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4.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5 01: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貞儀
研究生(外文):Sung,Cheng Yi
論文名稱:體驗行銷、體驗價值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彩妝品為例
指導教授:賴建都賴建都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廣告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廣告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體驗行銷體驗價值彩妝品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3
  • 點閱點閱:115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體驗行銷時代來臨,廠商無不用心經營實體環境氛圍和塑造品牌價值,對於感性商品—化妝品--尤該如此。然而千篇一律的體驗手法似乎已經讓消費者麻木,該怎麼做才能真的打動消費者?本研究採用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先透過焦點訪談找出目前彩妝品的體驗行銷有哪些,繼而以四家專業彩妝品牌:BOBBI BROWN、M.A.C、Make up forever和植村秀為例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採用Schmitt(1999)提出的策略體驗模組(SEMs)概念,分析策略體驗模組如何透過體驗價值影響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化妝品…………………………………………… 4
第二節 體驗行銷………………………………………… 9
第三節 體驗價值……………………………………… 16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23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二節 質化研究……………………………………… 28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2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3
第五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與衡量……………… 37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一節 問卷蒐集……………………………………… 44
第二節 樣本分………………………………………… 46
第三節 量表信度檢定………………………………… 51
第四節 假設驗證……………………………………… 53
第五節 小結……………………………………………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 實務意涵………………………………………… 73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76
參考文獻...............................................78
附錄…………………………………………………………………85
中文資料

Crabtree.B.及Miller. W. L.(2002)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 ,《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Earl Babbie(2005),陳文俊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湯姆森出版,雙葉書廊發行。

Janelle Barlow、Dianna Maul(2001),董更生譯,《情緒時代》,台北:大塊文化。

Pine and Gilmore(2003),夏業良,魯煒譯,《體驗經濟時代》,台北:經濟新潮社出版(原文於1999年出版)。

王玫芳、蔡瓊瑤(2005)。〈消費者對化妝品包裝設計要素的偏好度之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52:207-211。

王芳岑(2003)。《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田 かおり(2005)。《美麗是妝出來的 : 為什麼女人不化妝就不出門?》,台北:時報文化。

何英秀(2003)。〈化妝品牌形象與銷售通路對女大學生消費行為之研究〉,《華岡印刷傳播學報》,134,p.11-20。

何琦瑜(2005)。《就是要美麗》,台北:天下雜誌。

吳明琦(2002)。《品牌權益與通路屬性對消費者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化妝品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銘翔(2005)。《以體驗行銷觀點探討品牌認同對顧客忠誠之影響-通路旗艦店之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育霖(2003)。《體驗元素對體驗態度、情緒體驗、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圖之影響—以「台灣職業籃球運動表演」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奕豪(2004)。《消費者體驗對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行為意向影響之研究-以中友百貨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邱媞 (2003)。《體驗行銷模式與其遊客行為之實證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德銍(2007)。《高級汽車的體驗行銷策略研究—以和泰汽車Lexus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2)。《量化硏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書局。

姚廷貞(2005)。《不同消費情境下廠商採感性行銷或理性行銷考量之研究-以化妝品產業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麟(2008年6月)。〈親友最能影響購買決策〉,《動腦雜誌》,386期。

范碧珍(2001),〈體驗式消費時代來臨〉。《突破雜誌》,187:p26-30

凌絢(2005)。《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口碑之研究》,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唐與璿(2005)。《命理節目接觸經驗與算命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

陳汶楓(2003)。《消費者體驗與購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冠全(2006)。《體驗行銷與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之關係—以ESPN行銷SBL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

陳珮娟(2006)。《顧客體驗、體驗價值、品牌形象與品牌權益之關係》,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

陳簾伃(2004)。《體驗品質對情緒、價值、體驗滿意度、承諾及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台灣現代戲劇演出為例》,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若青(2005年11月)。〈體驗創造價值〉,《突破雜誌》,244期

彭漣漪(2008年1月6日)。〈「口紅指數」示警,不景氣也跨年〉,《中國時報》,A3版
黃玉琴、許國崢(2005)。〈體驗行銷、顧客價值與顧客忠誠之相關連性研究—以薰衣草餐廳為例〉,《遠東學報》22:2 p115-168

黃怡瑄(2003)。《影響顧客滿意程度與品牌忠誠度之因素研究:以化妝品產業為例》,實踐大學貿易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瑄(2003)。《影響顧客滿意程度與品牌忠誠度之因素研究:以化妝品產業為例》,實踐大學貿易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映瑀(2005)。《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品牌形象與行為意象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淵(2002)。《台北市女性化妝品消費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素蘭(2003)。《環境體驗、體驗價值、顧客滿意與行為意向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楊瑪利、藍麗娟(2007年7月1日)。〈資生堂中國宣傳部部長廣哲夫 當商品力相同,包裝設計決勝負〉,《遠見雜誌》,253期。

董惠雯(2005)。《消費者促銷活動、規範性評估、消費體驗對衝動性購買影響之研究-以化妝品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錦和(2005)。《體驗行銷對化妝品品牌忠誠度之影響研究-以C品牌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位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論文。

鄭明松、王世澤(2004)。〈體驗行銷創造消費價值〉,《貿易雜誌》,150:22-26

盧介華(1998)。《創造美麗新世界 : 35個化妝品牌的故事》,台北:民生報。

賴政豪(2003)。《運動健身俱樂部體驗行銷與體驗價值關係之研究--以原動力健身中心為個案研究》,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淑慧(2006年10月22日)。〈成長率奪冠化妝保養品 超有man子〉,《經濟日報》,C6版


網路資料

林金雀、姚東興(2005.1)。〈兩岸化妝保養品產業發展介紹〉,ITIS產業資訊服務網,取自 http://www.itis.org.tw/


陳順吉(2007年11月30日)。〈人人都瘋週年慶?(一) 看百貨公司週年慶的「多層次促銷」魔力〉,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取自http://www.cyberone.tw/ItemDetailPage/SearchResult/05SearchResultContent.asp?Keyword=%B3%AF%B6%B6%A6N&MMContentNoID=47683

羅慧雯(2006.3.14)。〈新興國家的C&T市場 爆發潛力正受到全球注目〉,《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上網日期,2008年3月,取自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no=C6C8A499FD3803F648257130000D59CB

維基百科。〈化妝品〉。上網日期,2008年4月,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6%E5%A6%9D%E5%93%81&variant=zh-tw

東方線上資料庫,2008版。


英文資料
Babin, Barry J. and William R. Darden, “Consumer Self-Regulation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71, 1995, pp. 47-70

Baker, D. A. & Crompton, J. L. (2000). Quality, Satisfaction,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3), 785-804

Brakus, J. (2001). A theory of consumer experien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Benjamin Crabtree and William Miller.(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ition),London: Sage.

Carbone, L. P. (2004). Clued in: How to keep customers coming back again and again: Upper Saddle River, NJ: Finance Times Prentice Hall

Dodds, W.B., K.B. Monroe, & D. Grewal.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307-319

Fornell M. D., Eugene W. A., Jaesung C., & Barbara E. B.(1996). The 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Nature, Purpose, and Finding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60, 1-21.

Fornell(1992),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Guiford, D. W. (195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rating from different resourc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44, pp.

Jones, T.O., & Sasser, W. E. (1995). Why satisfied customer defe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6), 88-99

Parasuraman, A., V. A. Zeithaml, and L. L. Berry, “Servqual: A Multi-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988): 12-40.

Hirschman, Elizabeth C., & Holbrook, Morris, B.(1982) Hedonic Consumption:
Emerging Concepts, Methods and Proposi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48, 92-101.

Holbrook, Morris B. (1994). The Nature of Customer Value: An Axiology of Services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pp. 21–71 in Service Quality: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Roland T. Rust and Richard L. Oliver, (Eds.), Newbury Park, CA: Sage.

John D. & Grayson K. (1995). Marketing and Seduction: Building Exchange Relationships by Managing Social Consensu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21,660-676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246-249

Mano H. & Oliver R. L. (1993). Assessing the Dimension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Evaluation, Feeling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20, 451-466

Mathwick C., Malhotra N. & Rigdon E. (2001). Experiential Value: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og and Internet Shopp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77, 39-56

Mathwick, C., N, Malhorta, & E. Rigdon. (2002). The effect of dynamic retail experiences on experiential perceptions of value: an Internet and catalog comparison. Journal of Retailing, 78, 51-60.

Deighton, John and Kent Grayson(1995).” Marketing and Seduction:Building Exchang Relationships by Man-aging Social Consensu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 (March),660-676.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ing setting.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Oliver, R. L. (1997). Satisfaction: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 New York: McGraw-Hill


Pine, B. J., & Gilmore J. H. (1998).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6(4), 97-105.

Sheth, J. N., Newman B. I., and Gorss B. L. (1991), “Consumption Values and Market Choic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H: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Cincinnati.

Thaler, Richard. (1985):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4, 199-244.

William B, Dodds, Monroe, Kent B. and Grewal, Dhruv.(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307-321.

Yadov, M., Monroe, K. (1993), “How buyers perceive savings in a bundle price: an examination of a bundle's transaction valu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30 No.3, pp.350-8.

Jones, T.O., & Sasser, W. E. (1995). Why satisfied customer defe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6), 88-99



Oliver, R. L., (1997), Satisfaction: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 NY: McGraw-Hill

Brakus, J.(2001). A Theory of Consumer Experience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r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Babin, Barry J. and William R. Darden, “Consumer Self-Regulation in a Retai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71, 1995, pp. 47-70

Nunnally, J. C.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品牌形象與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
2. 消費者體驗對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行為意向影響之研究-以中友百貨為例
3. 主題性路跑參與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
4.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與行為意向影響之關係研究--以高雄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為例
5. 消費者購買生技保健食品行為意向之研究
6. 體驗行銷、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城市觀光活動為例
7.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激勵行為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
8. 體驗行銷對顧客忠誠度之影響—以生活型態、涉入程度與視覺商品美感中心性為調節變數
9. 髖內收合併膝伸直運動對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病人其股四頭肌肌肉型態、疼痛及功能性活動能力之影響
10. 以體驗行銷觀點探討品牌認同對顧客忠誠之影響-通路旗艦店之實證研究
11. 體驗行銷與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之關係—以ESPN行銷SBL為例
12. 髕股關節疼痛症候群之物理治療:近端髖關節與遠端膝關節之關係探討
13.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顧客忠誠關係之研究-以星巴克為例
14. 節慶活動之服務品質、服務價值、遊客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2008年世界糖果文化節為例
15. 農地利用策略之研究-以宜蘭縣員山鄉同樂村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