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于長禧(1994),航空客運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以台灣的航空公司為例
,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水野滋、赤尾洋二著,傅和彥譯(1987),品質機能展開-直探全公
司品質管制之神髓,前程企業管理,台北。
方世榮(1994),「市場調查」,初版,三民,台北。
王士元(1997),品質機能展開應用之探討-以連鎖便利商店之服務品質為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系碩士論文,台北。水野滋、赤尾洋二著,品質機能展開研究小組譯(1997),品質機能展開法-如何有效掌握顧客需求,第五版,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台北。
王貳瑞(2001),實務專題製作與報告寫作,第三版,華泰,台北。
李傳政、張志強、鄭凱文、傅南平、劉武、黃延彬合著(1991),新產品開發品質機能展開之實際應用,中國生產力中心,台北。
李傳政、張志強、鄭凱文、劉武合著 (1992),系統化品質機能展開實務技術手冊,中國生產力中心,台北。
李忠星(1993),休閒渡假中心經營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李欽明 (1998),旅館客房管理實務,揚智,台北。
沈宜臻 (2002),連鎖健身俱樂部會員商店印象與忠誠度之研究,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李慧珊 (2003),台灣地區國際觀光休閒旅館網際網路通路運用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李成麗(2005),中小型旅館消費行為之探討,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花蓮。
林陽助 (1996),顧客滿意度決定模型與效果之研究-以台灣自用小客車之實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吳勉勤(2000),觀光旅館業服務品質改善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系碩士論文,台北。林玥秀、劉元安、孫瑜華、李一民、林連聰合著(2000),餐館與旅館管理,品度,台北。
周秀曉 (2004),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休閒業顧客關係管理之研究,屏東
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
姚德雄(1997),旅館產業的開發與規劃,揚智,台北。
後藤秀夫著,蔡亦竹譯(2001),市場調查基礎入門,小知堂,台北。
姜慧嵐(2000),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洪聖惠(2001),健康休閒俱樂部之商圈經營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徐享宏(1984),旅館經營與管理,自行印行,台北。
徐敏晢 (2006),以體驗策略建立中小型企業之品牌,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秀華(199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消費者行為之研究,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明邦(1995),「品質管制」,品質管制月刊 11,21-27。
陳文敏(1999),你就是品牌-用服務打造你的品牌,遠見,台北。
陳嬿安(2000),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法改善大專院校圖書館服務品質-以輔仁大學圖書館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陳桓敦 (2002),台灣地區休閒旅館遊客消費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張紹勳著(1994),SPSS For Windows 多變量統計分析,初版,松崗,台北。
黃應豪(1995),我國國際觀光旅館業經營策略之研究-策略矩陣分析法之應用,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馮瑞玉 (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系統之構建與實證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壢。
黃俊傑 (2003),旅客住宿型態選擇之研究,嘉義大學管理研究所論文,台北。
游達榮 (2003),品質機能展開法技術在用餐飲服務業的應用-以高雄市布拉格西餐廳為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系碩士論文,花蓮。黃淑芬 (2003),品質機能展開法應用於台灣地區海上客運服務品質之研究,海洋大學航運管理所碩士論文,基隆。黃鴻斌(2003),休閒會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相關性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嘉義。
黃艷雲(2004),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成衣設計之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台南。張榮福(2004),品質機能展開在量販店營建的應用,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葉修帆 (2005),以品質機能展開法探討電視購物的服務品質,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台中。楊錦洲(1993),「服務業的品質保證」,品質保證月刊 7 ,16-26。
楊錦洲(1997),品質是競爭的最佳策略,華泰,高雄。
薛飛源(2000),以品質機能展開法探討博物館-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例,
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楊和炳(2001),市場調查,第三版,五南,台北。
楊錦洲(2002),服務業品質管理,品質學會,台北。
潘朝達(1979),旅館管理基本作業,自行印行,台北。
鄧鳳春 (2005),健康休閒俱樂部經營診斷之研究,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蔡禎倚 (2005),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相關性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劉秋吟 (2005),商務型與渡假型旅館品質屬性之比較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中壢。劉淑妙 (2006),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法於大學行政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華梵大學為例,華梵大學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碩士論文,台北。Abell, D. F.(1978), “ Strategic windows , ” Journal of Marketing 42,21-26 .
Akao, Y.(1990),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 Inergrating Customer Re-
quirements into Product Design ,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New
York.
Armistead, C. G.(1985), Design of Service Operations : Operations Manag- ement 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the Public Sector, Wiley & Sons, New York.
Bossert, J. L.(1990),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A Practitioner Appro-
ach,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ASQC), New York.
Farmer, J.(1988), “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31,19-29.
Garvin,D.A.(1984), “ What does product really mean?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1), 25-43.
Gronroos, C.(1983),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Boston.
Gronroos, C.(1990),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 27-41, Lexing-
ton ,Boston.
Juran, J. M.(1986), “A universal approach to managing for quality,” Quality Progress 25,19-24.
King , C. A .(1985), “ Service Quality Assurance is Different, ” Quality Progress 28,23-28.
Lee, P. M. and Quazi , H. A.(2001), “ A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a self assessment tool to measure quality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 ,” Intern-
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18, 118-141.
Martin, W. B.(1986), “ Defining what quality service is for you”, Cornel HRB Quality 14, 32-38.
Mitra, A.(1993), Fundamental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Mprovement , Mac- millan, New York.
Murgntroyd, S.(1993), “ The house of quality:Using QFD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American Journla of Distance Educati-
on 7(2),34-38.
Odekeren-Schröder , G., De Wulf, K., Kasper, H., Kleijnen , M., Hoekstra, J. and Commandeur, H.(2001), “ The impact of quality on store loyalty : A contingency approach,”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2(3), 307-322.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41-50.
Parasuraman, A.,Zeithaml, V.A., and Berry, L.L.(1985), “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services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49, 33-46.
Parasuraman,A.,Zeithaml,V.A., and Berry, L.L.(1988), “ Servqual: A multi- 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ou- rnal of Retailing 26,12-40.
Regan,W.J.(1983), “ The service revolu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7,32- 36.
Rosander, A.C.(1980), “Service Industry QC-is the challenge be met”, Quali- ty Process 38,35-46.
Sasser, W. E.,Olsen, R. P., and Wyckoff, D. D.(1978), Management of Ser-
vice Operation: Textand Cases, Allyn & Bacon,Boston.
Schvaneveldt, S. J.,Enkawa, T.(1991), Perspectives of service quality: Eva- luation factors and two-way model of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2,
149 -161.
Sullivan , L. P.(1986), “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uality Progress
19(6),33-35.
Takeuchi, h.,Quelch, J. A.(1983), “ quality is more than making a good prouduc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45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