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84.185) 您好!臺灣時間:2023/05/30 06: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淑婉
研究生(外文):YEN,SHU-WAN
論文名稱:《詩經》與《詩篇》之比較研究──神、人、文學、音樂思想之概要
指導教授:趙雅博趙雅博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2
中文關鍵詞:詩經詩篇(或聖詠)上帝天主至上神人神關係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8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 要
本論文題目為「《詩經》與《詩篇》之比較研究──神、人、文學、音樂思想之概要」,乃是就《詩經》與《詩篇》二書中神的思想、人的思想、文學的思想、音樂的思想作一探究。《詩經》與《詩篇》是中、希二民族人民歌唱他們的生活思想及感情的作品,也是最早的詩歌總集。篇篇言之有物,親切真摯,深情流露。筆者才疏學淺、不揣淺陋,擬致力於中西方兩部詩歌總集的研究。此二部詩歌總集都居於詩歌源頭的地位,以其地域和民族性之不同,亦呈現同中而有異的特色,僅就其間神、人、文學、音樂思想作一概要性比較研究。
一、神的思想:材料豐足,掌握神的存在、神的名字、天的位格、天的特質(仁慈、至公、正義、大能……等)即可。亦在人神關係上試圖有更進一層的開展,包含信天、事天、讚天、敬天、祭天、法天、默天、祈天、畏天、怨天等十項。此即屬於神學、宗教學的範疇。中西方先民對至上神觀念是否分歧,或仍存在著共同點,在此章中可作一判斷。
二、人的思想:此章敘寫五倫、情感表現和法律三大主題。乃屬於倫理學、心理學、法律的範圍,必須深入《詩經》與《詩篇》的原典去找尋合適的例子,第三節法律尚須參考《尚書》一書,反覆推敲,始得撰寫。
三、文學的思想:從「文學的定義」寫起,再從形式、內容逐一作探討,忠於原典,勤找資料,根據歸納法、綜合分析法、演繹法,將其推論出來,以進行論文撰寫。筆者儘量發掘前人所未言者,以自己的看法作表達。詩大序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作為詩人心志的表徵,成為心志的寄託,這當然不始於詩序。語言的節奏配合音聲節奏,加上肢體的生理性節奏,逐漸發展出某種表情達意的字句詩篇。試著介紹《詩經》與《詩篇》作品題材、內涵、情感思想、精神,及其審美意義和藝術表現。題材表現思想,情感看出思想。詩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對上帝的信任、祈禱、感恩盡在其中。其詩作亦可歸納出修辭技巧,是這些詩作能立於不朽地位的重要原因。
四、音樂的思想:
從樂器來看,《詩經》有:琴 .瑟 .鐘 .鼓 .賁鼓 .縣鼓 . 鞉.庸鼓 .應 .籥 .彤管 .管 .笙 .簧 罄. 鐘. 缶. 壎. 箎 .虛 業 . 莞.牙.羽 .柷.圉……等二十九種。《詩篇》有:琴、鈸、鐃……數種。詩大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這類歌舞的舉動漸漸發展出具有某種主題意味的語言、歌詞,比方祈祝、禱告、愛情、生子、豐收、思鄉等,就成為歌、舞、樂三者合一。在中國,後來舞蹈、音樂因無法完整記載而失傳,留下來的歌詞就是「詩」。在猶太民族至今依然可見部分聖詩被歌詠、傳唱著。本章說明詩的本質是始於歌、舞、樂合一的原始情境,所謂歌、舞、樂「三位一體」,凡此種種亦是本論文揭櫫的重點。
在書寫論文的同時,也參考聖經各種版本,以及重要的專書、學報、期刊、論文,也親眼目睹了希伯來聖經原文。經此多年來沈寖、洗禮,研讀經書、典籍,與閱讀陌生領域的專書變得更生動豐富、盎然有趣了,而人生的視野也更寬廣開闊了。


關鍵字:詩經、詩篇(或聖詠)、上帝、天主、至上神、人神關係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5
一、研究動機 5
二、研究方法 34
三、研究範圍 35
第二章 作者、纂輯與流傳 37
(一)馬索拉經文的希伯來名字 38
(二)希臘文譯本LXX的名字 38
(三.)聖詩的編號 39
(四.)聖詩與梅瑟五書 39
第一節 作者問題 41
第二節 《詩經》與《詩篇》的年代 43
第三節 詩歌分類 44
第四節《詩經》與《詩篇》的編纂 49
一、《詩經》的編纂 49
二、《詩篇》的編纂 52
三、《詩經》的流傳 53
四、《詩篇》的流傳 54
第五節 《聖詠》在中國 55
第三章 神─天 66
第一節 神─天的存在與位格 68
第二節 神─天的名號 74
第三節 神─天的本質 83
第四節 神─天的作用 88
一、天是無所不知的 ----全知 89
二、臨監天下 90
三、天是無所不能的—全能的 92
四、無所不在 94
五、公正無私 95
六、仁慈 96
七、聖潔 101
八、正義(公義的) 103
九、誠信 105
十、無限美善 106
十一、隱而不見 107
十二、賞善罰惡 108
十三、主宰賞罰 109
十四、福祐人民 109
十五、命令人做事 113
十六、降災警世 114
十七、命令人做事 116
十八、上天有大能 117
第五節 人與神─天的關係 118
一、信天 120
二、事天 122
三、敬天 122
四、讚天 124
五、祭天 126
六、法天 130
七、默天 131
八、祈天 134
九、畏天 141
十、怨天 143
第四章 人 147
第一節 倫理觀 147
第二節 人的情感 157
一、喜 159
二、怒 163
三、哀 164
四、樂 173
五、愛 176
七、欲 187
八、恐懼 188
第三節 法律 193
一、法律 194
第五章 文學 214
第一節 文學特色 214
一、深刻的體驗 215
二、豐富的情感 217
三、活潑的想像 219
四、敏銳的觀察力 220
五、精煉的語言 221
六、真誠的信仰 222
第二節、文學成就 223
一、《詩經》的成就 223
二、《詩篇》的成就 233
第三節 章法結構 234
一、《詩經》的章法結構 234
二、《詩篇》的章法結構 235
第四節 修辭 240
一、象徵 240
二、譬喻 243
三、排比 244
四、映襯 245
五、對比 248
六、反複 250
七、摹寫 252
八、轉化 253
九、設問 254
十、層遞 255
十一、誇飾 256
十二、反問 256
十三、呼告 257
十四、疊沓 259
十五、對偶 260
十六、頂真 261
第六章 音樂 263
第一節 音樂演奏 263
一、《詩經》的演奏 263
二、《詩篇》的演唱 265
第二節 樂器 265
一、《詩經》 265
二、《詩篇》 267
第三節 音樂的神秘性 269
第七章 結論 272
附錄 303
附圖- 307
一、古代文獻
漢、毛亨傳、鄭玄箋 唐孔穎達疏 《毛詩正義》 十三經注疏本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86年8月
漢、司馬遷著 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民72
漢、劉 熙 《釋名》四部叢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54
漢、劉 向 《列女傳》 台北:中華書局 1965
漢、鄭 玄注 《禮記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疏本 民86年8月
漢、戴 德輯 清、孔廣森撰 《大戴禮記補註》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
吳、韋 昭注 《國語》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48
三國吳、陸 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民25
魏、何 晏注 《論語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疏本 民86年8月
晉、杜 預注 《春秋左傳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疏本 民86年8月
晉、郭 璞注 《爾雅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十三經注疏本 民86年8月
晉、張 湛注《二十二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北齊、顏之推 王利器集解 《顏氏家訓集解》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民72
梁、劉 勰 《文心雕龍》范文瀾註本 香港:商務印書館 1995年
梁、劉 勰、王更生注譯 《文心雕龍讀本》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
宋、王 質 《詩總聞》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民25
宋、朱 熹 《周易本義》 台北:華正書局 民72
宋、朱 熹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台北:大化書局 1985
宋、朱 熹 《詩集傳》 台北:中華書局 民67
宋、朱 熹 《詩經集註》 台北:群玉堂出版公司 1991
宋、呂祖謙 《呂氏家塾讀詩記》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四庫全書 1966
宋、李 樗 《毛詩集解》 台北:世界書局 民75
宋、陳 暘 《樂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1冊 民 72
宋.趙 構 《詩經樂譜》 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民25]
宋、歐陽修 《詩本義》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60
宋、蔡 卞 《毛詩名物解》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通志堂經解 民69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 《朱子語類》 北京:中華書局 1986
宋、鄭 樵 《六經奧論》 台北:世界書局 民75
宋、嚴 粲 《詩緝》 台北:廣文書局 民 49
元、許 謙 《詩集傳名物鈔》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4
明、王 圻、王思義編集 《三才圖會》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朱載堉 《樂律全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第213、214冊 民 72
明、何 楷 《詩經世本古義》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81 冊 民 72
明、宋應星 董 文校 《天工開物》 台北:世界書局 1997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2 (1989印刷)
明、季 本 《詩說解頤》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79 冊 民 72
明、徐禎卿 《明詩話全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7年
明、陸時雍 《詩鏡總論》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77
明、韓邦奇 《苑洛志樂》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2冊 民 72
清、允 祿、張 照等奉敕纂,《御製律呂正義後編》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7冊 民 72
清、方玉潤 《詩經原始》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 70年2月三版
清、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 台北:世界書局 民68年再版
清、王念孫 《廣雅疏證》四部備要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8
清、包世榮 《毛詩禮徵》 台北:大通書局 民59
清、江 永 《鄉黨圖考》 皇清經解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59[民48]
清、吳 騫、丁福保編訂《拜經樓詩話》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48
清、吳闓生 《詩義會通》 台北:中華書局 1970
清、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48
清、杜文瀾 《古謠諺》 台北:世界書局 民53
清、沈德潛 《說詩晬語》丁福保編訂《清詩話》二 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48
清、俞 樾 《詩名物證古》 台北:藝文印書館 續經解毛詩類 民75
清、姚際恆 《詩經通論》 台北:廣文書局 1993
清、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0
清、姚際恆 《詩經通論》 台北:廣文書局 民50
清、胡承珙 《毛詩後箋》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78
清、郝懿行 《爾雅義疏》 台北:鼎文書局 1985
清、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 台北:廣文書局 1980
清、崔 述 《讀風偶識》 台北:學海出版社 民68
清、陳 奐 《詩毛氏傳疏(一)(二)》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 70
清、陳大章 《詩傳名物集覽》 台北:商務印書館 民71
清、陳啟源 《毛詩稽古編》 台北:藝文印書館 皇清經解 民75
清、戴 震 《毛鄭詩考正》 台北:藝文印書館 皇清經解 1966
清、魏 源 《詩古微》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皇清經解續編第6冊 1990
清、顧 鎮 《虞東學詩》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9冊 民 72

二、西洋聖經及考釋書籍
中國神學研究院編撰《聖經》串珠 新舊約全書 串珠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
1990[民79] 四版
周聯華主編 《聖經索引》: 新標點和合本聖經 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發行 華人基督教文宣基金會總代理 民92
思高聖經學會譯釋 《聖經》 台北:思高聖經學會出版社 1968年12月香港初版 1996年10月台灣15版
思高聖經學會譯釋《聖經》袖珍本 台北:思高聖經學會發行 1972年7月袖珍本台灣初版
Bernard Hurault注釋《牧靈聖經》南京:聖保祿國際出版公司、聖母聖心愛子會國際出版公司、聖言會國際出版公司 年份不詳《聖經》 香港:聖經公會 1982
蕭靜山 譯 《新經全集》 台中市 : 光啓出版社, 民53‪[‬1964‪]‬
聯合聖經公會 《聖經》 台北:中華民國聖經公會 1991
漢語聖經學會 《聖經青年靈修版》和合本 香港:漢語聖經學會 2004年12月二版
G..Campbell Morgan 張美霽譯 《默想詩篇》 台北:更新傳道會 2005
Kenneth J.Foreman 陳南洲譯 《聖經導論》 台北:使者出版社 1996
《常在我心中──聖詠》 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1986年2月
Jean Lafrance 于士錚譯 《心曲》台北:上智出版社 1993
于士錚、房志榮合譯 《絕妙禱詞──聖詠》 台北:光啟出版社民83年3月二版
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編 《信仰的倫理》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中國主教團 《天主教教理》 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1996
戈登、費依(Gordon D.Fee)、道格樂司(Douglas Stuart) 魏啟源、饒孝榛譯 《讀經的藝術》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 1999 丹.康.沙塞保(Dan Cohn Sherbok)傅湘雯譯 《猶太教的世界》 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1999[民88]
弗里茲.史鐸爾茲(Fritz Stolz) 楊孟茹譯 《基督宗教》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3
北平方濟堂聖經學會編著 《聖詠集》 北平:瑞通印書局 民35年6月
王治心 徐以驊導讀 《中國基督教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王敬弘 《聖經是怎樣的一部書》 台中:光啟出版社 1972[民61]
包忠傑 《詩篇註解》 香港:宣道出版社 1991年4月六版
朱維之 《希伯來文化》 台北:淑馨出版社 1992年11月
朱維之 《基督教與文學》 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 1960
吳勝得 《聖經的人生智慧》 台北:台灣廣廈出版 2003[民92]
吳經熊譯 《聖詠譯義初稿》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59[民48]
杜非爾(Guy P. Duffield)、范克理夫(N. M. Van Cleave)著 洪建州譯 《基要神學 上》 台北:天恩出版社 1999[民88]
沙邦傑(Etienne Charpentier) 陳芳怡譯 《舊約導覽》 台北:光啟出版社 1999
谷寒松 《神學中的人學》 台北:光啟出版社 民85年3月三版
谷寒松 趙松喬 《天主論•上帝觀──天地人合一》 台北:光啟出版社 民97年3月
何宛倩 《歐洲基督教世界的化外之民 猶太人的宿舍與掙扎(1300-1750)》 臺北:稻鄉出版社 民88
周聯華 《如此我信》 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1987年5月五版
居彿(Pius Drijvers)、呂芬蓉、曹定人合譯 《聖詠──聖詠結構及意義》 台北:華明書局發行 民66年2月
房志榮 《舊約導讀》上下 台北:光啟出版社 民84年10月
房 龍、施 旅等譯 《漫談聖經》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2
芬尼戴克(Finis Jennings Dake) 吳德俊譯 《聖經探索Ⅰ、Ⅱ》 台北: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部 2003年10月
阿朗索 蕭可神父(Luis Alonso Schökel,S.J.) 陳真譯 《聖經研究簡介》 台北:華明書局發行 民66年2月
〔美〕保羅.尼特(Paul Knitter)王至成譯 《宗教對話模式》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查理斯﹒史拉克曼 (Sziakmann, Charles) 張明貴譯《認識猶太人》 臺北:時報文化 1995
姜寶陞 《生命的謳歌──基督徒的生活境界》 台北:永望文化事業公司 民85
威廉•端力斯 (William Dyrness) 馮美昌譯 《認識舊約神學主題》 台北:校園書房 民85年4月
威爾杜蘭(Will Durant)原著 幼獅翻譯中心編譯 《埃及與近東》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民62年12月三版
桑安柱 《詩篇寶庫》 香港: 基督教甘霖出版社 1959年11月再版
黃陵渝 《多難之路──猶太教》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91
思高聖經學會編譯 《舊約史書》 香港:思高聖經學會 1950[民39]
約翰.鮑克 (John Bowker) 劉良淑、蘇茜譯 《聖經的世界》 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2000[民89]
胡慶生編譯 《聖經的故事 舊約篇》 台北:華文網 2003[民92]
唐佑之 《詩篇總論》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信靠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盼望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祈禱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悔罪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感恩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唐佑之 《讚美詩》 香港: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1999
寇世遠 《認識聖經》 台北:天聲傳播基金會、大光書房、榮耀總代理 1987[民76]
張春申 《基督的啟示 啟示論簡介》 台北:光啟出版社 民85年11月
張春申 《聖經的寫作靈感》 台北:光啟出版社 2004年9月
張楊淑儀、馬榮德編輯 《 舊約輔讀.永恆之約(卷下)》 香港:香港讀經會 1995年10月再版
張慶雄 《基督教神學範疇 歷史的和文化比較的考察》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梁 工 《聖經文學導讀Ⅰ、Ⅱ》 台北:智慧大學出版 1992[民81]
梁 工編譯《聖經珍言》 台北:智慧大學出版 1992[民81]
郭果七 《吳經熊‧中國人亦基督徒》 台北:光啟文化事業公司 2006
郭秀娟 《詩人的眼睛》 台北:校園書房 2007[民96]
郭秀娟 《認識聖經文學》 台北:校園書房 2001[民90] (2003印刷)
麥茨 (Metz, Donald S.)著 楊東川譯 《聖經中有關聖潔的教導》 臺北:燈塔山出版 大光傳播總經銷 1994[民83]
陳主顯、Bettina Opitz-Chen 《歐洲宗教剪影──背景.教堂.儀禮.信仰》 台北:三民書局 民91
陳鼓應等 《聖經的批判與辯護》 台北:環宇出版社 1970[民59]
陳鼓應 《聖經批判》 台北:環宇出版社 1971[民60]
傅和德 《舊約詮釋》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民91]
單 純 《宗教哲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10月
湯瑪斯.高希爾(Thomas Cahill) 曾曉鶯譯 《猶太人的禮物──一個游牧民族如何改變歷史》台北:究竟出版社 2001[民90]
萊 特(Christopher J.H. Wright) 王仁芬譯《認識舊約倫理學》 台北:校園書房 2001
彭滂沱 《天擇 猶太人的故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1[民90]
黃朱倫 《語言學與釋經》聖經詞彙的研究 台北:校園書房 1999[民88]
聖經公會編印 《新舊約全書》 台北:聖經公會 [出版年不詳]
楊以德撰 周天和、顏路裔、胡聯輝同譯 《舊約導論》 香港:道聲出版社 民53
葉舒憲 《解讀上帝的留言》 台北:究竟出版社 2004[民93]
楊以德 (Young, Edward J.) 撰 周天和、顏路裔、胡聯輝譯 《舊約導論》香港:道聲出版社 民53
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修訂編輯、吳羅瑜等譯 《證主聖經手冊》 香港:福音證主協會證道出版社1989[民78]
劉順德編著 《基本神學》 台北:天主教真福出版社 民82年5月
劉翼凌 《聖經與修辭學》 香港:宣道書局 1966
摩爾登(冒頓)(Richard G. Moulton M. A. PH. D.)著 賈立言、馮雪冰、朱德周、陳麗娟翻譯 黃敏、陳麗娟改編 《聖經之文學研究》 桃園:桃園市民有東路36-3號4樓發行 85年2月
蔣主席手訂:吳經熊譯 《聖詠譯義初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3[民62]
蔣述卓 《宗教藝術論》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8年8月
盧俊義 《聖經導讀──詩篇》 台北:信福出版社 1999
盧祺沃 《生命講章極短篇》 台北: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部 1997
戴君恩(June Newman Davis) 任炎林譯 《主天生活的聖經鑰句》 台北:大光書房出版部1986[民75]
戴思( Deiss Lucien) 輔大神學院編譯 《聖經樂章》 台中:光啟出版社 1970[民59]
謝金良主編 《西方文學典故詞典》 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1986[民75]一版
韓承良 《聖詠釋義》 台北: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1988年1月再版
韓承良編著 《聖經中的制度和習俗》 台北:思高聖經學會出版 民71年1月
顏路裔編 《聖經這本書》 台北:道聲出版社 1970[民59]
羅秉祥、萬俊人編 《宗教與道德之關係》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羅蘭德富著 楊世雄譯 《古經之風俗及典章制度》 台北:光啟出版社 民81年12月四版
三、專書
《比較文學導論》 台北:蒲公英出版社 民75年9月
《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6
丁 平《中國文學史》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民73
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 北京:中華書局 1982
中村元 徐復觀譯 《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灣:學生書局 民84年3月
中國詩經學會編 《1993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994
中國詩經學會編 《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6
中國詩經學會編 《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2
中國詩經學會編 《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
中國詩經學會編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
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 《中國文學欣賞全集》 台北:莊嚴出版社 民70
丹青藝叢編委會編著 《民族音樂概論》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年份不詳
文師幸福 《孔子詩學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 1996
文師幸福 《詩經周南召南發微》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6
方子丹 《中國歷代詩學通論》 台北:大海文化事業 民67
王 洪 《中國古代詩歌歷程》 北京:朝華出版社 1993
王 常 《秦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王克芬 《中國古代舞蹈史話》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1
王克芬 《中國舞蹈發展史》 台北:南天書局 民80
王克芬、蘇祖謙 《中國舞蹈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5
王忠林 《中國文學之聲律研究》 台北:臺灣省立師範大學 民52
王洲明 《先秦兩漢文化與文學》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
王師關仕 《儀禮服飾考辨》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77
王國維 《人間詞話》施議對譯注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民80
王國維 《觀堂集林》 台北:世界書局 1964
王靖獻(楊牧) 謝 謙譯 《鐘與鼓——詩經套語及其創作方式》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王夢鷗等《中國文學的發展概述》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71
王夢鷗 《古典文學論探索衡》 台北:正中書局 民73
王夢鷗 《傳統文學論衡》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民75
王靜芝 《文學論集》 台北:華岡出版社 民67
王靜芝 《詩經通釋》 台北:輔大文學院 1999
牛若望 《牛若望論文選集》上、下 台北:牛若望遺著委員會 民73
北京大學中國文史教研室選注 《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 台北:里仁書局 民81
左松超 《說苑集證》 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1
古添洪 《探索在古典的路上》 台北:普天書出版社 民66
田邊尚雄 陳清泉譯 《中國音樂史》 上海:上海書店 1984
白川靜 《詩經研究》 台北:幼獅月刊社 1978
白川靜原著、加地伸行、范月嬌合譯 《中國古代文化》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72
白川靜 杜正勝譯 《詩經的世界》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2001
白川靜 杜正勝譯 《詩經研究:中國古代歌謠》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民63
白惇仁 《詩經中的音樂文學》 台北:弘道文化事業公司 1976[民65]
白惇仁 《詩經音樂文學之研究》 台北:唯勸出版社 1980[民69]
伍國棟 《中國古代音樂》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3
任自斌,何近健主編 《詩經鑑賞辭典》 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 1989[民78]
吉聯抗 《春秋戰國秦漢音樂史料譯注》 台北:源流出版社 民71
向 熹 《詩經》語文論集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民91]
向 熹 《詩經詞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向 熹 《詩經語言研究》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民76]
地球出版社編輯群 《中國文明史》第二卷 先秦時期(下) 台北:地球出版社 民80
成世光 《天人之際》 台南:聞道出版社 民80年6月五版
成世光 《太初有道》 台南:聞道出版社 民80年6月
成世光 《止於至善》 台南:聞道出版社 民80年6月
朱介凡 《中國歌謠論》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73
朱介凡 《我歌且謠》 台北:天一出版社 民63
朱天順 《中國古代宗教初探》 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6
朱光潛 《 詩論》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民71年12月
朱光潛 《 詩論新編》 台北:洪範書店 民71年5月
朱光潛 《詩論》 台北:漢京出版社 民71
朱守亮 《詩經評釋》 台北:學生書局 1994
朱自清 《中國歌謠》 台北:世界書局 民81
朱自清 《詩言志辨》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1982
朱志榮 《中國文學藝術論》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朱東潤 《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朱東潤 《詩三百篇探故》 台北:漢京出版公司 1984
朱光潛 《詩論新編》 台北:洪範書店 民71
朱筱新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
朱鳳瀚 《商周家族型態研究》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0
朱謙之 《中國音樂文學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9
朱謙之 《文化哲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4
牟宗三 《中國哲學十九講》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2年10月
牟宗三 《中國哲學的特質》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3年4月
竹添光鴻 《毛詩會箋》 台北:大通書局 1975
何志浩 《中國舞蹈史》 台北:民族舞蹈月刊社 民48
何定生 《定生論文集一-詩經與孔學研究》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8
余冠英注譯 《詩經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79[民68](1995印刷)
余英時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7年3月
余師培林 《詩經正詁》上下 台北:三民書局 1993
吳 超 《中國民歌》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吳宏一 《白話詩經》(一)(二)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3
吳宏一 《詩經與楚辭》 台北:台灣書店 1998[民87]
吳宏一 《詩辭歌賦》 台北:桂冠圖書事業公司 1988[民77]
吳建民 《中國古代詩學原理》 北京:人民文學 2001[民90]
吳 釗、劉東升 《中國音樂史略》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6
吳哲夫總編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樂器篇》 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民74
吳經熊 《哲學與文化》 台北:三民書局 2006年3月二版
吳戰壘 《中國詩學》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82
宋海屏 《中國文學史》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63
宋淑萍 《論語》 台北:時報出版社 民77年.1月
李 力 《出土文物與先秦法制》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6年7月
李 山 《詩經的文化精神》 北京:東方出版社出版 1997
李 杜 《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8
李 湘 《經特定名物應用系列新編》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發行 三民總經銷 1995
李 湘 《詩經名物意象探析》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1999[民88]
李元洛 《詩美學》 台北:東大圖書事業公司 民79
李天民 《舞蹈藝術》 台北:長白出版社 民68
李曰剛 《中國文學史》 台北:白雲書屋出版社 民67年5月
李曰剛 《中國詩歌流變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72
李正西 《中國散文藝術論》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民80年1月
李甲孚 《中國古代的女性》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1973
李辰冬 《文學新論》 台北:東大圖書局公司 民83
李辰冬 《詩經研究》 台北:水牛出版社 1990
李美燕 《中國古代樂教思想》 高雄:麗文文化 民87
李英華 《中國古代織繡藝術》 台灣:南天書局 1997
李家樹 《詩經的歷史公案》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0
李純一 《先秦音樂史》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4
李福泉 《先秦文化史》 長沙:岳麓書社 1996
李澤奉等編 《古器物圖解》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民82
李澤厚 《美的歷程》 台北:蒲公英出版社 民75
李奭學 《中西文學因緣》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80
杜正勝 《古代社會與國家》 台灣:允晨文化 1992
杜書瀛 《文學原理──創作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89
沈師思兼(沈 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 台北:益智書局印行 民79
沈師思兼(沈 謙)《修辭方法析論》 台北:宏翰文化事業公司 1992
沈師思兼(沈 謙)《修辭學》上、下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991年12月再版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3
周 汛 《中國古代服飾風俗》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9
周 錦 《詩經的文學成就》 台北:智燕出版社 民62
周長耀 《天人論集》 台北:世紀書局 民70
周長耀 《敬天探源》 台北:世紀書局 民72
周長耀 《順天隨筆》 台北:世紀書局 民73
周長耀 《事天自安》 台北:世紀書局 民74
周長耀 《畏天自修》(增訂本) 台北:三民書局、學生書局、中央書局經銷 民70
周林根 《中國古代禮教史》 基隆:海洋學院出版 民55
周策縱 《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民75
周楷模 《祭舞神樂──民族宗教樂舞論》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周滿江 《詩經》 台北:群玉堂出版事業公司 1991
周嘯天主編《詩經楚辭鑑賞辭典》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1990
周嘯天主編《詩經鑑賞集成》(上 下)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994
孟 瑤 《中國文學史》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民82
季旭昇 《詩經古義新證》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
宗白華 《美學的散步》 台北:洪範書店 民70年8月
宗廷虎、鄭明以、李熙宗、李金苓 《修辭新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年3月一版
屈小強 《《詩經》之謎》 新竹:花神出版社 2004[民93]
屈萬里 《尚書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3
屈萬里 《詩經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8
林 庚 《中國文學簡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
林安弘 《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77
林有土 《倫理學的新趨向》 台北:正中書局 1983[民72]
林志強、楊志賢《儀禮漫談》 台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1997
林義光 《詩經通解》 台北:中華書局 1986
林葉連 《詩經論文》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6[民85]
林慶彰編 《詩經研究論集(一)》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2
武樹臣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鳥瞰》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7年12月
邱衍文 《中國上古禮制考辨》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79
金忠明 《樂教與中國文化》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青木正兒 隋樹森譯 《中國文學概說》 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民57
俞平伯 《俞平伯詩詞曲論著》 台北:長安出版社 民75
姜亮夫、夏傳才等 《先秦詩鑑賞辭典》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8
姜廣輝 《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第二卷)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9月
柳 肅 《禮的精神──禮樂文化與中國政治》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洪順隆 《中國文學史論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民72
胡安德 《詩經淺說》 台北:慈幼出版社 民75
胡念貽 《先秦文學論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5
胡樸安 《詩經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8
范 況 《中國詩學通論》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
秦彥士 《諸子學與先秦社會》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丹
修海林 《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7
唐文著 《原來詩經可以這樣讀》 台北:圓神出版社 2004[民93]
唐君毅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4
夏 野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1989
夏 野 《中國音樂簡史》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夏 野、陳學婭主編 《中國民族音樂大系──古代音樂卷》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1989
夏傳才 《詩經研究史概要》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993[民82]
夏傳才 《詩經語言藝術》 台北:雲龍出版社 1990
夏傳才 《詩經語言藝術新編》 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8[民87]
孫再生 《中國道統思想與基督真理》 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1985[民74]三版
孫再生 《近代文化思想與基督真理》 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公司 1984[民73]
孫作雲 《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 北京:中華書局 1966
孫克強、張小平 《教化百科:《詩經》與中國文化 》 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5[民84]
孫景琛 《中國舞蹈史──先秦部分》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3
孫景琛、吳曼英 《中國歷代舞姿──中國舞蹈形象史》 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0
孫繼南、周柱銓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徐 青 《古典詩律史》 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徐昌洲、李嘉訓 《古典樂舞詩賞析》 合肥:黃山書社 1988
徐復觀 《中國文學論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001
徐復觀 《中國思想史論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2年8月
徐復觀 《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2
徐華龍 《國風與民俗研究》 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1988
徐嘉瑞 《中國文學概論》 台北:啟明書局 民47
格拉耐(Granet, Marcel)、張銘遠譯 《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Paris,1919)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9
格羅塞(Frnest Grosse) 《藝術的起源》 台北:文星出版社 民54
殷亞昭 《中國古舞與民舞研究》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民80
秦家懿編著 《德國哲學家論中國》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9[民88]
耿 宣 《詩經中的經濟植物》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
袁行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7
袁行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6月
袁愈嫈譯 唐莫堯注 《詩經新譯注》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3[民72]
馬小紅 《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律觀》 鄭州:大象出版社 1995年5月
馬持盈註譯 《詩經今註今譯》 台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65
高 亨 《詩經今注》 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4
高 明 《中國文學》 台北:復興書局 民72年.3月七版
高 明 《高明孔學論叢》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8
高 棪 《中國舞蹈概論》 台北:維新書局 民66
高葆光 《詩經新評價》 台中:私立東海大學 民54
晁福林 《先秦民俗史》 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1
徐公持、吳小茹等 《古代抒情散文鑑賞集》 北京:中華書局 民78
翁其斌 《中國詩學史 先秦兩漢卷》 廈門:鷺江出版社 2002
常任俠 《中國舞蹈史》 台北:蘭亭書店 民74
常任俠 《中國舞蹈史話》 台北:明文書局 民74
康 殷 《文學源流之豐源》 北京:榮寶齋 1979
康 謳 《樂學通論》 台北:正中書局 民41
張 健 《中國文學批評》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84
張 健 《文學概論》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74年8月
張 健 《朱喜的文學批評研究》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62年9月二版.
張元夫 《詩經述聞》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69
張元夫 《禮記述聞》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69
張世彬 《中國音樂史論述稿》 香港九龍:友龍出版社 民54
張松如 《中國詩歌史論》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85
張松如主編 《中國詩歌史──先秦兩漢部分》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88
張前、王次炤 《音樂美學基礎》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2
張奉箴 《福音流傳中國史略 卷一》 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出版社 民59
張建業 《中國詩歌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4
張春榮 《修辭新思維》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民90年9月
張崇琛 《古代文化探微》(第一卷、第二卷)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4年9月
張啟成 《詩經風雅頌研究論稿》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3[民92].
張榮明 《殷周政治與宗教》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997[民86]
張樹波 《國風集說》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3
張蕙慧 《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0
曹礎基 《先秦文學集疑》 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梁啟超 《國學研讀法三種》 台北:中華書局 1958
梁啟超等 《中國文學研究》 台北:國泰文化出版社 民69
梁漱溟 《中國文化要義》 台北:正中書局 1969
盛子潮、朱水涌 《詩歌形態美學》 福州:廈門大學出版社 1987年
符顯仁 《詩經欣賞》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82[民71]
符顯仁 《詩經的情歌》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84[民73]
莊師雅州 《經學入門》 台北:台灣書店 1997[民86]
許志剛 《詩經勝境及文化品格》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民82
許志剛 《詩經論略》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3
許倬雲 《西周史》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3
許進雄 《中國古代社會》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
許進雄 《古事雜談》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82
郭 杰、李炳海、張慶利《先秦詩歌史論》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郭沫若 《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9
郭晉稀 《詩經蠡測》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3
郭預衡 《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先秦卷》 北京:北京師院出版社 1992
陳 彤 《先秦文學探新》 北京:北京師大出版社 1990
陳 沆 《詩比興箋》 台北:鼎文書局印行 民68年2月
陳 來 《古代宗教與倫理》 北京:三聯書店 1996
陳 節 《詩經漫談》 台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1997[民86]
陳 鵬 《中國婚姻史稿》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990
陳子展 《詩三百解題》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1
陳子展 《詩經直解》 上海: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2
陳本益 《漢語詩歌的節奏》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4[民83]
陳玉秀 《雅樂舞的白話文》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民83
陳光磊、王俊衡 《 中國散文藝術論》 台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 民80年1月
陳光磊、王俊衡 《中國修辭學通史》 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
陳戍國 《先秦禮制研究》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陳望道 《修辭學發凡》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9年1月再版
陳紹棣 《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3
陳智賢、袁寶泉 《詩經探微》 廣東:花城出版社 1987
陳瑞庚 《士昏禮服飾考》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86
陳筱芳 《春秋婚姻禮俗與社會倫理》 成都:巴蜀書社 2000
陳耀東主編 孫家富著 《先秦兩漢詩學》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72
梁啟勳 《中國韻文概論》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66
陸侃如、馮沅君 《中國詩史》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年
陸雲逵 《古律詩歌聲調學》 台北:中國禮樂學會出版 民71
傅佩榮 《宗教與安頓人心》 台北:洪健全教育文化 1998[民87]
傅佩榮 《儒道天論發微》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4年10月四版
傅修延 《先秦敘事研究 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 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8年12月
傅斯年 《詩經講義稿》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0
嵇 哲 《中國詩詞演進史》 台北:莊嚴出版社 民70
揚之水 《詩經名物新證》 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
曾永義 《儀禮樂器考》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民60
游國恩 《中國文學史》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民79
程兆熊 《詩經講義》 九龍:鵝湖出版社 1962[民51]
程俊英 《詩經譯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5[民74]
程俊英、蔣見元 《詩經注析》 北京:中華書局 1996
程俊英、蔣見元譯注 《詩經選譯》 成都:巴蜀書社 1990[民79]
童書業 《春秋左傳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童慶炳 《中國古代心理詩與美學》 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民83年8月
華仲錫 《中國古代的樂器和樂人》 台北:常春樹書坊 民73
馮明之 《中國文字學的流派》 台北:源流出版社 民71年11月
馮爾康 《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台北:谷風出版社 1988年1月
黃友棣 《中國音樂思想批判》 台北:樂友書房 民64
黃師忠慎 《朱子<<詩經>>學新探》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民91]
黃宛峰 《禮樂淵藪-《禮記》與中華文化》 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7年10月
黃師永武 《中國詩學──考據篇》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民70
黃師永武 《中國詩學──思想篇》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民69
黃師永武 《中國詩學──設計篇》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民74
黃師永武 《中國詩學──鑑賞篇》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民76
黃師永武 《字句鍛鍊法》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71年10月
黃師永武 《字句鍛鍊法》 台北:洪範書店 2002年7月
黃師永武 《詩與美》 台北:洪範書店 民73
黃振民編著 《詩經研究》 台北:正中書局 民71
黃能馥 《中國服裝史》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1995
黃彰健 《周公孔子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98 民86
黃維樑 《中國詩學縱橫論》 台北:洪範書店 民71
黃素芬選析 《高歌一曲風雅頌 詩經作品賞析》 臺北:開今文化出版 知道總經銷 民82
黃慶萱 《修辭學》 台北:三民書局 2002年10月增訂三版一刷
曾仰如 《宗教哲學》 台中:光啟出版社 民63
斌 杰 《與中國文化儒家經點典》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
斌 杰、譚家健主編 《先秦文學史》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1998年11月
章太炎 《國學概論》 上海:上海古籍書局出版社 2000
楊 牧 《隱喻與實現》 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2001年3月
楊 華 《先秦禮樂文化》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
楊 寬 《西周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
楊 寬 《西周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9年5月
楊 隱 《中國音樂史》 台北:學藝出版社 民69
楊天宇 《詩經--樸素的歌聲》 香港:香港中華書局 1996
楊民康 《中國民歌與鄉土社會》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
楊向奎 《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修訂本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楊安崙、程俊 《先秦美學思想史略》 長沙:岳麓書社出版 1992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上 台北:源流出版社 民71
楊傳亮 《人生哲學三十講》 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民84年6月
楊蔭瀏 《中國古代音樂史稿》 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原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0
楊蔭瀏 《中國音樂史綱》 台北:樂韻出版社 1996
楊蔭瀏 《音樂論文選集》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6
楊樹達 《中國修辭學》 台北:世界書局 民58
楊曉魯 《中國音樂與傳統禮儀文化》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葉明媚 《古琴音樂藝術》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81
葉舒憲 《詩經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生研究》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民83]
葉嘉瑩 《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 台北縣:源流出版社 民72年10月
葉嘉瑩 《迦陵談詩(一)》 台北:三民書局 民72年8月
葉嘉瑩 《迦陵談詩(二)》 台北:三民書局印行 民73年1月
董作賓、徐芳主編 《北京大學歌謠週刊》(三)台北:東方文化書局 民59
董季棠 《修辭析論》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2年6月增訂初版
董治安 《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 濟南:齊魯書社 1994
靳學東 《中國音樂導覽》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1[民90]
榮璋編譯 《詩經新譯與人生哲學之研究》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1[民70]
聞一多 《風詩類鈔》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聞一多 《詩經新義》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聞一多 《聞一多論古典文學》 重慶:重慶出版社 1984
蒙文通 《中國哲學思想探原》 台北:台灣古籍書局出版社 1997年10月
裴普賢 《詩經比較研究與欣賞》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2
裴普賢 《詩經研讀指導》 台北:東大圖書事業公司 1977[民66]
裴普賢 《詩經研讀指導》 台北:東大圖書事業公司 1991
裴普賢 《詩經評註讀本》上、下 台北:三民書局 1982
裴溥言(普賢) 《詩經:先民的歌唱》 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公司 1981[民70]
褚斌杰編著 《中國文學史綱要》 台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趙 明主編《先秦大文學史》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3
趙天吏 《古今詩韻說略》 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1989
趙光賢 《周代社會辨析》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趙沛霖 《詩經研究反思》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
趙沛霖 《興的起源: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 台北:明鏡出版社 民78
趙制陽 《詩經名著評介》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9
趙制陽 《詩經賦比興綜論》 新竹:楓城出版社 1974[民63]
趙敏俐 《周漢詩歌綜論》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3
趙賓實 《天人一家》 台北:恆毅月刊社 民66
趙師雅博 《中外哲學概論之比較研究(上冊)》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民71年4月
趙師雅博 《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 台北:中央文物 民72
趙師雅博 《中國文化與現代化》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92[民81]
趙師雅博 《文學藝術心理學》 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民65
趙師雅博 《挑戰》 台北:台灣書店 1994[民83]
趙師雅博 《突破與創新》 台北:台灣書店 1996[民85]
趙師雅博 《秦漢思想批判史》 台北:文景書局 2001[民90]
趙師雅博 《談美 從自然美到藝術美》上、下 台北:輔仁大學士林哲學研究中心 2006
趙師雅博 《藝術哲學散論》 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1991[民80]
劉 芹 《中國古代舞蹈》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3
劉 真 《儒家倫理思想述要》 台北:正中書局 1954
劉文淇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証》 台北:明倫出版社 1970
劉兆吉 《文藝心理學綱要》 昆明:西南師大出版社 1992
劉再生 《中國古代音樂簡述》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1
劉厚琴 《儒學與漢代社會》 濟南:齊魯書社 2002
劉持生 《先秦兩漢文學史稿》 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 1991
劉清河、李銳 《先秦禮樂》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劉運興 《詩義知新》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8
劉操南 《詩經探索》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3[民92]
劉燕當 《中西音樂藝術論》 台北:樂韻出版社 民68
齊思和 《中國史探研》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樊和平 《中國倫理的精神》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5
滕志賢注譯 葉國良校閱 《新譯詩經讀本》 台北:三民 2000[民89]
蔣中正審定 吳經熊譯 《蔣中正先生手改聖經聖詠譯稿》 台北:中央黨史會 民75
蔣孔陽 《先秦音樂美學思想論稿》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6
蔣伯潛、蔣祖怡 《詩》 上海:世界書局 民36
蔣菁、管建華、錢茸主編 《中國音樂文化大觀》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民90]
(德)西美爾(Simmel. G.) 曹衛東譯 《宗教社會學》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蔡仲德 《中國音樂美學史》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7年
蔡仲德 《中國音樂美學史資料注譯》上、下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0
鄭孟彤 《中國詩歌發展史略》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4
鄭若葵 《中國遠古暨三代習俗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鄭賓于 《中國文學流變史》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鄭德淵 《中國樂器學》 台北:生韻出版社 民73
顏崑陽 《喜怒哀樂》台北:月房子出版社 1994
蕭 馳 《中國詩歌美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6
蕭群忠 《孝與中國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蕭興華 《中國音樂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4
錢 穆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76
錢 穆 《中國學術通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82年2月
錢 穆 《晚學盲言》 台北:蘭台出版社 2001
錢 穆 《儒學十三經》 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1997
錢中文 《文學原理──發展論》 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89
錢宗範 《周代宗法制度》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1989
錢鍾書 《管錐編》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0
錢鍾書 《談藝錄》 周振甫、冀 勤導讀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1995
頤希佳 《禮記與中國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戴粹倫等 《中國音樂史論集》(二) 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 民49
糜文開、裴普賢 《詩經欣賞與研究》 台北:三民書局 1987
薛宗明 《中國音樂史──樂器篇》(上、下)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72
謝文利 《詩歌美學》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
謝晉青 《詩經之女性的研究》 上海:商務印書館 民國13年3月初版
謝無量 《詩經研究》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7[民56]
謝雲飛 《文學與音律》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67
謝維揚 《周代家庭型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
鍾峻父 《易經與聖經》 香港:道聲出版社 1974[民63]
聶石樵 《先秦兩漢史稿 先秦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
魏 怡 《詩歌鑑賞入門》 台北:國文天地 民78
魏子雲 《詩經吟誦與解說》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6[民75]
羅 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 先秦篇》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71
蘇志宏 《秦漢禮樂教化論》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蘇師雪林 《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民72年10月二版
蘇師雪林 《天問正簡》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1年5月
蘇師雪林 《屈原與九歌》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81年5月
蘇師雪林 《屈賦論叢》 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民69年12月
蘇師雪林 《楚騷新詁》 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民67年3月
蘇師雪林 《詩經雜俎》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5[民84]
蘇師雪林 《靈海微瀾(一)》 台南:聞道出版社 1968[民67]
蘇師雪林 《靈海微瀾(五)》 台南:聞道出版社 1996[民85]
蘇師雪林 《靈海微瀾(四)》 台南:聞道出版社 1996[民85]
顧頡剛編 《古史辨》 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1993
顧頡剛編 《古史辨》第三冊下編 台北:明倫出版社 民59
顧鑒塘、顧鳴塘 《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 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6

四、期刊
于大成 <概說詩經二南>《明道文藝》 民72年8月第89期
公木 <歌詩與誦詩--兼論詩歌與音樂的關係>《文學評論》 1980年第6期
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神學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著 《神學論集(第126集)》光啟出版社 2000年冬
天主教輔仁大學神學院神學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著 《神學論集(第136集)》光啟出版社 2003年7月
文師幸福 <孔子詩義精神闡微> 《紀念陳伯元教授榮譽退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0年7月
支菊生 <詩經與詩律──詩律探源之一>《天津師大學報》 1984年第5期
王 甦 <論詩禮樂的一貫精神>《孔孟月刊》第10卷第11期 民61年7月
王幼敏<從詩經看周代的服裝>《浙江學刊》第1期 1995
王廷珍、袁家浚<我國第一部音樂文學總集──詩經>《貴州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 1986年
王洲明 <西周宗法制度與《詩經》>《漳州師院學報》 1997年第1期
王洲明 <論詩經的文化品格>《文史哲學報》 1997年第4期
王清信 <《詩經》詩篇的寫作技巧> 《國文天地》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王靜芝 <詩經的價值>《孔孟月刊》 1979年8月
王靜芝 <孔子與六經中的樂>《孔孟學報》第21期 民60年4月
王靜芝 <國風的協韻方式──國風的樂歌性第二>《輔仁學誌──文學之部》第12期 民72年6月
王靜芝 <國風的樂歌性>《輔仁學誌──文學之部》 民68年6月第8期
王靜芝 <詩經的來源與價值> 《光復大陸》第149期 民68年5月
王鎮庚 <雅樂溯源>《中國音樂》 1987年9月
田耕滋 <《詩經》功能之進展與「詩」的聖化>《漢中師範學院學報》 2002年第3期
白惇仁 <詩經金石樂器考> 《孔孟學報》民72年9月第46期
石 夫 <詩經中的樂器> 《文史知識》 1989年 第4期
伍英姿 <試析《毛詩序》與《詩經》的一致性>《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年3月
伍國棟 <創樂神話和音樂起源論>《文藝研究》 1995年第3期
吉聯抗 <「詩樂」小辨> 《音樂研究》 1983年第4期
向 熹 <詩經裡的通韻和合韻>《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27輯
朱孟庭 <儀禮燕禮用樂考>《孔孟學報》37卷8、9期 民88年4、5月
何名忠 <中國音樂文化──樂史、樂制、樂教>《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9第3期 民65年2月
何定生 <詩經與樂歌的原始關係> 《文史哲學報》第18期 民58年5月
何畫瑰 <樂的原型> 《哲學與文化》第22卷第8期 民86年8月
余師培林 <「君子偕老」詩義辨正> 《教學與研究》 1990年6月
余師培林 <三百篇分章歧異考>《台灣師大國文學報》第2期 民80年6月
余師培林 <真善美的化身──詩經>《國文天地》第14卷第8期 民88年1月
宋鎮豪 <從出土文物看春秋戰國時代的服飾>《文物天地》 1996第一期
李也貞 <有關西周絲織和刺繡的重要發現>《文物》 1976第4期
李方元 <周代宮廷雅樂與鄭聲> 《音樂研究》 1991年第1期
李壯鷹 <詩歌與音樂> 《北京師大學報》 1994年第3期
李 峰 <試論春秋戰國時期的君臣倫理觀> 《唐都學刊》第12卷第2期 1996年
李純一 <試釋用、甬、庸并試論鐘名之演變> 《考古》1964年 6期
李清筠 <從文獻考索看詩經入樂問題>《教學與研究》第12期 民79年6月
何麗霞 <理直氣壯的詛咒? 從詠一四三談起> 《神學論叢106》 1995冬
汪中文 <《詩經》賞賜禮探論> 《第一屆經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汪祚民 <詩入樂與“漢書.藝文志”中的詩觀念>《安徽師大學報》 1996年第3期
谷云義 <季札風、雅、頌評論析義>《東北師大學報》 1984年第3期
周玉珠 <從詩經看周代貴族婦女的歸鄉之路> 《中國語文》 2004年5月
周東暉 <雅刺詩再探>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收入《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4年
周策縱 <中國古代的巫醫與祭祀、歷史、樂舞、及詩的關係>《清華學報》第12卷第1期民68年12月
周策縱 <古巫對樂舞及詩歌發展的貢獻>《清華學報》第13卷 第1期 民70年12月
周興茂 <孟子「五倫」的歷史演變與現代價值>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 1999年
房志榮 <孔子所反映的基督面貌> 《神學論叢61》 1984秋
房志榮 <聖詠第八首文學和神學的解釋> 《神學論叢82》 1989冬
林祥徵 <二十世紀中國《詩經》研究述略>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0年
林素玲 <以赤子之心看聖詠一三九篇> 《神學論叢83》 1990春
林逸君 <以詩心、宗教心看聖詠一一四篇> 《神學論叢75》 1988春
林逸君 <一首充滿感動的詩──聖詠一三九篇> 《神學論叢97》 1993秋
林葉連 <論「溫柔敦厚《詩》教也」> 《第一屆經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94年
林鍾勇 <《詩經》棄婦詩之蘊含──以<日月>、<中谷有蓷>、<谷風>為例>《孔孟月刊》 2002年 7月
林耀潾 <《詩大序》的文學理論與「詩經解釋學」的建立>《孔孟學報》 1993年3月
林耀潾 <先秦詩教義述>《孔孟學報》第55期 1988年
邱慧芬 <《詩經》中的婦女形象> 《國文天地》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姜 楠 <從詩經看周代祭天禮儀>《天津師大學報》1995年第2期
姚金維 <聖詠一二二首詮釋與體驗> 《神學論叢106》 1995冬
姚效先 <讀詩說樂舞>《河南大學學報》1993年第5期
查昌國 <「友」與兩周社會的變遷>《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 1995年
洪 煜 <西周和秦漢時期的父權家長制>《殷都學刊》 1997年第1期
洪國樑 「重章互足」與《詩》義詮釋──兼評顧頡剛「重章複沓為樂師申述」說《清華學報》新28卷第2期 民87年6月
洪楷萱 <源自《詩經》的成語> 《國文天地》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苑 濤 <中國服飾文化略論>《文化研究》第四期 1991
郁 默 <從周公制禮作樂談起>《中國典籍與文化》 1995年第1期
修海林 <周代雅樂審美觀>《音樂研究》 1991年第1期
修海林 <鄭風鄭聲的文化比較及其歷史評價>《音樂研究》 1992年第1期
夏傳才 <21世紀詩經學展望>《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夏傳才 <詩經的語言和詩體>《河北師院學報》 1985年第1期
夏傳才 <詩經學四大公案的現代進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7卷第3期 民86年9月
夏傳才 <學詩札記三題>《河北師院學報》1990年第3期
孫伯涵 <「鄭聲淫」與孔子說“詩”>《齊魯學刊》1992年第5期
孫克強 <論雅>《復旦學報》1991年第6期
家 浚 <詩經音樂初探>《音樂研究》1981年第1期
徐師信義 <論國風> 《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 1994年
徐師信義 <先秦的文學批評> 《中山人文學術論叢第五輯》 2005年8月
徐師信義 <老子對語言的認知及其運用舉例> 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2006年5月
徐師信義 <鐘鼓琴瑟──詩經的婚姻詩>《歷史月刊》213期 2005年10月
徐艱于 <再論西周孝道>《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2002年第2期
殷光熹 <《詩經》與孔子詩教>《中州學刊》 1994年第1期
袁定基 <周大武樂章考正> 《南開學報》 1980年第5期
馬玉梅 <《詩經》中宴飲詩及其宗教、政治意味>《人文雜誌》 2001年第2期
高 亨 <上古樂曲的探索>《文史哲》 1961年第2期
高婉瑜 <兩周時代父子倫的遞嬗>《屏東師院學報》第19期 2003年9月
高葆光 <詩風南雅頌正詁>《東海學報》第3卷第1期 民50年6月
涂公遂 <詩與樂舞──詩的起源、發展及詩樂舞之關係>《中國詩季刊》第12卷第4期、第13卷第1期民70年12月、71 年3月
張春申 <耶穌基督的天主> 《神學論叢97》 1993秋
張英琴 <詩經與樂的關係的研究> 《思與言》第4卷第8期 民56年3月
張蓓蓓 <「鄭聲淫」辨> 《孔孟月刊》第18卷第3期 民68年11月
張婷婷 <在《詩經》與《聖經》的色彩語言之下> 《文藝報(京)》 1994年4月2日
張懷通 <西周祖先崇拜與君臣政治倫理的起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版)》1997年10月
曹小雲 <詩經檜曹二風非民歌>《求索》1990年第2期
曹小雲、郁永奎 <詩經唐風民歌說質疑>《求索》1993年第3期
梁美意 <詩經中的歌舞詩篇> 《孔孟月刊》第18卷第4期 民68年12月
梁韋弦 <儒家提倡的家庭倫理規範(上)>《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
第姚俊成 <周公──詩經的奠基人>《鄭州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
莊師雅州 <左傳天文史料析論>《中正大學學術年刊》2000年9月
莊師雅州 <從科學的觀點探討說文解字>《慶祝周一田先生七秩誕辰論文集》2001年3月
莊師雅州 <論詩經天文意象的多元價值>《第五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8月
許廷桂 <詩經編者新說>《重慶師院學報》1997年第4期
陳 致 <說「南」──再論詩經的分類>《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 民87年3月
陳 新 <漢語成語典故的語源本義與文化色彩與情感價值> 《國文天地》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陳元鋒 <詩經樂官文化的範本>《山東師大學報》第3期 1998年
陳文采 <談談胡適和郭沫若的《詩經》新解> 《國文天地》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陳明義 <朱熹把情詩當作淫詩> 《國文天地》 第22卷第10期 2007年3月
陳桐生 <論《詩》教──經學與中國文論範疇系列研究之三>《第五屆詩經國際研討會論文提綱》
陳國慶 <鼉鼓源流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2期
陳終道 <怎樣研讀聖經>台北縣三重市:中國信徒佈道會 1996[民85]第9期
陳章錫 <王傳山“詩廣傳”論禮詩樂>《鵝湖月刊》第11卷 民75年3月
陳瑞庚 <從采詩到詩經的編輯>《國立編譯館館刊》第7卷第2期 民67年12月
陳師滿銘 <淺論意象系統> 《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 2005年10月
陳萬鼐 <中國上古時期的音樂制度(西元前11世紀至前221年)>《東吳文史學報》 民71 年4月第4期
陳萬鼐 <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分篇>《中山學術文化集刊》民72年11月第30集
陳萬鼐 <中國古代音樂研究序篇──中國古代音樂變遷史資料輯錄> 《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9集 民72年3月
陳萬鼐 <雍穆和平──西周時期的音樂文化>《故宮文物月刊》第8卷第2期 民79年5月
陳夢家 <「風」「謠」釋名> 《北京大學歌謠週刊》3卷12期 台北:東方文化書局 民59
陳靜俐 <詩經草木意象>《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號 1998
陳耀東 <詩經的搜集和編訂>《浙江師院學報》1981年第1期
陰法魯 <詩經樂章中的「亂」>《北京大學學報》1964年第3期
章必功 <“六詩”探故> 《文史》第22輯 1984年6月
彭聲洪 <“詩”三體評議>《華中師院學報》1985年第3期
曾勤良 <左傳季札觀樂解>《台北商專學報》第39期 民81年12月
馮建民 <「歌舞娛神」說辨──兼論原始藝術的功用>《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5年第4期
馮洁軒 <論鄭衛之音>《音樂研究》 1984年第1期
黃友棣 <左傳的「季札觀周樂」>《珠海學報》第10期 民67年7月
黃師永武 <釋思無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期 1978年9月
黃師忠慎 <馬瑞辰「詩入樂說」演論>《孔孟月刊》第27卷第5期 民78年1月
黃振民 <詩風雅頌賦比興六義考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6卷第7、8期 民82年7、8月
黃淑貞 <秋聲賦辭章意象探析> 《國文天地》第21卷第5期 2005年10月
黃振民 <論詩與樂之關係>《孔孟月刊》第10卷1、2期 民60年9、10月
傅師武光 〈中華的聖經──論語〉 《國文天地》14卷9期 88年月
楊 琦 <讀“樂記”與“季札觀樂”>《社會科學研究》 1980年2月
楊 華 <春秋戰國時期「宗統」與「君統」的鬥爭──兼論我國古代忠孝關係的三個階段>《學術月刊》 1997年第5期
楊向奎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與禮樂文明> 《文史知識》1986年第12期
楊向奎 <關於周公「制禮作樂」> 《文史知識》 1986年第6期
楊晉龍 <台灣近五十年詩經學研究概述1949-1998> 《漢學研究通訊》79期 2001年8月
萬 依 <祭天樂舞小考>《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4年第2期
葉玉華 <西周的繇辭與興詩> 《華東師大學報》 1990年第4期
虞君質 <論詩與樂的起源及其效用>《學術季刊》第2卷1期 民42年9月
翟相君 <國風非民歌說──邶鄘衛非民歌考>《鄭州大學學報》 1988年第2期
翟茂林 <說南>《人文雜誌》 1992年第2期
趙仲明 <巫術音樂研究──兼論先秦音樂之特點> 《中國音樂學》 1989年第1期
趙沛霖 <近四十年中國大陸詩經研究概況>《1993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994年
趙沛霖 <詩經與音樂關係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音樂研究》 1993年第1期
趙沛霖 <詩經藝術成就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青海師大學報》 1989年第3期
趙制陽 <與錢鍾書先生談“毛詩正義”──「鄭聲」與「鄭詩」辨>《中國語文》第79卷第3期 民85年9月
趙義山 <論詩樂同源及分流與中國詩歌之基本特色>《四川師院學報》 1989年第5期
趙霈霖 <詩經宴飲詩與禮樂文化精神> 《天津師大學報》 1989年第6期
雒三桂 <《詩經》祭祀詩與周代貴族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
劉再生 <孔子的“大武”觀>《音樂研究》 1990年第3期
劉承華 <中國古代樂器發展漫談>(上、下)《文史知識》1994年第2、4期
劉雨亭 <從農耕信仰到祖先崇拜──《詩經》周人祭歌中文化流變的探源性闡釋> 1999第2期
劉持生 <風雅頌分類的時代意義>《西北大學學報》 1957年第2期
劉家和 <儒家孝道與家庭倫理的社會化>收入《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1999年
劉健芬 <「溫柔敦厚」與民族審美的特徵>《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十三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劉朝謙 <西周政治在祭祀詩樂中對自身本質的體驗> 《音樂舞蹈研究》 1992年第3期
劉德義 <音樂的文學──詩經>《新文藝》第289期第1期 民69年4月
劉操南 <賓祭之詩與弦歌之詩考釋>《杭州大學學報》第22期 1992年3月
劉懷榮 <論詩教的文化淵源與歷史形態>《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 1996年第2期
歐天發 <從歌謠、樂舞、賦誦看“詩”與辭賦文學之成立> 《嘉南學報》民86年11月第23期
歐天發 <諷誦、諫爭與樂官職考──詩風義演證>(上、下)《嘉南學報》第20、21期 民83年11月、84年11月
蔣孔陽 <談談先秦時代的禮樂制度>《復旦學報》 1984年第2期
蔣勵材 <孔子的詩教與詩經>(上)《孔孟學報》第27期 1974年6月
蔣勵材 <國風淫詩公案述評>(上、下)《東方雜誌》第10卷11、12期 民65年5、6月
蔡仁厚 <論詩禮樂與文化生命>《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4期 民86年7月
蔡英俊 <傳統詩學「詩言志」的精神>《鵝湖月刊》 1976年4月
蔡德予 <我國古代詩樂的分與合> 《江西師大學報》 1995年第2期
鄭中鼎 <詩經「風雅頌」分類的原始根據> 《中國文化月刊》第161期 民82年3月
鄭建忠 <周頌“有瞽”詩中之樂器探討> 《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民85年5月第3期
鄭傳寅 <論樂舞詩的歷史流程和藝術價值>《武漢大學學報》 1991年4期
鄭憲仁 <由禮樂制度看「關雎之亂」>《孔孟月刊》第33卷第1期 民83年9月
鄧啟華 <離愁別恨思悠悠──《詩經》思婦詩試說>《思茅師專學報(綜合版)》1994年5月
魯洪生 <第二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述評>《河北師院學報》 1996年第1期
黎子耀 <詩經清廟之什中所見西周禮制考>《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 1984年8月
蕭 兵 <萬舞的民俗研究──兼釋詩經楚辭有關疑義>《遼寧師院學報》第5期 1979年
賴炎元 <朱熹「淫詩說」考辨>《孔孟月刊》第31卷第7期 民82年3月
錢煥新 <儒家「詩教」說淺釋──讀《詩大序》札記>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戴朝福 <論語之詩教探究>《孔孟學報》第57期 1989年3月
鍾屏蘭 <溫柔敦厚的詩教>《國教天地》2003年1月
鍾鳴旦著 尚揚譯 <聖經在十七世紀的中國> 《神學論集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