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8 00: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宜真
研究生(外文):Wu, Yi-Chen
論文名稱:企業部落格社群經營與價值共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Virtu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Value Co-Creation with Customers of Corporate Blogs
指導教授:溫肇東溫肇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 Jao-D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6
中文關鍵詞:企業部落格虛擬社群價值共創
外文關鍵詞:Corporate BlogsVirtual CommunityValue Co-Cre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4
  • 點閱點閱:7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全球部落格的熱潮和影響力,吸引許多國外企業紛紛成立企業部落格,然而台灣的企業部落格仍非常少。本研究欲了解為什麼台灣企業部落格的發展較國外落後,以及台灣已成立的企業部落格,其成立的動機、經營部落格社群的作法,和部落格帶給企業的效益。
本研究以Rogers (2003)的創新決策過程為骨幹,探討台灣企業採用部落格決策的各個階段。並以虛擬社群成員發展的前三個階段:吸引會員、增加參與、建立忠貞,探討企業如何經營虛擬社群,以及透過Prahalad & Ramswamy (2000)提出的共創價值平台的四個要素,評估企業部落格應具備的條件。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從十家台灣持續經營的企業部落格中,選擇瀏覽人次及部落格上互動最多的三家個案:Yahoo!奇摩拍賣部落格、風潮音樂部落格、毛寶Simple Life部落格,進行深度的個案訪談。另外訪談兩位企業部落格的專家,了解台灣企業部落格的發展概況。
透過個案研究,本研究發現目前台灣已成立的企業部落格,通常是由熟悉部落格的員工提出採用部落格的構想,主管同意給予時間經營,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和企業一般的決策過程不同。而在企業部落格的經營方面,企業可以和個人部落客合作,提供專業、有趣的內容吸引網友前來。部落格應時常邀請顧客互動,而企業希望以部落格和顧客共創價值,應具備以下條件:企業與顧客都感興趣的主題、顧客可以獲得有價值的資訊和美好的經驗、真實透明的原則、制定網友回應文章的規則。在建立網友忠誠度方面,企業部落格經營者應多呈現個人的特色,並熱情回應網友,時常拜訪網友的部落格,與網友建立關係。
企業若能持續投入時間經營部落格,只需花費少許的錢,能透過部落格與顧客共創價值:與顧客對話、顧客知識、運用顧客口耳相傳的力量。這些價值挹注回企業,能帶來的效益:增加企業的能見度、提昇人性化的品牌形象、澄清媒體錯誤報導、提升搜尋引擎結果的排名。然而,目前台灣企業部落格的數量仍不多,本研究認為原因為:台灣本身部落格的發展起步慢之外;台灣企業看重短期的效益的心態;相較於國外,台灣少有企業高層想以部落格和顧客直接對話;台灣還沒有專業的企業部落格顧問形成,以輔導企業。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Web 2.0 6
第二節 部落格相關文獻 8
第三節 企業部落格 26
第四節 創新的採用 46
第五節 虛擬社群 52
第六節 企業與顧客共創價值 57
第七節 企業部落格帶來的價值 6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變項說明 73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7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4
第四章 個案研究與分析 86
第一節 Yahoo!奇摩拍賣部落格 86
第二節 風潮音樂部落格 117
第三節 毛寶Simple Life部落格 138
第五章 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 159
第一節 國內外企業部落格發展的情境比較 159
第二節 個案比較與研究發現 165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93
參考資料 198
附錄 204
壹、中文資料
一、碩博士論文
1. 王盈勛 (2002),「軟體產業的顧客知識運用、產權與組織型式 」,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2. 任秀芸 (2006),「從品牌觀點探討台灣企業部落格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管理碩士學程(AMBA)碩士論文
3. 吳苑如(2001),「網站互動性與企業公關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林吟品 (2006),「企業部落格創新採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5. 林思元 (2006),「部落格在表演藝術網路行銷之使用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 郭書祺 (2001),「企業運用網路公關之研究初探---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7. 陳信宏(2005),「從Blog使用目的,探索部落格商機」,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張元力(2005),「虛擬社群之價值共創活動 – 以BBS社群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國禎(2005),「初探BLOG在企業內部溝通的可行性」,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9. 蔡沛成 (2006),「部落格行銷與顧客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中文書籍
1. 榮泰生(2001),「網路行銷─電子商務實務篇」,台北:五南出版
2. 劉明德、曹祥雲、方之光、顏宏旭(2001),「電子商務導論」,台北:華泰出版
3. 劉威麟(Mr.6)(2007)「一夕爆紅網路效應」,台北:寶瓶文化出版

三、中文譯書
1. Fievet, Cyril & Turettini, Emily,施瑞瑄譯(2006),「誰沒部落格-無形新大陸的無限可能」,台北:商周出版
2. Hagel III, J. & Armstrong, A. G.,朱道凱譯(1998),「網路商機 -- 如何經營虛擬社群」(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y),台北:臉譜出版
3. Nonaka, Ikujiro & Takeuchi ,Hirotaka,楊子江、林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台北:遠流出版
4. Scoble, Robert & Israel,Shel,李宛蓉譯(2006),「商業裸體革命」,台北:商周出版
5. Wright, Jeremy,洪慧芳譯(2006),「部落格行銷(Blog Marketing)」,台北:麥格羅‧希爾出版
6. 齋藤伸也&小暮正人,丁小艾譯(2005),「商業部落格-運用部落格創造商機」,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四、文章
1. Lawrence Lessig,劉靜怡譯(2008),「誰綁架了文化創意?》誰在部落格發聲」,聯合報,2008/3/2
2. 仇佩芬(2003),「亞洲網拍市場 火在燒 eBay 和Yahoo! 競爭越加白熱化」,聯合報,2003/6/15
3. 何佩儒(2005),「鄒開蓮:台灣網拍市場 今年增五成」,經濟日報,2005/7/7
4. 李欣岳 (2005),「員工化身部落客 把比爾蓋茲擋在門外的部落格」, e天下, 2005/7/25
5. 林茂仁、何佩儒(2004),「雅虎奇摩拍賣網收費 eBay物件暴增 台灣網拍進入收費時代」,經濟日報,2004/4/10
6. 許韶芹(2006),「雅虎收3%交易費 未違反公平法」,聯合報,2006/11/03
7. 許韶芹(2007),「奇摩網拍大功臣 洪小玲升總座」,聯合報,2007/7/25
8. 夏幼文(2008),「網路部落格 自己搞定行銷」,工商時報,2008/1/9
9. 梁定澎(2007),「感性訴求 建立形象」,經濟日報,2007/9/2
10. 張漢宜 (2007),「企業必讀 六大部落格行銷術」,天下雜誌,370期,2007/04/25
11. 張幼芳(2006),「抗議網拍收費 600賣家串連 雅虎奇摩要收3%成交費 賣家發起成立公會反擊」,聯合報,2006/7/27
12. 蕭晴(2007),「美國Toyota和部落格言論的相處之道」,動腦雜誌,2007/09/12
13. 「部落客達人 經濟共榮圈」,動腦雜誌,2008/1/7
14. 「毛寶部落格行銷 打動人心」,經濟日報,2007/09/02
15. 「網路秀公關 燒議題」,動腦雜誌,2007/11
16. 「最佳評審團特別獎:夏樹的期待灌溉」,天下雜誌,第387期,2007/12/19
17. 「楊錦聰敲動心弦 推廣非主流音樂」,經濟日報,2006/12/31
18. 「企業部落格煉金術Blog Inc.」, e天下,55期,2005/7
19. 「部落格風潮 席捲全世界」,中央社,2006/9/20
20. 「研究:部落客多以書寫自我為主題」,法新社,2006/7/21

五、網路資料
1. David Becker (2004),「微軟Blog強化社群交流」,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88768,00.htm
2. 李怡志(2006),「企業部落格看起來要流行了」,http://www.richyli.com/blog/2006/06/blog-post_25.html
3. 李怡志(2007),「第三屆華文部落格大獎評審後記」, http://www.richyli.com/blog/2007/12/blog-post_21.html
4. 食夢黑貘(2007),「從 MyBlogLog 看企業部落格」,2007/4/30,
http://blog.yam.com/genehong/article/9832846
5. 容顏(2006),「企業部落格到底行不行」,
http://aopchen.blogspot.com/2006/06/inemkt.html
6. 查理王(2007),「企業部落格與企業網站大不同」,
http://b2b.travelrich.com.tw/subject01/subject01_detail.aspx?Second_classification_id=33&Subject_id=1582
7. 劉威麟(2006),「【6號成功分析室】Yahoo!奇摩如何獨霸台灣網界?」,
http://mr6.cc/?p=406
8. 劉威麟(2007),「Simple Life企業部落格,不笑曲線的肥沃淨土」,
http://mr6.cc/?p=826
9. 愛麗絲(2007),「台灣BSP成立年表暨網路、部落格諸事記(條列版) 」,
http://www.askareiko.com/archives/001017.php
10. 「企業部落格欲擴展 業主心態要調整」,資策會FIND,2006/7/17,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372
11. 「個人部落格已成為人際交流重要管道 四成網友會定期造訪親友部落格網頁」,2007/6/27,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27/72/gfy6.html
12. 「研究:部落客多以書寫自我為主題」,2006/7/2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0721/19/z8j.html
13. 「你的企業有設立部落格嗎?」,2007/5/7,http://v2.ectimes.org.tw/readpaper.asp?id=9392
14. 「Watch out! 企業BLOG的優勢與風險」,2006/2/23,
http://blog.chinatimes.com/eplus/archive/2006/02/23/42213.html
15. 「2007年9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資策會FIND,2007/12/4,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85
16. Yahoo!奇摩官方公司簡介,
http://tw.promo.yahoo.com/aboutcompany/
17. 「企業網站out 企業部落格正in!」,電子商務時報,2008/1/14,
http://www.ectimes.org.tw/shownews.aspx?id=10199
18. 「部落格編輯與瀏覽偏好調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7/11,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blog200711.html
19. 「部落格經營傾向與滿意度調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7/10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blog200710html
20. 「Web 2.0」,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Web_2.0
21. 「什麼是Web 2.0」,
http://www.itmag.org.tw/magazine/article_single_138.htm
22. 「活用部落格 日本企業建立和客戶溝通的新管道」,鉅亨網,2007/11/5
http://news.yam.com/cnyes/computer/200711/20071105923462.html


貳、英文資料
I. Journal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 Bill Ives & Amanda Watilington(2005), “Using Blogs for Personal KM and Community Buil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Review, Jul/Aug 2005, pp.12-15
2. Dearstyne, B.W.(2005), “Blogs – the new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Vol.39 N0.5, pp.38-44
3. Ehling, W. P. (1992),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4. Greg Lloyd (2007) “Blogs and Wikis: Building Customer Connctions”, AIIM E – Doc Magazine, Jul/Aug 2007, pp.42-44
5. Hayek, F. A.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4),pp. 519-530.
6. Jerry Michalski, “What Is Virtual Community?,” New Perspectives Quarterly 12 ,Spring 1995,pp.44–45.
7. Quible,Z.K.(2005),”Blogs and Writte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ourses: A Perfect Un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Business, pp.327-332
8. Sawhney, M. & E. Prandelli (2000). “Beyond Customer Knowledge Management: Customers as Knowledge Co-Creators”,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 Idea Group Publishing
9. Williams, R. L. & Cothrel, J.(2000),“Four smart ways to run online communiti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41, Iss. 4, pp. 81-91.
10. Von Hippel, E. (1982). “Getting New Products from Custom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II. Books
1. Aaker, D. A.& Joachimsthaler, E. (2000),” Brand Leadership: The Next Level Of The Brand Revolu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2. Cooper, D. R. & Emory C. W.(1995),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5th ed., Richard D. Irwin
3. Rheingold, H., (1993),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4. Rogers, E.M.(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Free Press
5. Schneider, R. & D. E. Bowen (1995). “Winning the service gam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MA
6. Scoble, Robert & Israel,Shel (2006),“Naked Conversations: How Blogs are Changing the Way Businesses Talk with Customers”, Wiley
7. Wright, Jeremy (2005), “Blog Marketing”, McGraw-Hill
8. Yin, R. K. (1989).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III. Internet
1. Madile, M.(2004),”Weblogs as mean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http://twoday.net/static/maximus/files/seminarpaper.pdf
2. “What Is Web 2.0”,2005/9/30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3. “Definition of Blog”,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blog
4. “How businesses are using Web 2.0”, A McKinsey Global Survey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article_abstract_visitor.aspx?ar=1913&L2=16
5. Fortune 500 Business Blogging Wiki,2008/2/24
http://www.socialtext.net/bizblogs/index.cgi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