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之部
一、史料
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叢書集成初編縮本。
王易,重編《燕北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12月,涵芬樓明鈔本《說郛》卷三。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8月,叢書集成初編縮本。
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3月六版。
田況,《儒林公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向南編,《遼代石刻文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1版。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2月,新定本。
脫脫等撰,《金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月臺六版,百衲本。
脫脫等撰,《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初版。
脫脫等撰,《遼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1臺六版,百衲本。
陳述編,《全遼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初版。
楊復吉,《遼史拾遺補》,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1985年。
萬斯同,〈遼大臣年表〉,見《遼史彙編》第四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10月。
葉隆禮,《契丹國志》,臺北:廣文書局,1992年月再版。
蓋之庸編著,《內蒙古遼代石刻文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1臺五版,百衲本。
厲鶚,《遼史拾遺》,臺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百部叢書集成廣雅叢書本。
歐陽修等撰,《五代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1臺六版,百衲本。歐陽修等撰,《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月臺六版,百衲本。
龍袞,《江南野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1臺六版,百衲本。
魏收撰,《魏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月臺六版,百衲本。
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10月九版。
二、近人研究
(一)、專著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1月初版。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2月。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何天明,《遼代政權機構史稿》,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李符桐,《回鶻與遼朝建國之關係》,收於《李符桐論著全集》第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4月初版。
金毓黻,《東北通史》,臺北:洪氏出版社,1976年,影印國立東北大學民國30年本。
島田正郎撰,何天明譯,《大契丹國》(即日文版《遼代社會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馬凌諾斯基著、費(孝)通譯,《文化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臺三版。
莫斯加(Gaetano Mosca)著,涂懷瑩譯,《統治階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5月
陳述,《契丹史論證稿》,收於《遼史彙編》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10月初版。
陶晉生,《女真史論》,臺北:稻香出版社,2003年11月。
傅海波(Herbert Frank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編,史衛民等譯,《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愛宕松男著,邢復禮譯,《契丹古代史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楊若薇,《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
楊樹藩,《遼金中央政治制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初版。
劉萍,《津田左右吉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1版1刷。
摩爾根(Lewis H. Morgan)著,楊東蒓等譯,《古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1月。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靳建國譯,《權力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5月
學位論文
廖啟照,〈契丹建國前之社會結構〉,台中: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5年6月。(二)、期刊與專書論文
毛漢光,〈論安史亂後河北地區之社會與文化——舉在籍大士族為例〉,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1990)。
王民信,〈契丹外戚集團的形成〉,《契丹史論叢》(臺北:學海出版社,1973.6初版),頁73-87。
王民信,〈遼太祖諸弟叛逆探源〉,《遼金史論集》第5輯(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頁51-58。
王民信,〈遼代漢人賜姓研究〉,《政大邊政所年報》9期(臺北:政大邊政研究所,1978)。
王民信,〈遼朝時期的康姓族群——遼朝漢姓氏族集團研究之一〉,《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5)。
王明蓀,〈八十餘年以來遼金史研究之方向與課題〉,《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年12月),頁729-751。
王明蓀,〈契丹與中原本土之歷史關係〉,《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1981.12初版),頁1-32。
王明蓀,〈略論遼代漢人集團〉,《宋遼金史論文稿》(臺北:明文書局,1981.12初版),頁63-126。
王明蓀,〈論內蒙古遼代之古城〉,《興大歷史學報》13期(台中:興大歷史系,2002),頁25-70。王明蓀,〈論東北遼代之古城〉,《興大人文學報》32期下(台中:興大文學院,2002),頁731-777。王明蓀,〈遼代政區之建置與移民築城〉,《中古史研究》第1期(台北:蘭台,2002),頁248-279。
王明蓀,〈論遼代五京之性質〉(未刊稿)。
王壽南,〈論唐代河北三鎮之獨立性在文化上的原因〉,《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1集(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1968.3)。田村實造撰、李明仁譯,〈中國征服王朝—總括〉,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頁70-90。
吉田順一撰、鄭欽仁譯,〈北亞的歷史發展與魏復古的征服王朝理論〉,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頁171-184。
朱子方、黃鳳岐,〈遼代科舉制度述略〉,《遼金史論集》第3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頁1-12。
吳光華,〈唐代幽州地域主義的形成〉,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9初版)。
村上正二撰、鄭欽仁譯,〈征服王朝〉,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頁91-150。
李文澤,〈遼代官方教育與科舉制度研究〉,《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年4期,頁60-64。
李家祺,〈遼朝科舉考〉,《現代學苑》,5卷8期(臺北:現代學苑月刊社,1968年),頁21-26。李符桐,〈奚部族及其與遼朝關係之探討〉,《李符桐論著全集》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4初版),頁1-112。
李符桐,〈遼朝國舅族拔里乙室已二部為回鶻考〉,《李符桐論著全集》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4初版),頁113-177。
李漢陽,〈遼太祖諸弟之亂考〉,《史學會刊》,第16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6.6)。李錫厚,〈論遼朝的政治體制〉,《宋遼金元史》1988年第4期,頁52-68。
李錫厚,〈遼代宰相制度的演變〉,《宋遼金元史》,1987年5期(北京:人民大學書報中心,1987,原刊《民族研究》1987年4期),頁56-62。
周懷宇,〈遼王朝的科舉制考察述論〉,《安徽史學》,1997年4期。
林麗月,〈王者佐.社稷器-宰相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年11月),頁89-138。
姚從吾,〈契丹君位繼承問題的分析〉,《臺大文史哲學報》第2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1953.2初版),頁81-111。
姚從吾,〈說阿保機時代的漢城〉,《東北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4臺三版),頁193-216。
姚從吾,〈說契丹的捺鉢文化〉,《東北史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6月臺三版),頁1-30。
姚從吾,〈說遼朝契丹人的世選制度〉,《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期(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54年12月初版),頁91-135。
唐統天,〈契丹于越考――兼與島田正郎及威特夫先生商榷〉,《宋遼金元史》,1988年第3期(北京:人民大學書報中心,1988年,原刊《東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第1期),頁54-60。
唐統天,〈遼代漢官的散階制〉,《宋遼金元史》,1989年4期(北京:人民大學書報中心,1989年),頁68-72。
唐統天,〈關於北、南宰相府的幾個問題〉,《宋遼金元史》,1989年第1期(北京:人民大學書報中心,1989年,原刊《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頁61-68。
唐統天,〈遼代尚書省研究〉,《北方文物》1989年第1期(哈爾濱:北方文物雜誌社,1989年2月),頁64-70。
島田正郎,〈遼朝于越考〉,《大陸雜誌》,第35卷10-12期(臺北:大陸雜誌,1967.11-12初版)。島田正郎,〈遼朝北面中央官制的特色〉,《大陸雜誌》,29卷12期(臺北:大陸雜誌社,1964.12),頁443-452。島田正郎,〈遼朝宰相考〉,《大陸雜誌》,40卷3期(臺北:大陸雜誌社,1970年2月),頁71-84。島田正郎,〈遼朝監察官考〉,《大陸雜誌》30卷7期(臺北:大陸雜誌社,1965年4月),頁213-222。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時間與任期的探討〉,《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月初版),頁357-383。
孫國棟,〈從夢遊錄看唐代文人遷官的最優途徑〉,《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年月初版),頁17-36。
海老澤哲雄撰、穆鴻利譯,〈戰後日本研究遼金史動態〉,《遼金契丹女真史譯文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張亮采,〈遼代漢人樞密院之研究〉,《遼史彙編》,第九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10月初版,原刊《東北集刊》第1期),頁217-226。
陳述,〈論契丹之選汗大會與帝位繼承〉,《遼史彙編》,第八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10月初版,原刊《史學集刊》第5期),頁418-442。陳述,〈遼代(契丹)刑法史論證〉,《遼金史論集》,第2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7月)。
陶晉生,〈民國以來遼金史研究的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硏究的回顧與展望硏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2),頁123-134。
陶晉生,〈金代的用人政策〉,《食貨月刊》,復刊8卷11期(臺北:食貨月刊社,1979年2月),頁47-56。陶晉生,〈金代的政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1第4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12月),頁567-593。陳寅恪,〈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曉林譯序,〈欲迴天地入扁舟〉,收入湯恩比,《歷史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1987年)。
都興智,〈有關遼代科舉的幾個問題〉,《北方文物》,1991年2期(北京:北方文物編輯社,1991年5月),頁56-60。
傅樂煥,〈遼代四時捺鉢考五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年),頁223-347。
曾資生,〈宋遼金元的考核制度概況〉,《東方雜誌》41卷12期(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年6月)。
湯恩比,〈我的歷史觀〉,張文傑等編譯《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11月)。
馮永謙,〈遼史外戚表補證〉,《社會科學輯刊》,1979年第3期(瀋陽:《社會科學輯刊》編輯部,1979.5)。
黃鳳岐,〈近年來我國契丹史研究述略〉,《遼金史論集》,第7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頁1-15。
楊志玖,〈阿保機即位考辨〉,《中央研究院歷史與研究所集刊》,第17本(北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48年),頁213-225。
楊若薇,〈遼朝科舉的幾個問題〉,《宋遼金元史》,1989年3期(北京:人民大學書報中心,1989年,原刊《史學月刊》1989年2期),頁69-74。
楊樹藩,〈遼金文官任用制度〉,《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6期(臺北:中國歷史學會,1974)。楊樹藩,〈遼金貢舉制度〉,《宋史研究集》第7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4年9月),頁115-149。
廖啟照,〈從部落聯盟到契丹王朝――以遼代中央政樞之官僚化為中心〉,《興大歷史學報》,第11期(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2000年12月),頁153-173。廖啟照,〈臺灣遼金元史研究述要〉,《遼夏金元史教研通訊》,2002年第1期(臺中:《遼夏金元史教研通訊》編輯組,2002年6月),頁?。
漆俠,〈從對《遼史》列傳的分析看遼國加體制〉,《歷史研究》,1994年第1期(北京:歷史研究雜誌社,1994年),頁75-88。
劉銘恕,〈遼代之頭鵝宴與頭魚宴〉,《遼史彙編》,第八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10月初版),彙編第七十五種。
蔣武雄,〈耶律阿保機諸弟叛亂始末〉,《空中大學人文學報》第3期(臺北:空中大學,1994.4)。
蔡美彪,〈遼代的后族與遼季后妃三案〉,《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北京:歷史研究雜誌社,1994.4),頁43-61。
盧建榮,〈唐後期河北特區化過程中的抗爭文化邏輯——兼論唐廷與河北為扈從主義關係說〉,《中國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2000.12初版)。
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元朝的族群政策與族群關係〉,《元朝史新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9年5月),頁43-60。
蕭啟慶,〈元朝的統一與統合:以漢地、江南為中心〉,《元朝史新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9年5月),頁13-42。
蕭啟慶,〈漢人世家與邊族政權――以遼朝燕京五大家族為中心〉,《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3卷1期(臺北:國家科學委員會,1993年1月),頁36-58。
嚴耕望,〈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頁211-236。
護雅夫撰、鄭欽仁譯,〈內陸亞世界的展開—總說〉,鄭欽仁、李明仁編譯,《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頁151-170。
日文專著與論文
田村實造,〈唐代に於ける契丹族の研究――特に開國傳說の成立と八部組織に就いて〉,《滿蒙史論叢》第一(出版地不詳:四滿文化協會刊,昭和13年8月),頁1-85。
津田左右吉,〈遼の制度の二重體系〉,《津田左右吉全集》第12卷(東京:岩波書店,1987年8月第二刷),頁321-391。
島田正郎,《遼制之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3年8月。
橋口兼夫,〈遼代の國舅について〉,《史學雜誌》,第50卷2、3號(出版地不詳:史學會),頁153-191及頁326-357。
西文專著與論文
J. Holmgren, “Marriage, Kinship and succession under The Ch’i-tan Rulers of The Liao Dynasty (907-1125)”, T’oung-pao, No.72 (1986), pp.44-91.
Harold D. Lasswell and Abraham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0.
Karl 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 Liao (907-1125)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9.
Karl A. Wittfogel, “Public Office in The Liao Dynasty and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0, No. 1(Cambridg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1967.6), pp.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