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8: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書帆
研究生(外文):Shu-Fan Hsu
論文名稱:設計平民風?探討《ppaper》的消費實踐與社會意涵
論文名稱(外文):A Popularized Design Magazine? An Explor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of 《ppaper》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郭良文郭良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ang-We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1
中文關鍵詞:文化消費日常生活的美學化設計雜誌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consumptiondesign magazine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7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設計雜誌向來被視為是帶有著菁英格調與專業光環,而使得一般人感到難以親近,目前市場上新出現的《ppaper》此一被標榜為「平民化」的設計雜誌,則似乎是扭轉了此一情勢。因此,本研究欲深入探討《ppaper》消費實踐情形與其所可能指涉的社會意涵,以瞭解這種設計藝術「平民化」所指涉之意義。
在理論上,本研究參考布爾迪厄對於文化消費的相關論述,以及費舍通「日常生活美學化」的觀點,意圖探討《ppaper》消費者的社會結構與其消費行動間的關係,瞭解其在此文化消費過程中的美學體驗,並探究消費者在行動中所展現的主體性。為了對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與意義詮釋有深入而貼切的瞭解,在研究設計上採取了深度訪談的方法,做為蒐集研究資料的主要途徑。
關於《ppaper》消費行動的意義,本研究分別從兩個面向探討:
1. 從結構化的觀點來看,《ppaper》的「平民化」有其結構性的限制。《ppaper》消費者具有獨特的社會結構性。他們的資本結構引導了其對《ppaper》的消費品味和興趣,同時,他們對《ppaper》的消費行動,也有助於進一步穩固其習性與品味。在階層族群的特質上,他們展現了追求自我提升、越界的消費品味與行動,以及美學化風格等特性。
2. 就《ppaper》消費者的主體性而言,他們從其消費行動中感受美學消費的愉悅,也創造性地建構各自獨特的美學消費經驗。除此之外,他們是具有反身性的消費行動者,他們對於其消費行動與消費物件的觀看和釋義,都使得《ppaper》消費現象的文化意義更為複雜而豐富。
目錄      
頁次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Ⅱ
誌謝 …………………………………………………………… Ⅲ
目錄 …………………………………………………………… Ⅳ
表目錄 ………………………………………………………… V
圖目錄 ………………………………………………………… 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立場與理論觀點……………………………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文化消費……………………………………………… 7
第二節 布爾迪厄的文化消費理論…………………………… 13
第三節 夢想的、愉悅的消費………………………………… 2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33
第三章 研究背景……………………………………………… 36
第一節 《ppaper》簡介……………………………………… 36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質性訪談法…………………………………………… 4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7
第五章 《ppaper》雜誌消費分析…………………………… 55
第一節 《ppaper》消費者的資本輪廓與消費品味………… 55
第二節 《ppaper》消費者的消費動機……………………… 67
第三節 《ppaper》消費者的閱讀策略……………………… 87
第四節 《ppaper》消費者的主體性………………………… 94
第六章 討論與結論…………………………………………… 104
第一節 《ppaper》消費行動之意義解讀…………………… 104
第二節 理論之對話與反思…………………………………… 113
第三節 研究貢獻……………………………………………… 117
第四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119
參考文獻 ……………………………………………………… 121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5-113。嘉義:南華社教所。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5-36。
包氏國際有限公司網站,取自http://www.paopaws.com/pp/index.php?catalog_id=3。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網頁,取自http://www.boco.com.tw/DesignMgz_1.asp。
朱文妮(2000)。《台灣地區文化消費行為中的區分現象》。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李玉龍(1982)。《近代設計史》。台北:六合。
李欣岳,(2006)。〈The secret of ppaper〉,《數位時代雙週》,139。取自http://magazine.sina.com.tw/bnext/139/2006-10-04/ba20761.shtml。
李佩英(2006)。《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凱凌(2004)。《以名牌精品消費考察台灣消費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周汶昊(2002)。《解讀宜家的消費文化意涵:以布爾迪厄的日常生活言行為之》。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邱炫元(1992)。《台中市市民的文化、休閒消費:階層品味與文化政策之反思》。國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崇宏(2001)。《設計理論與價值》。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林鴻祐(1991)。〈布希亞的擬像社會理論〉,《當代》,65,31-47。
吳韻儀(2004年7月)。〈以小博大的創新〉,《Cheers》,46。取自http://www.cwk.com. tw/cw/enterprise/login.asp。
胡文玲(2000)。《從產製者與消費者的立場分析暢銷書排行榜的流行文化意義》。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頁147-150。台北:巨流。
紀佳嫻(2004)。《解讀女性雜誌的時尚編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生存心態」概念〉,《言與思》,29(3)。
馬驥伸(1984)。《雜誌》。台北:允晨文化。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5-125。嘉義:南華社教所。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18-29。
陳品孜(2005)。《華山過渡藝術空間作為一種文化工業的體現》。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郭姿吟(2003)。《藝術的修行:從一群自學者看文化消費的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際設計家連網網頁,取自http://www.xfuns.com/xfunsmore/magazine.php?cat=2。
陳祺勳(2005)。《台灣地區小劇場文化消費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猷、黃毅志(2002)。〈跨越階級界線?:兼論「黑手變頭家」的實證研究結果及與歐美社會之一些比較〉,《台灣社會學刊》,27,1-59。
張君玫譯(2005)。《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黃麗玲譯(2000)。〈「意識型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陳光興、方孝謙(編),《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原文Hall, S.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楊文彥(2004年4月)。〈從Bourdieu之資本理論看國小英語補習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38。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18.htm。
楊文菁(2005年3月)。〈《ppaper》在便利商店中散播平民美學:設計達人〉,《數位時代雙週》,102。取自http://blog.sina.com.tw/7829/article.php?pbgid=7829&entryid=1298。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台北:巨流。(原書Bocock, R. 〔1993〕.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張家誠、楊超閎(2004)。〈邁向亞太創意設計運籌中心〉,方雯玲(編),《設計時尚》,頁26-39。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晴雯譯(2003)。《何謂平面設計?》。台北:視傳文化。(原書:Newark, Q. What is graphic design?)
楊裕富(1997)。《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台北:田園城市。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台北:風格者。
管中維(1997)。《從文化消費的觀點探索電視新聞收視行為》。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瑞梅、黃毅志(1992)。〈社會資源與小資本階級〉,《中國社會學刊》,16,107-138。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8。嘉義:南華教社所。
蔡雅純(1995)。《階級與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蔡禮安(2006年3月28日)。〈「ppaper」半月刊呈現 讓設計更貼近生活〉,《銘報》,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67318。
賴守誠(1996)。《台北市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譯(1992)。〈片段化的象徵世界〉,《當代》,77: 14-31。(原文Honneth, A. [1984]. Die verissene Welt der symbolischer Formen, Kolner Zeitschrift fur soziologie und sozialpsychologie, 36)。
劉維公(1999)。〈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社會理論學報》,2(2): 347-374。
學學文創志業網站,取自http://www.xuexue.tw/professor/who_introduction.asp?CTID=
{F5837B42-4516-47C3-8451-B8CECE866612}。
謝雨生、黃毅志(2003)。〈社會階層化〉,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161-189。台北:巨流。
謝其濬(2005)。〈角度對了,創意就能變成好生意〉,《就業情報雜誌》,352。取自http://media.career.com.tw/job/job_main.asp?no=352p056&no2=34。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Adorno, T. W. & Horkheimer, M. (2000).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J. Cumming trans.). New York: Continuum.
Bourdieu, P.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14(6), 723-744.
Bourdieu, P. (198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R. Nice,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iMaggio, P. & Ostrower, F. (1990).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by black and white Americans. Social Forces, 68, 753-778.
DiMaggio, P. & Useem, M. (1978a). Cultural democracy in a period of cultural expansion: 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 arts audi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Problems, 26, 179-197.
DiMaggio, P. & Useem, M. (1978b). Social class and arts consumption: The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class differences in exposure to the arts in America. Theory and Society, 5, 141-161.
DiMaggio, P. (1996). Are art-museum visitors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dance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etics, 24, 161-180.
Duncan, C. (1995). Civilizing rituals: Inside public art museums. London: Routledge.
Dunn, R. G. (1998). Identity crises: 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Erickson, B. H. (1996). Culture, class, and connec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2(1), 217-251。
Featherstone, M. (1990). Perspectives on consumer culture. Sociology, 24(1), 5-22.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k,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lynn, M. A., Bhattacharya, C. B. & Rao, H. (1996). Art museum membership and cultural distinction: Relating members’ perceptions of prestige to benefit usage. Poetics, 24, 259-274.
Harker, R., Mahar, C & Wilkes, C.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London: Macmillan.
Hendon, W. S. (1990). The general public’s participation in art museums: Visitors differ from non-visitors, but as markedly as case studies have indicated.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49, 439-457.
Holt, D. B. (1998). Does cultural capital structure American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5(1), 1-25.
Joppke, C. (1986).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class form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On the social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31, 53-78.
Kellner, D. (1992).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 identities. In S. Lash & J. Friedman(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pp.141-177). Oxford: BLACKWELL.
Lash, S. & Urry, J. (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Lindlof, T. (1995).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Mackay, H. (1997). Introduction in Hugh Mackay (Eds.), In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Sage.
McCracken, G. (1986).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the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onsumer good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1), 71-84.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6). In depth interviewing.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Peterson, R. A. & Kern, R. M. (1996). Changing highbrow taste: From snobs to omnivor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900-907.
Prior, N. (2005). A question of perception: Bourdieu, art and the postmodern.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56(1), 123-139.
Shrum, W. (1991). Critics and publics: Cultural mediation in highbrow and popular performing ar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 347-375.
Smith, J. K. & Wolf, L. F. (1996). Museum visitor preferences and intentions in constructing aesthetic experience. Poetics, 24, 203-218.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Turner, J. (Ed.). (1996). The dictionary of ar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 (1993). Culture is ordinary. In A. Gray & McGuigan (Eds.), Studying culture: An introductory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Arnol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