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6: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天傑
研究生(外文):Tien-Chieh Chou
論文名稱: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安全管理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 to Taiwan: From national Security Manangement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范世平范世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中文關鍵詞:開放觀光國家安全安全管理付委託團體大陸人民
外文關鍵詞:無提供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6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在擴大兩岸交流相關政策制訂過程中,全面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無疑是最受到各界矚目的區塊,從2001年底政府通過「大陸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歷經多年的兩岸官方與付委託民間團體的協商、分階段逐步開放,政策重新規劃與再檢討,終於在2008年7月水到渠成、全面開放。
本研究以探討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政策的安全管理為研究主軸,從國家安全的觀點評估:一、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的正面效益;二、防止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所導致的負面影響。再比較相關國家管理大陸人士入境觀光規範,及歷年大陸人士來台觀光衍生違法、違規案例進行分析,提供建構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的安全管理與通報機制,讓兩岸人民往來能夠更便利。
本研究歷經文獻檢閱、架構提出、約晤訪談與資料分析等過程,獲致研究發現:一、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確實隱藏國家安全隱憂;二、安全管理機制是最主要的關鍵因素。並針對上述研究發現,彙整建議意見如下:
一、理論層面
針對「開放大陸地區來台觀光政策」議題,未來可嘗試採用其他的政策個案,或是採用其他的評估途徑或是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以豐富政策評估研究的內涵。
二、政策層面
鑑於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支持「開放大陸民眾來台觀光」政策,在強調全球化的新安全觀架構下,政府應建構完備的安全機制網絡:
1、修正兩岸關係相關法令。
2、強化國家安全網絡。
3、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4、建構全民安全網概念。
5、落實安檢防疫制度。
The summary
On July 4, Taiwan fully opened its doors to Chinese tourists by allowing groups to arrive on the island on weekend charter flights, marking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over past decad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pros and cons of such liber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ecurity. By reviewing related documents, interview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ourism agencies, and comparing polici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opening up of Chinese tourists would generate potential nation security threats, and suggests setting up an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mechanism immediately.
This research further conclud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force the functioning of immigration inspection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speed up transform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0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05
第三節 研究途徑 ……………………………………………………… 0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09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0
第二章 國家安全理論與我國當前安全情 …………………………………12
第一節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 12
第二節 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 ………………………………………… 14
第三節 國家安全情勢分析 …………………………………………… 17
第四節 開放大陸人民觀光對國家安全影響………………………… 20
第三章 我國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背景與制訂過程 ……………… 25
第一節 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背景 ……………………………… 25
第二節 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研議過程 ………………………… 32
第三節 政策開放之變遷 ………………………………………………… 35
第四節 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政策效應研析 ………………………… 39
第五節 小結 ……………………………………………………………… 42
第四章 各國對開放大陸人民觀光之比較分析 ………………………… 44
第一節 各國開放大陸人民觀光政策 …………………………………… 44
第二節 美、日、韓、星、泰政府對大陸觀光
客非法逾期滯留的相關規定 …………………………………… 59
第三節 各國開放大陸人民觀光之效益評估 ……………………………62
第四節 小結 ……………………………………………………………… 65
第五章 結論 …………………………………………… ……………………66
第一節 「開放大陸人民觀光」政策之安全評估………………………… 66
第二節 研究發現 …………………………………………………………71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73



參考文獻 ……………………………………………………………………… 77
附錄一 ……………………………………………………………………… 85
附錄二 ……………………………………………………………………… 95
附錄三 ……………………………………………………………………… 104

表目次
表1-1 訪談對象一覽表……………………………………………………………6
表3-1 1993年以來大陸出境旅遊人數統計資……………………………………30
表4-1 美、日、韓、星、泰與大陸觀光協議與大陸觀光客之地域…………………45
表4-2 美、日、韓、星、泰保證金運作比較………………………………………47
表4-3 華籍人士非法滯留日本人數統計…………………………………………51
表4-4美、日、韓、星、泰簽證制度比較…………………………………………58
表4-5 美、日、韓、星、泰對大陸觀光客非法逾期滯留規定……………………62

圖目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9
圖3-1 開放第三類、第二類大陸人士來台觀光申請作業流程…………………40
圖3-2 專業交流團來台申請程序和流程圖………………………………………4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交通部,2002.4,「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案簡報資料,台北。
陸委會、內政部、交通部,2002.5,「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推動方案」執行事項報告,台北。
行政院陸委會,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1999。
外交部,外交政策與兩岸關係互動,台北,2000。
內政部網頁,2005.2,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台北。

(二)大陸出版品
1. 中國國家旅遊局,1990-2005,《中國旅遊年鑒1990》,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2. 何光暐
1999,《中國旅遊業50年》,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4. 林南枝、陶漢軍主編
1987,《旅遊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7. 陳世紅、魏小安
1986,《起步、實踐、探索─旅遊經濟論文集》,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9. 張汝昌
1990,《旅遊經濟學》,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0. 張廣瑞、魏小安、劉德謙
2002,《2000-2002年中國旅遊發展: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1. 國家旅遊局人教司,1991,《加強旅遊業的宏觀管理》,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
12.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1994,《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1994》,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3.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1999,《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4.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2000,《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15. 黃輝實主編
1985,《旅遊經濟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6. 賴觀榮、葉青
1999,《WTO:中國加盟》,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7. 魏小安、劉越平、張樹民
1999,《中國旅遊業新世紀發展大趨勢》,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
18. 魏小安、馮宗蘇
1993,《中國旅遊業:產業政策與協調發展》,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
19. 羅明義主編
2001,《現代旅遊經濟學》,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三)專書
刁仁國
2001,《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論》,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張五岳等著
2004,《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亞中、李英明
2000,《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
陳金龍
1982,《中共旅遊業之經濟分析》,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陳玉明
2000,《中國加入WTO各行業前景分析》,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范世平
2002,「從產業發展與國家行銷觀點探討中國大陸入境旅遊業之競爭優勢」,台北:政治大學。
蔡瑋
2000,中共的涉台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風雲出版社。
吳武忠、范世平
2004,中國大陸觀光旅遊總論,台北,揚智文化。
潘錫堂
2002,評開放旅外陸人來台觀光,財團法人國家智庫研究基金會。
群策會
2004,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群策會「兩岸交流與國家安全」研討會論文集。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明賢
1999,《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劉文章
1994,《證照查驗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官學校出版社。

(四)期刊
錢思敏
2003,福爾摩沙開大門迎賓前的準被-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之現在與未來式,臺灣經濟研究月刊,頁85-91。
黃敬天
2002,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交流,第61期,頁41-43。
張元宵
2001,大陸人士來臺旅遊選法適用之探討,律師雜誌,第266期,頁43-56。
吳宛芳
2001,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之商機評析,元大京華投資資訊。
韓德威
2001,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政策對臺灣之影響與衝擊,旅遊健康學刊。
彭懷恩
2001,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商業時代,第38期,頁8。
羅惠西
2001,從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看21世紀臺灣觀光產業之發展,兩岸經貿(通訊),第120期,頁9-11。
葉昌華
2004,大陸人士來臺觀光的安全管理問題,交流,第77期,頁38-40。
彭楓
2005,展望大陸人士來臺觀光旅遊,交流,第83期,頁15-17。

27. 林碧炤
1999,台灣的綜合安全,台北,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
28. 張中勇
1993,國家安全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北:警政學報,第22期,頁355。
29. 莫大華
1996,安全研究之趨勢,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頁78-90。
30. 劉復國
1999,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頁22。
31. 政治科學與國家安全政策分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18卷第1期,1978年10月,頁27-29。

(五)論文
二、英文部分
(一)
3. 李貽鴻
1986,《觀光行銷學 : 供應與需求》,台北:農學社。
5. 卓晴君等
1992,《中國改革全書》,大連:大連出版社。
24. 台灣大學軍訓教官室,國家安全概論,台北,1997。
33.韓
2001,開放大陸人士來台之商機評析,元大京華投資資訊,頁15-18。

二、 英文部分
(一)書籍:
1.Bakkalsalihoglu, I.
1987, Analysis of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Northern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Illinois University.
2.Brundenius, C.
1996,“How Painful is the Transition? Reflections on Patterns of 3.Economic Growth, Long Waves and the ICT Revolution”,In Mats Lundahl and Benno J. Ndulu (eds), New Direction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 London: Routledge.
4.Bull, A.
1995,The Economics of Travel and Tourism, Australia: Addison Wesley Longman Australia Pty Ltd.
5.Frank M. G. and Carson L. J.
1997,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sia And Australasia, London: Pinter.
6.Godbey, G.
1999, Leisure and Leisure Services in the 21st Century,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7.Oakes, T.
1998, Tourism And Modernity In China, N.Y: Routledge.
Pearce P. L. (1982)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ourist Behaviour, UK: Pergamon Press.
8.Sinclair, M. T. and Stabler, M.
1997, The Economics of Tourism, N. Y.: Routledge.

(二)期刊
1.Cort, D. and King, M.
1979, “Some correlates of culture shock among American tourists.” in Afr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Behaviour, 3(2), 211-26.
2.Crouch, Geoffrey I.
1994,“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A Survey of Practice.”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7(4).
3.Finn, J. and Solvoll, G.
1996, “Demand Models for Inclusive Tour Charter: The Norwegian Case.” Tourism Management, 17(1).
4.Gullahorn, J. E. and Gullahorn, J. T,
1963, “An extension of the U-curve hypothesi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 33-47.
5.Hunt, J. D. and Donlynne, L.
1991, “Evaluation of Travel and Tourism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9(4), 7-11.
6.Lee, Choong-Ki, Turgut Var and Thomas W. Blaine
1996, “Determinants of Inbound Tourist Expenditur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3).
7.Witt, S.F., Newbould, G. D. and Watkins, A. J.
1992, “Forecasting Domestic Tourism
三、其他
1. http://www.world-tourism.org/facts/menu.html,(世界觀光組織)
台灣經濟新報社,TEJ資料庫。
2. EViews 3 User’s Guide.
3. Eviews 3 Command and Programming Reference.
4. 中國國家旅遊局網址http://www.cnta.com/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