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 專書(按姓氏筆劃順序)
(一) 陶淵明相關研究論著
丁仲祐:《陶淵明詩箋注》(台北:藝文出版社,1971年)
九思叢書編輯部:《陶淵明研究》一、二卷(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方祖燊:《陶淵明》(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
方祖燊:《陶潛詩箋註校證論評》(台北:蘭臺書局,1971年)
王叔岷:《陶淵明詩箋證稿》(台北:藝文出版,1975年)
王國瓔:《古今詩人隱逸之宗---陶淵明論析》(台北:允晨文化,1990年)
王質撰:《陶淵明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丘龍:《陶淵明詩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李公煥:《箋注陶淵明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1965年)
李文初注:《陶淵明論略》(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辰冬:《陶淵明評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5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李錦全:《陶淵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沈振奇著:《陶謝詩比較》(台北:台學生書局,1986年)
阮廷瑜著:《陶淵明詩論暨有關資料分輯》(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88年)
岡村繁:《世俗與超俗──陶淵明析論》(台北:台灣書局,1882年11月)
林玫儀:《南山佳氣──陶淵明詩文選》(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10月)
韋鳳娟:《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與中國閒情》(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3年)
孫守儂:《陶潛傳》(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孫靜:《陶淵明的心靈世界與藝術天地》(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梁啟超:《陶淵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臺2版)
莊優銘:《陶淵明傳》(台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陳永明:《莫信詩人竟平澹──陶淵明心路歷程新探》(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
陳怡良:《陶淵明之人品與詩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美利:《陶淵明探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
陶文鵬:《戀戀桃花源--陶淵明作品賞析》(台北:開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童超:《豪華落盡見真淳》(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黃仲崙:《陶淵明作品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1969年)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楊勇:《陶淵明校箋》(台北:正文書局,1999年)
楊家駱主編:《陶淵明詩文彙評》(台北:世界書局,1998年5月)
溫洪隆注譯:《新譯陶淵明集》(台北:三民書局 2002年)
葉嘉瑩:《陶淵明飲酒詩講錄》(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本棟:《陶靖節事跡及作品編年》(台北市:文史哲出版,1995年)
劉維崇:《陶淵明評傳》(台北:國立編譯館,1978年)
蔡日新:《陶淵明》(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0年)
鄧安生:《陶淵明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錢玉峰:《陶詩繫年》(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2年)
鍾優民:《陶淵明論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鍾優民:《陶學史話》(台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91年)
龔斌:《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二)相關古籍
方東樹:《昭昧詹言》(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王夫之等撰:《清詩話》(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9年)
王弼、韓康伯注:《周易論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王弼注:《老子王弼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81年)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一)》(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何晏注:《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李延壽:《南史》(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沙門慧皎:《高僧傳》(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沈約:《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沈德潛:《唐詩別裁(一)》(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79年)
沈德潛撰‧馮保善注譯:《新譯古詩源》(台北:三民出版,2006年)
房玄齡等:《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93年)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台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12年)
唐太宗御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張伯偉編撰:《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義慶撰、劉孝標注:《世說新語》(台北:藝文出版社,1959年)
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註》(台北:里仁出版社,2001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台北:新興書局,1973年)
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鍾嶸撰、汪中選注:《詩品注》(台北:正中書局,1982年)
顧龍振編:《詩學指南》(台北:廣文書局,1973年)
(三)文學、意象相關論著
Rene&Wellek撰、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王立:《心靈的圖景 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王長俊:《詩歌意象學》(安徽:安徽出版社,2000年8月)
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2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陶淵明卷》,(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91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朱光潛:《詩論新編》(台北:洪範出版社,1982年)
朱光潛:《談美書簡》(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朱自清:《朱自清說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吳功正:《六朝美學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年)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
李瑞騰:《新詩學》(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李瑞騰:《詩的詮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
汪裕雄著:《意象探源》,(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初版6印)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夏之放:《文學意象論》(廈門:汕頭大學,1993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6年)
陳銘:《說詩--中國古典詩詞美學三味》(台北:未來書城,2004年)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局,1997年)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黃維樑:《中國詩學縱橫論》(台北:洪範書局,1982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台北:三民書局,1970年4月)
葉嘉瑩:《迦陵學詩筆記》(台北:桂冠圖書,2001年)
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劉若愚原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出版社,1990年)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龐德:《回顧‧二十世紀文學評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羅宗濤:《中國詩歌研究》(台北:中央文物出版社,1985年)
嚴雲受:《詩詞意象的魅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歐麗娟《杜詩意象論》,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四)論文集
北京清華大學《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1998年
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臺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
(五)其他
中華書局編輯部:《魏晉思想論》(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王世德主編:《美學辭典》(台北:木鐸出版社印行,1987年)
王瑤:《王瑤全集》(河北:河北教育,2000年)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李正治:《煙波千里:古體詩精華賞析》(台北:聯亞出版社,1982年)
李正治:《世事波舟:古體詩選》(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
李清筠:《魏晉名士人格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林瑞翰:《魏晉南北朝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1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88年)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葉舒憲:《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
劉揚忠:《詩與酒》(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魯迅:《而已集》(台北:風雲時代,1989年)
鍾優民、張松如:《中國詩歌史‧魏晉南北朝》(高雄:麗文出版社,1994年)
袁之琦、游恒山編譯:《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3年)
馬文.哈裏斯著:《文化人類學》(台北:東方出版社,1988年)
馮契主編:《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
二、 學位論文(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鄭安森:《陶淵明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金南喜《魏晉飲酒詩探析》(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楊玉成:《陶淵明文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孫鐵吾:《李白詩歌中植物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5月)陳靜利:《詩經草木意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彭壽綺:《唐詩中「雲」意象之承襲與延展──以初、盛唐為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6月)許曉晴:《論陶淵明詩歌中的理性精神》(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4月)
吳瓊玫:《唐詩魚類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張雅慧:《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陳思穎:《從詠懷詩意象探索阮籍的生命情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張悅:《詩與思之和諧交融──論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意象思維》(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5月)
孫瑩:《詩經植物意象探微──物我互通 生命一體的信仰及其藝術表現》(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4月)
梁驥:《先秦典籍中的水意象》(蘇州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4月)
劉雅杰:《詩經水意象綜論》(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4月)
榮小措:《試論古代詩歌中的風意象》(西北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楊明哲:《詩經獸類意象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蔡碧芳:《南朝詩歌中柳意象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8月)蘇娟巧:《賴和漢詩意象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8月)黃惠暖:《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1月)劉益州:《詩經中「山」意象的表現與運用》(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林梧衛:《李白詩歌酒意象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金龍:《陶淵明詩文的生命體驗》(江西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5月)
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黃文琪:《詩經自然意象之美學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陳麗足:《陶詩中的生命層境與藝術風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6月)鄭淳云《人與自然的對話—陶詩自然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游顯惠《陶淵明飲酒詩及其生命意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年)三、期刊論文(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李長之〈陶淵明的孤獨之感及其否定精神〉《文學雜誌》第二卷第十一期 1948年
尉天驄〈從陶淵明的飲酒詩談起〉《文藝月刊》第43期 1973年1月蔡阿聰〈人生的理想化──再論陶淵明〉《漳州師院學報》第1期 1994年
衛言〈文學意象的文化底蘊──意象主題史初探〉《十堰大學學報‧社科版》第4期 1994年
賈莉〈景為情設──陶淵明詩歌淺析〉《蘭州商學院學報》第29期 1994年
林文月〈讀陶潛「責子」詩〉《中外文學》第268期 1994年9月王國瓔〈陶詩中的隱居之樂〉《台大中文學報》第七期 1995年
朱明秋〈論淵明的自然觀〉《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綄合版》第27期 1995年
梁德林〈古代詩歌中的雲意象〉《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 1995年
劉晨鳴〈酒與詩之精神通綴—讀陶淵明〉《川東學刊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 1995年1月
楊玉成〈鄉村共同體:陶淵明「勸農」詩〉《大陸雜誌》第90卷 第3期 1995年3月陳美利〈有酒盈樽──談陶淵明的酒〉《語文學報》第2期 1995年6月魏娟莉〈從性格氣質看陶淵明的歸田〉《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 1996年
袁達〈談談陶潛詩文中的「太陽--英雄」原型〉《鄭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1期 1996年
辛剛果〈「意象」辨析〉《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 1996年
梁德林〈古代詩歌中的「風」意象〉《社會科學輯刊》總第103期 1996年 第2期
傅正玲〈論陶淵明的「真」〉《中國語文》第463期 1996年1月陳美利〈陶淵明的文學創作風格〉《語文學報》第3期 1996年6月余淑瑛〈陶淵明「閑情賦」悲感之探究〉《嘉義農專學報》第47期 1996年8月胡鎮昇〈陶淵明的體驗與創作〉《壢商學報》第5期 1997年5月
陳美利〈陶淵明的思想探究〉《語文學報》第4期 1997年6月簡有儀〈陶公詠懷詩辨〉《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26期 1997年6月
祝菊賢〈陶淵明〈雜詩〉詩歌意象結構管窺〉《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4期 1997年12月
祝菊賢〈生命自我與現實自我的糾葛與化--陶淵明〈飲酒〉詩七首意象結構探索〉《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 1997年
李柳芳〈唐代詩歌與中國的酒文化〉《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九卷第四期 1998年
張淑琴、高鳳偉:〈陶淵明詩文中「樹」的意象〉《濟南大學學報》第8卷第4期 1998年
陳長榮〈適性抒懷與緣意寫景──陶淵明詠懷詩意境論〉《鐵道師院學報》第15卷第3期 1998年6月
蘇芸〈陶淵明的作品中閃耀著真善美的光輝〉《西部學壇》第1期 1998年6月
彭茵〈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菊花意象〉《學術論壇》1998年6月
馬現誠〈陶淵明的「安道苦節」及其人生境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1998年7月
陳美利〈陶淵明的「自然」觀〉《語文學報》第5期 1998年12月段學儉〈《詩經》中「南山」意象的文化意蘊〉《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第3期 1999年
郭文麗〈陶淵明歸隱中的性格因素〉《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1999年
蕭家成〈酒文化與文明飲酒〉《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訊》第5卷第1期 1999年2月
傅武光〈陶淵明的「飲酒」詩〉《國文天地》第166期 1999年3月徐孝先〈論中國古典詩歌「意」與「境」的交融〉《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1999年3月
黃亞卓〈試論陶淵明詩歌「真」的美學蘊味〉《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1999年3月
劉雪梅〈論陶中「松」、「菊」、「桃源」意象的道教神話原型〉《藝苑縱橫》1999年3月
張玉芳〈陶淵明詩中的「風」之意象〉《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 1999年5月沈凡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中的死亡超越〉《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林智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三重悲哀〉《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張宏軍〈略論陶淵明隱逸思想的發展軌跡〉《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 第3期 1999年7月
黃淑貞〈陶淵明「飲酒」詩試探〉《中國文化月刊》第233期 1999年8月孫明君〈陶淵明:幻滅的田園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 1999年9月
陳美利〈陶淵明詩文中「自然」意蘊之解析〉《語文學報》第6期 1999年12月孫曉梅〈回歸自然──陶淵明對生命的體驗方式〉《江西社會科學》第2期 2000年
孫曉梅〈論陶淵明詩文生命主題的表現形式〉《江西社會科學》第3期 2000年
陸建祖〈鳥、菊、酒──陶淵明田園詩審美意象探析〉《電大教學》第138期 2000年第3期
孫東臨〈萬物各有託 孤雲獨無依──陶淵明內心世界管窺〉《江漢論壇》2000年2月
黃雅莉〈陶潛筆下桃源世界及其隱含的心理訊息〉《中國語文》第513期 2000年3月馬雲萍〈陶淵明入仕及歸隱心態探析〉《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 第2期 2000 年6月
高玉蘭〈詩歌語言中的意象〉《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第8卷第2期 2000年6月
張郁欽〈論陶淵明田園詩的思想內容及其藝術特色〉《武漢冶金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 2000年6月
景蜀慧〈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政治主題疏釋〉《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 2000年6月錢煥新〈淺析詩歌中的意象組合與感情定向〉《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期 2000年6月
李剛〈陶謝詩意象比較〉《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增刊 2000年6月
王曉衛〈魏晉詩歌中的「南山」意象〉《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5期 2000年9月
羅靖〈論陶淵明生命價值本體中的人文意蘊〉《湖南商學院學報‧雙月刊》第7卷第5期 2000年9月
遙光〈孤傲的青松---陶淵明〉《國文天地》第16卷第4期 2000年9月
週期政〈陶淵明真淳的人格追求〉《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 第5期 2000年10月
盧明瑜〈兩篇陶文淺析〉《德明學報》 第16期 2000年12月李迎新〈歸鳥意象與陶淵明的自然哲學觀〉《理論觀察》第1期 2001年
鄧安生〈陶淵明的「任真」與陶詩的自然本色〉《第二屆中日陶淵明學術研討會文集》《九江師專學報》 2001年增刊
祝紉秋〈論陶淵明詩的「四趣」〉《甯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7期 2001年 第5期
查曉波〈仕途‧田園‧桃源——陶淵明田園思想述評〉《江淮論壇》第6期 2001年
王小玲〈淺談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美〉《南昌教育學院學報》第16期 2001年
戴建業〈「委心」與「委運」——論陶淵明的存在方式〉《第二屆中日陶淵明學術研討會文集》《九江師專學報》 2001年增刊
王海平〈陶淵明隱逸心理結構及詩歌意境〉《社會科學家》第88期 2001年3月
梅大聖〈詠貧士:陶淵明歸田心態及其理想人格模式構想的描述〉《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 2001年3月
霍建波〈人品與花品──陶淵明與菊花之闗係小論〉《集寧師專學報》第23卷第1期 2001年3月
朱榮智〈中國傳統文人的三種生命情調──以屈原、陶淵明、蘇東坡為例〉《國文天地》第191期 2001年4月張虎升〈陶淵明的夕照情結〉《江漢大學學報》第18卷 第2期 2001年4月
鄭夙姿〈從陶淵明的田園詩見其獨特的人生觀〉《語文教育通訊》 第22期 2001年6月孫春旻〈論古典詩詞意象的因襲〉《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卷 第4期 2001年7月
蕭瑤〈意象淺說〉《乾坤詩刊》第19期 2001年7月謝群〈試論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群組合的歷史傳承性〉《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 第4期 2001年7月
呂建春〈意象間距的探討〉《臺灣詩學季刊》第36期 2001年9月楊實和〈詩歌靠意象的經營而生輝〉《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1卷第3期 2001年9月
田忠輝、李淑霞〈意象思維的「詩化」之路〉《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9卷第5期 2001年10月
鄭源發〈陶淵明的變身手段──陶詩中的酒與鳥〉《國文天地》第198期 2001年11月孫靜〈論陶淵明的重「心」與重「意」──陶詩特點之根源〉《樹仁學報》第2期 2001年12月劉來春〈平淡中見豪放 豪放中蘊平淡──從陶詩中的菊花意象再議陶詩風格〉《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 2001年12月
胡曉靖〈淺談意象在詩歌中的地位和作用〉《許昌師專學報》第21卷第4期 2002年
趙厚均〈飛動的精靈 不安的靈魂──陶淵明與鳥的再探析〉《青海社會科學》第3期 2002年
屈光〈中國古典詩歌意象論〉《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 2002 年
高國藩〈論陶淵明詠風〉《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 2002年
崔鳳珍〈淺談陶淵明詩的理趣〉《內蒙古電大學刊》總第48期 2002年 第2期
李海燕〈陶淵明與隱士文化〉《山東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 2002年
李耀南〈玄學視野中的陶淵明人生觀和審美人生境界〉《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 2002年
程鴻〈陶淵明田園詩的自然風格〉《語文學刊》第3期 2002年
杜勍妹〈陶淵明詩中的含蓄美〉《內蒙古科技與經濟》第12期 2002年
張鈞、付振華〈淺析陶淵明生命哲學的兩個層次〉《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 第1期 2002年2月
王傳康〈詩文與醇酒的完美結合--陶淵明詠酒之作賞論〉《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期 2002年3月
王雪梅〈從儒士到隱者──淺析陶淵明思想之轉變〉《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 2002年3月
高文〈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論陶淵明詩歌中「晨」意象〉《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堋