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bmeeting網址 http://www.webmeeting.com.tw。
﹝2﹞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台北,民國九十二年。
﹝3﹞郭重吉、江武雄,「中學數理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Ⅰ)」(NSC84-2513-S-018-004)。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彰化市:彰化師大,民國84年。
﹝4﹞Scott, C. R. (1999). The impact of physical and discursive anonymity on group members’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during computer-supported decision making.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4):456-487.
﹝5﹞Kim, P., (2003). In search of a private realm: a social perspective on Internet diffus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25, 417-429.
﹝6﹞黃厚銘,「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http://itst.ios.sinica. edu.tw/databank/mark-identity.htm,民國88年。
﹝7﹞Walther ,J. B. & Burgoon, J. K. (1992).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50-88.
﹝8﹞吳齊殷,「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真實生活的影響」。Net’98網路新紀元展覽暨研討會,http://itst.ios.sinica.edu.tw/databank/wci-htm,民國八十七年。
﹝9﹞Thomas Friedman著,The World is Flat,楊振富、潘勛譯,世界是平的,雅言文化,台北,民國九十四年。
﹝10﹞房昔梅,「小學高年級教師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11﹞鄔瑞香、林文生,「建構主義在國小數學科教學試煉」,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8期,第44-47頁,民國八十六年。﹝12﹞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教育研究學報,第3期,第179-208頁,民國八十六年。
﹝13﹞鄭明長,「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第87∼114頁,民國九十一年。
﹝14﹞鍾靜、許馨月、翁嘉聲,「專家教師經營討論式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民國90年。
﹝15﹞陳麗春,「應用網際網路輔助數學解題教學成效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民國92年。﹝16﹞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Author.
﹝17﹞石兆蓮,「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18﹞黃敏晃,規律的尋求,心理出版社,台北,民國八十九年。
﹝19﹞楊智強,「透過線上家教對國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及學習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5年。
﹝20﹞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ed.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Schoenfeld, A, H. (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 N. Y.: Academic Press, Inc.
﹝22﹞黃明瑩,「探討幾何問題中的情境及相關變因對解題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23﹞Glass, A. L., & Holyoak, K. J. (1986). Cognition. NY: Random House.
﹝24﹞Mcaloon, A., & Robinson, G. E. (1987). Using calculators in assessing mathematicsachievement. Arithmetic Teacher, 35(2), 21-23.
﹝25﹞林碧珍,「國小學生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26﹞譚寧君,「兒童數學能力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第五期,619-688頁,民八十一年。
﹝27﹞林原宏、李清韻,「國小學生數學解題溝通能力評量之實證研究」,測驗統計年刊,第12期_下,第233-268頁,民國九十三年。﹝28﹞王文科,教育心理學,五南出版社,台北,民國七十八年。
﹝29﹞黃政傑、林佩璇,合作學習,五南出版社,台北,民國八十五年。
﹝30﹞黃幸美,「討論與真實情境對兒童解決問題的影響」,教育研究集刊,第49卷,第95-133頁,民國九十三年。﹝31﹞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 A new area of cof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 34 , 906-911.
﹝32﹞Brown, A.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 In F. E. Weinert& R. H. Kluwe (Ed) ,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illside, NJ : Lawrence Erlbaum.
﹝33﹞翁嘉聲,「國小數學教學形成群體討論文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34﹞陳淑娟、劉祥通,「國小教師進行數學討論活動困難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9卷,第125-146頁,民國九十年。﹝35﹞田萬海,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民國90年。
﹝36﹞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民國90年。
﹝37﹞劉錫麒,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師大書苑,台北,民國82年。
﹝38﹞陳奎喜,教育社會學,三民,台北,民77年。
﹝39﹞James G. Henderson 等著,Reflective Teaching:Becoming an Inquiring Educator.李慕華,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心理,台北,民國89年。
﹝40﹞鄭婉敏,認知的學習理論的教育意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國立台中師院學報,13,第57-72頁,民國88年。
﹝41﹞蔡敏玲,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 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第21-30頁,民國85年。﹝42﹞張景媛,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第175-200頁,民國83年。﹝43﹞林清江,教育社會學新論,五南,台北,民國85年。
﹝44﹞鍾靜,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數學教學特質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八十九年度第一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9-2511-S-152-003,民國89年。
﹝45﹞吳淑珠,「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46﹞曾安如,「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寫作活動、 數學成就與數學態度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47﹞Aiken, L. R., Jr. (1970).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0, 551-596.
﹝48﹞張春興,心理學,東華,台北,民國六十五年。
﹝49﹞譚寧君,「兒童數學能力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第五期,619-688頁,民八十一年。
﹝50﹞吳梅蘭、曾哲仁,「國小學童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5,第19-38頁,民國83年。
﹝51﹞MacMillan, J. H.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 Inc.
﹝52﹞楊益風,「國民中小學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53﹞歐用生,「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第三十九卷第五期, 2-12頁,民國八十八年。﹝54﹞林素卿,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高雄,民國九十一年。
﹝55﹞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台北,民國八十九年。
﹝56﹞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and action research. Philadelphia, PA:The Falmer Press, Taylor & Francis Inc.
﹝57﹞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58﹞王文科,教育研究法,五南,台北,民國89年。
﹝59﹞陳聖謨,「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7年。﹝60﹞張世平,「行動研究法」,收錄於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台北,民國80年。
﹝61﹞蔡秀芳,「營造學生為主動學習者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2﹞黃英燦,「合作學習取向的國中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63﹞曹永松,「國中理化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64﹞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5﹞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66﹞Cuba, E. G. (1981).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trustworthiness of naturalistic inquiries.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29(2), 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