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籍
謝高橋(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
藍采風(1982),生活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
廖正宏、蔡宏進(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杜業軍(1991),中國人口的困境與對策。北京市:中國人口出版社。
李明堃、李江濤(1994),中國社會分層改革中的巨變。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蕭新煌(1993),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台北縣文化中心。
陽琪、陽琬譯(1995),Norman Goodman 原著,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圖書。
廖正宏(199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書局。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文化。
魏章玲譯(1998),Goode, William J著,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文化事業。
林松齡(2003),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林青璇、趙小瑜(2004) 譯,Lena Dominelli 著,女性主義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
二、中文期刊論文
廖正宏(1987),”台灣地區人口遷移研究的方向,”「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佈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口學會,頁294-296。
陳寬政(1992),”台灣海峽兩岸婚配的特性,”發表於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
辦,「兩岸社會交流問題」研討會,台北: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頁273-292。
陳小紅(1994),”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定居及居留之問題探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簡太郎(1995),”兩岸婚姻之若干特性與問題,”發表於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主辦「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頁253-83。
陳小紅(1997),”大陸地區配偶來台居留、定居問題調查研究-兼論如何訂定其居留數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王春益(1997),”兩岸人民通婚之調查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金永(1998),”中國大陸近期人口遷移流動的影響及政策探討,”人口學刊,第19 期,頁33-52。蔡宏進(1998),”港澳地區及大陸移入台灣人口之研究,”人口學刊,第19期,頁81-92。陳小紅(1999),”大陸配偶來台生活狀況案例訪視,”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
研究。
張佳琪(1999),有大陸配偶來台居住之老年人婚姻生活調適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宏仁(2001),”台灣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 期,頁90-127。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志榮(2005),顧客價值對B2B服務關係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碩士論文。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嘉玲(2002),”全球化下的的亞洲婦女遷移-大陸新娘在台灣研究,”發表於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辦「少數族群婦女權益探討」研討會,台北市。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顏錦珠(2002),“東南亞新娘在台生活適應與經驗”,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艾俐(2002),”台灣變貌:下一代衝擊新台灣之子,”天下雜誌,271期,頁101-102。
楊艾俐(2002),”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 期,頁94-100。徐源生(2002),兩岸聯姻跨制度婚姻調適之研究-以金門縣大陸新娘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蔣美華(2003),大專僑生生活適應與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簡孟嫻(2003),大陸女性配偶在台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彰化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魏毓瑩(2003),在台女性大陸配偶之親職角色適應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方孝謙(2003),”全球化衝擊下大陸台商的認同問題,”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489-504。
劉千嘉(2003),大陸新娘的台灣經驗:一個社會學的觀點,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財榮(2003),兩岸人民通婚問題之研究-以居住在花蓮縣境大陸配偶為對象,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王明輝(2004),”台灣外籍配偶結構性弱勢情境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7期,頁320-334。王明輝(2004),”親密愛人是自己人還是外人?,”發表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主辦,跨界流離:全球化時代移民/工業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朱柔若(2004),“人道與社會關懷:在台大陸新娘的困境與挑戰”,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所舉辦「大陸事務觀察與兩岸社會經濟互動」研討會,高雄市,頁21-23。
朱柔若、劉千嘉(2004),”家庭、社群、與勞動:十三位大陸新娘在台社會適應的行動策略探索,”兩岸與國際事務季刊,第一卷,第二期,頁33-65。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66-89。吳學燕(2004),”台灣新移民問題-兩岸通婚,”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269-285。邱汝娜、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6-19。彭懷真(2004),”兩岸通婚與中國現代化:從文化角度思考社會工作的服務,”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298-308。詹秀員(2004),”“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社區工作模式之思維與實踐,”社區發展季刊,107 期,頁181-198。劉珠利(2004),”婦女主義理論的觀點對大陸及外籍配偶現況之啟示,”社區
發展季刊,105 期,頁44-54。
劉祥琦、陳曉靖(2004),”大陸配偶在台族群型態簡析,”發表於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所舉辦「大陸事務觀察與兩岸社會經濟互動」研討會,高雄市,頁24-30。
樓其豪(2004),”大陸配偶服務工作經驗談,”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418-420。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30-43。蔡漢賢、林姹君(2004),”兩岸婚姻的溫情面與法制面,”社區發展季刊,105期,頁286-297。賴兩陽(2004),”全球化、在地化與社區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07 期,頁120-132。戴鎮州(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問題與可能出路:社會人文觀點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90-100。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路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 期,頁20-29。夏曉鵑(2007)《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左岸文化 台北 P.50 。
內政部 中華民國歷年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內政部 1992 人口政策綱領
內政部 2003 外籍與大陸配偶照顧輔導政策及實施方案(草案)專案報告
內政部警政署 中華民國歷年台閩地區警政統計年報
行政院經建會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87年至140年人口推計,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三、網路:
韋薇<外籍新娘在台灣>http://www.riccibase.com/Renlai/p2005_07_02.htm
莊禮傳<外籍新娘之服務及輔導>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http://www.wrp.org.tw/conf/index3a8.htm
<台灣家庭變遷-外籍新娘現象>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改政策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2/SS-B-092-019.htm
Wonderful《幼獅少年—無國界教室》<新移民交誼廳> 幼獅文化 台北 VOL.366 2007 4月號 P.42 蔡素貞<由社大經驗看多元文化與新移民>
http://www.zscc.tp.edu.tw/hi%20sister/
李瑞金、張美智<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05/09.htm
吳俊憲<新臺灣之子的多元文化教養途徑─從合作學習策略做起>
http://web.pu.edu.tw/~pu0450/wteacher/wt/wt_21.pdf
四、西文書籍及期刊
Adler, N. J. (1986).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Boston, Massachusetts: Kent Publishing Co.
Belzer, E. J. (1990). The negotiator's art: you can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Working Woman, 14(1), 98-99.
Bogue, Donald J.(1959),"Internal Migration." In Phillip M. Hauser and O.D.
Butler, J. K. Jr. (1999). Trust expectations, information sharing, climateof trust, and negotiatio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4(2), 217-238.
Buss, A. H. (1980).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ty. New York:Freeman and Company.
Clark & Cosgrove, Hedonic Prices, Identific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Public Safety, 30 J. OF REGIONAL SCI. 105 (1990).
Duncan (eds.), The Study of Population, pp. 486-509.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G. Ravenstein, (1889)."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52(2): 241-305.
Harris J.R and M. Todaro,(1970).”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 sector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 126-142.
Hofstede, G. (1980).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o American theories apply abroa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9(1), 42-63.
Hofstede, G. (1983).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3(2), 52.
Jackman, R. and Savouri, S. (1992),”‘Regional Migration versus regional commuting : the identification of housing andemployment flow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9, pp. 272-87.
Johnson, K. L. (1991). How to negotiate a sale. Broker World, 11(8),122-126.
Miller, L. E. (1984). Comparative management conceptualization: an assessment. Advance i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management,10(1), 69-82.
Niereoberg, G. I. (1995). The art of negotiation. New York: Slik Road Publishing House.
Porell, F.W., (1982). Intermetropolitan Migr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2 (2), 137-158.
Schultz,T.W.(1961).”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LI:1-17。
Smith, C. D. (1988). Palestine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
Tiebout, C. M.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4, 416-424.
Todaro,M, (1969).” 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138-148.
Winke, J. (1985). Negotiating better deals. Nation's Business, 73(11),50-52.
Yao, E. L. (1988). Bargaining face-to-face with the Chinese. Business Marketing, 73(2),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