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Jimmy(2007.09)。〈IPTV網路電視的發展淺論〉,《Intelligent》,321:40-43。
工業技術研究院(2006)。《IPTV新興商業模式與管理之研究》(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委託研究,編號:NCC-C95007)。 台北: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
方至民(2000)。《企業競爭優勢》。台北:前程。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巫立宇、王俊如、于卓民、邱志聖(2007)。〈資源、信任、支援廠商合作意願與高科技新創企業競爭力:以竹科廠商為例之跨期研究〉,《管理與系統》,14[1]:1-25。何旭如(2007.05)。〈大聯盟賽事、好萊塢影片兩大利器加持:中華電信MOD絕地大反攻〉,《數位時代》,153:104-112。李美華、孔詳明、林嘉娟、王婷玉譯(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 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Thomson.)
吳恩文(2002)。《從美英日互動電視經營發展模式探討台灣互動電視產業之整合面貌及業者競爭策略分析》。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清義(2007)。《電信營運商之IPTV服務競爭策略與經營模式─以中華電信MOD為例》。輔仁大學科技管理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何醒邦(2004)。《傳播企業提供互動電視服務之核心資源分析:以東森媒體科技、中嘉網路、中華電信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靜宜(2006)。《數位有線電視─經營策略之研究以中嘉互動TV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三井(2005)。《三合一服務競爭策略分析─有線電視業者對固網電信業者挑戰的因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周旭華譯(1999)。《競爭策略》。台北:遠見。(原書Porter, M. E. [1997].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Big Apple.)
林建煌(2006)。《行銷學》。台北:華泰。
林建煌(2003)。《策略管理》。台北:智勝。
林家緯(2006)。《互動電視發展環境之評析》。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蒲英(2006.10)。〈成功經營IPTV的關鍵因素〉,《網路資訊》,179:38-39。
洪明洲譯(1999)。《現代競爭分析》。台北:華泰。(原書Oster, S. M. [1994]. Modern competitive analysis. Oxford University.)
唐朝緯(2006)。《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探討我國IPTV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文煌(2006)。《中華電信MOD平台開放後營運模式之研究》。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莊立民主編(2004)。《企業概論》。台北:全華。
許世雄(2006)。《網路電視(IPTV)產業營運模式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多媒體隨選視訊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張育誠(2005)。《網際網路與電視匯流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張坤昌(2004)。《台灣地區互動電視市場未來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大業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長青譯(1996)。《策略管理》。台北:桂冠。(原書Bowman, C. [1990]. The Essenc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Prentice-Hall.)
郭家蓉(2005.08)。〈全球IPTV營運發展模式分析〉,《RUN!PC》,139:69-78。
張家維(2005)。《由消費者價值結構認知探討互動電視服務》。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台中:滄海。
陳隆昇(1996)。《互動電視服務的發展趨勢與機會》。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梁朝棟(2007)。《台灣寬頻網路電視(IPTV)競爭力之探索性研究》。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朝勛(2005)。《我國數位家庭產業競爭環境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張煌仁(2005.12)。〈缺乏上游產業IPTV難成主流〉,《資訊與電腦》,305:96-99。
張瑞華(2005.11)。〈中國IPTV產業邁向起飛:廣電與電信業合作攸關成敗〉,《新通訊元件》,57:83-88。
張瑞華(2006.08)。〈2009年大陸IPTV用戶數將破千萬大關〉,《電工資訊》,188:74-77。
曹衛雲(2006.08)。〈靈活開放的中國IPTV商業模式〉,《電子與電腦》,88:51-52。
陳燕錫、李家琪(2006)。〈管理顧問與會計師事務所策略聯盟之績效探討─資源基礎理論觀點〉,《管理與系統》,13[4]:499-522。張蓮生(2004)。〈科技管理〉,莊立民主編《企業概論》。台北:全華。
黃延聰(2007)。〈策略聯盟夥伴配適的管理:臺灣廠商之實證研究〉,《管理與系統》,14[2]:147-178。曾品怡(2006)。《台灣數位家庭產業發展與策略規劃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真真、何雍慶(2005)。〈以資源基礎觀點及動態動力觀點檢視併購決策及併購績效─以金融整合為例〉,《管理評論》,24[3]:95-116。黃振家、宗靜萍、林妙蓉、吳蕙芬、張書翎、錢俊豪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學富。(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Thomson.)
黃營杉、林清河、蔡明宏、歐嘉瑞、洪明洲(2000)。《企業政策》。台北:空大。
葉至誠、葉立誠(2004)。《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趙恬嘉(2006)。《台灣有線電視業者面對數位匯流之競爭策略》。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榮泰生(1997)。《策略管理學》。台北:華泰。
鄭允達(2002)。《有線電視發展互動寬頻影音服務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正田、林修葳、金成隆(2005)。〈創新價值鏈路徑分析:企業研發投資成效之實證研究〉,《管理評論》,24[4]:29-56。蔡坤哲(2007)。《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家瑜(2007.03)。〈2010年西歐IPTV用戶將達1670萬戶〉,《電工資訊》,195:68-70。
蔡婉晴(2004)。《網路電視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嘉逸(2006)。《數位匯流下電信普及服務之檢討》。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蕭萬全(2007)。《MOD服務品質認知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中華電信北區為例》。開南大學物流與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薛英超(2007)。《藍海策略在商務經營決策運用之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MOD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戴國良(2007)。《策略管理:策略分析與本土個案實務》。台北:鼎茂。
謝登隆(2003)。《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台北:智勝。
羅嘉瑞(2005)。《互動電視的經營模式及競爭力分析─以中華電信MOD為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蘇哲仁、林家五譯(1999)。《策略管理》。台北:五南。(原書Miller, A., & Dess, G. G. [1996]. Strategic Management. McGraw Hill.)
網路部分
Berendt, A.(2007.09)。〈兼具隨選性/針對性特質 網路電視廣告新星升空〉,《新通訊元件》,79。上網日期:2007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markettrend_content.asp?sn=0709070015
Hsiao, A.(2007.02)。〈突破技術與市場諸多限制 IPTV商用化指日可待〉,《新通訊元件》,72。上網日期:2007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markettrend_content.asp?sn=0701011071
王志仁(2006.01.01)。〈2006年全球科技大風向〉,《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07年8月22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856
王曼娜(2007.04.03)。〈香港成為全球最大IPTV市場〉,《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4/3/n1667312.htm
李至勤(2007.03.24,2007a)。〈AT&T加入IPTV戰:U-verse OnTheGo提供30個頻道〉,《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3/24/n1656018.htm
李至勤(2007.03.28,2007b)。〈美歐IPTV市場誰領先峰?〉,《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3/28/n1660002.htm
吳道屏(2007.08)。〈超越現有電視服務品質 QoE為IPTV致勝關鍵〉,《新通訊元件》,78。上網日期:2007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708130010
余懷雋(2007.01.25)。〈Skype創始人將推出網路電視服務Joost〉,《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1/25/n1602065.htm
林育立(2007.03.15)。〈德意志電信全面布局網路電視〉,《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3/15/n1646440.htm
林淑惠(2007.10)。〈中華電引進now平台 MOD擬再添百萬戶〉,《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2007年12月03日,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20609+122007102300738,00.html
侯俊宇(2007.08)。〈突破頻寬/畫質/成本瓶頸 網路電視大放送〉,《新通訊元件》,78。上網日期:2007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2cm.com.tw/zoomin_content.asp?sn=0708130005
張厚德(2007.02.01)。〈網路電視Yes!TV今天開台 免費影片線上看〉,《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7/2/1/n1609875.htm
葉代芝(2007.05.22)。〈中華電微軟結盟 以MSTV進軍網路電視〉,《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5/22/n1718714.htm
蔡易靜(2008.01.18),〈全球IPTV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索(下)〉,《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trend&id=1373
蔡易靜(2008.01.17),〈全球IPTV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探索(上)〉,《資策會FIND》。上網日期:2008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trend&id=1372
賴珍琳(2006.01.15)。〈打破疆界的電視溝通術〉,《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07年8月22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778
盧諭緯(2005.04.15)。〈新媒體大浪潮席捲而來〉,《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07年8月22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LocalityView_2198羅廣仁(2007.10.02)。〈台灣互動電視百業頻道明開台 市場行銷新模式〉,《大紀元》。上網日期:2007年10月3日,取自http://64.62.138.84/b5/6/10/2/n1474075.htm
英文部分
Frater, P. (2007.10). IPTV gains respect. Variety, 408, 8, A3. Retrieve October 23, 2007, from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Online database.
Frater, P. (2006.10). Asian markets speed up IPTV race. Variety, 404, 8, B5-B8. Retrieve October 23, 2007, from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Online database.
Fuller, M. (2006.05). Carriers adopt conservative IPTV strategies. Lightwave, 23, 3, 31-43. Retrieve October 09, 2007, from ABI/INFORM Trade & Industry Online database.
Hill, C. W. L., & Jones, G. R. (2007). Strategic managem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itt, M. A., Ireland, R. D., & Hoskisson, R. E. (2003).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Mason: Thomson.
IT Week. (2006.05.01). What makes IPTV such a big deal? Copy editor, 37.
Shannon, M. M. (2007). The Pearly Gates of Internet TV.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50(5), 13-15.
Simms, J. (2007.06.17). The battle for pay TV. Marketing, 26, 3.
Sullivan, M., & Spring, T. (2007.09). Early IPTV uses only a little of its fat pipe. PC World, 25, 9, 26-28. Retrieve October 09, 2007, from ProQuest Computing Online database.
Walmsley, A. (2006.09.13). IPTV will play to a different audience. Marketing, 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