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2000年。
,金融法,元照出版,2001年5月。
,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1月。
,公司法論,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10月。
,新金融法,元照二版一刷,2004年11月。
,公司法論,元照二版,2005年8月。
,公司與企業法制(二),元照,2007年1月。
、陳春山,世界主要證券市場私募制度與發行有價證券審查制度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證券商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1998年。
等著,月旦法學教室別冊-私法學篇(1995-2001),元照再版,2001年4月。
王泰詮,公司法新論,三民修訂三版,2004年10月。
李開遠,證券管理法規新論,五南二版二刷,2003年3月。
林國全、余雪明,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2002年。
武憶舟,公司法論,作者自版,1998年。
柯芳枝,公司法專題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十一),自印,1976年。
,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與管理,:正中書局,1978年10月。
,公司法論(上),三民增訂五版,2002年11月。
,公司法論(下),三民增訂五版,2003年1月。
教授六秩華誕祝賀文集,三民,1997年。
柯菊,公司法論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1996年4月。
梁宇賢,公司法論,三民修訂三版,2004年。
,公司法論,三民增訂五版,2004年。
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之專論(一),學林初版,2002年10月。
黃銘傑,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二版,2002年。
楊建華,問題研析-民事訴訟法(三),作者自版,1998年5月。
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初版,2002年。
,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3月。
,公司債法理之研究:論公司債制度之基礎思維與調整,正典初版, 2003年7月。
劉連煜,公司法判決與理論研究(一),作者自版,1995年。
,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1995年9月。
,公司監控與社會責任,五南初版,1995年9月。
,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二),元照出版,1998年4月。
,新證交法實例研習,元照增訂版,2003年3月。
,公司法理論與判決(四),作者自版,2007年4月。
,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初版一刷,2006年8月。
,新證交法實例研習,元照五版一刷,2007年2月。
劉渝生,兩岸關係 二十一世紀中美兩國面臨之挑戰,中西文化,1997年。
劉興善,商法專論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1982年8月。
鄭玉波、劉連煜,公司法,三民增訂七版一刷,2004年10月。
賴英照,證交法逐條釋義-第二冊,作者自版初版,1985年10月。
,證交法逐條釋義-第三冊,作者自版,1987年12月。
,公司法論文集,中華民國證券巿場發展基金會,1988年5月。
,公司法論文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出版四刷,1994年。
,最新證交法解析,作者自版,2006年2月。
,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交法解析,作者自版初版二刷,2006年3月。
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元照,1995年7月。
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現代公司法製之新課題,元照初版一刷,2005年8月。
賴源河等著,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1月。
謝劍平、周昆合著,投資銀行,華泰書局初版,1996年4月。
羅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解釋,北京大學,2004年。
(二)期刊及論文
一銀產經資訊,由我國證券私募制度談投資銀行之私募業務,一銀產經資訊第444期,2002年3月。
丁偉儼,金融商品公平價值衡量之面面觀,勤業眾信通訊,2005年12月號。
王文宇,我國證券私募法制之研究,載於氏著金融法,元照出版,2001年5月,頁336。
,從公司治理論董監事法制之改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4期,2002年5月。
,從新金融商品論我國公司籌資法制,收錄於氏著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1月。
,我國證券私募法制之研究,收錄於氏著新金融法,元照二版一刷,2004年11月。
,評新修訂公司法-兼論股東民主法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
,評新修訂公司法-兼評論股東民主法制,收錄於氏著公司與企業法制(二),2007年1月。
王志誠,股東之制止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第32期,2005年6月。,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2006年8月。
王育慧,少數股東之保護-論引進股東提案權,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卷第2期,2004年2月16日。,機構投資人股東權之行使-以公司治理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97期,2007年6月。
王惠光,公司法中代表訴訟制度的缺失與改進之道,收錄於商法專論-賴英照教授五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元照,1995年7月。
王銘勇,股東會決議不存在之研究,新竹律師會刊第2卷第3期,1997年7月。,為出席股東會之股東得否起訴撤銷股東會決議(下)-評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三六○四號判決,司法周刊第892期第3版,1998年8月。
,撤銷股東會決議訴訟之當事人(上),新竹律師會刊第3卷第4期, 1998年10月。
王麗玉,企業所有、經營分離原則下董事會「最高機關化」與公司治理之問題,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第37期,2003年6月。
方志柔,一紙解任令 六小時內全變天,商業周刊第1065期,日期。
台灣工銀,私募有價證券之相關規定及市場分析,台灣工銀證券投資月刊, 2005年8月。
李啟賢,證交法下之私募有價證券制度簡介,集保月刊第120期,2003年11月。吳坤明,企業另類籌資管道-私募,管理雜誌第351期,2003年9月。吳濬宏,公司併購時異議股東之權利保護,實用稅務第355期,2004年7月。何曜琛,論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會、董事會決議之瑕疵及其效力,東吳法律學報第14卷第2期,2003年2月。林仁光,論公司合併及其他變更營運政策之重大行為與少數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之行使,東吳大學法律學報第11卷第2期,1999年5月。
,股東會為公司最高意思機關之迷思,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4期,2004年11月。
林國全,南港經營權爭奪事件所涉及之公司法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期, 1995年8月。,反對合併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收錄於劉連煜等合著,月旦法學教室別冊-私法學篇(1995-2001),元照再版,2001年4月。
,訴請撤銷程序瑕疵之股東會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79期,2001年12月。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之資格、選任與解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2002年7月。
,股票之發行,台灣本土法學第41期,2002年12月。
,股東會決議成立要件之研究,收錄於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現代公司法製之新課題,元照初版一刷,2005年8月。
,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
,二○○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上),月旦法學第124期,2005年9月。
林寬照,我國現行有價證券私募制度之介紹,大中通訊,2002年7月。
林黎華,公營事業民營化控制權移轉之規範與對少數股東保護之探討,證券公會季刊第4卷第1期,2005年3月。林麗香,證券發行市場規制之加強,收錄於柯芳枝教授六秩華誕祝賀文集,三民,1997年。
,有價證券公開發行規制範圍之研究-由日、美製度檢示我國之規定,法政學報第17期,2004年5月。
易明秋,公司控制之失靈與法制改革,收錄於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第二屆產業經濟研討會-公司控制論文集,1999年6月25日。
邱淑卿,現金合併對股東權益保障之探討(上),集保月刊第127期,2004年6月。邵慶平,規範型態與公司治理模式的建構-累積投票制『變』與『不變』的省思與啟示(上),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2005年12月。,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第3期,2006年4月25日。
柯芳枝,論股份有限公司表決權之行使,收錄於氏著公司法專題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十一),自印,1976年。
柯菊,股份出售權之研究,收錄於氏著公司法論集,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 1996年4月。
胡釗維,力霸王家掏空二百七十二億 七大荒謬劇,商業周刊第1022期,企業風雲,2007年6月27日。
姚思遠,OECD公司治理(2004),華岡法粹第32期,2004年12月。
高靜遠,現行公開發行公司股東會制度與相關法規探討-公司經營權爭奪問題之公司法修正方向,會計研究月刊第137期,1997年4月。
郭土木,不動產證券化私募制度相關問題之簡介,全國律師第6卷第7期, 2002年7月。陳俊仁,美國與台灣之公司監督機制的比較,華岡法粹第26期,1998年12月。
,論公司之本質-股東於公開發行公司之角色與功能之檢視,「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趨勢」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25日。
,論股東於公司之地位-超越「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之迷思,華岡法粹第35期,2006年7月1日。
,論股東於公司之地位-股東於公開發行公司角色與功能之檢視,成大法學第12期,2006年12月。
陳香吟,私募有價證券之施行情形及未來修正方向,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3卷第10期,2005年10月16日。陳錦旋,股東權保護與股務管理法制及實務問題(上),集保結算所月刊第150期,2006年5月。張明輝,公開發行公司私募有價證券之策略性運用,萬通票卷網站。
張新悌,股東提案權之省思-兼以代理成本與Arrow定理觀察之,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2005年8月。
張瑞當、黃怡翔,上市櫃公司私募股權之探討:宣告效果與股價表現(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58期,2007年5月。
許美麗,公司法上股東代位訴訟之修法建議(下),司法周刊第948期第3版,1999年9月。許國賢,商議式民主與民主想像,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2001年12月。黃正一,我國證券私募制度探討(上),法令月刊第53卷第9期,2002年9月。,我國證券私募制度探討(下),法令月刊第53卷第10期,2002年10月。
,美國證券私募制度介紹(上),證交資料第492期,2003年4月。
,美國證券私募制度介紹(下),證交資料第493期,2003年5月。
,淺談特別股於私募中之應用,法令月刊第54券第11期,2003年11月。
黃虹霞,無表決權股東與股東會,萬國法律第109期,2000年2月。黃銘傑,公司法七十二變-下階段公司法修正方向芻議(四),月旦法學教室第3期,2003年1月。黃德芬、盧素蓮,企業籌資新里程碑-私募有價證券之法令暨實務探討:門檻較寬作業簡便 更具彈性膨脹率低,會計研究月刊第211期,2003年6月。曾宛如,公司外部監督之分析,收錄於氏著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之專論(一),學林初版,2002年10月。
,董事不法行為之制止及濫權行為之處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股東與股東會-公司法未來修正方向之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馮萌、楊晨光,「鄭百文」重組案例-關鍵法律問題回顧與反思(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50期,2006年9月。馮震宇,數位時代股票留才策略的法律問題,能力雜誌第534 期,2000年8月。,從博達案看我國公司治理的未來與問題,月旦法學第113期,2004年10月。
游啟璋,公司法的功能、問題與法律策略,收錄於「現代公司法制之新課題」-賴英照大法官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元照,2005年8月。
,股份收買請求權的股東退場與監控機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 2006年1月。
楊紹華,私募股票成風 股東權益拉警報,錢雜誌第224期,2006年1月10日。葉銀華,股東行動主義發揮股東會價值,管理雜誌第358期,2004年4月。廖大穎,論公司債制度,成大法學第1期,2001年6月。
,解析證卷交易法之部份新修正-公開收購與私募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2002年4月。
,論關係企業的內部監控與股東權之保護-兼評完全控股的一人公司制度,經社法制論叢第31期,2003年1月。
,調整公開收購與公開發行公司之私募制度,收錄於氏著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3月。
,論關係企業的內部監控與股東權之保護,收錄於氏著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元照初版一刷,2003年3月。
,論股東行使表決權迴避之法理-兼評台北地院91年訴字第3521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第99期,2003年8月。
、姜世明,論出席不足法定人數之股東會決議與民事救濟-兼評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183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05期,2004年2月
,論金融控股公司之股東權,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8輯第1期,2007年3月。
廖玉惠,「公司治理與監督角色」座談會二 從法律面談股東會及董事會之角色與責任,會計研究月刊第237期,2005年8月。熊本繹,論公司法上的少數股東權,國立台中商專學報第22期,1990年6月。
劉坤鴻,股東對於股東會決議反抗權之兩種型態,法學叢刊第67期,1972年7月。
劉連煜,累積投票制與應選董事人數之縮減,收錄於氏著公司法判決與理論研究(一),作者自版,1995年。
,委託書徵求人之資格及其代理股數限制規定之檢討,法律評論第61卷第9-10期,1995年10月。
,證券私募制度之法律問題研究,證交資料第419期,1997年3月。
,新修正公司法之重要內容及其評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1期,2002年2月。
,我國證券私募制度解析,實用月刊第327期,2002年3月。
,私募有價證券之轉售、內線交易與強制執行,實用月刊第329期, 2002年5月。
,合併異議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2004年9月。
,股東書面及電子方式投票,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2005年7月。
,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28期,2006年1月。
,股東表決權之行使與公司治理,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四),作者自版,2007年4月。
,關係人交易與控制股東之義務,收錄於氏著公司法理論與判決(四),作者自版,2007年4月。
劉渝生,論兩岸公司法上之股東制止請求權,收錄於兩岸關係 二十一世紀中美兩國面臨之挑戰,中西文化,1997年。
,從股東會議事進行論股東之詢問權-德國股份法相關規定之介述,法學叢刊第178期,2000年4月20日。
,德國公司法具體原則之發展-特別是股東之忠實義務,法學講座第25期,2004年1月。
劉興善,股份有限公司之經營、監督與控制,收錄於氏著商法專論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1982年8月。
蔡昌憲,企業自治之趨勢與界線-以原股東新股認購權之修法方向為例,軍法專刊第51卷第9期,2005年9月。賴英照,企業所有與企業經營分離,收錄於公司法論文集,中華民國證券巿場發展基金會出版,1988年5月。
謝昀璉,評析大陸新公司法(2005年)關於保障少數股東權利主要機制之修正-兼論與我國相關規定之比較,法令月刊第57卷第4期,2006年4月。戴銘昇,股東會決議成立要件相關問題之研究,華岡法粹第35期,2006年7月。龔怡傳,從美國有價證券私慕制度談國內公司債承銷制度之發展,大華債券期刊第5期,2001年7月。(三)學位論文
蔡鐘慶,從比較法觀點探討我國私募制度之法律佈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2002年。
陳朝陽,從美國法制看我國證券私募制度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5年。苗致偉,有價證券私募制度相關法律問題之探析,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7月。劉孟哲,由美日立法例探討我國之私募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頁98-99,2004年7月,有類似論述但結論不同。林培杰,我國監控制度之研究,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頁85,2001年7月。二、外文文獻
(一)書籍
BAINBRIDGE, STEPHEN M. CORPORATION LAW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Textbook Series 2002).
BERLE, ADOLF A. & MEANS, GARDINER C.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reprint 1982).
EISENBERG, MELVIN A.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 ORGANIZATIONS (8th ed. Foundation Press 2000).
HAZEN, THOMAS LEE. THE LAW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5th ed. Thomson-West 2005).
HICKS, J. WILLIAM. EXEMPTED TRANSACTIONS UNDER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1992).
KLEIN, WILLIAM A. & COFFEE, JOHN C., JR. 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FINANCE: LEGAL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8th Foundation Press 2002).
LOSS, LOUIS & SELIGMAN, JOEL.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1995).
MITCHELL, LAWRENCE. E. COPORATE IRRESPONSIBILITY: AMERICA’S NEWEST EXPORT (2002).
PROGARESSIVE CORPORATE LAW (Lawrence E. Mitchell ed., 1995).
(二)期刊及論文
Alberg Tom A. & Lybecker, Martin E. New SEC Rules 146 and 147: The Nonpublic and Intrastate Offering Exemptions from Registration for the Sale of Securities, 74 Colum. L. Rev. 622 (1974).
Alchian, Armen A. & Demsetz, Harol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zation, 62 AM Econ. Rev. 777 (1972).
Bainbridge, Stephen M. Director Primacy: The Means And Ends Of Coporate Governance, 97 Nw. U.L. Rev. 547 (2003).
Blair, Margaret M & Stout, Lynn A. A Team Production Theory of Corporate Law, 85 Va. L. Rev. 247 (1999).
Dawkins, Lori A. Shareholders’ Preemptive Rights in West Virginia, 97 W. VA. L. Rev. 437 (1995).
Donahue, Mark F. Regulation D: A Primer for the Practitioner, 8 Del. J. Corp. L. 495 (1984).
Greenfield, Kent. September 11 and 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 76 Tul. L .Rev.1409 (2002).
Hanks, Sara. Direct Regulation S Offerings and the SEC's "Problematic Practices" Release, 2 Stan. J. L. Bus. & Fin. 303 (1996).
Hansmann, Henry & Kraakman, Reiner. 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 89 Geo. L.J. 439 (Jan 2001).
Kanda, Hideki & Levmore, Saul. The Appraisal Remedy and the Goals of Corporate Law, 32 UCLA L. Rev. 429 (1985).
Kessler, Robert A. Private Placement Rule 146 and 240-Safe Harbor?, 44 Fordham L. Rev. 37 (1975).
Liebeler, Susan W. A Proposal To Resciend The Shareholder Proposal Rule, 18Ga. L. Rev. 425 (Spring 1984).
Manning, Bayless. The shareholder’s Appraisal Remedy: An Essay for Frank Coker, 72 Yale L. J. 223 (1962).
Manning Gilbert, Warren III. A Review of Regulation D: the Present Exemption Regimen for Limited Offerings under 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33 Am. U.L. Rev. 355 (1984).
Ryan, Partrick J. RULE 14a-8,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Proposals and Corporate Democracy, 25 J. Corp. L. 97 (Fall 1988).
Smith, D. Gordon. Corporation Governance and Managerial Incompetence: Lessens from Kmart, 74 . L. Rev. 1037 (1996).
Welter, Eric A. The Shareholder Proposal Rule: A Change To Certainty, 60 Geo. Wash. L. Rev. 1980 (August 1992).
三、網路資料
大中通訊,http://www.gcicpa.com.tw/Chinese/Information/Magazine/091/Magazine-91-07-01.htm。
大紀元時報,http://news.epochtimes.com/b5/5/8/20/n1025434.htm。
工商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每日訊息(2007年11月1日),http://www.fscey.gov.tw/fp.aspx?icuItem=3380038&ctNode=17。
信報財經新聞,http://hk.myblog.yahoo.com/so_wai_man/article?mid=39&prev=-1&next=34。
星洲互動網,http://www.sinchew-i.com/special/topic.phtml?sec=624&artid=200409172408。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網站http://www.sfipc.org.tw/。
商業周刊,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萬通票卷網站, http://www.grandbill.com.tw/article.jsp?uid=7。
錢雜誌,http://magazine.sina.com.hk/money/200507/2006-01-10/22121885.shtml。
證期會網站,有價證券制度疑義問答,http://www.sfc.gov.tw/7-6a.htm。
證管會網站,http://www.sec.gov/about/forms/form1-a.pdf。
羅網財經商業科技辭典網站,http://www.andrewlo.idv.tw/dictionary_A/dictionary_a.htm。
OECD,http://www.oecd.org/dataoecd/32/18/31557724.pdf。
RichMall理財精算網,http://www.richmall.com.tw/。
四、行政函釋
央行(91)台央外(五)字第034495號函。
經濟部(80)商206033號解釋函。
經濟部(84)商字第84225901號函。
經濟部(95)經商字第2078550號函。
證期會(84)台財證(三)字第002464號函。
證期會(90)台財證(一)字第172689號函。
證期會(90)台財證(二)字第006571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003455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003645號公告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004541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005390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006007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一)字第112794號函。
證期會(91台財證(四)字第003264號函。
證期會(92)台財證(一)字第144310號函。
證期會(92)台財證(一)字第150623號函。
證期會(92)台財證(三)字第001301號函。
證期會(92)台證上字第010210號函。
SEC Rel. No. 33-285 (Jan. 24, 1935).
SEC Rel. No. 33-4552 (Nov. 6, 1962).
SEC Rel. No. 33-5487(Apr. 23, 1974).
SEC Rel. No. 33-6489 (Mar. 8, 1982)
SEC Rel. No. 33-7373 (Dec. 16, 1996).
Securities Act Rel. No. 6339 (Aug. 7,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