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籍(依成書時間排序)
曹雪芹著,胡適考證:《紅樓夢》,台南:大東書局,1962年5月。
李漁《李漁全集》1-12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
李漁:《十二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
李漁:《十二樓》,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4月。
李漁:《閑情偶寄》,台北:明文書局,2002年8月。
李漁:《無聲戲》,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二、 現代論著(依成書時間排列)
蘇同炳:《明史偶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1月。
蔣祖怡:《小說纂要》,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3月。
福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9月。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1975年10月。
莊因:《話本楔子彙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8年6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3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2月。
賈文仁:《古典小說大觀園》,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年3月。
吳國欽:《中國戲曲史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8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1月。
葉慶炳:《古典小說論評》,台北:幼獅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5月。
鄭明俐:《珊瑚撐月》,台北:漢光事業公司,1986年6月。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行,1987年3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3月。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2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5月。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11月。
孟樊、林耀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0年4月。
黃武忠《小說經驗-名家談寫作技巧》,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
徐志平:《晚明話本小說石點頭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1月。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1月。
呂正惠編《文學的後設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家》,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2月。
沈新林:《李漁與無聲戲》,瀋陽:寰宇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董國炎:《蕩子柔情童心》,江蘇: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歐陽健:《明清小說采正》,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4月。
葉維廉著:《解讀現代‧後現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3月。
佛克馬‧柏頓斯編王寧等譯:《走向後現代主義》,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9月。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四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2月。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2月。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台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6月。
羅勃C‧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伊莉莎白‧佛洛恩德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帕特里莎‧握厄著錢競‧劉雁賓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板橋:駱駝出版社,1995年1月。
龔鵬程:《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1月。
陳再明:《湖上異人-李笠翁》,台北:漢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黃麗貞:《李漁研究》,台北:國家出版社,1995年12月。
楊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台北:幼獅文化廣場,1995年2月。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紅葉文化,1995年5月。
黃強《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2月。
童元方:《戲如人生》,台北: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1996年10月。
劉良明:《中國小說理論批評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1月。
蔣伯潛、蔣祖怡:《小說與戲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5月。
杜書瀛:《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3月。
俞為民:《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美林、馮保善、李忠明:《章回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台北:台灣書店印行,1998年3月。
吳組緗:《中國小說研究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葉桂桐:《中國古代小說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11月。
黎活仁主編:《台灣後設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2月。
魏飴著:《小說鑑賞入門》,台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6月。
湯哲聲:《中國現代滑稽文學史略》,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8月。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2000年10月。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1月。
關紹箕著:《後設語言概論》,新莊:輔仁大學出版2001年3月。
許麗芳:《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3月。
王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4月。
李盾:《中國古代小說珍賞》,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5月。
羅小東著《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4月。
蕭欣橋、劉福元:《話本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皋于厚:《明清小說的文化審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6月。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2月。
吳禮權:《古典小說篇章結構修辭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與其藝術呈現構思》,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
三、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意如:<桃花能紅李能白-論李漁小說中的一種特殊現象>《西藏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
王曉春:<論戲劇對李漁小說戲劇型態的影響>《學術交流》第10期,2003年。
王正兵:<試論李漁小說的敘事特徵>《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17期,1988年。
王正兵:<李漁小說藝術成因論>《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7期,1989年。
王正兵:<淺析李漁小說的喜劇特點>《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10期,1991年。
王昕:<論李漁的藝術人生>《文史哲》第3期,1994年。
王陽:<作者出面和元小說>《國外文學季刊》第4期,2002年。
李時人:<李漁小說創作論>《文學評論》第3期,1997年。
呂依嬙:<機趣、戲謔、新詮釋-論李漁小無聲戲的性別書寫>《中極學刊》第3期,2003年。汪超宏:<談李漁的人品及其商人氣質>《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第3期,1994年。
周毅:<勸懲與娛樂-李漁小說的創作旨歸 >《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2001年。
吳建民:<李漁的戲劇思想評述>,《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
吳松林:<關於元小說現象解讀>,《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第2期,2006年。
徐凱:<李漁小說喜劇化型態>,《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第1期,2002年。
秦川:<李漁短篇小說集《十二樓》的藝術成就>,《九江師專學報》第2期,1996年。
秦川:<李漁《十二樓》與吳敬梓《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之比較>,《九江師專學報》第1期,1997年。
徐凱:<好色、好貨、率真-《十二樓》、《無聲戲》中的尚情傾向>《黑龍江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2003年。
張曉軍:<李漁小說的尚情觀>《洛陽師專學報》第16卷第6期,1997年。
常立、盧壽榮:<李漁小說的仿擬修辭>《修辭學習》第4期,2004年。
黃翠娥:<日本自傳文學中的我>《世界文學春季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月。
黃麗貞: <李笠翁書的版本>《書和人》220期,1973年。程華平:<試論李漁對劇作家與觀眾關係的闡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4期,1994年。
趙志軍:<當代中國元小說的自覺意識>《文學研究與評論》第10期,2002年。
駱雪倫:<李漁戲劇小說中所反映的思想時代>《大陸雜誌》第50卷第2期,1974年。雷曉彤:<論馮夢龍、凌蒙初對李漁小說創作與理論的影響>《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2期,2002年。
葉燁:<俗而不俗-簡論李漁小說的語言特徵>《台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3年。
潘薇:<李漁與莫里哀喜劇創作跨文化研究上>《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3年。
潘薇:<李漁與莫里哀喜劇創作跨文化研究下>《吉林藝術學院學報》第2期,2004年。
劉紅軍:<李漁小說創作同戲劇創作的關係>《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2期,1996年。
劉志高:<論李漁的《十二樓》>《呼蘭師專學報》第1期,1999年。
劉方政:<李漁的喜劇創作及劇作喜劇性的探因>《山東大學學報》雙月刊,2002年。
韓希明:<千種調笑,百樣滋味-《聊齋誌異》與李漁短篇小說的喜劇性比較>《鎮江師專學報》第4期,1995年。
羅中琦:<李漁科諢論及其實踐>《古今藝文》第29卷第4期,1985年。鐘明奇:<李漁小說戲曲創作的神引式結構>《蘇州大學學報》第4期,1999年。
藺九章:<李漁小說的虛構藝術>《邯鄲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6年。
顧敦鍒:<李笠翁的短篇小說集《無聲戲》>《書和人》第97期,1968年。
四、博碩士論文(依論文發表時間排序)
平松圭子:《十種曲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張百蓉:《李漁及其戲劇理論》,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吳芬燕:《李漁話本小說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葉雅玲:《李漁文學理論與小說創作關係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吳淑慧:《李漁及其《十種曲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呂宜哲:《李漁小說理論探述--從《閑情偶寄》中的文學觀談起》,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張東炘:《李漁戲曲三論》,台北: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林靜如:《李漁的音律理論在笠翁傳奇十種中的實踐》,台北: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劉幼嫻:《李漁的戲曲理論》,高雄:中山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陳麗英:《《十二樓》中的婚戀關係》,嘉義:中正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林雅鈴:《李漁小說戲曲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朱亮潔:《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中壢:中央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辜贈燕:《李漁韻書》,台南:成功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