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20: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繼嵐
研究生(外文):Chang, Chi-Lan
論文名稱:潺潺溪水話新店-張繼嵐繪畫創作自述
論文名稱(外文):The Silky Touch of Sindian River--Narrated by the Artist, Chang, Chi-Lan
指導教授:洪昌穀洪昌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ng, Chang–G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新店新店溪風景油畫自然主義印象派
外文關鍵詞:SindianSindian RiverLandscape paintingsNaturalismImpression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 要

大自然的景物,不論是雄偉的高山,或是蜿蜒的的溪流,它除了提供人類珍貴的資源外,更是古今中外所有藝術家最佳的創作題材。從中國的山水畫,到西方的風景畫,美麗的大自然景物透過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和靈巧的雙手,以不同的風格展現出來,或是寫情立意,或是科學寫實,或是主觀表現,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觀賞的人。
筆者有幸生長在新店溪畔,從小對大自然就有一份依戀嚮往之情,每天日起日落,看著她千變萬化,展現出不同的風貌,這一條奔流在台北縣和台北市的溪水,自古以來,即同時眷顧著兩岸的人,她是大台北人的生命活水。自古到今、從上游到下游、從東岸到西岸,她和台北人的生活產生密不分的關係。
筆者此次的創作內容即以新店溪及其流域為探究主題,從新店溪的歷史、人文方面來探究上游、中游、下游的不同景觀及其與兩岸的互動,再藉由西方自然主義及印象派等畫家風景畫的探討,來提升自我創作的內涵與技巧,期望透過油畫創作,來傳達這一片伴隨筆者成長的溪流之鄉土情懷。

關鍵字:新店、新店溪、風景油畫、自然主義、印象派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nature not only holds room for the majestic mountains, but also interlocks the meandering streams. Nature’s beauty provides valuable resources to human beings, and also provides the best brainstorming of ideas for all artist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From th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to the western scenic paintings, the glamour of nature is displayed through different styles of artwork, such as contemporary, realism, abstract or expressionism. Each artist portrays his own attitudes and emotions through his sensitivity and touch of magic.

The narrator was fortunate to have been raised near the Sindian River, which is located in Sindian; thus, he developed a fascination fo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sunset and the sunrise, he observes the different appearances of nature and studies its transformation. This river flows between the Taipei City and the Taipei County has accommodated the inhabitants on both banks. For people living beside her, she is the water of life. Upstream to downstream and east to west, she cultivates timeless intimacy with the people of Taipei.

The theme created by the narrator is focused on the Sindian River and its meanders.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the Sindian River from the arts and cultural aspects, and collaborating the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river with panorama point of view in mind. The narrator utilizes the western painters’ naturalism and impressionism to promote his compositional values and skills. He hopes to express his reminiscence and nostalgia for the flux of infiltration through his fingertips.
Key words: Sindian, Sindian River, Landscape paintings, Naturalism, Impressionism
目錄
誌謝
摘要
ABSTRACT
目錄 I
圖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創作研究的方法 3
1.2.1 歷史研究法 3
1.2.2 理論研究分析法 3
1.2.3 行動研究法 3
1.3 創作研究的範圍 5
第二章 創作主題背景 6
2.1新店溪溯源 6
2.2新店溪的地形景觀 8
2.2.1 峽谷、曲流地形的上游 8
2.2.2 曲流、河階地形集中的中游 10
2.2.3 高度開發的下游沖積平原 10
2.3 新店溪開發的歷史 12
2.4 新店溪所流經之聚落 13
2.4.1 上游 15
2.4.2 中游 15
2.4.3 下游 21
2.4.4 下游支流 24
2.5 新店溪的船渡與橋樑 26
2.6 新店溪的水利建設與生態危機 29
2.7 新店溪的未來 30
2.8 新店溪之美 32
第三章 創作思想與理論基礎 35
3.1 創作思想 35
3.1.1 以澄觀為創作基石 35
3.1.2 以景傳情的風景畫 35
3.1.3 以天地自然為師 36
3.2 理論基礎 38
3.2.1 西方風景畫的源起與演變 38
3.2.2 文藝復興時期 38
3.2.3 荷蘭和義大利的風景畫 40
3.2.4 英國的泰納和康斯塔伯 42
3.2.5 巴比松畫派 43
3.2.6 印象主義的風景畫 44
3.2.7 後印象派之塞尚 49
第四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 50
4.1創作內容 50
4.1.1 以新店溪沿岸景觀為創作對象 50
4.1.2 感恩心,懷鄉情 50
4.2 創作形式 52
4.2.1 空間表現 52
4.2.2 構圖表現 54
4.2.3色彩表現 55
第五章 作品解說與分析 57
5.1 溪水系列 57
5.1.1 作品名稱:林木蓊鬱的灣潭溪 57
5.1.2 作品名稱:新店溪的上游-南勢溪 59
5.1.3 作品名稱:夕陽下的燕子湖 60
5.1.4 作品名稱:碧潭渡船頭 61
5.1.5 作品名稱:碧潭 62
5.1.6 作品名稱:屈尺壩 64
5.2 公園系列 65
5.2.1 作品名稱:廣與河濱公園 65
5.2.2 作品名稱: 親情河濱公園 66
5.2.3 作品名稱:小碧潭河濱公園 67
5.2.4 作品名稱:新店溪下游的景觀 68
5.2.5 作品名稱:雁鴨河濱公園 69
5.2.6 作品名稱:古亭河濱公園 70
5.2.7 作品名稱:馬場町河濱公園 71
5.3橋之系列 72
5.3.1 作品名稱:碧潭吊橋 72
5.3.2 作品名稱:碧潭大橋 73
5.3.3 作品名稱:碧潭北二高大橋 74
5.3.4 作品名稱: 永福橋遠眺 75
5.3.5 作品名稱:華燈初上光復橋 76
5.3.6 作品名稱:中正橋 77
5.3.7 作品名稱:小碧潭公園上的水管橋 78
第六章 結論 79
6.1 創作省思 79
6.2 創作困難與不足處 79
6.3 未來期許 79
參考文獻
一.中文圖書
1.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戀戀古文山,相思新河畔。台北縣:作者。
2. 台北市政府新聞處(2003)。台北河川橋樑之旅 (初版)。台北市:作者。
3. 尹章義(1994)。新店市誌(初版)。台北縣:新店市公所。
4. 尹章義、陳宗仁(1998)。〈青潭大溪畔的陌生人——新店漢人移墾史研究〉台北:北縣文化
5. 李順仁(2002)。渡過新店溪(初版)。台北縣:拳山堡文史工作室。
6. 李順仁(2001)。新店生態文史一百點(初版)。台北縣:拳山堡文史工作室。
7. 林孟龍、王鑫(2002)。台灣的河流(初版)。台北市:遠足文化。
8. 邱紫華(2003)。東方美學史(初版)商務印書館。
9. 邱紫華(1997)。思辨的美學與自由的藝術:黑格爾美學思想引論(初版)大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0.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
11. 張心龍(2005)。西洋美術史之旅(二版)台北市:雄獅美術。
12. 張心龍(2005)。印象派之旅(二版)台北市:雄獅美術。
13. 張心龍(2002)。風景繪畫:西洋風景畫名作賞析(初版)台北市:雄獅美術。
14. 趙俊祥、夏聖禮(2005)。新桃花源記-新店溪中游山水長廊 (初版)。台北縣:台北縣文史學會。
15. 趙俊祥(2006)。平潭春秋-河左岸碧潭風情(初版)。台北縣:台北縣平潭社區發展協會。
16. 蘇俊吉(2005)。西洋美術史(初版)。台北市:正文書局。
17. 豐子愷(2005)。豐子愷美術講堂 (初版)。台北市:三言社。
18. 龐均(1998)。油畫技法哲學 (初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9. 龐均(1999)。繪畫寫生哲學論 (初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0. 龐均(2001)。油畫技法創新論 (初版)。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二、譯本
1. 毛蓓雯(譯)(1997)。風景油畫。台北市:三民書店。(Jose M.Parramon)
2. 黃文捷等 (編譯)(2001)。初版。西洋繪畫2000年。台北市:錦繡出版社

三、期刊論文
1. 朱瑞墉(2007)。新店溪的水力發電廠。源雜誌,第61期
2. 宋慧慈 (1999)。景美溪畔。教師天地,98卷。吳勝雄、莊芳華(2007)。
3. 大台北人的母親河-新店溪。源雜誌,第61期
4. 陳銘磻(2008)。新店渡。美麗新店。第5期。
5. 新店市公所(2008)。碧潭再造。美麗新店,第5期。
6. 龔任義(2000)。新店溪之地形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 文。
7. 康世芳等(2007)。大臺北地區水源利用之現況及檢討--以新店溪為例。自來水會刊雜誌,第101期

四、網路資料
1.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97年4月http://www.udd.taipei.gov.tw/PlanWeb/Index.aspx
2. 台北市水利工程處 97年3月
http://www.heo.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4a4c420
3.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 97年3月
http://www.eng.twd.gov.tw/SHOW/Show_Detail_2.htm
4. 新店市志網 96年11月
http://library.sindian.gov.tw/tw/record/page.asp?record_id=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