效管理」。品質月刊,38(9),35-43。
7. 20.許光華(1995)。「分析層級程序法在決策分析上之應用」。空軍學術月刊,466,28。
8. 30.曾玉琦、廖浩雲與張瑞當(2006)。「採購部門績效評估指標之建立-以平衡計分卡為分析工具」。今日會計,104,79-87。
9. 31.黃榮華、楊長林、余舜基(2007)。「連接器供應商績效評估之研究」。中小企業發展季刊,6,23-45。
10. 40.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5-22。
11. 41.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19。
12. 42.盧淵源(1994)。「分析層級程序法 AHP method之應用-2-」。金屬工業,28,29。
13. 43.戴萬成(1986)。「衡量採購部門的標準績效」。現代管理月刊,108,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