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9: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阮正霖
研究生(外文):JUAN,Cheng-lin
論文名稱:東漢太平道對《太平經》的附會與轉化
論文名稱(外文):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ai-Ping Taos Quotes andInterpretation of“Taipingjing”
指導教授:黃運喜黃運喜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玄奘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太平經太平道道教黃老道張角陽陰五行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蘊含許多豐富的本土傳統文化底蘊,做為早期道教重要典籍的《太平經》則是這個底蘊的呈現。近二千年前,《太平經》的傳播與太平道教團是息息相關的,但它所象徵的意義不僅是一個時代現況的反映,也是中國有體系宗教成形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太平經》吸收融攝了中國早期各家學說,它的思想涵蓋倫理、道德、陽陰災異、治國、治身、方術、巫術、民間鬼神信仰等觀念,以及中國早期特有的神仙思想;《太平經》將這些觀念體系化,構成一套信仰的大系統,對後來的道教理論產生重大影響。由於早期《太平經》的傳播是與太平道有關,對於兩者關係的發展背景和關聯性的溯源,也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本文探討《太平經》和太平道的關係,從歷史的縱線角度做溯源,首先釐清和呈現兩者發展的脈絡,再從當時社會背景的橫切角度做觀察,發現太平道與《太平經》發生關聯,就在於張角得到《太平經》後到黃巾起義前之間十餘年的在民間傳道期間,而這段歷史上的空白期則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它不僅促使早期道教轉變成為具有體系化的宗教雛形,也逐漸擺脫了傳統巫師團體或巫教的形態。

論者綜述早期道教太平道附會傳播《太平經》,將之歸納整理進而引出其背後的可能因素,藉以呈現早期道教成形前的原來面貌,同時也希望對太平道這個早期教團有一更清楚的概念。
With the Taoism, born and thrived in China, embodying a wealth of the very essence of the grassroot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aipingjing”, as an earlier influential Taoist text, has been a manifestation of this underlying essence. Going back nearly two thousand years ago, the spread of the “Taipingjing” has been interconnected to the Taiping Taoist group, yet the significance it symbolizes goes beyond reflecting the state of an era, but also marking a monumental turning point in the formation of systematic religion in China.

As the “Taipingjing” draws and integrates the various early teachings in China, its teachings encompass a wide range of concepts, including ethics, morality, Ying/Yang mishaps, state governance, folklore practices, magic powers, grassroots deity and spiritual faith, and China’s earlier unique supernatural spirituality thinking; the “Taipingjing” systematically transformed all these concept into building a greater religious system to exert an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later Taoist theories. With the spread of the earlier “Taipingjing” being interconnected to the Tai-Ping Tao, it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subject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correlation and origin of the two.

The thesis, in discern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aipingjing” and Tai-Ping Tao, first aims to discern and establish the timelin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elements broaching from the historic angle, and to observe from the angle of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n to discover that the relevancy of the Tai-Ping Tao and the “Taipingjing” had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its grassroots preaching period over more than a decade’s span following Zhang Jiao’s securing the “Taipingjing” and before the yellow scarf uprising. Yet with the blank window in this period of the history presenting a critical key, it not only fostered the early Taoism to transform into a systematic religious prototype, but also steered it to gradually detach from the conventional magic healing groups or magic healer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cap how the early Taoism was spread through the “Taipingjing” by hitching onto the Tai-Ping Tao, and to extrapolate the probable cause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by sor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findings in a move to retell the initial state before the early Taoism took shape, and in anticipation to avail the public with a clear concept towards the earlier religious group of the Tai-Ping Tao.
東漢太平道對太平經的附會與轉化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2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四節 論文架構…………………………………………………5

第二章 太平經的宗教內涵………………………………………7
第一節 太平經的作者及成書年代………………………………7
第二節 太平經的宗教神學思想…………………………………13
第三節 先秦及兩漢思想對太平經的影響………………………22
第四節 太平經與佛教……………………………………………32
小結………………………………………………………42

第三章 東漢宗教教團的崛起與社會背景……………………..44
第一節 先秦及漢代的神鬼與陰陽災異觀念…………………. 44
第二節 巫者與天帝使者道類道人的角色與傳佈………………54
第三節 東漢末年社會的動亂與流民問題………………………61
小結………………………………………………………68

第四章 東漢太平道對太平經的附會與傳佈……………….….70
第一節 太平道的崛起的社會背景與組織………… ………….70
第二節 太平道傳播太平經的宗教訊息……………….……… 80
第三節 太平道的宗教象徵符號特色……………………….… 87
第四節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天師道)……………………………97
小結……………………………………………….……108

第五章 太平經與太平道對後世道教的影響………………….110
第一節 太平道(經)的治世觀與平等精神…………………… 110
第二節 由黃老無為走向激進革命的轉變…………………… 117
第三節 太平經與太平道對後世道教的影響……………………129
第四節 太平道在道教形成過程的意義與定位…………………137
小結………………………………………………………143

第六章 結論………………………………………………………145

附表………………………………………………………………… 148
附表一: 五行相生相勝表………………………………………… 148
附表二: 鄒衍之五德終始排列…………………………………… 148
附表三: 五行方位配四時及五色………………………………… 149
附表四: 王莽編造之全史五德終始表…………………………… 149
附表五: 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天師道比較表……………… 150

參考文獻………………………………………………………………151
一、原始資料
《正統道藏》,第八冊、第四十二冊、第四十八冊、第五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大正新修大藏經》,五十二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

二 、宗教辭典資料(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任繼愈主編,《宗教辭典》,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李叔還編篡,《道教大辭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張檉總策劃,《中國道教大辭典》,台中市,東久企業有限公司與中國道教大辭典發行委員會共同發行,1999年。

三、史籍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魏收,《魏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常璩,《華陽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房玄齡,《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西南書局,1982年。

四、古籍注譯(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一新、王雲路,《管子》,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模強,《列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叔岷,《列仙傳校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年。
朱永嘉、王知常,《春秋繁露》,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安小蘭,《荀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余培林,《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李漁叔,《墨子》,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小龍,《墨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一匡,《易經解譯》,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
周啟成,《神仙傳》,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林松、劉俊田、禹克坤,《四書.孟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6年。
吳金華、儲道立,《呂氏春秋》,台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
吳璵,《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吳遠,《弘明集》,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姜義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梁慶寅,《牟子理惑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陳飛龍,《抱朴子.外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惟直,《淮南子》,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黃滌明,《搜神記》,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傅錫壬,《楚辭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劉文淇,《春秋左傳白話新解》,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8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劉國梁,《周易參同契》,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龍晦、徐湘靈、王春淑、廖勇,《太平經全譯》,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鞏本棟,《廣弘明集》,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8年。
韓復智,《論衡》,台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顧寶田、張忠利,《老子想爾注》,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0年。
《國語》,台北,宏業書局,1980年。

五、中文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平,《太平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王玉德,《長江流域的巫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伍成泉,《漢末魏晉南北朝道教戒律規範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王利耀、余秉頣主編,《宗教平等思想及其社會功能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白才儒,《道教生態思想的代解決─兩漢魏晉南北朝道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牟鍾鑑,《中國宗教與文化》,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侯旭東等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李剛,《漢代道教哲學》,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觀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申,《宗教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呂思勉,《呂思勉論學業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呂思勉,《中國文化史》,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邱福海,《道教發展史》,台北,淑馨出版社,2000年。
杜尚俠、張慶利合著,《正說漢朝二十四帝》,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縣,稻鄉出版社,2004年。
金晟煥,《黃老道探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俞美霞,《東漢畫像石與道教發展兼論敦煌壁畫中的道教圖像》,台北,南天書局,2000年。
姜守誠,《太平經研究─以生命為中心的綜合考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孫亦平,《道教的信仰與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馮爾康、常建華主編,《中國歷史上的農民》,天津,南開大學,1998年。
馮佐哲、李富華合著,《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卿希泰、詹石窗主編,《道教文化新典》,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
卿希泰、唐大潮合著,《道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隨唐道教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蒲慕州,《追求一己之福 ─ 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熊鐵基,《秦漢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閻守誠,《中國人口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昭瑞,《漢魏刻文字繫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笑敢,《道教》,陳靜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劉仲宇,《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年。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學詮釋及天的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趙宗誠,《玄門探珠》,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蕯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77年。
潘國基,《秦漢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濮文起,《中國民間祕密宗教》,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戴黍,《淮南子治道思想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龔鵬程,《道教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六、外文譯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法〕保羅.普帕爾(Paul Poupard),《宗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管震湖譯。
〔德〕韋伯(Max Weber),《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簡惠美譯。
〔波蘭〕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出版公司,1978年,朱岑樓譯。
〔法〕涂爾幹(E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7年,芮傳明、趙學元譯。
〔荷〕許理和(Erich Zurcher),《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李四龍、裴勇譯。

七、期刊及論文資料(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第十三號,1987年。
尹燦遠,試論太平經的皇天觀念,《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陳鼓應主編,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王育成,東漢天帝使者類道人,《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陳鼓應主編,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石泰安(Rolf A.Stein),二至七世紀的道教和民間宗教,《法國漢學第七輯》,呂鵬志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呂錫琛,道教的倫理道德規範及其現代意義,《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年。
施舟人,道教的清約,《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廣嗣”之術─兼論秦漢時期的子嗣觀念之演變,《北京:中國哲學史學會,第3期季刊》,2007年8月。
索安(Anna Seidel),國之重寶與道教祕寶─讖緯所見道教的淵源,《法國漢學第四輯》,劉屹譯,北京,中華書局,1999.12月。
張廣保,太平經─內丹道的成立,《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輯》,陳鼓應主編,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張繼禹,入世濟世與神仙超越,《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郭武,無為與現代道教的發展,《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曾清炎,《太平經的倫理思想》,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04。
蓋建民,從救世到醫世─略論道教治世思想的社會政治倫理價值,《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劉仲宇,現代社會與道教的發展空間,《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鄭燦山,太平經的守一術及其道教思想,《玄奘大學一屆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5月。
鄭燦山,從諸子傳說到道教聖傳─先秦兩漢老子的形象及其意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2007年。
鄭燦山,從道家到道教的存有論與身體觀─以先秦兩漢為例,《真理大學2008典詮釋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專刊》,2008年5月。
黎志添,南朝天師道教與民間宗教祭祀,《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