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54.236.58.220)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6 21:5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吳曉雯
研究生(外文):
Hsiao-Wen Wu
論文名稱:
大學教學研究空間規模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A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asearch space scale -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指導教授:
張珩
指導教授(外文):
Heng Z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空間使用
、
永續校園
、
空間規模
、
校園規劃
外文關鍵詞:
spatial scale
、
campus plan
、
sustainable campus
、
spatial us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271
評分:
下載:49
書目收藏:0
有鑒於近幾年國內大學快速的成立,新設系所以及快速成長的學生數量,使得既有校舍無法提供適當的空間,而新建校舍卻又沒有適合的依循標準來設計與建造。特別是自2000年政府推行邁向頂尖大學計劃後,大學校園建設的改善與更新,更成為當下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主要以「用後評估法」並輔以「現況調查分析」、「集群分析」、「迴歸分析」、「教室課程調查分析」等方法,進行大學校園空間使用相關之研究,找尋出「空間規模」以及「空間需求」兩者對於大學校園之意義。
在成功大學案例的研究當中,「空間規模」證實了與使用者之關連,並且顯示現況空間規模之分類方式與現行法令之不同。而在「空間需求」的部份,則顯示以各學院為整體空間規劃單位,將共同使用之教學類空間集中規劃設置,可為整體學院節省許多空間,並達到永續使用的目的。
In view of the domestic university's fast establish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used
school buildings cannot provide enough space for new forming departments and rapidly
increasing numbers of students. Besides, there is still not a standard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 new built campus buildings. Especially, since 2000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the plans for advancing to the top university , the university campus's
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and renewal have became the important topic at this
moment..
This study mainly used the methods of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 “Analysis for
current situation ”, “Groups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and “Analysis
for class survey” to proceed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ampus spatial use
in the university ,and looking for the value of “spatial scale” and “spatial
demand”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In the case research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scale” and users is confirmed, and it reveal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 to classification of current spatial scale and current laws. In the “spatial
demand” , it demonstrated that using each institute as a unit for spatial plan and
centralization of planning and setting for teaching space of common use, might save
many spaces for the overall institutes to achieve the goal for sustainable use.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壹、 研究範圍 9
貳、 研究限制 10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1
壹、 研究內容 11
貳、 研究方法 12
參、 研究流程 13
第四節 調查方式與調查內容說明 14
壹、 調查方式與程序 14
貳、 調查內容與項目 15
第五節 建築空間分類定義以及面積計算方式 16
壹、 建築空間分類定義 16
貳、 面積計算方式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 19
第一節 校園規劃理念暨發展歷程 20
壹、 校園建築研究的發展歷程 20
貳、 校園規劃理念研究論點與趨勢 21
參、 綜合評析 25
第二節 大學空間規模標準比較與相關研究 25
壹、 國內大學空間規模制定標準 25
貳、 國外大學空間規模制定標準 27
參、 校園空間規模基準之推算方式相關研究 28
第三節 小結 30
第三章 成功大學現況空間規模分析 33
第一節 基礎資料分析 33
壹、 基本資料結果分析 33
貳、 小結 36
第二節 各學院各類空間規模檢討與分析 36
壹、 教學類 36
貳、 研究類 39
參、 行政類 41
肆、 公共類 46
伍、 活動類 51
陸、 小結 53
第三節 各類空間規模現況標準 53
壹、 各標準與現況面積標準比較 53
貳、 各學院各類空間規劃標準原則 54
第四節 空間規模迴歸模型之分析與討論 60
壹、 空間規模主要影響因子分析 60
貳、 集群分析 61
參、 逐步迴歸分析 64
肆、 逐步迴歸結果與現行法令之比較與分析 67
伍、 小結 69
第四章 各學院教學類空間需求分析 71
第一節 各學院教學空間開課狀況分析 71
第二節 各學院教室數量變動分析 73
壹、 95~96學年開課率較無明顯變動之學院教室數量變動分析 73
貳、 95~96學年開課率增加之學院教室數量變動分析 74
參、 95~96學年開課率減少之學院教室數量變動分析 75
肆、 未開課教室現況用途檢視與探討 76
第三節 各學院教室需求分析 77
壹、 理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77
貳、 工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78
參、 文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79
肆、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0
伍、 社會科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1
陸、 規劃設計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2
柒、 電資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3
捌、 管理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4
玖、 醫學院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5
壹拾、 全校教學類空間使用需求分析 86
第四節 教學類空間整體需求分析與建議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壹、 空間規模 89
貳、 空間需求 90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運用 9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90
參考文獻 91
附件 一 各系所各面積標準之面積比較表 95
附件 二 各學院「課程教室調查」表 97
期刊、論文類
呂岡沛(2004)《融合教育理念之學習空間的建築計畫研究-以竹師實小融合班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李浚熒(2004)<校園規劃的可變模式探討>《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六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863-868。
李美慧、曾國維、聶志高(2002) <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校舍空間構成類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四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張 珩、邢志航(2004) <永續理念下「居住空間規模」推估模式建構及實證之研究─以公寓大廈式集合住宅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45期,pp.99-120。TSSCI,(中華民國建築學會2003年度建築學報論文獎),(NSC90-2621-Z006-013)。
黃世孟、張滄郎(1994)<都市國民小學學生人數變動對學校建築計畫之影響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0期。
黃世孟、賴光真(1995)<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多準則評估模式建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3期。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設施現況水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 <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黃世孟(1999)<國民小學校舍建築空間規模規劃基準之建立與應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1期。
黃世孟(2000)<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研究論文集>《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世孟、蔡世祿(2001)<國民小學校園校舍建築規模推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以台北市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8期:pp83-100。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及九年一貫制新課程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變動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第3期。
陳信安、郭章淵(2003)<開放教育理念影響將學空間模式規範變動之建議-以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曾光宗、曹拯元、劉家雄(2003)<大學校園發展及規劃課題分析-以土地處理策略的探討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曾光宗(2004)<從問卷評估新校園使用價值>《營建知訊》,第261期。
曾光宗(2007)<都新型大學校園的限制與挑戰-新竹教育大學校園規劃課題之探討>《設計學研究》,第10卷第1期。
蔡世祿、黃世孟(2001)<台北市立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現況水準之差異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7期:pp115-132。
蔡淑瑩、黃世孟、黃國樑、吳啟週(2001)<台北市高級中學教學空間與附屬設施現況水準之調查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6期。
蔡淑瑩、黃世孟(2003)<台北市立公立高級中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之調查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44期:pp49-56。
書籍類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1988)《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專題研究》,台灣書店。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1990)《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台灣書店。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2003)《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行政院教育部高教司(1995)《大學校地合理面積計算手冊》,行政院教育部高教司。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1992)《教育研究與發展》,台灣書店。
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2005)《學校、建築與學習》,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湯志民(2006)《台灣的學校建築》,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保田(1971)《學校建築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保田(1986)《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保田(1995)《學校建築的研究發展》,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建築設計資料集成>,日本建築學會編,茂榮出版社譯,1978。
Harold L Dahnke(1970)Higher Edu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nuals, Higher Eduation.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
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融合教育理念之學習空間的建築計畫研究-以竹師實小融合班為例
2.
國民中學教師對永續校園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 -以大臺北地區為例
3.
以通用設計觀點探討飯店旅客認知程度之研究
4.
宜蘭縣永續校園環境改造過程之探討--以育才、深溝、七賢國小為例
5.
以永續發展理念探校園環境之研究-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
6.
快樂校園空間計畫—以新北市景新國小為例
7.
空間類型運用於永續校園建築自然通風之可能性探討
1.
黃世孟、張滄郎(1994)<都市國民小學學生人數變動對學校建築計畫之影響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0期。
2.
黃世孟、張滄郎(1994)<都市國民小學學生人數變動對學校建築計畫之影響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0期。
3.
黃世孟、賴光真(1995)<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多準則評估模式建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3期。
4.
黃世孟、賴光真(1995)<都市地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多準則評估模式建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3期。
5.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設施現況水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6.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設施現況水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7.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 <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8.
黃世孟、高忠敬、陳燕菁、林明志(1998) <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分析。>《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26期。
9.
黃世孟(1999)<國民小學校舍建築空間規模規劃基準之建立與應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1期。
10.
黃世孟(1999)<國民小學校舍建築空間規模規劃基準之建立與應用>《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1期。
11.
黃世孟、蔡世祿(2001)<國民小學校園校舍建築規模推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以台北市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8期:pp83-100。
12.
黃世孟、蔡世祿(2001)<國民小學校園校舍建築規模推估模式之建立與應用-以台北市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38期:pp83-100。
13.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及九年一貫制新課程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變動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第3期。
14.
陳信安(2003)<開放教育理念及九年一貫制新課程影響教學空間模式變動之探討>《朝陽設計學報》,第3期。
15.
曾光宗(2004)<從問卷評估新校園使用價值>《營建知訊》,第261期。
1.
民眾的居住環境需求與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以五大都會區為例--
2.
GIS輔助校園開放空間規劃之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
3.
以永續發展理念探校園環境之研究-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
4.
都市型社區居民休閒行為、生活型態及休閒設施需求關聯性分析
5.
連棟透天住宅面寬與平面規劃相互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
6.
大學生生活型態與學校宿舍空間性質需求關係之研究--以成功大學為例--
7.
居民生活型態與住宅空間設計需求關聯性之研究
8.
大學教學傑出教師之教學實踐與教學發展
9.
大學校園軸線規劃之研究:以台灣地區為例
10.
國宅戶外空間類型與犯罪恐懼感認知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國宅社區為例
11.
成功大學校園與都市空間界面整合之研究
12.
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與教學品質之研究
13.
台灣地區應用SBTOOL評估之適用性-以EEWH合格級以上住宅為例-
14.
台灣綜合型大學教學研究效率評析-三階段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
15.
以都市設計觀點探討校園規劃的遠景與機制-以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