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1.中央檔案館(編)(1991),中共文書檔案工作文件選編(1923─1949),北京:檔案出版社。
2.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文書學教研室(編)(1961),文書學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編)(1962),文書學參考資料(第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87),民國時期文書工作和檔案工作資料選編,北京:檔案出版社。
5.王 東(編)(2005),公文實用手冊,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
6.王 銘(1990),文書學理論與文書工作,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7.米留申(1950), 關於檔案工作及文書處理的參考資料,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秘書廳。
8.余述文(編)(2005),檔案管理工作手冊,重慶:重慶出版社。
9.吳寶康、鄒家煒、董 儉、周雪�琚]1983),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工作紀實,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10.李孝華(2005),中國標準行政公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1.李昌遠(1997),「新中國的行政機關公文」,李孝華,中國標準行政公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2.李昌遠(2007),中國公文發展簡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3.李昌遠、王煥運(編)(1994),中國歷代公文通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4.李健行(2005),中共檔案制度研究:兼論海峽兩岸檔案法比較,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5.李碩豪(1996),「公文處理中的黨政分開原則──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黨政分開的理論」,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1期,頁10-12。
16.周連寬(1958),公文處理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
17.岳海翔(2006),「當前我國公文學研究的基本任務」,辦公室業務,2月號,頁21-23。
18.松世勤(1984),文書學參考資料,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19.邱鎮台(2001),「公文管理制度之檢討與改進」,研考雙月刊,第25卷3期,頁14-19。
20.苗楓林(1988),中國公文學,濟南:齊魯書社。
21.夏海波(2006),「中國內地行政公文文種變化規律與前瞻」,檔案管理,3月號,頁65-68。
22.席涵靜(2004),「海峽兩岸五十年來應用文學公文部分發展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回顧兩岸五十年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23.徐望之(1988),公牘通論,北京:檔案出版社。
24.袁 田(2006),「基於政府職能轉變的政府文件制度創新研究」,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25.馬國競(2000),「試論現行行政公文格式──兼比較內地與港、台現行公文格式」,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71-76。
26.高憲哲(2004),「當前行政公文制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建議」,辦公室業務,6月號,頁40-42。
27.國家檔案局檔案工作社(編)(1956),文書處理工作和檔案工作文輯,北京:工人出版社。
28.張佐邦(1988),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行政公文綱要,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29.張保忠、岳海翔(編)(2006),最新公文格式與寫作規範,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30.張保忠、岳海翔(編)(2007),黨政公文解疑全書,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31.張浩書(2006),「行政規範及其制定制度淺析」,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23卷1期,頁20-22。
32.張慶儒(2001),公文處理學,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33.張樹軍、齊生(編)(2006),中國共產黨重大會議實錄(上下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4.曹潤芳(編)(2000),實用公文處理指南,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35.許同莘(1989),公牘學史,北京:檔案出版社。
36.陳小英(2007),「大陸與台灣行政公文之比較」,蘭台世界,6月號,頁15-16。
37.陳和琴(2003),「主題詞表的內涵及在網路環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3期,頁24-27。38.陳淑媛、李永瑞(2005),蘭台學術,北京:新華出版社。
39.傅西路(編)(2001),公文處理新規範──國務院《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釋解,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40.彭德惠(2005),「從胡、連《新聞公報》的新詞運用看公文語言的發展」,攀枝花學院學報,第22卷6期,頁59-61。
41.程 英(2006),「中國公文工作制度史研究」,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42.馮惠玲、張輯哲(2006),檔案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43.黃霄羽(2004),外國檔案事業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44.楊 戎(1995),「我國公文公開現象初探」,四川大學學報,第2期,頁101-106。
45.楊 戎(2001),「行文四題話規則」,秘書之友,第8期,頁32-33。
46.楊 戎(2002),「析我國政府公文中的法定事項公告」,秘書,12月號,頁6-9。
47.楊 戎(2004),「從『規章』的發布感受依法行文──兼談『通知』適用範圍的修改」,秘書,9月號,頁10-13。
48.楊 戎(2005),「港臺地區公文文種的設置及其相關啟示」,檔案學通訊,第9期,頁31-35。
49.楊 戎(2007),「當代公文行文方式多樣化透視」,檔案與建設,第1期,頁20-22。
50.楊國樞(199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台北:東華書局。
51.楊樹森、張樹文(2003),中國秘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52.董相志、陳偉波、柳新華(2006),「我國電子公文的發展演變與前景」,中國行政管理,第11期,頁63-64。
53.劉雨樵(1988),公文起源與演變,北京:檔案出版社。
54.劉雲峰(2001),「新中國行政公文文種的演變」,秘書之友,第1期,頁18。
55.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56.潘 嘉 (編)(1987),中國文書工作史綱要,北京:檔案出版社。
57.潘連根(2007),文書與檔案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58.蔡 娜(2005),「港澳台與內地公文正文模式研究評述」,秘書,8月號,頁14-18。
59.薛理桂(2004),檔案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0.韓玉梅、呂洪宇、孫 敏(譯)(1956),蘇聯機關的文書處理工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1.懷進鵬、林 寧、吳志剛(2006),「我國的電子政務標準化工作」,信息技術與標準化,第9期,頁7-10。
62.蘇 翻(1953),新公文手冊,上海:北新書局。
二、英文部分
63.Alan Ware(1996), 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4.Child, J.(1994), Management in China during the age of refor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5.Elster, Jon, Claus Offe, and Ulrich K. Preuss.(1988),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 Rebuilding the Ship at Se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6.Michael Waller(1981), Democratic Centralism.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67.Peter Flynn(2007), What is XML. http://xml.silmaril.ie/basics/whatisxml/
68.SAA(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1992), A glossary for archivists, manuscript curators, and records managers. Chicago:S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