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19: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游宜憫
研究生(外文):I-Min,Yu
論文名稱:線上討論對改善國中生數學學習及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Mathematics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Expression Ability by On-line Discussion
指導教授:陳福祥陳福祥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u-Shiang P. Ts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網路學習學程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網路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線上討論表達能力數學學習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On-line DiscussionExpression AbilityMathematics Learning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主要是利用線上會議室,探討1.在建構一個線上討論的環境時,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式。2.觀察並改善學生在線上討論時的所展現的表達能力。3.線上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表現的合作學習模式。4.利用線上學習的環境,觀察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
  本研究的對象是一個班的國中八年級學生,全班共三十八人。該校為一般常態編班模式,班上學生程度為常態分布。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行分組,自行約定每週下課後的一個小時時間,依照老師給定問題或同學自己提出的問題,在家上網進行討論。進行約三個月的時間,每組約有十次左右的討論記錄,期間,研究者藉由參與討論,引導同學發展出比較成熟的討論環境,並觀察訓練小組長,之後就慢慢減少教師參與的程度,而由同學自行發展討論,並由小組長引導。利用參考自 Ploya的解題步驟而自行編製的『線上討論表達能力評量指標』,分析學生在討論進行中所展現的表達能力。而在最後的一個階段,利用線上填寫學習單的方式,評估學生在回歸個人學習之後,在線上學習的環境下,數學學習的表現。
研究的結果發現:1.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管是利用文字或圖形甚至口頭描述,比較敢於表達想法。部分同學對於數學概念的描述,甚至能利用相當準確的數學語言傳達想法。2.學生的表達能力,經過適當的引導,可以使討論的內容更豐富、學習的效果更為顯著。3.學生在線上討論時,表現出不同的討論模式,其中以學習夥伴式的討論小組,展現的討論內容與表達方式,最為豐富。3.本研究並無特定教材內容,而是以當時課程進行中的教材為主。在進行幾何內容時,學生展現的想法遠比代數內容豐富許多。4. 在線上討論時,展現優秀表達能力的學生,在學習成就上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是在學習態度上,表現出比較積極、主動的態度。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也感覺到,透過不同學習方式的引導,有助於對學生的客觀評量,當教師能多方面的發現並欣賞學生的才能時,才能適當給予學生正面的鼓勵或改善的建議。如此,學生才會因為你的「了解」而表現更加優秀。
Focusing on 38 students in an 8th-grade class of which the school adopts “normal class grouping,”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firstly,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online discussing communities, secondly,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when having online discussions, thirdly, the modes of student-cooperation on-line through a research on “online-discussing communities.” It finally explor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 in math with the assistance of online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three-month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groups and set up a one-hour online discussion. Each group met for about 10 times. In the beginning, the experimenter joins and guide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a practiced discussion environment and gradually decreases his intervention. The students then develop their own discuss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udent leaders. Referring to Ploya’s “online discussing ability norm,” this thesis analyzes students’ ability to express through online discussion. In the final stage, this thesis provides an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math learning outcom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online worksheets.
This thesis finally detects that, firstly, students tend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more often online whether through words, pictures or oral descriptions, secondly, through appropriate guidance, the students’ online discussions enrich the content and increase the learning effects. Thirdly, the students develop different modes of online discussions, among which, groups of the “partner-discussing mode” best represents the various ways of online discussion and expressing abilities. Lastly, this thesis discovers that students who shows better expressing abilities in online discussions tend to show more active attitudes, even if the influences on learning outcome is restri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the researcher perceives that through various ways of instruction, teachers are able to appreciate student abilities in multiple ways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encouragements and suggestions to students, which this thesis concludes as effective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 behavior.
一、緒論…………………………………………………………………1
1.1研究動機………………………………………………………………1
1.2研究問題………………………………………………………………3
1.3名詞解釋………………………………………………………………4
 1.3.1線上會議室………………………………………………………4
 1.3.2表達能力…………………………………………………………4
 1.3.3行動研究…………………………………………………………5
 1.3.4數學學習…………………………………………………………5
1.4研究範圍與限制………………………………………………………5
 1.4.1研究對象之限制…………………………………………………5
 1.4.2研究方式之限制…………………………………………………5
 1.4.3研究工具之限制…………………………………………………6
 1.4.4研究內容本身之限制……………………………………………6
二、文獻探討 ……………………………………………………………7
2.1線上討論所涉及的表達能力…………………………………………7
 2.1.1線上討論的特性與內涵…………………………………………7
 2.1.2線上會議的系統模式……………………………………………8
 2.1.3討論式教學的理論基礎…………………………………………9
 2.1.4數學討論中的表達能力 ………………………………………10
2.2認知發展理論 ………………………………………………………14
 2.2.1認知發展理論 …………………………………………………14
 2.2.2認知精緻化理論 ………………………………………………15
 2.2.3後設認知 ………………………………………………………15
2.3數學學習 ……………………………………………………………15
 2.3.1數學學習的內涵 ………………………………………………16
 2.3.2數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18
 2.3.3數學學習表現 …………………………………………………21
2.4行動研究 ……………………………………………………………22
 2.4.1行動研究的理念 ………………………………………………22
 2.4.2行動研究的內涵 ………………………………………………24
 2.4.3行動研究的特性 ………………………………………………25
 2.4.4行動研究的成效 ………………………………………………26
三、研究方法……………………………………………………………27
3.1研究設計 ……………………………………………………………27
 3.1.1研究架構 ………………………………………………………27
 3.1.2研究對象 ………………………………………………………29
3.2研究工具 ……………………………………………………………29
 3.2.1實驗進行中所使用的工具 ……………………………………30
 3.2.2實驗進行後分析資料所使用的工具 …………………………31
3.3行動研究的信效度 …………………………………………………33
四、研究結果…………………………………………………………35
4.1架構線上討論環境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策略 ……………………35
 4.1.1軟硬體設備 ……………………………………………………35
 4.1.2網路連線 ………………………………………………………38
4.2學生在線上會議的討論中,數學表達能力的表現 ………………40
 4.2.1指導同學引導表達能力的策略 ………………………………40
 4.2.2學生小組自行上線初期 ………………………………………47
 4.2.3學生小組自行上線後期 ………………………………………52
4.3學生在線上討論過程中,分組合作學習的表現 …………………59
 4.3.1從學生討論的形態觀察 ………………………………………59
4.4在線上學習環境下,觀察到的學生數學學習表現 ………………60
 4.4.1線上學習單的學習成果 ………………………………………61
 4.4.2學生的學習表現中態度的改變 ………………………………64
4.5研究者的檢討與成長 ………………………………………………74
 4.5.1教師角色的再體認 ……………………………………………75
 4.5.2教材的設計與教學的實施 ……………………………………75
 4.5.3學習是全方位的 ………………………………………………75
五、結論與建議…………………………………………………………77
5.1結論 …………………………………………………………………77
 5.1.1建立線上討論學習環境,產生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77
 5.1.2線上討論中,學生展現的表達能力 …………………………77
 5.1.3從線上討論回歸個人學習後,學生展現的數學學習能力 …78
 5.1.4值得分享的教學實務經驗 ……………………………………78
5.2建議 …………………………………………………………………79
 5.2.1小組長的重要性 ………………………………………………79
 5.2.2線上會議室的功能 ……………………………………………79
 5.2.3在其他學科上的應用 …………………………………………80
 5.2.4未來研究方向 …………………………………………………80
﹝1﹞webmeeting網址 http://www.webmeeting.com.tw。
﹝2﹞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台北,民國九十二年。
﹝3﹞郭重吉、江武雄,「中學數理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Ⅰ)」(NSC84-2513-S-018-004)。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彰化市:彰化師大,民國84年。
﹝4﹞Scott, C. R. (1999). The impact of physical and discursive anonymity on group members’ multiple identifications during computer-supported decision making.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4):456-487.
﹝5﹞Kim, P., (2003). In search of a private realm: a social perspective on Internet diffus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25, 417-429.
﹝6﹞黃厚銘,「面具與人格認同-網路的人際關係」,http://itst.ios.sinica. edu.tw/databank/mark-identity.htm,民國88年。
﹝7﹞Walther ,J. B. & Burgoon, J. K. (1992).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50-88.
﹝8﹞吳齊殷,「虛擬社區的「生活經驗」對真實生活的影響」。Net’98網路新紀元展覽暨研討會,http://itst.ios.sinica.edu.tw/databank/wci-htm,民國八十七年。
﹝9﹞Thomas Friedman著,The World is Flat,楊振富、潘勛譯,世界是平的,雅言文化,台北,民國九十四年。
﹝10﹞房昔梅,「小學高年級教師實施討論式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1﹞鄔瑞香、林文生,「建構主義在國小數學科教學試煉」,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8期,第44-47頁,民國八十六年。
﹝12﹞甄曉蘭、曾志華,「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教育研究學報,第3期,第179-208頁,民國八十六年。
﹝13﹞鄭明長,「發問對教學歷程之影響初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第87∼114頁,民國九十一年。
﹝14﹞鍾靜、許馨月、翁嘉聲,「專家教師經營討論式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民國90年。
﹝15﹞陳麗春,「應用網際網路輔助數學解題教學成效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6﹞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Author.
﹝17﹞石兆蓮,「合作學習對兒童溝通表達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
﹝18﹞黃敏晃,規律的尋求,心理出版社,台北,民國八十九年。
﹝19﹞楊智強,「透過線上家教對國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及學習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網路學習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民國95年。
﹝20﹞Polya, G. (1945) .How to solve it: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ed. 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Schoenfeld, A, H. (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 N. Y.: Academic Press, Inc.
﹝22﹞黃明瑩,「探討幾何問題中的情境及相關變因對解題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23﹞Glass, A. L., & Holyoak, K. J. (1986). Cognition. NY: Random House.
﹝24﹞Mcaloon, A., & Robinson, G. E. (1987). Using calculators in assessing mathematicsachievement. Arithmetic Teacher, 35(2), 21-23.
﹝25﹞林碧珍,「國小學生解題的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
﹝26﹞譚寧君,「兒童數學能力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第五期,619-688頁,民八十一年。
﹝27﹞林原宏、李清韻,「國小學生數學解題溝通能力評量之實證研究」,測驗統計年刊,第12期_下,第233-268頁,民國九十三年。
﹝28﹞王文科,教育心理學,五南出版社,台北,民國七十八年。
﹝29﹞黃政傑、林佩璇,合作學習,五南出版社,台北,民國八十五年。
﹝30﹞黃幸美,「討論與真實情境對兒童解決問題的影響」,教育研究集刊,第49卷,第95-133頁,民國九十三年。
﹝31﹞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 A new area of cof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 34 , 906-911.
﹝32﹞Brown, A. (1987).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 In F. E. Weinert& R. H. Kluwe (Ed) ,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illside, NJ : Lawrence Erlbaum.
﹝33﹞翁嘉聲,「國小數學教學形成群體討論文化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34﹞陳淑娟、劉祥通,「國小教師進行數學討論活動困難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9卷,第125-146頁,民國九十年。
﹝35﹞田萬海,數學教育學,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民國90年。
﹝36﹞曹才翰、章建躍,數學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民國90年。
﹝37﹞劉錫麒,數學思考教學研究,師大書苑,台北,民國82年。
﹝38﹞陳奎喜,教育社會學,三民,台北,民77年。
﹝39﹞James G. Henderson 等著,Reflective Teaching:Becoming an Inquiring Educator.李慕華,反思教學-成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心理,台北,民國89年。
﹝40﹞鄭婉敏,認知的學習理論的教育意涵及其對教學的啟示,國立台中師院學報,13,第57-72頁,民國88年。
﹝41﹞蔡敏玲,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 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第21-30頁,民國85年。
﹝42﹞張景媛,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第175-200頁,民國83年。
﹝43﹞林清江,教育社會學新論,五南,台北,民國85年。
﹝44﹞鍾靜,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數學教學特質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八十九年度第一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9-2511-S-152-003,民國89年。
﹝45﹞吳淑珠,「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46﹞曾安如,「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寫作活動、 數學成就與數學態度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47﹞Aiken, L. R., Jr. (1970).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0, 551-596.
﹝48﹞張春興,心理學,東華,台北,民國六十五年。
﹝49﹞譚寧君,「兒童數學能力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第五期,619-688頁,民八十一年。
﹝50﹞吳梅蘭、曾哲仁,「國小學童數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5,第19-38頁,民國83年。
﹝51﹞MacMillan, J. H. (1996). Educational research: Fundamentals for the consumer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 Inc.
﹝52﹞楊益風,「國民中小學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中之角色衝突及其因應」,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53﹞歐用生,「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第三十九卷第五期, 2-12頁,民國八十八年。
﹝54﹞林素卿,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高雄,民國九十一年。
﹝55﹞蔡清田,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台北,民國八十九年。
﹝56﹞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and action research. Philadelphia, PA:The Falmer Press, Taylor & Francis Inc.
﹝57﹞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58﹞王文科,教育研究法,五南,台北,民國89年。
﹝59﹞陳聖謨,「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民國87年。
﹝60﹞張世平,「行動研究法」,收錄於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師大書苑,台北,民國80年。
﹝61﹞蔡秀芳,「營造學生為主動學習者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62﹞黃英燦,「合作學習取向的國中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63﹞曹永松,「國中理化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64﹞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5﹞Slavin, R. E. (1990). Cooperative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66﹞Cuba, E. G. (1981).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trustworthiness of naturalistic inquiries.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29(2), 75-9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