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1.陳秋鋤(1970) ,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房屋建築循環之研究」。2.施顯謀(1978) ,水牛出版社,「景氣變動」。
3.陳明吉(1989),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房地產價格及其變動因素之研究」。4.林勝益(1992) ,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房地產景氣預測探討」。5.賴怡誠(1997)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房地產景氣預測之研究」。6.張金鶚、林秋瑾(1997)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台灣地區房地產景氣指標電腦輔助系統之建立與運用」。
7.彭建文(1999),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房地產景氣循環之研究-生產時間落差、宣告效果、總體經濟之影響」。8.廖茂成(2000) ,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資產市場關連性與財富效果-台灣股票市場與不動產市場之分析」。9.張金鶚(2003) ,「房地產投資與市場分析-理論與實務」。
10.詹任偉(2003),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房地產景氣動向預測之準確度研究」。11.沈庭增(2006)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都市仙丹-台北市「小套房」之空間生產與消費」。12.鄭育容(2006) ,聯合報:B1版,「預售案兩極,中產階級out-北市329檔期,不是豪宅就是小套房,30坪上下產品不到一成,找三房兩廳,要往郊區」。
13.國泰房地產指數季報(2007),國泰地產集團與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房地產研究中心合作編製。
14.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999-2007,台灣房地產景氣動向季報。
15.彭漣漪(2007) ,中國時報 「 所得差距87年32倍 92年增為51倍 一縣市兩世界 貧富差距惡化」。
英文部份
1.Barras R. and D. Ferguson (1987),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Building Cycl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March,pp53-67.
2.Grebler L. and L. Burns (1982), “Construction Cy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World War II.” AREUEA Journal, 10(2),pp123-152.
3.Genadier S. (1995), “The Persistence of Real Estate Cycle.”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10(2), pp95-119.
4.Harwood Bruce (1977),“Real Estate Principal.” Reston Publishing Co Virgina.
5.Moore G. (1961),“Business Cycle Indicators Volume I Contribution to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Business Conditions.” Prineton L.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