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文部分
一、 專書
《思想》編輯委員會編,《思想(三):天下、東亞、台灣》,台北:聯經,2006年。
Stuart Hall、陳光興著,唐維敏編譯,《文化研究:霍爾訪談錄》,台北:元尊文化,1999年。
Timothy Brook and Gregory Blue主編,古偉瀛、郭慧英、宋家復、李榮泰、費絲言、邱澎生合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台北:巨流,2004年。
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大庭修著,徐世虹譯,《江戶時代日中秘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趙京華編譯,《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小和蒼夫著,陳鵬仁譯,《中國的威信‧日本的矜持——迎向東亞國際關係的再建構》,台北:星定石文化,2002年。
小森陽一著,陳多友譯,《日本近代國語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村哲主編,王玉茹監譯,《東亞近代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東亞近代經濟形成史(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著,陳應年、王炎、多田正子譯,《東亞近代史理論的再探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中日學者的共同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廣東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研究室編,《孫中山全集》第11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資料》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五井直弘著,薑鎮慶、李德龍譯,《中國古代史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卞崇道、藤田正勝、高阪史朗編,《東亞近代哲學的意義》,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年。
王正毅,《世界體系論與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邊緣地帶發展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屏,《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王柯,《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系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王曉秋、大庭修等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歷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加藤祐三著,蔣豐譯,《東亞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卡爾‧多伊奇 (Karl W. Deutsch) 著,周啟朋等譯,《國際關係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布羅代爾 (Fernand Braudel) 著,劉北成譯,《論歷史》(On History),台北:五南,1988年。
瓦勒瑞.甘迺迪 (Valerie Kennedy) 著,邱彥彬譯,《認識薩依德——一個批判的導讀》(Edward Said: A Critical Introduction),台北:麥田,2003年。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4年。
石之瑜編,《近代日本對華思想》,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6年。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著,羅榮渠等譯,《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 (The Modern World-System, Vol. I: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樸趾源,《熱河日記》,上海:上海書店,1997年。
竹內好著,李冬木、趙京華、孫歌譯,《近代的超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西嶋定生等著,劉俊文編,高明士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專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吳珮蒨,《從中國反譯日本?竹內好抗拒西方的策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6年。
李天鐸主編,《日本流行文化台灣與亞洲(I)》,台北:遠流,2002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台北:憬藝出版社,民86。
李圭之,《近代日本的東洋概念——以中國與歐美為經緯》,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7年。
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步平、王希亮著,《日本右翼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汪暉,《真實的與烏托邦的》,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
——,《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著,吳壽彭譯,《政治學》(Politics),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依田憙家著,卞立強等譯,《日本通史》,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周寧編,《世界之中國:域外中國形象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少陽,《「文」與日本的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松本三之介著,李冬君譯,《國權與民權的變奏——日本明治精神結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阿里夫‧德里克 (Arif Dirlik) 著,王寧等譯,《跨國資本時代的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信夫清三郎編,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問題研究所譯,《日本外交史》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
保羅‧埃文斯 (Paul Evans) 著、陳同等譯,《費正清看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南博著,邱琡雯譯,《日本人論:從明治維新到現代》(Nihonjin Ron),台北:立緒,民92年。
柯文 (Paul A. Cohen) 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柏拉圖 (Plato) 著,郭斌和、張竹明譯,《理想國》(The Republi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胡令遠、徐靜波編,《近代以來中日文化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復旦大學日本硏究中心第九屆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財經出版社,2000年。
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孫政,《戰後日本新國家主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孫歌,《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求錯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流,2001年。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袁頌西,《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台北:時英出版社,2003年。
貢德‧弗蘭克 (A. G. Frank) 著,劉北成譯,《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Reorient: 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馬士 (Hosea Ballou Morse)、麥克奈爾 (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 著,姚曾廙譯,《遠東國際關係史》(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Realtions),上海:上海書店,1998年。
馬可‧克黑朋 (Marc Crépon) 著,李鳳新譯,《製造敵人的文化》(L’imposture du choc des civilizations),台北:果實,2005年。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東昇出版公司,1982年
高淑娟、馮斌,《中日對外經濟改革比較史綱——以封建末期貿易政策為中心》,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
張錫模,《聖戰與文明:伊斯蘭與世界政治首部曲 (610 AD.~1914 AD.)》,台北:玉山社,2003年。
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梁華璜,《台灣總督府南進政策導論》,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
盛邦和,《內核與外緣——中日文化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
——、井上聰主編,《新亞洲文明與現代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莊雅涵,《如何正常,怎樣國家?——走進石原慎太郎的國族敘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7年。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走向亞洲的航蹤》,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2006年。陳秀武,《日本大正時期政治思潮與知識份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陳建廷、石之瑜,《中日合群?日本知識界論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6年。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台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喬萬尼‧阿里吉 (Giovanni Arrighi)、濱下武志 (Takeshi Hamashita)、馬克‧塞爾登 (Mark Selden) 主編,馬援譯,《東亞的復興——以500年、150年和50年為視角》(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貝弗里‧J‧西爾弗 (Beverly J. Silver) 等著,王宇潔譯,《現代世界體系的混沌與治理》(Chaos and Governance 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曾倚萃,《溝口雄三的中國方法——超克亞洲的知識脈絡》,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民97年。
費正清 (John K. Fairbank) 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 (1800~1911)》(上),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
賀照田主編,《東亞現代性的曲折與展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黃自進,《北一輝的革命情結:在中日兩國從事革命的歷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85),民90年。
——,《吉野作造對近代中國的認識與評價(1906-193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75),民84年。
黃枝連,《天朝禮治體系研究:亞洲的華夏秩序——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形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黃俊傑等,《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二),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民91年。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
楊軍、張乃和主編,《東亞史》,長春:長春出版社,2006年。
溝口雄三著,李甦平、龔穎、徐滔譯,《日本人視野中的中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林右崇譯,《做為「方法」的中國》(方法としての中國),台北:國立編譯館,民88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福澤諭吉著,北京編譯社譯,《文明論概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趙汀陽,《沒有世界觀的世界:政治哲學和文化哲學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傑、三穀博、楊大慶等,《超越國境的歷史認識——來自日本學者及海外中國學者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俊文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2004年。劉萍,《津田左右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廣東省孫中山研究會編,《孫中山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年。
諸葛蔚東,《戰後日本輿論、學界與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諾貝特‧埃利亞斯 (Norbert Elias) 著,袁志英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二卷:社會變遷 文明論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錢婉約,《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濱下武志,〈亞洲價值、秩序與中國的未來——後國家時代之亞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演講系列之一,2000年。
——,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馬宋芝譯,《香港大視野:亞洲網路中心》,台北:牛頓出版社,民86年。
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薩米爾‧阿明 (Samir Amin) 著,高銛譯,《不平等的發展——論外圍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Unequal Development: An Essay on the Society Formations of Peripheral Capitalis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薩德賽 (D. R. SarDesai) 著,蔡百銓譯,《東南亞史》(Southeast Asia: Past and Present),台北:麥田,民90年。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續篇——東亞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二、 期刊、會議論文、網路文獻
Prasenjit Duara(杜贊奇)著,金富車譯,〈後殖民史學〉,《當代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historystudies/200412/25.html。
子安宣邦,〈「世界史」和日本近代的觀點〉,《台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243-248。——,〈作為事件的徂徠學:思想史方法的再思考〉,《台大歷史學報》,第29期,2002年6月,頁181-188。
中兼和津次、丸山伸郎、今井理之著,何培忠譯,〈中國經濟研究的現狀與課題〉,《國外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頁34-36。
王佳煌,〈雁行理論與日本的東亞經驗〉,《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民93年1月,頁1-31。王屏,〈回顧與反思:中日相互認識的軌跡〉,《人民網》,http://peopledaily.com.cn/BIG5/guandian/8213/8309/28296/2609985.html。
——,〈論日本人「中國觀」的歷史變遷〉,《日本學刊》,2003年第2期,頁33-47。
王樹民,〈畿服說考略〉,《文史》,第44輯,1998年,頁。
王聯合,〈東亞共同體:構想、機遇、挑戰〉,《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6年第2期,頁76-81。
代田智明,〈論竹內好——關於他的思想、方法、態度〉,《世界漢學》,第1期,1998年1月,頁64-73。
史桂芳,《試析東亞聯盟論的「經濟一體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5期,頁83-88。
辻本雅史著,田世民譯,〈談日本儒學的「制度化」——以十七至十九世紀為中心〉,《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2006年6月,頁257-276。
甘懷真,〈東亞、儒學與王權:「漢字文化圈」研究的省思〉,國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第五次學術講論會論文,2003年7月21日。
白永瑞,〈世紀之交再思東亞〉,《讀書》,1999年第8期,頁3-8。
——,〈和平想像力的條件與界限:東亞共同體論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6期,2007年6月,頁263-280。
——,〈東亞地域秩序:超越帝國,走向東亞共同體〉,《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頁5-15。
石之瑜,〈回到亞洲?——日本認識中國崛起的思想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4期,頁27-34。
——,〈退出中國——近代日本對華思想中的普遍性方法與政治正確性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1-8。
——、吳昀展,〈進出現代性:亞洲立場的有與無〉,《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2期,頁15-22。
——、李圭之、曾倚萃,〈日本近代中國學:知識可否解放身份〉,《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卷第1期,頁168-178。
——、李靜旻,〈斷代與斷裂──日本近代中國認識的基礎脈絡〉,《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9-28。
——、葉紘麟,〈東京學派的漢學脈絡探略:白鳥庫吉的科學主張及其思想基礎〉,《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5期,民95年9、10月,頁1-16。
伊原澤周,〈甲午戰爭與大亞細亞主義的關係——戚其章〈日本大亞細亞主義探析〉一文讀後〉,《新浪網》,http://jczs.news.sina.com.cn/2004-09-17/2220228141.html。
全赫秀,〈中國古代朝貢關係研究評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
朱雲鵬、林美萱,〈雁行理論是否仍適用於東亞發展〉,《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3期,2002年3月,頁162-170。朱蔭貴,〈朝貢貿易體系與亞洲經濟圈——評濱下武志教授的《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頁148-157。
何思慎,〈『中國威脅論』與二十一世紀日本對中國政策芻義——以經濟與軍事為中心〉,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中心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研究成果報告書,http://www.koryu.or.jp/08_03_03_01_middle.nsf/1384a27fc6686a1a49256798000a62f6/274073eeb7d0a1ef49256ab00025bea4/$FILE/hoszushen.pdf。
何新華,〈「天下觀」:一種建構世界秩序的區域性經驗〉,《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4年11月號,總第32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9072.htm。
吳玲君,〈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期,民96年4、5、6月,頁117-139。吳榮義,〈「東亞共同體」之倡議與展望——兼談台灣因應之道〉,發表於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2003年度國際事務檢討會,2004年2月19日。
吳震,〈十六世紀中國儒學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學者島田虔次、溝口雄三的相關討論為中心〉,《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卷第2期,民93年12月,頁199-228。宋四輩,〈古代中國所建立的國際秩序的兩重性及其現實意義〉,《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6期,1998年11月,頁40-43。
李長莉,〈海洋亞洲:網絡化的地域史〉,《讀書》,2002年第7期,頁150-154。
李政勛,〈作為「實踐」的東亞或「國民國家想像」的彼岸〉,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focus/200512/3126.html,2006年2月10日。
李朝津,〈日本中國研究與社會科學:慶應義塾大學政治學科之個案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29-45。李慎之,〈全球化與中國文化〉,《太平洋學報》,1994年第2期,頁3-11。
李曉東,〈「妖魔化」現象與中日關係之省思〉,《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85-97。李羅力,〈如何認識「東亞共同體」〉,《腦庫快參》,2007年第1期,總第145期,頁1-9。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導論〉,《思與文》,http://www.chinese-thought.org/zwsx/004804.htm。
——,〈亞洲想像的譜系〉,李陀、陳燕穀主編,《視界》第八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轉引自《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6140。
周兆良,〈日本高等教育對中國的教學議程初探〉,《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頁99-114。岸本美緒,〈亞洲的諸視角——「交錯」與「對話〉,《歷史學研究》,第676號,頁。
林文仁,〈兩種「對話」的回顧與學習:以由「國家」走向「區域」為引兼談國際法原理在近代中國外交史研究中的功能與局限〉,發表於銘傳大學94學年度「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民95年5月27日。
林文源,〈由「不可能的認識論」到「理論做為工具」:試探使用傅科理論的另一種可能〉,發表於傅科紀念專題研討會,台灣文化研究學會「重訪東亞」年會,2002年12月14至15日,http://soc.thu.edu.tw/acdamic/culture%20assocciation/web/papers%5CFoucault2_2.doc。
林泉忠,〈祖國的弔詭——現代衝擊下沖繩身份的脫中入日現象〉,《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47-67。武心波,〈日本與東亞「朝貢體系」〉,《國際觀察》,2003年第6期,頁62-68。
金榮勇,〈形成中的東亞共同體〉,《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民94年5、6月,頁33-56。——,〈東亞高峰會召開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http://140.119.170.31/hpolicy/2005report/1-7金榮勇.pdf。
洪財隆,〈「東亞高峰會」後的東亞經濟整合趨勢——兼談台灣因應之道〉,《地緣經濟工作坊》,http://blog.roodo.com/geoeconomic/archives/1657095.html。
祈建民,〈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與共同體理念〉,《中國大陸教學研究通訊》,第70期,頁1-6。
孫一介、陳進傑、蔡松穎、藍鑫怡,〈日本亞細亞主義探討〉,《歷史月刊》,第211期,2005年8月,頁105-111。孫歌,〈《世界》:直面日本的負面遺產〉,《讀書》,1998年第5期,頁42-45。
——,〈「漢學」的臨界點〉,《世界漢學》,1998年第1期,頁46-63。
——,〈文學的位置——丸山真男的兩難之境〉,《中國學術論壇》,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2634。
——,〈在大陸語境中翻譯竹內好——進出政治正確的中國論述〉,《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1期,民96年3月,頁69-84。
——,〈做為方法的日本〉,《當代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old/asp/list3.asp?id=92&writer=sunge。
——,〈亞洲意味著什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年3月,頁1-64。
——,〈亞洲論述與我們的兩難之境〉,《讀書》,2000年第2期,《權力與詮釋論壇》,http://homepage.ntu.edu.tw/~kan/power/newsletter/news20030815.htm。
——,〈關於虛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http://www.cass.net.cn/file/200302285521.html。
酒井直樹,〈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和特殊主義的問題〉,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馬場公彥,〈後冷戰時期「東亞」論述的視域——走向開放性區域主義的幾個嘗試〉,《開放時代》,http://www.opentimes.cn/to/200403/72.htm。
崔之元,〈盧梭新論〉,《讀書》,1996年第7期,頁45-55。
張崑將,〈關於東亞的思考「方法」——以竹內好、溝口雄三與子安宣邦為中心〉,《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259-288。張興成,〈跨文化實踐中的東方主義話語〉,《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2年6月號,總第3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2034.htm。戚其章,〈日本大亞細亞主義探析——兼與盛邦和先生商榷〉,《歷史研究》,總第289期,2004年3月,頁132-145。
盛邦和,〈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日本亞洲主義〉,《歷史研究》,第265期,2000年3月,頁125-135。
——,〈日本亞洲主義的現代演繹〉,《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xzwj/sbhwj/2005-04-03-10138.htm。
——,〈日本亞洲主義與右翼思潮源流——兼對戚其章先生的回應〉,《歷史研究》,2005年第3期,頁129-144。
——,〈近代以來中日亞洲觀簡論——「亞洲一體化」的思想追溯〉,《國際觀察》,2005年第4期,頁1-9。
許紀霖,〈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國立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權力與詮釋論壇》,ttp://homepage.ntu.edu.tw/~kan/power/newsletter/news20050609-3.htm。
陳光興,〈「亞洲」作為方法〉,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http://www.inter-asia.org/KH/online.htm。——,〈「亞洲」做為方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2005年3月,頁139-218。
——訪談,陳祐禎整理,〈文化「間」實踐的可能性:與孫歌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2003年3月,頁201-236。
陳瑋芬,〈「天道」、「天命」、「王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繼承和轉化——兼論中日帝王的神聖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235-262。——,〈「道」、「王道」、「皇道」在近代日本的詮釋〉,《中山人文學報》,第51期,民91年10月,頁107-130。
——,〈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卷第1期,2004年6月,頁201-232。
——,〈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隱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頁367-420。
章益國,〈「亞洲論述」:歷史與價值〉,《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xzwj/zygwj/2005-11-20-34483.htm。
喻常森,〈試論朝貢制度的演變〉,《南洋問題研究》,2000年第1期,總第101期,頁55-65。
彭慧鸞,〈首屆東亞高峰會評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http://140.119.170.31/hpolicy/2005report/1-6彭慧鸞.pdf。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湯敏軒、譚君九,〈公民權利思想探源:亞里斯多德、斯賓諾莎、盧梭之比較分析〉,《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6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66-171。
黃俊傑、蔡明田,〈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6期,民86年12月,頁1-43。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2期,民90年5月,頁44-53。楊軍,〈中、日與東亞共同體:從歷史到現實〉,《史學集刊》,2005年第2期,頁15-16。
楊富學,〈明代陸路絲綢之路及其貿易〉,《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頁10-18。
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和思想史研究的視角〉,《文史哲》,2002年第3期,總第270期,頁5-10。
葛兆光,〈西方與東方,或者是東方與東方——清代中葉朝鮮與日本對中國的觀感〉,《九州學林》,第3卷第2期,2005年3月,頁54-70。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5年10月號,總第43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4078.htm。
——,〈重評90年代日本中國學的新觀念——讀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國》〉,《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2年12月號,總第9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209009.htm。
——,〈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關於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台大歷史學報》,第30期,民91年12月,頁183-206。
福澤諭吉,〈脫亞論〉,http://www.jca.apc.org/kyoukasyo_saiban/datua2.html,原載於明治15年(1885年)3月16日《時事新報》。
劉名峰,〈為什麼是「亞洲」?政經人類學視野下新加坡「亞洲式民主」出現之政經轉型的意義〉,《亞太研究論壇》,第32期,2006年6月,頁141-160。
劉紀蕙,〈華之變態:一種生理化的恐懼結構〉,發表於《「戰爭‧內戰」國際交流營》,2005年6月24-27日。
——,〈歷史的精神分析式探問〉,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Psychoanalytic History.htm。
劉誠,〈盧梭的兩個世界——對盧梭的國家觀和社會觀的一個初步解讀〉,《思與文》,http://www.chinese-thought.org/zwsx/003518.htm。
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民90年6月,頁201-222。
濱下武志,〈全球史研究與東亞〉,《智識學術網》,http://www.zisi.net/htm/ztzl/dyyj/2005-06-12-29257.htm。
韓東育,〈關於東亞近世「華夷觀」的非對稱畸變〉,《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3期,轉引自《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940。
韓毓海,〈日本「近代的超克」及其變奏〉,《21世紀經濟報道》,轉引自《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2/3/2/0/100232053.html?coluid=21&kindid=273。
——,〈竹內好何以成為問題〉,《讀書》,2006年第4期,頁126-134。
龐中英,〈亞洲地區秩序的轉變與中國〉,《外交評論》,第83期,2005年8月,頁41-49。
——,〈東亞峰會與東亞共同體——「東亞共同體」面對的真正問題〉,《世界知識》,2005年第21期,頁67。
羅志田,〈先秦的五服制與古代的天下中國觀〉,《學人》,第10輯,1996年,頁。
羅崗,〈「文學」與「大東亞戰爭」——也談「竹內好悖論」〉,《讀書》,2006年第7期,頁97-106。
譚正良,〈日本的近代民族主義建構與「亞細亞主義」的圖像〉,《當代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old/bbs/read.asp?boardid=88&bbsid=21994&replyid=。
蘆恒,〈文明論與地域共同體——新世紀初韓國人的東亞觀〉,《學術中國》,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5196。
三、 報紙、電子報
〈日本與東協「友好合作」的障礙〉,《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4+11200312130005400.html。
〈東亞高峰會 經濟整合路漫漫〉,《經濟日報》,2005年12月19日,版A8。
〈東亞高峰會 邁向政經共同體〉,《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dec/15/today-int1.htm。
〈東京宣言 十年內打造東亞共同體〉,《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東京宣言 日與東協籌設東亞共同體〉,《聯合報》,http://udn.com/NEWS/WORLD/WOR3/1733093.shtml,2003年12月13日。
〈東協十加三 發表吉隆玻宣言〉,《聯合報》,2005年12月13日,版A13。
〈從東亞峰會看東亞合作:希望與挑戰並存〉,《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HIAW/1063027.htm。
Bennett Richardson,〈東亞共同體的成立還有待時日〉,《亞洲時報》,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8154&Itemid=110。
林若雩,〈東亞新區域主義形成〉,《中國時報》,2005年12月14日,版A15。
洪財隆,〈東亞特色的整合模式〉,《中國時報》,2005年12月19日,版A15。
四、 辭典、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繁體中文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牛津當代百科大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貳、 西文部分
一、 專書
Agnew, John, Geopolitics: Revisioning World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Alagappa, Muthiah ed., Order and Security in As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Arrighi, Giovanni,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Money, Power, and the Origins of Our Time (London: Verso, 1994).
Bull, Hedley and Adam Watson, eds.,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4).
Burchell, P., 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
Deutsch, Karl W. and Sidney A. Burrell,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8).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 Anthology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66).
Douglas, Mary, Implicit Meanings: Essays in Anthropology (London: Routledge & Paul., 1975).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3).
Duus, Peter, The Abacus and the Sword: The Japanese Penetration of Korea, 1895-191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Etioni, Amitai ed., New Communitarian Thinking: Persons, Virtue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1995).
Fairbank, John King,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Fletcher, Jonathan, Violence and Civiliz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Norbert Elia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7).
Frank, Andre G. and Barry K. Gills ed., 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 Year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Funabashi, Yoichi, Asia Pacific Fusion: Japan’s Role in APEC.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5).
Katzenstein, Peter. J. and T. Shiraishi eds.,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Kendall, Gavin and Gary Wickham. Using Foucault’s Methods (London: Sage.1999).
Lebra, Joyce C., Japan's 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in World War II: Selected Readings and Documents (Kuala Lump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Myers, Ramon Hawley and Mark R. Peattie.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Okakura, Kakuzo (Tenshin), The Ideals of the Eas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rt of Japan (London: John Murray, 1903).
Peattie, Mark R., Ishiwara Kanji and Japan'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Perdue, Peter C.,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Saaler, Sven J. and Victor Koschmann eds., Pan-Asianism i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Colonialism, Regionalism and Borders (Asia's Transform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Sakai, Naoki, Asia in Transition: Representation and Identity (Tokyo: T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r, 2002).
Schuman, Frederick L.,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Western State System and the World Commun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58).
Shih, Chih-yu, Navigating Sovereignty: World Politics Lost in China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Smith, Ralph B., Chad Mitcham ed., Changing Visions of East Asia, 1943-93: Transformations and Continuit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Takeuchi, Yoshimi, Richard Calichman trans., What is modernity?: Writings of Takeuchi Yoshi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Tanaka, Stefan, Japan's Orient: 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Wetherell, M. S. Taylor, and S.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Sage, 2001).
Wilson, Kevin and Jan van der Dussen, The History of the Idea of Europ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5).
二、 期刊論文、報刊(電子報)、網路文獻
Akamatsu, Kaname,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Preliminary Issue No. 1, 1962, pp. 3-25.
Buzan, Barry, Ana Gonzalez-Pelaez,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fter Iraq,”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81, No. 1, Jan. 2005, pp. 31-52.
Chairman's Statement of the First East Asia Summit Kuala Lumpur, 14 December 2005, ASEAN 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18104.htm.
Cumings, Bruce,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8, No.1, Winter, 1984.
East Asia stages inaugural summit, BBC News,http://news.bbc.co.uk/1/hi/world/asia-pacific/4526736.stm.
Fairbank, John King and S. Y. Teng, “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 No. 2 (Jun., 1941).
Funabashi, Yoichi, “Japan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Foreign Affairs, Winter, 1991-1992.
Kerr, David, “When regions become poles: Europe and Asia debate regional order and strategic change”, Conference on China and Asian Regionalism, Shanghai, January 7- 8, 2005.
Korhonen, Pekka, “The Theory of Flying Geese Pattern of Development and Its Interpretatio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1, No. 1, 1994.
Yu, Hyun-Seok, “Explaining the Emergence of New East Asian Regionalism: Beyond Power and Interest-Based Approaches,” Asian Perspective, Vol. 27, No. 1, 2003.
三、 辭典、百科全書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95).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 30 Volume (Micropedia), 15th edition, Volume III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80).
The New Webster’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Naples, Florida: Trident Press International, 1996).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English Dictionary Thumb Index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th edition, Volume III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9).
參、 日文部分
一、 專書
大沼保昭,《東亜の構想:21世紀東アジアの規範秩序を求めて》,東京:筑摩書房,2000年。
山本秀夫,《橘樸》,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年。
山田辰雄、渡邊利夫,《講座現代アジア》,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5年。
山田郎編,《近代日本の擴張と侵略》,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97年。
山室信一,《キメラ:滿洲國の肖像》,東京:中央公論新社,1999年。
中村春作,《江戶儒教と近代の「知」》,東京:ぺりかん社,2002年。
中島誠,《亜細亜の光芒》,東京:現代書館,2001年。
五井直弘,《近代日本東洋史學》,東京:青木書店,1976年。
功刀達朗,《歴史の共有 アジアと日本》,東京:明石書店,1997年。
古屋哲夫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認識》,東京:緑蔭書房,1996年。
矢内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
矢野仁一,《近代支那論》,東京:弘文堂書房,1923年。
石井米雄編,《アジア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ー》,東京:國際文化交流推進協會,2000年。
竹內好,《竹內好全集4》,東京:築摩書房,1980年。
——編,《現代日本思想大系9:亞細亞主義》,東京:築摩書房,1970年。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國家和東亞社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年。
——,《日本歷史の國際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年。
見川勝守,《日本近世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年。
初瀨龍平,《傳統的右翼內内田良平の研究》,福岡:九州大學出版會,1980年。
岡本幸治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観》,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1998年。
岡崎勝世,《聖書vs. 世界史——キリスト教的歷史觀とは何ガ》,東京:講談社,1996年。
岩波書店編集部編,《新しい世界秩序とアジア》,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
林春齋、林鳳岡編,《華夷變態》,東京:東方書店,1981年。
青木保,《アジア・ジレンマ》,東京:中央公論新社,1997年。
——、佐伯啓思編,《「アジア的価値」とは何か》,東京:ティビーエス・ブリタニカ,1998年。
後藤乾一,《近代日本と東南アジア:南進の「衝撃」と「遺産」》,東京:岩波書店,1995年。
桂島宣弘,《思想史の十九世紀―「他者」としての徳川日本》,東京:ぺりかん社,1999年。
荒野泰典,《近世日本と东アジア》序,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年。
高山岩男,《世界史の哲學》,東京:岩波書店,1942年。
溝口雄三,《方法としての中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9年。
溝口雄三等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第1至7卷,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4年。
萩原宜之、後藤乾一,《東南アジア史のなかの近代日本》,東京:みすず書房,1995年。
福澤諭吉,《福澤諭吉全集》,第10卷,東京:岩波書店,1960年。
駒込武,《殖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局,2004年。
濱下武志,《東亞世界的地域網路》,東京,山川出版社,1999年。
齋藤次郎、石井米雄編,《アジアをめぐる知の冒険》,東京:讀賣新聞社,1996年。
二、 期刊論文、網際網路文獻
〈日滿議定書〉,http://www.geocities.jp/nakanolib/joyaku/js07-9.htm。
〈満州國〉,《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A%80%E5%B7%9E%E5%9B%BD。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田中明彥研究室》,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
吉村忠典,〈「帝國」という概念について〉,《史学雑誌》,第108編第3號,1999年3月,頁34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