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典籍史料
(一)經部與正史類
(漢)鄭玄,《周禮鄭注》,台北:中華書局,1965。
(漢)鄭玄,《儀禮》,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鄭玄,《禮記鄭注》,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
(漢)鄭玄,《宋本儀禮鄭注》,台北:鼎文書局,1972。
(宋)林之奇撰,孔子文化大全編輯部編輯,《尚書全解》,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92。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
楊柏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3。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陳子展,《詩經直解》,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
(漢)班固,楊家駱主編,《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86。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唐)房玄齡,《晉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5。
(唐)姚思廉,許嘉璐主編,《陳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唐)令狐德棻,《周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梁)沈約,《宋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唐)李延壽,楊家駱主編,《北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
(宋)歐陽修、宋祈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
(宋)歐陽修,許嘉璐主編,《新五代史》,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新校資治通鑑注》,台北:世界書局,1993。
〈元〉脫脫、阿魯圖撰,楊家駱主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二)其他相關文獻
(周)韓非子,《韓非子》,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漢)伶玄,《趙飛燕外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漢)許慎,《說文解字》,台北:世界書局,1960。
(漢)趙曄,(元)徐天祐注,《吳越春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漢)劉向,《戰國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
(漢)劉向,張敬註,《列女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漢)劉安等著,《淮南子》,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
(漢)劉熙,《釋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東漢)袁康、吳平輯,(清)錢培名校,《越絕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曹魏)曹植撰,楊家駱主編,《曹子建集評注》,台北:世界書局,1973。
(晉)崔豹,《古今注》,台北:中華書局,出版年不詳。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台北:藝文印書館。
(唐)王建,《王司馬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唐)元稹,《元稹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
(唐)白居易,《白居易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80。
(唐)白居易,《白香山詩集》,台北:世界書局,1961。
(唐)宇文氏,《�蛬O記》,《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74。
(唐)朱揆,《釵小志》,《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74。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台北:東方書店,1956。
(唐)李白撰,瞿蛻園等校注,《李白集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李商隱撰,朱鶴齡箋注,沈厚塽輯評,《李義山詩集》,台北:台灣學生書
局,1967。
(唐)李商隱撰,劉學鎧、余恕誠輯,《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北京中華書局,1998。
(唐)李賀撰,《李賀詩選譯》,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唐)李賀撰,(明)曾益等注,《李賀詩注》,台北:世界書局,1996。
(唐)岑參撰,陳鐵民、侯忠義輯,《岑參集校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5。
(唐)杜甫撰,(清)錢謙益箋注,《杜詩錢注》,台北:世界書局,1956。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詩詳注》,上海:中華書局,1979。
(唐)杜佑,《通典》,台北:大化書局,1978。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唐)杜枚撰,吳鷗譯注,《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1。
(唐)孟郊,《孟東野詩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唐)孟浩然撰,游信利編,《孟浩然集箋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
(唐)段成氏,《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唐)段柯古,《髻鬟品》,《筆記小說大觀》,台北:新興書局,1974。
(唐)韋莊,李誼校注,《韋莊集校注》,四川: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唐)孫思遜,《備急千金方要》,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1990。
(唐)張文成撰,《遊仙窟》,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唐)張泌,《妝樓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
(唐)張鷟,《朝野僉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唐)陶潛,襲斌注《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6。
(唐)陸龜蒙,《唐甫里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涵芬樓據江南圖書館藏黃蕘圃校
明鈔本影印。
(唐)康駢,《劇談錄》,貴池先哲遺書,嚴一萍選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
(唐)曹鄴撰,(清)梁超然、毛水清注,《曹鄴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唐)寒山,《寒山詩集》,台北:漢聲出版社,1973。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唐)劉禹錫撰,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上海:群玉堂,1992。
(唐)劉禹錫撰,吳汝煜、李穎生選注,《劉禹錫詩文選注》(台北: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6)
(唐)劉肅,《大唐新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唐)駱賓王,《駱賓王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唐)顧況,《華陽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唐)蘇鶚,《杜陽雜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唐)盧照鄰,《盧昇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唐)韓偓撰,吳汝綸評注,《韓翰林集〈香奩集〉》,台北:學生書局,1967。
(唐)權德輿,《權載之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後蜀)花蕊夫人撰,徐式文箋注,《花蕊宮詞箋注》,成都:巴蜀書社,1992。
(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台北:中華書局,出版年不詳。
(後蜀)趙崇祚,《宋本花間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宋)王溥,王雲五主編,《唐會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宋)王讜,《唐語林》,台北:世界書局,1975。
(宋)史東,《楊太真外傳》,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史仲文主編,北京:北京
出版社,2000。
(宋)李昉,《太平御覽》,台南:平平出版社,1975。
(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台北:里仁書局,1999。
(宋)張瑞義,《貴耳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宋)陳彭年,《玉篇》,蘇州張氏澤存堂本。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台北:新興書局,1965。
(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清)清聖祖御製,《全唐詩》,台北:明倫書局,1971。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
王雲五主編,《宣和畫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張玉書主編,《康熙字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楊家駱主編,《唐人傳奇小說》,台北:世界書局,1974。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藍海文,《今本楚辭》,台北:文史出版社,1991。
二、近代專著
(一)中文專書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唐宮仕女-國寶在線》,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
上海戲曲學校中國服裝史研究組,《中國歷代服飾》,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王仁波,《隋唐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王宇清,《國服史學鉤沉》,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
王秋桂,《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王耘,《唐代美學範疇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
王維堤,《衣飾的天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1。
中國服飾大辭典編委會,《中國服飾大辭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編,《中國通史論文選》,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
收入氏,《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何建國、張艷鶯、郭佑民,《唐代婦女髮髻》,香港:香港審美有限公司,1987。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8。
李肖冰,《中國西域民族服飾研究》,台北:美工出版社,1995。
李思純,《江村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李秀蓮,《中國化�菪v概說》,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
李國珍,《大唐壁畫》,陝西:陝西旅遊出版社,1996。
李符同,《回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李雲,《髮飾與風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岑靜雯,《唐代宦門婦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
周天游主編,《盛唐氣象》,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8。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周汛、高春明,《中國傳統服飾形制史》,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9。
林淑心,《衣錦行-中國服飾史相關之研究》,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林富士,《小歷史:歷史的邊陲》,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洛陽師範學院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姚平,《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陝西新出土唐墓壁畫》,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高世瑜,《唐代婦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唐宇冰,《女性服飾文化與形象設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徐純主編,《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古俑篇》,台北:中華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8。
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陳安利,《唐十八陵》,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陳弱水,《唐代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
陳夏生,《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飾篇》,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1986。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陳履生主編,《中國人物畫-隋唐卷》,深圳: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通鑑文化編輯部,《中國考古大發現》,台北:人類智庫股份有限公司,2006。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
華梅,《中國服裝史》,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
華梅,《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許南亭、曾曉明,《中國服飾史話》,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9。
張蘊,《大唐盛世的回聲-圖說「讓皇帝」李憲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黃士龍,《中國服飾史略》,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黃留珠主編,《周秦漢唐文明》,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發行,1999。
黃能馥、陳娟娟,《中國服裝史》,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1995。
黃輝,《中國古代人物服飾與畫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雲中天,《永遠的風景-中國民俗文化(服飾)》,北京: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
董理主編,《魅力獨具的唐墓壁畫》,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
董新林,《幽冥色彩》,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廖美雲,《唐伎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8。
趙超,《華夏衣冠五千年》,台北:中華書局,1993。
趙超,《雲想衣裳-中國服飾的考古文物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趙聯賞,《服飾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
劉志琴、吳延嘉,《中國文化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劉麗華,《中國隋唐五代習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河北: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蔡壽美,《唐代婦女的妝飾》,高雄:中外圖書公司,1976。
鄭學檬、冷敏述,《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霍仲濱,《洗盡鉛華-服飾文化與成語》,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霍然,《唐代美學思潮》,長春:長春出版社,1997。
鮑家麟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戴爭,《中國古代服飾簡史》,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88。
鴻宇,《服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嚴紀華,《碧玉紅牋寫自隨-綜論唐代婦女詩歌》,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
(二)翻譯書目
(日)原田淑人,常任俠、郭淑芬、蘇兆祥譯,《中國服裝史研究》,安徽:黃山書社,1998。
Michael Argyle 著,蔡伸章、吳思齊譯,《Bodily Communication》(《肢體溝通》),
巨流圖書公司,1998。
愛德華.謝弗著,吳玉貴譯,《唐代的外來文明》,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三、期刊論文:
310國道孟津考古隊,〈洛陽孟津西山頭唐墓〉,《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王巧玲,〈唐代婦女日常服飾與對外文化交流〉,《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21卷(2008.01)。
王金秋,〈裙帶生風 婀娜多姿——洛陽出土唐代三彩女俑賞析〉,《文物世界》,(2003.03)。
王家儉,〈中國人的頭髮為什麼會惹禍?〉,《歷史月刋》(1996.05)。
王彬,〈唐墓壁畫中的婦女髮飾〉,《東南文化》(2004.06)。
白慧靜,〈從詩詞描寫中看唐代女性的服飾和審美心態〉,《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9卷(2007.11)。
包曉蘭,〈論唐代婦女服飾藝術的多樣性〉,《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2006.04)。
西安市文物管理處,〈西安東郊清理的兩座唐墓〉,《考古與文物》第5期(1992)。
西安市文物管理處,〈唐董僧利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第1期(1991)。
艾之玉,〈中國妓女的起源與演變〉,《歷史月刊》(1996.12)。余愛蓮,〈古今中外假髮乾坤〉,收入王秋桂等編《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
鄉出版社,1996。
宋德熹,〈唐代的妓女〉,收入鮑家麟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台北:稻
鄉出版社,1991。
宋德熹,〈唐代「風流」小考〉,《唐代文化、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2007。
宋德熹,〈獨孤氏與衰史論〉,《興大歷史學報》第2期(1992)。
宋德熹,〈關隴集團政權中的河南竇氏〉,《興大文史學報》第22期(1992)。
李怡、潘忠泉,〈唐人心態與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15
卷第四期(2003)。
李軍輝,〈西安東郊黃河機器製造廠漢唐、五代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第5
期(1991)。
李浩,〈從唐代仕女畫看唐代婦女妝飾制度〉,《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
期(2005)。
周柏齡,〈夜幕下的深宮侍者——觀唐永泰公主墓壁畫宮女圖〉,《收藏界》(2006.05)。
周 〈唐代美女芻議〉,《滄桑》Z1期 (2004)。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河南洛陽澗西谷水唐墓清理簡報〉,《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郊清理的一座晚唐墓〉,《考古與文物》第6期(1998)。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唐睿宗貴亡豆盧氏墓發掘簡報〉,《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段莉芬,〈《花間集》中婦女的頭面裝飾及其在修辭上的效果〉,《建國學報》第12期(1996)。
范強,〈論唐代女子的面妝及髮式〉,《裝飾》(2005.03)。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陝西歷史博省館、昭陵博物館,〈唐昭陵新城長公主墓發掘簡
報〉,《考古與文物》第三期(1997)。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蒲城縣文體廠電局,〈唐惠莊太子墓發掘間報〉,《考古與文物》
第2期(1999)。
高春鴻,〈昭陵唐墓壁畫〉,《文物世界》第1期(2002.01)。
晏新志,〈大唐文明之花——唐代婦女服飾文化〉,《文博》(2004.01)。
常建華,〈中國娼妓史研究概述〉,《歷史月刊》(1996.12)。莊申,〈唐代婦女的服飾〉,收入國立編譯館主編,《唐代研究論文集第二輯》,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
莊申,〈虢國夫人遊春圖考〉,收入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
編,《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和平書局,1989。
郭海文,〈反叛傳統 挑戰男權——試論唐代婦女服裝〉,《中華女子學院學報》第
16卷(2004.06)。
張利豔,〈論唐代髮式設計的文化意蘊〉,《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8卷(2006.04)。
張金桐,〈唐代婦女及其地位〉,《寧夏社會科學》第4期(2006.07)。
張維慎、梁彥民,〈兩件唐代跪拜俑拜儀考〉,《考古與文物》第1期(1999)。
張巖松,〈從《簪花仕女圖》看唐代婦女服飾〉,《藝術研究》(2006.04)。
馮盈之,〈唐詩中的唐代女性服飾〉,《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
(2007.03)。
馮健,〈樂聲悠揚舞翩躚——唐代岑氏墓彩繪樂舞俑賞析〉,《中原文物》第4期(2005.04)。
單國霖,〈大唐盛世之泱泱風采——陜西唐墓壁畫巡禮〉,《上海藝術家》第1期(2005.01)。
黃俐平,〈風吹仙袂飄飄帶,猶如霓裳羽衣舞——唐彩繪陶女舞俑賞析〉,《東南文
化》(2000.06)。
黃嫣梨,〈班昭與《女誡》〉,收入氏著,《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
出版社,1999。
童依華,〈胡人為何人——介紹幾件唐代的人俑〉,《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第3期(1984)。傅樂成,〈天寶雜事〉,《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楊軍凱,〈陝西省第三印染廠兩座唐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第5期(1992)。
偃師商城博物館,〈偃師縣溝口頭磚廠唐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第5期(1999)。
齊東方,〈濃妝淡抹總相宜——唐俑與掃女生活〉,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趙以娟、張榮紅、秦峰,〈中國唐朝婦女的髮飾初探〉,《寶石和寶石學雜誌》,第8
卷第2期(2006)。
趙雲,〈俑之生〉,《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第3期(1984)。趙曉玲,〈唐代女子「髮」、「飾」探究〉,《科技信息》(2007.08)。
劉合心,〈陜西長安興教寺發現唐代石刻線畫「搗練圖」〉,《文物》(2006.04)。
劉良佑,〈絢麗多彩的唐三彩〉,《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第3期(1984)。劉振華,〈論唐代婦女風貌〉,《揚州大學學報》第10卷第6期(2006.11)。
劉萬航,〈中國歷代的髮飾〉,《故宮文物月刊》第2卷第3期(1984)。劉傳冬,〈貴婦兮,女冠兮——關于周昉《簪花仕女圖》中的人物身份考〉,《新美
術》第28卷,(2007.03)
樊英峰,〈唐永泰公主墓出土陶俑各種髮式、帽和鞋〉,《故宮文物月刊》第13卷第3期(1995)。
樊英峰,〈乾陵唐墓壁畫的歷史價值〉,《文博》第1期(2003.01)。
韓建武,〈唐代女俑與盛唐氣象〉,《收藏家》(2006.03)。
韓建武,〈盛唐畫卷——陜西唐墓壁畫精華〉,《文明》第2期(2003.02)。
譚燕鵬,〈略論唐代婦女髮式〉,《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專輯(2006.07)。
四、學位論文
李少萍,〈唐代婦女妝飾考〉,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3。
宋德熹,〈「關隴集團」中的代北外戚家族研究-以獨孤氏及竇氏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林曉琦,〈先秦典籍中頭髮文化及相關意象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2001。
張育慈,〈從爭強鬥艷到馴服女性-三至十世紀妒婦現象與「妒婦形象」書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2006。
游琁安,〈唐詩婦女頭面妝飾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4。黃士純,〈唐代繪畫中婦女造形與審美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1998。
黃慧文,〈唐青樓才女薛濤論〉,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楊雅琪,〈從《全唐詩》看唐代婦女服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
修碩士班,2006。
謝淑如,〈全唐詩唐代婦女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2002。
豐黛,〈胡風的流被對唐代婦女常服之影響〉,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